曾春雨:幹細胞療法未來發展機遇大於挑戰

2021-01-13 生物谷

編者按:幹細胞治療是當前研究者的熱門研究方向,衛生部等部門對幹細胞臨床研究也相當重視,三月份出臺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但由於幹細胞治療存在諸多基礎性問題尚未解決,因而給研究者帶來一些挑戰和難題。2013年6月7日美國《循環研究》雜誌(Circulation research)在線發表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曾春雨教授的一篇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通過預處理或基因修飾的幹細胞,使其獲得類似「抗旱」的能力,可讓幹細胞在小鼠梗死心臟中的存活率從8%左右提高到16.7%。此研究結果一經公布,立即吸引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8月2日,生物谷就此項研究成果及幹細胞療法對心臟疾病治療等問題採訪了曾春雨教授。2013年11月13~14日,"2013幹細胞技術臨床轉化應用論壇"將在上海舉辦。論壇將就幹細胞治療與臨床應該相結合等議題繼續展開討論,敬請期待。

生物谷:最近您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請問您為什麼會選擇抗缺血、缺氧的「耐旱」型幹細胞治療「心肌梗死」的研究方向?

曾春雨: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高,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大量心肌細胞的不斷丟失是心肌梗死發展為心力衰竭並最終導致死亡的重要病理機制。由於成年心肌自我再生能力極弱,挽救和修復受損的心臟組織是治療心肌梗死的目標。幹細胞治療心肌梗死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全球已有上百個幹細胞治療心肌梗死的臨床試驗,這些結果雖然證明幹細胞移植有一定療效,但其效果並不理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幹細胞在缺血缺氧、超氧應激的移植微環境下的存活率及功能低下,這也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難題。我們把這個臨床試驗中發現的問題帶回實驗室,通過對移植幹細胞進行預處理或基因修飾,使其獲得類似「抗旱」的能力,即具有抗缺血缺氧和抗超氧應激的能力,以提高幹細胞的存活和功能,從而促進其臨床應用。

生物谷:您和您的團隊利用「耐旱」型幹細胞移植到心肌梗死的小鼠心臟中,幹細胞在梗死心臟中的存活率從8%左右提高到16.7%,存活率上升一倍,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未來存活率是否還會有更大的提高?

曾春雨:相較於對照組幹細胞,「耐旱」型幹細胞在心肌梗死邊緣區的存活率增加一倍,與其他文獻報導相比,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數據,提示我們對幹細胞的基因修飾能有效的促進幹細胞在移植微環境中的存活。如果對該基因修飾的方法進行條件優化,或者聯合運用已知的促幹細胞存活手段,未來存活率還有較大的提高空間。

生物谷:此項研究成果,未來是否會在臨床上得到應用?幹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臟疾病還有哪些尚未解決的問題?面臨哪些挑戰?

曾春雨:該研究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在動物實驗中,我們應用慢病毒轉染的方法獲得PHD2沉默的「耐旱型」幹細胞,這個方法不能直接用於臨床。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達到類似的對幹細胞PHD2的幹預效果,且證明其安全性和合理性,就可以逐漸開展臨床試驗。幹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臟疾病還有不少最基本的關鍵問題,這些問題是本領域的巨大挑戰。比如幹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的調控問題,選擇何種幹細胞類型,如何誘導其特異性地心肌細胞向分化,如何使這些新分化的外源性心肌細胞與原有心肌細胞產生同步偶聯的收縮功能。

生物谷:能否回顧一下此項研究的歷程,在開展長期的研究工作中,是否遇到挑戰或者困難?您和您的團隊又是如何克服的?

