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分析技術在幹細胞異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2020-09-21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摘要:

文題釋義: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這些幹細胞可通過誘導進一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幹細胞按種類可以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

單細胞分析技術:能通過相應技術分離與提取單個靶細胞,利用基因組擴增、測序等技術對靶細胞內的基因組信息、蛋白信息進行分析,能準確地提供細胞內物質及生化反應的準確信息,能夠反映細胞的功能與化學組分的特定關係與某些細胞在生命體內的特殊作用。

背景:通過單細胞分析可以揭示各種幹細胞的組成、生理行為與功能的多樣性、差異性。隨著幹細胞治療逐漸走向臨床應用,相伴而來的異質性問題尤為凸顯並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使針對各種幹細胞的單細胞分析技術越來越受科學家們的重視。

目的:總結單細胞分離與收集技術和單細胞分析技術在幹細胞異質性研究的進展與應用。

方法:以「((stem cell) OR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OR (hPSCs)) AND (single cell analysis technology)」為英文檢索詞,以「幹細胞,單細胞分析」為中文檢索詞,由第一作者檢索1990至2019年PubMed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全文資料庫,查閱近年單細胞分析技術在幹細胞領域中應用的相關文獻,最終保留57篇進行綜述。

結果與結論:幹細胞的異質性問題是阻礙幹細胞進入臨床治療的關鍵,因此通過單細胞分析了解幹細胞的異質性至關重要。隨著單細胞高通量技術的發展,新一代單細胞的分離和檢測技術將使人們能夠更加全面了解單細胞。微流體裝置的多功能性和控制精度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未來將對幹細胞領域的單細胞分析發揮很大作用。而單細胞機器人作為一門高通量篩選的新興技術,在操作上較微流體技術更簡便,深受科學家們的重視。

ORCID: 0000-0001-6823-1102(高仕君)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幹細胞;骨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脂肪幹細胞;腫瘤幹細胞;胚胎幹細胞;臍帶臍血幹細胞;幹細胞誘導;幹細胞分化;組織工程

