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2020-11-30 科學網

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45:44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Itay Tirosh團隊利用泛腫瘤單細胞RNA-seq鑑定出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30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

研究人員使用了多重單細胞RNA-seq來分析了22種癌症類型的198個癌細胞系。研究人員鑑定了在多個癌細胞系中導致常見異質性的12個表達程序。這些程序與多種生物學過程相關,包括細胞周期、衰老、應激和幹擾素反應、上皮-間質轉化和蛋白質代謝。這些程序中的大多數涵蓋了最近在人類腫瘤中鑑定的異質性程序。

 

研究人員將特定細胞系作為細胞異質性模型,並用它們來研究了衰老相關細胞的亞群,證明了其動態性、調節性和獨特的藥物敏感性,從而可預測臨床反應。這項工作描述了不同癌細胞系中的異質性圖譜,並確定了腫瘤與特定細胞系之間共享的常見異質性模式。

 

據了解,培養的細胞系是癌症研究的主力軍,但不清楚它們在何種程度上概括腫瘤中惡性細胞之間的異質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Pan-cancer single-cell RNA-seq identifies recurring programs of cellular heterogeneity

Author: Gabriela S. Kinker, Alissa C. Greenwald, Rotem Tal, Zhanna Orlova, Michael S. Cuoco, James M. McFarland, Allison Warren, Christopher Rodman, Jennifer A. Roth, Samantha A. Bender, Bhavna Kumar, James W. Rocco, Pedro A. C. M. Fernandes, Christopher C. Mader, Hadas Keren-Shaul, Alexander Plotnikov, Haim Barr, Aviad Tsherniak, Orit Rozenblatt-Rosen, Valery Krizhanovsky, Sidharth V. Puram, Aviv Regev, Itay Tirosh

Issue&Volume: 2020-10-30

Abstract: Cultured cell lines are the workhorse of cancer research, bu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recapitulate the heterogeneity observed among malignant cells in tumors is unclear. Here we used multiplexed single-cell RNA-seq to profile 198 cancer cell lines from 22 cancer types. We identified 12 expression programs that are recurrently heterogeneous within multiple cancer cell lines. These programs are associated with diverse b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cell cycle, senescence, stress and interferon respons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protein metabolism. Most of these programs recapitulate those recently identified as heterogeneous within human tumors. We prioritized specific cell lines as models of cellular heterogeneity and used them to study subpopulations of senescence-related cells, demonstrating their dynamics, regulation and unique drug sensitivities, which were predictive of clinical response. Our work describes the landscape of heterogeneity within diverse cancer cell lines and identifies recurrent patterns of heterogeneity that are shared between tumors and specific cell lines.

DOI: 10.1038/s41588-020-00726-6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0-00726-6