曾春雨:當然了,做課題遇到困難是很平常的事情。比如我們的實驗結果提示在幹細胞中存在PHD2對IGF-1的調控,該現象和潛在機制均不清楚。我們不斷的重複實驗,證明了PHD2對NF-kB的調控進從而影響NF-kB的分泌,證明了IGF-1是NF-kB的下遊靶基因,提出了PHD2/ NF-kB/ IGF-1這個新的信號通路。由於我們的科研平臺和團隊較完善,加之強有力的國際合作,在技術方法上沒有遇到挑戰。

生物谷:今年三月份國家頒布的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規範對您後續開展相關臨床研究工作是否有影響?

曾春雨:今年三月衛生部對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的管理辦法的出臺,提示幹細胞研究的重新啟動即將進入實質階段。同時,管理辦法等文件的出臺還大大提高了幹細胞研究的準入門檻,行業龍頭望率先獲益。

 

生物谷: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的的現況如何?對比國外幹細胞轉化醫學發展,你對推進我國幹細胞轉化醫學工作開展,有無好的建議?您可否對未來我國幹細胞發展進行預測?

曾春雨:總體上講,相較於美國和歐洲,我國的幹細胞臨床研究數量明顯較少,而創新性不大。建議一是多著眼於轉化醫學研究,建立大動物心肌損傷的模型,填補人體試驗和小鼠試驗之間的證據;二是我們可以需要有更多的標誌性的原始創新性工作。幹細胞研究是一個新興領域,各國在該領域的發展起步差不多,我國甚至還具有「後發優勢」,而且我國學者在幹細胞領域的科研工作已經得到世界同行的認可。對幾個幹細胞移植的關鍵問題講是未來幹細胞領域的研究熱點;由於我國科研經費投入逐年增加,本領域高級科研人才的努力,我們相信未來幹細胞領域的不少重大突破將出自於我國本土。

生物谷:請您概述一下幹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臟疾病的現狀及挑戰?

曾春雨:成體幹細胞對心臟疾病的治療作用在動物實驗中得到較好的證實,近10年來幹細胞移植的臨床試驗提示幹細胞移植治療心臟疾病的安全性已經得到肯定,但幹細胞移植在臨床試驗中的的療效並不理想,離完全修復差距甚遠。一些新的幹細胞類型如心臟前體細胞的臨床治療效果尚需進一步明確,iPS細胞及其衍生細胞對心臟病的治療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幹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臟疾病的挑戰很多,很多基礎性的關鍵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比如移植後幹細胞的存活、遷移、歸巢、分化、與原有細胞的偶聯;比如最佳幹細胞類型的選擇,移植時機和移植途徑的選擇等問題尚無定論;比如臨床試驗中尚無有效示蹤移植幹細胞,從而明確其作用機制等。總之,幹細胞研究領域進展日新月異,在我們面前的機遇大於挑戰。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本文涉及到的人物(採訪對象或原始作者)的隱私權,其聯繫方式不公開,讀者如果有任何學術上的交流願望或諮詢需求,請聯繫生物谷(editor@bioon.com)代為轉達。>

關於曾春雨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心血管病專科醫院院長、重慶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總後科技新星、重慶市學術帶頭人。曾長期在美國Georgetown大學訪問學習,在「高血壓、冠心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績。擅長冠脈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治療心律失常等臨床介入技術。在科研方面主要圍繞高血壓和冠心病的基礎和臨床進行了系列深入研究。近年來發表論文94篇,在心血管病領域權威雜誌「Circ Res、Hypertension」等發表SCI論文60餘篇(通訊作者)被聘為「Physiol Genomics、J Mol Cell Cardiol」等10餘種國際SCI期刊編委、中華高血壓雜誌副主編,先後得到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項目等資助。擔任長江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主席,曾在國際大會上數十次做大會發言。

 

更多內容

2013幹細胞技術臨床轉化應用論壇

2013年11月13日-14日 中國 上海

聚焦——20位專家演講+四個專場主題+300位與會專家代表

推薦閱讀:

2013幹細胞技術臨床轉化應用論壇官網http://www.bioon.com/z/ztList/ztMeeting/201308/580357.shtml

2013非編碼RNA 從分子調控到臨床應用前沿論壇http://www.bioon.com/z/ztList/ztMeeting/201308/580356.shtml

