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幹細胞治療留給人們很多期待。新冠疫情期間,幹細胞治療對國內外一些患者的治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在其他疾病領域取得進展,讓人們對這種療法的發展有了更大的興趣。
2020年,幹細胞治療留給人們很多期待。新冠疫情期間,幹細胞治療對國內外一些患者的治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在其他疾病領域取得進展,讓人們對這種療法的發展有了更大的興趣。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無限或者相對持久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用途十分廣泛,例如建立動物和人類疾病模型、用於藥物開發和篩選;再生醫學領域應用於組織和器官的修復和移植治療、基因治療以及美容抗衰老等。
迄今為止,各種幹細胞都有它們應用於治療的成功案例。例如,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2014年,日本完成首個iPS幹細胞眼部移植實驗,成功治療了一例視網膜黃斑變性;2016 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聯合博雅幹細胞成功應用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例早衰症,效果顯著;2017 年,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報導了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案例等。
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當今幹細胞藥物研發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在所有幹細胞新藥研發中佔比十分顯著 。目前全球十餘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藥物中,超過一 半是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產品。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信息,國內已經有 12款幹細胞新藥IND獲得臨床默示許可,分別是胎盤、臍帶、異體/自體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適應症分別有腦卒中、急性腸炎、類風溼關節炎、糖尿病足潰瘍、膝骨關節炎和膝骨關節炎。
同時,全球市場調研機構ARC(Analytical Research Cognizance)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間充質幹細胞市場發展迅速,平均增長率為6.2%。報告指出,未來幾年亞太地區將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尤其是中國。全球最大的臨床試驗資料庫網站ClinicalTrials的數據顯示,2014年以後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試驗發展勢頭迅猛,每年新增的臨床試驗數目在100項左右。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存儲也受到了重視,國內外市場均有成熟的存儲機構,諸如博雅幹細胞庫已經為超過7萬家庭提供了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服務,這也代表了行業的發展趨勢。
幹細胞治療研究仍需要攻克無數的難關,需要大量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對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但是,伴隨著幹細胞科學的不斷深入、幹細胞技術的快速發展、幹細胞監管法規的日益完善,幹細胞技術在幹細胞移植、幹細胞新藥、幹細胞組織器官修復等眾多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其所針對的適應症將逐年增加。國內外也湧現越來越多的幹細胞研究企業,如:Mesoblast、Osiris、國內的博雅等,以及一些綜合製藥企業也開始發力幹細胞治療領域,如輝瑞、安斯泰來、天士力等,爭取將被譽為「人類醫療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的幹細胞技術早日推向臨床,成為解決眾多臨床未滿足需求的重要主力軍,為許多過去無計可施的疾病帶來治療的新希望。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