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癌單細胞RNA-seq識別22種癌症類型細胞異質性重複程序

2020-11-19 測序中國

腫瘤細胞可塑性和異質性在疾病進展及治療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罕見的腫瘤細胞亞群可能是造成癌細胞耐藥性及轉移的潛在因素。目前,實驗室培養的細胞系是癌症研究的主力軍,但不清楚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腫瘤惡性細胞之間的異質性。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已經成為研究腫瘤內異質性(ITH)的有效工具。

近日,來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Itay Tirosh團隊利用多重單細胞RNA-seq,分析了來自22種癌症類型的198個癌細胞系,確定了12個在多個癌細胞系中導致重複異質性的表達程序。此外,研究團隊還建立了特定的腫瘤細胞異質性模型,可用於研究衰老相關細胞的亞群,以證明其動態性、調節性和獨特的藥物敏感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Genetics上,文章題為「Pan-cancer single-cell RNA-seq identifies recurring programs of cellular heterogeneity」。

文章發表在Nature Genetics上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多路復用方法,利用10x Genomics Chromium系統對不同細胞系進行單細胞RNA-seq分析,基於基因表達和SNPs的細胞系分配對於98%的細胞是一致的(圖1)。在去除低質量數據後,研究人員檢測分析了來自198個細胞系的53513個細胞的表達譜,平均每個細胞檢測19264個單分子標籤(UMIs)和3802個基因,可反映22種癌症類型(圖1)。

圖1.多重scRNA-seq鑑定細胞系內表達的異質性及研究的癌症類型分布。來源:Nature Genetics

在單個細胞系的細胞間(包括離散的細胞亞群),研究團隊發現了基因表達的廣泛可變性,並利用t-SNE在11%的細胞系中發現了離散簇,表明離散亞群通常是細胞系特有的。通過識別每個細胞系中細胞狀態的連續和離散可變性,在所有細胞系中檢測到1445個表達程序,在單個細胞系中存在4~9個這樣的程序。基於這些表達程序的共同基因,研究分析強調了相似程序的群集,稱之為基因表達的重複異質程序(RHP)。最終,研究人員確定了12個RHP,其中兩個最顯著的RHP可反映細胞周期。細胞周期RHP對應於G1/S和G2/M期,並且在臨床腫瘤樣本中也可以觀察到(圖2)。

圖2.體外及體內細胞周期的異質性模式。來源:Nature Genetics

結果顯示,另外10個RHP反映了不同的生物學過程,且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細胞周期狀態或被非周期細胞優先表達。研究人員通過對這10個RHP的標誌基因、細胞系和潛在調節元件對這10個RHP進行了表徵(圖3)。

圖3.10個RHP的功能注釋。來源:Nature Genetics

研究發現了與多種類型應激反應有關的RHP。其中,RHP(8)反映了一種應激反應,包括DNA損傷誘導的和即刻早期基因(DDIT3DDIT4ATF3),類似於在黑色素瘤和HNSCC腫瘤中發現的程序;RHP(4)含有IFN響應基因(IFIT1-IFIT3),與卵巢癌中觀察到的異質性程序非常相似。IFN響應可能是由基因組不穩定性通過cGAS-STING通路觸發的;RHPs(9,10)分別由與蛋白質摺疊和成熟以及蛋白酶體降解相關的基因組成。這也是唯一不同於任何體內異質性程序的RHP。

分析發現,與上皮-間充質轉化(EMT)相關的RHP RHP(2),即EMT-I,是黑色素瘤特異性的,並與另一個黑色素瘤特異性RHP(1)呈負相關。後者與皮膚色素沉著基因(MITFPMEL)相關,在黑素瘤腫瘤中可觀察到這兩種黑色素瘤特異性RHPs及其負相關模式。RHP(3),即EMT-II,包括vim,FN1等基因,主要可在HNSCC細胞系中觀察到;RHP(5),EMT-III在非周期細胞中包含了參與細胞連接組織的基因,如層粘連蛋白編碼基因。EMT-I和EMT- II在特定的癌症類型中表達豐富,突出了EMT是一種常見的,因環境而異的細胞異質性模式,可能對轉移和藥物反應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與衰老程序相關的RHP(6,7)可優先在G0細胞中被觀察到,反映了與細胞衰老有關的不同表達程序。RHPs 6程序包括衰老調節因子p21和其他p53靶基因;而RHP 7與低水平的增殖和分泌表型有關,與角質形成細胞、肺支氣管細胞和其他上皮細胞的衰老反應非常相似,該程序缺乏經典的衰老標記物(p16和p21),被稱為上皮衰老相關(EpiSen)程序。

