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國際組織又對我國幹細胞治療「指手畫腳」?《自然》雜誌更是盯...

2021-01-09 券商中國

中鍾看藥 第036期

5月2日,著名的《自然》雜誌發表了「中國醫院將開始銷售實驗性細胞療法」的文章。報導提到,根據衛健委《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草案,患者可以在未經監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購買一些幹細胞療法。

說起來,自2009年起,《自然》雜誌持續關注我國幹細胞治療,2012年的一篇報導直接導致我國叫停幹細胞療法。這次的報導同樣引起了反響。5月底,國際幹細胞協會致信我國有關部門,稱衛健委政策草案中提出的幹細胞療法「有限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不充分,不符合國際標準,呼籲取消這個草案。

衛健委政策將使醫院幹細胞治療由「灰轉白」

我國在幹細胞的研究上曾經領先於國際,但2009年後《自然》雜誌開始持續報導我國幹細胞治療亂象。報導說,一些診所公開宣稱,通過幹細胞療法可治療不少疑難雜症,吸引了數以千計的海外患者前來治療。並且一些診所開設在大型綜合醫院裡面,給人一種幹細胞療法已成為主流療法的假象。市場上流通的很多所謂幹細胞產品,有的是醫院自製,有的來自機構實驗室,更有的來自身份模糊的民間公司和所謂的「海外進口」,質量難保。經過培養的細胞有可能變異,有產生腫瘤的風險。

2012年1月,當時的衛生部叫停幹細胞治療。2012年7月,衛生部幹細胞整頓工作辦公室的調查結果是——幹細胞治療已經在我國300家左右的醫院、機構開展。同時,國家藥監局將2004-2012年間受理的10項幹細胞新藥註冊申請全部清零,幹細胞藥物開發回到原點。

在我國叫停幹細胞之前,2009年10月和12月,歐盟和美國各批准了一個幹細胞藥物;我國叫停之後,美國、韓國、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又批准了近10個幹細胞藥物,涉及退行性關節炎和膝關節軟骨、急性心梗等病症。顯然,幹細胞確實有較大的治療應用價值。

2017年12 月,國家藥監局發布了《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幹細胞藥物研究重新啟動。同時,幹細胞納入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

3月29日,在得到國家藥監局同意後,衛健委發布《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草案,公開徵求意見。《辦法》對自體或異體幹細胞臨床研究進行備案管理,並允許臨床研究證明安全有效的體細胞治療項目收費。實際上,幹細胞治療在很多醫院禁而不絕,臨床研究不允許收費,很多醫院通過與第三方合作註冊一家公司來收費。不同的醫院收費標準差異非常大,如深圳的一些機構收費20萬元左右,東北的醫院收費只有兩三萬元。

同時,今年1月以後,北京、深圳等地出臺了幹細胞治療相關的收費標準。如深圳規定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術每次1400元,北京醫療機構申報的自體細胞修復關節軟骨缺損,為64000元/側。

本來,衛健委的政策將使目前灰色的幹細胞治療變白。

治療手段和藥物之爭的背後

2018年6月開始,國家藥監局接受幹細胞藥物臨床試驗的申報,目前已同意3個申請展開臨床試驗。衛健委和藥監局各行其是,涉及的是將幹細胞作為治療手段還是藥物的問題。衛健委可以批准治療手段,藥物只能由藥監局審查批准,幹細胞作為藥物要得到批准顯然要比治療手段難得多。特別是異體幹細胞排異問題是藥物研究中的難點。

國際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表示,未經證實的幹細胞治療的診所已經在世界各地激增。在這種治療之後,有許多記錄在案的急性和慢性併發症以及其他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國際幹細胞協會也表示,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監管機構正在加強規則,以減少未經證實的細胞療法的銷售,並建議中國也這樣做。

國外一些研究癌症免疫治療的專家說,「對患者進行的任何新的細胞療法都必須證明其在III期療效試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專家擔心,批准幹細胞作為治療手段後,製藥公司被迫與醫院競爭,沒有動力進行幹細胞的深入研究。我武生物董事長胡賡熙也曾在採訪中說,國內搞幹細胞研發的主要是兩類人,要麼是科研人員,要麼是醫生,很少有製藥行業的專業人員參與其中,以至於一些製藥行業基本的規範都被忽視。如果按藥物審批很難得到批准。