關鍵詞: 幹細胞, 異質性, 單細胞, 分析, 技術

文章來源:高仕君, 張海英, 王 埮, 陳 麗, 彭雅南, 唐蘊怡, 陳志斌, 趙振強. 單細胞分析技術在幹細胞異質性研究中的應用[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31): 5057-5063.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Hepatology:單細胞分析揭示肝癌遺傳異質性出現的重要原因
    2018年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肝細胞癌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肝癌的分子發病機制非常複雜且具有分子異質性。癌症遺傳的異質性不僅表現在不同患者之間,即使是同一患者的不同腫瘤結節,甚至是同一個結節中也存在差異。
  • 上海高研院等在同步輻射單細胞紅外顯微成像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呂軍鴻課題組先後與上海生物信息技術中心、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天壇醫院、濱州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等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單細胞紅外成像技術的數據處理方法、單細胞表型組、幹細胞異質性等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陸續發布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和Analytical Chemistry上。
  • 研究人員發表中性粒細胞穩態和炎症狀態下的單細胞發育和異質性圖譜
    中性粒細胞是天然免疫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循環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細胞類型,是宿主抵禦入侵細菌等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然而,目前對中性粒細胞的分群主要是依靠經典的形態學,中性粒細胞的異質性一直存在爭議,沒有統一的認知,這種分歧阻礙了中性粒細胞研究的發展。與其他血液和免疫細胞類型相比,中性粒細胞中基因表達的數量和水平較低,從技術層面上對RNA的捕獲更加困難。
  • 同步輻射單細胞紅外顯微成像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呂軍鴻課題組先後與上海生物信息技術中心、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天壇醫院、濱州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等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單細胞紅外成像技術的數據處理方法、單細胞表型組、幹細胞異質性等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陸續發布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和Analytical Chemistry上。
  • Nature:新型單細胞分析技術揭示幹細胞中的複雜突變
    2014年12月3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利用新型的單細胞基因分析技術揭示了多能幹細胞的多種遺傳突變,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為後期開發治療疾病的新型再生性療法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和希望
  • 文路研究員:肝癌異質性的單細胞三重組學及ccfDNA甲基化組分析
    《肝癌異質性的單細胞三重組學分析及肝癌患者循環遊離DNA甲基化組分析》的報告。文路研究員建立了一種名為單細胞三重組學的測序技術(scTrio-Seq),實現單細胞層面對腫瘤細胞進行拷貝數變異、甲基化水平和轉錄組水平的三重組學分析。利用這一技術,文路研究團隊發現DNA拷貝數較多的區域中,基因表達量也隨之增高,反之亦然,從單細胞水平證實了基因表達的劑量效應。文路研究員還對一例肝細胞癌組織進行三重組學測序分析,將該組織在三個組學層面分為兩個不同的細胞亞群。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 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作者:Carrie單細胞測序技術基因測序在體外診斷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
  • 間充質幹細胞的「異質性」是指什麼?
    充質幹細胞(MSCs)的異質性,是指貼壁培養的骨髓MSCs是一個混合的細胞群體,存在不同的細胞亞群(比如克隆大小不一樣,見下圖);有些亞群的細胞具有多潛能特性,有些亞群的細胞具有單潛能特性。不同部位和不同個體來源的MSCs都存在功能和形態上一些差異。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通過全基因組或轉錄組擴增,進行高通量測序,能夠揭示單個細胞的基因結構和基因表達狀態,反映細胞間的異質性。 相比於群體細胞測序,更適用於解決少量特殊樣本的研究、異質性群體的分析及同時或互斥發生的基因組變化的查找等問題。單細胞測序技術在腫瘤、發育生物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是現今生命科學研究的焦點。
  • 泛癌單細胞RNA-seq識別22種癌症類型細胞異質性重複程序
    例如,罕見的腫瘤細胞亞群可能是造成癌細胞耐藥性及轉移的潛在因素。目前,實驗室培養的細胞系是癌症研究的主力軍,但不清楚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腫瘤惡性細胞之間的異質性。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已經成為研究腫瘤內異質性(ITH)的有效工具。
  • 何愛彬研究組開發新一代單細胞itChIP技術解析早期胚胎細胞命運...
    該工作首次解析了小鼠胚胎幹細胞退出全能性,向三個胚層分化過程中的表觀調控時空規律。同時,通過整合單細胞轉錄組和單細胞ChIP-seq數據,研究者揭示了心臟幹細胞向心肌和內皮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類型特異性增強子對細胞命運決定的調控機制。多細胞生物體由具有相同基因組的不同細胞類型組成,在器官組織發育過程中,細胞狀態和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一直是領域普遍關心的問題。
  • 單細胞基因測序市場分析
    ,民生證券研究院  1)流式細胞術 (Flow Cytometry)  是指通過對於懸浮於流體中的細胞或者其他顆粒進行定量分析和分選的技術。  3.1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有助研究癌症起因和治療  首先談一下癌症的異質性:中晚期的腫瘤或由一系列的腫瘤克隆組成,每一種克隆有著獨立的變異,形態和藥物反應。對於腫瘤克隆精準的診斷非常重要,因為一個佔據原發性腫瘤5.1%的亞克隆種群在復發的時候可能成為主要的致病因素。
  • 腫瘤細胞的異質性,你了解多少?
    腫瘤異質性的產生機制可以追溯到正常的人體細胞。近年來,隨著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發展,發現正常細胞中每個細胞都是不同的:基因組、表型、發育階段以及基因隨機性表達,均可造成同一組織起源的一群細胞之間的異質性。只不過是人體的功能受整體的調節機制所控制和協調,部分細胞的異質性對正常生理功能並沒有明顯的影響。
  • ...我國科學家通過優化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分析結直腸癌異質性
    2018年12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的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優化的單細胞多組學測序能夠更好地揭示結直腸癌異質性。
  • 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45:44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Itay Tirosh團隊利用泛腫瘤單細胞RNA-seq鑑定出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 異質性腫瘤細胞分析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線發表西南大學藥學院宋爾群教授課題組在基於磁性梯度分離策略進行異質性腫瘤細胞分析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Isolation and
  • 多篇文章聚焦癌症異質性研究新成果!
    【4】Science:我國科學家通過優化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分析結直腸癌異質性doi:10.1126/science.aao379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的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優化的單細胞多組學測序能夠更好地揭示結直腸癌異質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 10x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ISO-seq深入了解流感病毒感染細胞間異質性
    相關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過程中只有一部分細胞的先天免疫被激活的兩個重要因素在於純粹的隨機性和細胞狀態中預先存在的變異。第三個關鍵因素是病毒的遺傳多樣性。而現有的流式細胞和螢光檢測技術只能測定蛋白水平,單細胞轉錄組技術只能測定短片段轉錄本的豐度。這些技術均不能可靠地揭示感染細胞的病毒粒子是否具有某種特殊突變而不足以確定病毒遺傳多樣性如何在感染期間促進細胞間異質性從而激活先天免疫。
  • 新一代單細胞itChIP技術解析早期胚胎細胞命運決定機制
    該工作首次解析了小鼠胚胎幹細胞退出全能性,向三個胚層分化過程中的表觀調控時空規律。同時,通過整合單細胞轉錄組和單細胞ChIP-seq數據,研究者揭示了心臟幹細胞向心肌和內皮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類型特異性增強子對細胞命運決定的調控機制。多細胞生物體由具有相同基因組的不同細胞類型組成,在器官組織發育過程中,細胞狀態和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一直是領域普遍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