EpiSen程序是在衰老細胞中誘導的,但它的表達並不一定意味著完全的衰老表型。研究人員選擇具有EpiSen和EMT-II RHPs高度變異的HNSCC細胞株作為特定模型進行進一步分析,分離出EpiSen-high 和EpiSen-low兩個細胞亞群,其表達差異達12倍(圖4)。結果表明,EpiSen程序具有動態可塑性,且與遺傳亞克隆存在有限的關聯。隨後,研究人員比較了EpiSen-High和EpiSen-Low亞群對不同藥物的敏感性,結果表明EpiSen-High細胞對PI(3)K和AKT的抑制劑以及通過PI(3)K-AKT軸傳遞信號的EGFR和IGF1R的抑制劑更敏感;EpiSen-low細胞對細胞周期調節因子(CDKs、CHK1和拓撲異構酶)的抑制劑更敏感。此外,EpiSen可用於預測臨床藥物反應,為了研究EpiSen在西妥昔單抗臨床反應方面的潛在相關性,研究人員檢查了40例復發或轉移性HNSCC患者的大量預處理轉錄組數據,結果與體外觀察一致,EpiSen豐度在PFS較長的患者中顯著高於PFS較短的患者,其預測能力略高(圖5)。

圖4. EpiSen在三個亞群中的表達。來源:Nature Genetics

圖5.HNSCC細胞系(體外)和腫瘤(體內)基因表達熱圖和ROC曲線。來源:Nature Genetics

綜上所述,該研究利用單細胞RNA-seq技術描繪了198個細胞系的細胞多樣性圖譜,強調了在人類腫瘤中觀察到的異質性程序的特定模型,對這些模型系統的進一步研究可提供對ITH的理解,有助於利用ITH開發新的治療策略。

參考資料:

1. Kinker, G.S., Greenwald, A.C., Tal, R. et al. Pan-cancer single-cell RNA-seq identifies recurring programs of cellular heterogeneity. Nat Genet 52, 1208–1218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0726-6