在國際上將幹細胞作為藥物管理的通行背景下,允許幹細胞作為治療手段應用,有讓中國治療手段迎頭趕上的良苦用心,也有給醫院增加收入來源的現實考量。

醫改的重點是去除「以藥養醫」,取消藥品加成,醫院必需原價將藥賣給患者,醫院利潤大幅下降。6月4日,財政部網站發布了「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消息,將於六七月對77家藥企開展會計信息質量專項檢查,重點是核查銷售費用。意在對醫藥企業銷售環節開展「穿透式」監管,延申檢查關聯方企業和相關銷售、代理、廣告、諮詢等機構,必要時可延伸檢查醫療機構。這將導致醫生的開藥回扣大幅減少,甚至會沒有。

據一些醫生說,去年底以來,他們的收入開始大幅縮水。醫院和醫生收入雙雙大幅下降,將帶來醫生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如此,醫院需要開拓新的業務來源,而幹細胞之類新型療法一般不在醫保範圍內,收費受到的制約較少。

浙江中醫院愛滋感染事件的警示

還是2017年2月的時候,浙江省衛計委通報了一起重大醫療事故。浙江省中醫院技術人員趙金方違規操作導致5名患者感染愛滋病病毒。這5名患者在浙江省中醫院進行的是一項名為封閉抗體主動免疫的治療。

2016年12月30日上午,趙金方在浙江省中醫院「封閉抗體治療」服務項目培養室獨自收集、提純培養後的整批共34份男性淋巴細胞時,未認真做操作前的檢查、準備工作,在操作開始後發現備用的一次性吸管不夠的情況下,抱持僥倖心理,嚴重違反相關法規制度關於「一人一管一拋棄」的規定,重複使用同一根吸管交叉吸取、攪拌、提取上述培養後的淋巴細胞,致使該批次淋巴細胞被交叉汙染。隨後,趙金方將受汙染的淋巴細胞交由護理部醫護人員對該34名男性的配偶實施皮內注射。

2017年1月24日,接受該批次「封閉抗體治療」的一名女性向浙江省中醫院反映,其丈夫在被抽取血樣前因個人原因已感染HIV病毒。隨後,趙金方將其違規操作可能致該批次接受皮內注射的其他女性面臨交叉感染HIV病毒危險的情況向醫院領導作了匯報。經緊急排查,至2017年2月先後確認5名參加該批次皮內注射的女性感染了HIV病毒,其中兩人已懷孕。

封閉抗體免疫治療始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其中,主動免疫療法認為,不明原因的反覆自然流產與母體缺少保護胎兒的抗體——封閉抗體有關,導致母胎免疫識別紊亂,將胎兒當成「外來侵略者」,從而導致流產。治療時,醫務人員抽取丈夫體內一定量外周血進行離心沉澱機淋巴細胞分離、培養,再回輸到妻子的前臂皮內。每4周一個循環,一直做到懷孕以後四五個月以上,以確保妻子正常懷孕。但該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飽受爭議。

2002年,由於大樣本臨床試驗發現沒有科學依據表明患者接受治療後流產率下降,FDA叫停了主動免疫治療——不再提供商業化的生殖免疫治療,僅在少數科研機構進行臨床實驗。隨後,國內很多大型醫院也停止了封閉抗體的檢查和治療,但一些民營醫院或是市縣一級的公立醫院仍樂此不疲。有婦產科醫生說,「經濟利益是進行封閉抗體檢查和治療最重要的原因。」對於具備治療不孕不育能力的醫療機構來說,生殖中心長期以來都是醫院的營收主力。