2013個體化用藥前沿研討會http://www.bioon.com/z/ztList/ztMeeting/201308/580358.shtml

 

 

相關焦點

  • 《Cell》:免疫細胞療法的機遇與挑戰
    01免疫細胞療法概述 細胞療法代表了藥物開發的一種全新範式,其中,免疫細胞療法是最先進的療法之一,已經證明對癌症和傳染病有效。基礎免疫學,基因工程,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增強了免疫細胞療法的複雜性,提高了效力和安全性,並拓寬了其治療疾病的潛力。
  • 新一輪技術革命對中國挑戰大於機遇
    新一輪技術革命對中國挑戰大於機遇 2012年06月25日00: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 長風破浪,一份關於「幹細胞療法發展歷程」的完美總結
    國家的一系列相關政策也在為幹細胞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與保障。今晚,我們聊一聊幹細胞療法的發展歷程。  撰文:步步先生幹細胞,簡單來講,它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自我複製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細胞,是體內形成各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
  • 幹細胞療法在部分中樞神經性疾病的進展和挑戰
    圖1 幹細胞來源及可分離增殖的細胞(圖片來源:doi: 10.1111/cns.13247)2、臨床進展近幾年幹細胞基礎及臨床試驗發展火熱,迄今為止,世衛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處已註冊了超過3,000幹細胞療法給神經性疾病治療提供了希望,迄今為止,已有超過200項應用各種幹細胞方法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被註冊,主要為多發性硬化症、中風、帕金森和脊髓損傷。
  • 本屆諾貝爾獎癌症和幹細胞成為熱點!未來,幹細胞將為更多疾病帶來...
    幹細胞還可以廣泛應用於難以醫治的白血病、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中風和脊柱損傷等目前尚不能治癒的200多種疾病。 隨著生物醫學科技的發展,以及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幹細胞再生醫學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在已經可以把成人細胞轉化為幹細胞,返回到胚胎幹細胞的狀態進行研究,不再需要從胚胎中提取,即誘導多能幹細胞(iPS)技術。
  • 幹細胞療法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除骨髓移植、臍血移植之外,其它來源的幹細胞產品正逐漸步入臨床應用階段,面向的疾病類型大幅度增加,未來將超過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數量。已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大多數已上市和正在開發中的幹細胞治療產品利用的均是間充質幹細胞(下文簡稱MSC)。
  • 【科學普及】長風破浪,一份關於「幹細胞療法發展歷程」的完美總結
    國家的一系列相關政策也在為幹細胞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與保障。今晚,我們聊一聊幹細胞療法的發展歷程。● ● ●幹細胞,簡單來講,它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自我複製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細胞,是體內形成各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例如間充質幹細胞、組織幹細胞、臍血幹細胞以及多能幹細胞,這些細胞有用途各異的治療潛能,是再生醫學領域的寵兒。
  • 幹細胞可治療的疾病數量增加300%!未來更多疾病期待幹細胞療法的到...
    這則數據不僅展示了幹細胞治療的巨大前景,也讓人看到了這種療法的發展。 英文原版截圖報告還指出,2018年全球幹細胞市場規模大約為86.5億美元,預計在未來6年將以8.8%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2018年成體幹細胞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市場值約為73.8億美元),預計未來6年將保持領先。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的突破為人類疾病治療帶來了新的發展窗口,預計未來這部分市場的增長會最快。
  • 新趨勢,新機遇!2020年國內幹細胞治療有望加速轉化
    當前,全球幹細胞療法處在技術到產品轉化的過度階段。根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 OG Analysis發布的報告,在新興市場消費的推動下,全球幹細胞療法研究市場將出現強勁增長,與過去5年相比,2019年至2025年期間將出現更多的增長機會,這也意味著行業將迎來更加快速的變化。
  • 全球幹細胞市場迎來全新機遇,博雅旗下幹細胞分離及存儲系統被關注