相關焦點

  • 泛癌單細胞RNA-seq識別22種癌症類型細胞異質性重複程序
    例如,罕見的腫瘤細胞亞群可能是造成癌細胞耐藥性及轉移的潛在因素。目前,實驗室培養的細胞系是癌症研究的主力軍,但不清楚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腫瘤惡性細胞之間的異質性。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已經成為研究腫瘤內異質性(ITH)的有效工具。
  • 【Nature子刊】史上最大單細胞RNA測序項目!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
    單細胞RNA測序突出了膠質母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的轉錄組異質性他們顯示出腫瘤的細胞分級組織起源於膠質瘤幹祖細胞。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題為「單細胞RNA-seq揭示了膠質母細胞瘤重現正常的神經發育層次」(Single -cell RNA-seq reveals that glioblastoma recapitulates a normal neurodevelopmental hierarchy
  • 論文寫作丨基於單細胞RNA-seq構建基因調控網絡如何發7分+SCI
    題目:Single-cell RNA-seq dissects the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based on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基於單細胞RNA-seq構建基因調控網絡分析三陰性乳腺癌瘤內異質性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具有高度瘤內異質性的乳腺癌亞型
  •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確定了乳腺癌染色質狀態的異質性
    近日,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ChIP-seq identifies heterogeneity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研究揭示胰腺癌腫瘤-微環境高度異質性細胞特徵
    胰腺導管腺癌(PDAC)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診斷困難、治療效果欠佳、病死率居高不下,五年生存率僅為8.5%,具有很強的腫瘤異質性由中科院院士趙玉沛、周琪擔任科學顧問,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團隊、韓大力團隊與北京協和醫院吳文銘團隊在健康科學研究中心支持下,為探究PDAC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以及腫瘤微環境的調控作用,通過合作研究,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系統鑑定並分析了PDAC病人和對照胰腺樣本細胞類型,闡明了胰腺癌腫瘤-微環境高度異質性特徵,揭示了腫瘤亞群細胞與浸潤免疫細胞間相互關係,提出了新的潛在治療靶點
  • 【突破】500,000+單細胞的RNA序列揭示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圖
    他們建立了所謂的單細胞人類細胞景觀(HCL)分析管道,以幫助鑑定細胞,並對人類和小鼠的景觀進行了單細胞比較分析,以揭示保存的遺傳網絡。研究人員發現幹細胞和祖細胞表現出很強的轉錄組隨機性,而分化的細胞則更加獨特。先前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名為Microwell-seq的技術方法,該方法是一種經濟高效的單細胞mRNA測序技術,在雙峰率和細胞類型相容性方面具有優勢。
  • Nat.Rev.Genet最新綜述丨萬字長文闡釋單細胞測序如何研究腫瘤進化
    大量的泛癌/跨癌種研究表明,腫瘤內細胞狀態異質性已經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準則和「共識」,不再是一種「意外發現」。細胞狀態的異質性不僅跟基本細胞過程相關(例如細胞周期,代謝和缺氧誘導的應激狀態),還跟發育跟耐藥相關。通過scRNA-seq技術對臨床腫瘤樣本進行測序,繪製了幹細胞樣和不同發育層次結構的高解析度單細胞圖譜。
  • 解讀單細胞RNA-seq技術
    早期的RNA-seq研究主要集中在細胞群體,在細胞周期不同時間點的細胞混合物,對其進行測序,以確定正在表達的RNA轉錄本。而這些轉錄譜能提供已知的和新的RNA目錄,這一信息可告訴你參加聚會的賓客名單。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沒有提供你可能會喜歡的詳盡細節。
  •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phenotype)-基因型(genotype)」的鑑定研究,常見的研究類型包括鑑定與細胞增殖相關essential gene的負選擇實驗、與細胞獲得抗藥抗殺傷能力相關的正選擇實驗等。第二,細胞異質性是近年來生物學研究的重點與熱點問題。在對篩選終點的細胞群進行分析時,儘管它們呈現出類似的表型,然而它們在分子水平上的異質性是不明確的。
  • 10x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ISO-seq深入了解流感病毒感染細胞間異質性