浙江中醫院一家中醫院去做這樣的項目自然也是為了收入。據了解,目前治療封閉抗體費用在一千多元,綜合費用在一萬元以上。

這一事件對幹細胞治療仍有警示意義,醫院的硬體條件不如藥廠,各醫院間的硬體設施差異也較大,對醫院操作人員的制約也不如藥廠,將幹細胞作為治療手段而放開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按照衛健委的安排,《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於4月14日結束徵求意見,但現在國際組織幹預了,預計很難實施。現在的問題是,要不要叫停大量在進行並收費的幹細胞治療?叫停了,醫院將失去一塊收入來源,一些絕症患者失去一個治療機會,若不叫停,風險責任誰來承擔?其實,對於醫療醫藥行業的行動需要大局觀。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領跑國際幹細胞治療藥物研究
    2004年12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趙春華領銜的課題組申報的全國第一個幹細胞創新藥物——「骨髓原始間充質幹細胞」正式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臨床批件進入臨床試驗,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研究的幹細胞治療藥物。
  • 幹細胞治療亂局:號稱包治百病10萬元一針
    上海臻景醫療,一家從事幹細胞治療的機構,聲稱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教授是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但李凌松在接受《自然》雜誌採訪時否認了他與臻景醫療存在關係,臻景醫療隨後在網站上刪除了李凌松的信息。中國醫科院血研所的袁衛平教授也曾多次接到邀請,擔任商業公司或醫療機構的顧問,「他們就是要拉大旗,扯虎皮,我肯定要拒絕的,我曾經跟他們提過,去做研究,都不感興趣。」
  • 6年了,中國的幹細胞藥物亂象為什麼仍然存在
    我國開展幹細胞治療的研究比較早,真正做到了與國際同步。不過,國際幹細胞研究協會曾經聲明,幹細胞及其衍生物可能作用於多個靶器官與組織,因此,同時具有好、壞兩方面的效應,最常見的是異常組織和腫瘤形成的風險。所以,幹細胞的風險管理相當重要。
  • 烏克蘭幹細胞治療
    為什麼烏克蘭可以做這個項目,而其他國家應用這個幹細胞項目就被視為違反國家法律和世界法律。1986年,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嚴重的爐心熔毀輻射外洩,造成嚴重的後果,已經嚴重威脅到生命真的健康延續,因此於1994年成立了烏克蘭胚胎幹細胞治療中心於與同年與烏克蘭國立醫科大學及基輔市政府設立世界唯一一所具有大學水平,專注胚胎幹細胞移植治療的診所。
  • 《自然》雜誌最新研究: 喝酒會破壞幹細胞DNA,引起突變
    2018年伊始,國際頂尖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醛會破壞幹細胞DNA,引起突變,甚至導致癌症。對喝酒上臉的人來說,風險更大。飲酒傷身,顯然添了「實錘」,有關該研究的論文這幾天在朋友圈裡刷屏了。但也有聲音弱弱在問,不是說「上臉的人更能喝嗎」、「小酌怡情,喝點紅酒還能軟化心血管嗎」?別凌亂了,今天咱們來仔細說說喝酒這事。
  • 幹細胞成為治療帕金森的關鍵
    目前,應用於帕金森病臨床治療研究的幹細胞主要有神經幹細胞、胚胎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等。研究表明,不同類型不同來源的幹細胞在帕金森病治療中均能夠發揮神經再生與修復的作用。這項臨床研究也讓人們看到,人類神經幹細胞通過體外擴增後移植治療帕金森病行之有效[3]。胚胎幹細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並具有分化為體內所有組織的能力,是一種高度未分化的細胞。胚胎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試驗尚處於臨床Ⅰ期在研階段。
  • 我國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技術研究進展順利
    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我國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技術研究進展順利,在組織工程肌腱構建技術、組織工程皮膚製備工藝、組織工程骨構建與材料結合、亞全能幹細胞可塑性、幹細胞分離純化技術、新型血液血液調控因子、種子細胞擴增技術、血液代用品製備工藝、神經損傷再生套管等項目均有明顯的原始創新
  • Science:科學家將幹細胞成功誘導成組織器官
    2014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克服了生物學上的一大屏障,研究者利用幹細胞成功生長出了器官和組織,通過對合適的信號路徑進行操作,研究人員成功地將胚胎幹細胞植入到魚的胚胎中,從而可以對胚胎的發育進行控制。
  • 幹細胞領域全球布局 中國屈居第二 欲反超第一
    幹細胞因其廣泛的普適性和優秀的治療效果,逐漸成為醫學領域研發的重點項目,作為可以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細胞,幹細胞具有傳統醫療所不具備的醫療效果,不會對身體產生二次傷害和副作用。在新藥實驗和重大疾病治療方面都有突出的效果,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