    近年來,全球細胞治療等前沿臨床技術快速發展,細胞治療監管路徑的研究備受關注,以細胞療法為代表的新興臨床科技應用範圍愈加廣闊。其中,來自臍帶等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在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療中顯示出了令人振奮的希望,受到廣泛關注,在全球疫情長期持續的狀況下,這推動全球幹細胞市場迎來了全新的機遇。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綜述:多能幹細胞療法的未來與挑戰!
    隨著全球科研人員在幹細胞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基於多能幹細胞的細胞療法在人類的疾病幹預、美容抗衰、組織工程等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巨大潛力,為生物醫學界帶來了顛覆性改變。基於多能幹細胞的細胞療法極具前景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複製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
  • 全球越來越多的醫院引進幹細胞療法
    在全球範圍內,幹細胞正被越來越多的醫院認可和採納。2017年,我國新增了72家備案機構,截止目前,我國通過備案的幹細胞研究機構已有上百家,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或醫院開展幹細胞研究。1月29日,杜拜阿聯酉的RAK醫院宣布啟動幹細胞療法,用於治療關節炎和其他關節相關的疾病……引入開創性的治療方法,有望減少患者對手術的需求。阿聯酉醫院宣布啟動幹細胞治療關節炎,這不僅與當地國情相關,還與幹細胞治療關節炎的科研結論相關。根據公布的數據,五分之一的阿聯酉居民患有關節炎。膝關節損傷或慢性膝關節疼痛患者是幹細胞療法的良好候選者。
  • 幹細胞治療|幹細胞療法工藝開發的關鍵點
    在過去的十年中,細胞療法,生物製造和合成生物學的進步推動了全球幹細胞療法行業的發展。幹細胞治療為一些疑難雜症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幹細胞治療的目的就是替代或者再生體內功能失調或受傷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幹細胞可以在向患者給藥之前,在體外改變它們的生物學特性,從而達到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治療。
  • FDA發布全面再生醫學政策框架:涉及CAR-T療法及幹細胞基因療法
    可以說,細胞免疫療法的「旋風」正在席捲全世界。於此同時,幹細胞療法也有重磅進展。11月9日,幹細胞基因療法使一位7歲的交界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JEB)患者全身約80%的皮膚獲得重建,且皮膚功能完全正常。
  • 未來醫學的發展熱點: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以及遺傳學等基礎學科的迅猛發展以及幹細胞和組織工程技術在現代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中的應用,使得現代再生醫學已初步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在國際上,再生醫學已經成為當今生物學和醫學關注的焦點和研究的熱點。
  • 幹細胞療法利用免疫系統修復心臟—新聞—科學網
  • 國內幹細胞療法均未獲審批 警惕幹細胞騙局
    幹細胞因其再生能力往往被人們寄予「青春泉」式的魔幻期待,然而,打著幹細胞療法的幌子牟取暴利的事件也頻見輿論。近日,美國對非正規幹細胞療法的治理又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種新興的醫療技術及相關產品的關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佛羅裡達州一家地方法院判定美國一家幹細胞公司旗下診所違法。
  • 科技革命給未來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掀起了一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系統變革,對未來教育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擁有獨特的教育制度優勢、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堅實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成功實施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實踐經驗,具備搶抓時代機遇的先決條件。中國教科院課題組梳理政策文件和理論文章,分析未來教育發展形勢,並提出政策建議。
  • 幹細胞療法對卵巢早衰的現狀與展望
    我國對幹細胞療法的支持截至目前為止,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已評估通過了74項幹細胞備案項目,政策文件明確指出,支持與鼓勵幹細胞療法的發展。2020年1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批准了1項幹細胞療法對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累積共5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投入到卵巢早衰研究,研究的幹細胞種類主要為間充質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