    相關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過程中只有一部分細胞的先天免疫被激活的兩個重要因素在於純粹的隨機性和細胞狀態中預先存在的變異。第三個關鍵因素是病毒的遺傳多樣性。而現有的流式細胞和螢光檢測技術只能測定蛋白水平,單細胞轉錄組技術只能測定短片段轉錄本的豐度。這些技術均不能可靠地揭示感染細胞的病毒粒子是否具有某種特殊突變而不足以確定病毒遺傳多樣性如何在感染期間促進細胞間異質性從而激活先天免疫。
  • mtscATAC-seq:單細胞線粒體DNA基因分型與染色質分析新方法
    線粒體基因組突變與多種臨床疾病相關,據估計在人群中約1/4300受到線粒體DNA突變的影響,這使得線粒體疾病成為最常見的遺傳性代謝疾病之一【1】。自然存在的線粒體DNA突變可以推斷細胞間的克隆關係。線粒體DNA與細胞狀態可以被同時測量和描述,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對複雜人體組織進行大規模並行處理的單細胞測序方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哈佛醫學院Vijay G.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單細胞RNA測序突出了膠質母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的轉錄組異質性研究人員第一次檢測到他們所描述的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GSC),這是一種所有其他癌細胞都從中發育而來的細胞類型。他們顯示出腫瘤的細胞分級組織起源於膠質瘤幹祖細胞。
  • 系統性異質性:一種理解腫瘤異質性的綜合性方法
    所謂系統性異質性,是指細胞、組織、器官以及個體之間或內部存在多水平的差異,如基因序列、蛋白表達譜、生物功能、免疫應答、代謝進程、微環境及轉錄調控等;將系統性異質性應用於腫瘤的研究,可幫助研究者從多維的、多組學的角度分析腫瘤異質性的成因,包括基因和蛋白質表達、表觀遺傳學、測序分析、轉錄、蛋白磷酸化修飾、信號通路及其相互作用等。
  • 單細胞文章快訊
    總之,我們的工作闡明了與功能幹細胞異質性相關的克隆內在分子程序,並確定了維持造血幹細胞自我更新狀態的機制。轉錄狀態的多樣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並且可以在腫瘤和小鼠之間複製。癌細胞逐漸採用交替的譜系特徵,計算預測是通過一種常見的過渡的高可塑性細胞狀態(HPCS)介導的。因此,從小鼠腫瘤和人源性異種移植物中分離的HPCS細胞顯示出高分化和增殖能力。HPCS過程與人類癌症的低生存率相關,並在小鼠體內顯示出化療耐藥性。我們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支持腫瘤內異質性的中心原則,並促進了HPCS的治療靶向性。
  • 何愛彬研究組開發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技術——CoBATCH並解析多...
    這些表觀遺傳修飾的變化往往會導致基因表達的改變,從而進一步對基因組穩態的維持,發育的時空調節,細胞的命運決定等重要的生命過程產生影響。蛋白質和DNA相互作用的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IP-seq)技術是研究表觀遺傳調控的一種重要手段,這項技術可在全基因組範圍內識別順式調控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互作信息,並能構建基因表達調控網絡,從而加深我們對生命過程調控機制的理解。
  • 綜述科普|染色質調控區域的研究:對CHIP-seq和ATAC-seq發展的深入思考
    與批量CHIP-seq不能檢測單個細胞的染色質特徵不同,單細胞ChIP-seq(scChIP-seq)有助於研究異質細胞群體中的遺傳多樣性,並了解腫瘤群體的進化。液滴單細胞ChIP-seq(Drop-CHIP)將微流控設備與單細胞DNA相結合,使研究人員能夠獲得相對較低的每個細胞覆蓋率圖。
  • 分析前因素與腫瘤的異質性
    分析的可重複性是任何臨床及研究活動的本質和基礎。 腫瘤內DNA序列改變的分子水平的異質性可能是克隆性演進的結果,但也可能是組織固定過程導致的類似的表型異質性,這種表型異質性在RNA水平可能與產生某些技術性問題,如cDNA合成中的逆轉錄受損。但是,分析假性異質性的來源之前,分析真性異質性的模式至關重要。
  •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Biology 論文標題:Direct-seq: programmed gRNA scaffold for streamlined scRNA-seq in CRISPR screen 期刊:Genome Biology 作者:Qingkai Song, Ke Ni et.al 發表時間:2020/06/08 數字識別碼:10.1186/s13059-
  • 淺談乳腺腫瘤異質性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很少有疾病像乳腺癌一樣獲得如此多的研究進展,特別是近年來,單細胞研究技術不斷進步,掀起了腫瘤異質性研究的熱潮。2012年 Gerlinger的研究有力證實了腫瘤異質性的存在。隨後,腫瘤異質性問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學術雜誌的研究和綜述之中。對於臨床醫生而言,腫瘤異質性對臨床工作和轉化研究有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