相關焦點

  • 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45:44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Itay Tirosh團隊利用泛腫瘤單細胞RNA-seq鑑定出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 【Nature子刊】史上最大單細胞RNA測序項目!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癌症是如何開始、發展和獲得對治療的抵抗力的,部分取決於對癌症幹細胞生物學的更深入探索。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腦癌,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是有限的。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源自單一癌細胞類型的癌細胞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用來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 【突破】500,000+單細胞的RNA序列揭示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圖
    他們建立了所謂的單細胞人類細胞景觀(HCL)分析管道,以幫助鑑定細胞,並對人類和小鼠的景觀進行了單細胞比較分析,以揭示保存的遺傳網絡。研究人員發現幹細胞和祖細胞表現出很強的轉錄組隨機性,而分化的細胞則更加獨特。先前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名為Microwell-seq的技術方法,該方法是一種經濟高效的單細胞mRNA測序技術,在雙峰率和細胞類型相容性方面具有優勢。
  • 10x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ISO-seq深入了解流感病毒感染細胞間異質性
    相關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過程中只有一部分細胞的先天免疫被激活的兩個重要因素在於純粹的隨機性和細胞狀態中預先存在的變異。第三個關鍵因素是病毒的遺傳多樣性。而現有的流式細胞和螢光檢測技術只能測定蛋白水平,單細胞轉錄組技術只能測定短片段轉錄本的豐度。這些技術均不能可靠地揭示感染細胞的病毒粒子是否具有某種特殊突變而不足以確定病毒遺傳多樣性如何在感染期間促進細胞間異質性從而激活先天免疫。
  • 解讀單細胞RNA-seq技術
    Rinn稱:「我們可以利用單細胞測序,進一步了解XIST的功能。」在2012年,Rinn的研究小組開始尋找更多功能形式的長非編碼RNA,特別尋找充當強大細胞調控因子的RNA。為此,他和同事們應用單細胞RNA-seq,來檢測細胞分化這類過程中基因轉錄的pseudotemporal動力學。
  •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確定了乳腺癌染色質狀態的異質性
    近日,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ChIP-seq identifies heterogeneity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癌症是如何開始、發展和獲得對治療的抵抗力的,部分取決於對癌症幹細胞生物學的更深入探索。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腦癌,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是有限的。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源自單一癌細胞類型的癌細胞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用來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 13種單細胞RNA擴增測序方法的比較
    前言 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是繪製單個細胞分子特性的主要技術。目前高通量單細胞測序一次可以研究數千甚至上萬個細胞,從而使科研人員可以對樣本組成進行深入的研究。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何愛彬研究組開發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技術——CoBATCH並解析多...
    單細胞測序技術目前被廣泛用於研究發育與疾病相關細胞群體異質性和繪製細胞圖譜。隨著技術的發展,這項技術正逐漸將生命科學研究推進到新的維度。在單細胞表觀組領域,雖然DNA甲基化測序、染色質構象捕獲技術、染色質開放程度測序已經分別在2013年(scRRBS [1])、2013年(single cell Hi-C [2])、2015年(scATAC-seq [3])實現了單細胞水平測序。
  •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16:10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Rickard Sandber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我國科學家實現單細胞表觀組學新突破:兩種革新單細胞ChIP-seq技術...
    多細胞生物體由具有相同基因組的不同細胞類型組成,在器官組織發育過程中,細胞狀態和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一直是領域普遍關心的問題。無論在發育過程還是疾病狀態下,表觀遺傳因素(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卻能引起基因表達變化或表型)在細胞命運決定中起著指導性作用。細胞類型和功能異質性往往通過調控基因表達來實現。
  • 論文寫作丨基於單細胞RNA-seq構建基因調控網絡如何發7分+SCI
    題目:Single-cell RNA-seq dissects the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based on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基於單細胞RNA-seq構建基因調控網絡分析三陰性乳腺癌瘤內異質性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具有高度瘤內異質性的乳腺癌亞型
  • Nat.Rev.Genet最新綜述丨萬字長文闡釋單細胞測序如何研究腫瘤進化
    由於最近對癌症異質性的遺傳來源和單細胞整合分析的技術方面的研究大量增加,因此作者在本文中呈現了大量令人信服的研究證據來表明,單細胞測序技術能夠整合單個癌細胞中多種信息,從而破譯腫瘤異質性與演化中的秘密。
  • Science: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分析黑色素瘤
    單細胞技術已被用於眾多研究---比如,研究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免疫反應異質性,研究傳染病中的宿主-病原體相互作用,研究人轉錄組。如今,它被用來研究癌症組織---一種多樣性的複雜細胞環境,這經常難倒科學家們。
  • 大事件、新技術引領單細胞進入新時代
    研究人員通過scRNA-seq和光片成像技術構建了數位化虛擬胚胎,其中捕獲了18個譜系海鞘原胚形成過程中每個單細胞在每次細胞分裂時的全基因表達軌跡。 通過使用高覆蓋的scRNA-seq,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無需先驗知識便可將單個胚胎的單個細胞分層為細胞類型的計算框架。
  • 單細胞文章快訊
    總之,我們的工作闡明了與功能幹細胞異質性相關的克隆內在分子程序,並確定了維持造血幹細胞自我更新狀態的機制。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將細胞類型從基因表達中去卷積,但沒有技術將細胞身份與這些細胞類型中的TF結合位點(TFBS)聯繫起來。我們提出了自我報告轉座子(SRTs),並將其用於單細胞呼叫卡(scCC),這是一種在單細胞中同時測量基因表達和定位TFBS的新方法。從mRNA中恢復SRT的基因組位置,通過外源TF-轉座酶融合沉積的SRTs用於定位TFBS。
  • 多篇文章聚焦癌症異質性研究新成果!
    腫瘤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我們的研究結果首次表明他們可以通過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而進化,通過更好地了解腫瘤的發展過程,我們了解了更多關於它們如何適應藥理學壓力,以及它們如何形成對癌症治療的抵抗機制。這種更大的意識將有希望導致我們識別生物標記,可以預測哪些患者對治療有反應。
  • CellPress|單細胞技術和基於深度學習的藥物反應預測
    2單細胞技術識別異質性對耐藥性的影響從單細胞數據中推斷出的細胞異質性,極大的促進對藥物敏感性的研究,有助於組合藥物的設計。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使用單細胞技術來研究異質性。作者對目前利用單細胞技術研究異質性疾病的耐藥性的工作做了一個總結,部分展示如下圖:最開始的單細胞技術主要用於表徵不同的細胞類型,由於scRNA-seq具有獨特的轉錄譜,故其已成為此類任務的主要檢測對象。scRNA-seq和sc-DNA-seq被用於表徵腫瘤內不同的細胞亞群。利用sDNA-Seq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辨別癌症之間的基因組異質性。
  • 單細胞轉錄組+蛋白組+bulk RNAseq!多組學繪製全面肺衰老圖譜
    proteomics:3月齡小鼠(n=4)和24月齡小鼠(n=4);bulk RNAseq:3月齡小鼠(n=3)和22月齡小鼠(n=3)研究背景衰老會導致肺功能下降,也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慢性肺病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