  • 科學家如何靶向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胃食管癌鑑別出了一種新型通路,其或有望作為潛在靶點來幫助開發新型療法;一類名為Lgr5+的幹細胞後代或會大量聚集在一起,從而在兩種胃部組織相遇處促進癌症的發生。研究者Alexander Nikitin教授說道,在全球水平下,胃鱗狀柱狀交界處癌(胃食管癌)是一種頻發疾病,患者預後狀況不佳,因此研究這類癌症形成的機制以及如何治療對於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 幹細胞治療:醫療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幹細胞用途廣泛,建立動物和人類疾病模型、用於藥物開發和篩選;再生醫學領域應用於細胞組織和器官的修復和移植治療、基因治療以及美容抗衰老。本文從幹細胞市場情況、種類、成藥性、國內政策環境、專利情況、臨床應用及幹細胞成藥目前面臨的挑戰等方面進行闡述。
  • 幹細胞治療角膜盲取得新進展 細胞治療概念集體狂飆
    新華網昨天報導,英國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告說,中美科研人員首次將皮膚幹細胞誘導分化為角膜緣幹細胞,並利用此類幹細胞成功修復角膜功能。受此消息刺激,細胞治療概念昨天大漲,達安基因、迪安診斷漲停,中源協和大漲8.01%。
  • 王福生院士: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一期臨床實驗在北京展開,患者在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以後效果較好,而且接受治療的整個過程順利、安全、耐受性好,沒有出現任何不良事件。初步觀察結果顯示,患者接觸幹細胞之後出現炎症因子減少,肺部影像的改善等狀況。讓王福生特別感動的是,一些經過幹細胞治療的患者康復後,主動回來捐獻康復期血漿,使其他的重症病人能有更好的治療手段。
  • 快訊|我國幹細胞研究取得大成果 提供了疾病治療的新手段
    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五年來,我國在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幹細胞是一種戰略資源,是生命科學與健康產業的重要保障。幹細胞解答了生命科學的一些基本問題,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
  • 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造假 但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並非沒有希望
    稿件主要發布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該雜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康復醫學會與《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誌社主辦。2011年更名為中國組織工程研究。稿件的撤回,意味著很多錯誤的結論都已經被糾正了,而確認了錯誤的方向,可以使大家把力量集中到有希望的方向,避免繼續浪費在錯誤方向上。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2020年8月19日,美國Salk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公布了一項重要研究結果當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時,由於疾病的性質,進展可能更快,並且可能更嚴重,因此在治療中不會引起併發症。 因此,糖尿病的治療不是旨在根治的治療,而是以防禦為主的治療,不惡化,不引起併發症。由於這種情況,使用幹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不能根治糖尿病的想法已經存在了。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幹細胞可改善類風溼關節炎症狀和相關指標,如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顯著下降。因此,對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前景。目前在ClinicalTrials.gov登記的幹細胞幹預RA的有效臨床試驗共有12項,註冊的國家多來自中國、美國、韓國等,我國幹細胞對類風溼關節炎的研究已處於國際前沿。
  • 幹細胞治療研究進展和產業分析
    幹細胞提供了新藥物的藥理藥效、毒理和藥物代謝等研究的細胞水平的研究手段,可大幅減少藥物實驗所需實驗動物的數量,ES細胞、iPS細胞和其他成體幹細胞還可用於研究動物或人類疾病的發生機制及發展過程,以便找到有效和持久的治療方法,有望成為一種新的藥物篩選模式。3.用於組織或器官的修復、移植。幹細胞是組織工程理想的種子細胞,幹細胞培養可以實現組織、器官的修復和再生,並可克服免疫排斥反應。
  • 張蘇明教授報導:幹細胞治療現狀與問題
    一、成體幹細胞研究新認識、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一)、成體幹細胞「橫向分化」理論上的誤區    一些報導認為,在許多成體組織中有一些細胞可以在體外被某些細胞因子誘導分化,變為和原組織不同的組織細胞,例如肌肉勻漿中誘導發生的造血細胞、脂肪組織中誘導發生的神經元細胞等。
  • 快訊:幹細胞療法治療前列腺炎研究進展
    幹細胞移植可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幹細胞移植具有快速增殖,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免疫抑制和組織修復的能力。它的免疫調節功能已成為臨床醫學中的熱點,並且目前被認為非常有希望幹預各種疾病細胞。近年來,研究發現在組織炎症損害領域,由於形成了IL-1β,TNF-α,自由基和趨化因子的微環境,幹細胞在可以誘導人體在炎症損傷區域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