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兒腦癱後家長們會很難受,但是小兒腦癱的症狀有什麼呢,家長們可能對這些方面的知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關於小兒腦癱的併發症和症狀有什麼
由於小兒腦性癱瘓是腦損傷的結果,因此,除了以運動障礙為主要症狀外,有些患兒還可能出現腦損傷所導致的其他障礙,稱之為併發症或伴有障礙。
1.健康和體力障礙
腦性癱瘓患兒身長一般較健康兒童矮。由於咀嚼、吮吸、吞咽功能障礙和流涎等,給患兒從小的生長發育就產生了不良影響,使患兒營養差,常有呼吸感染,影響健康,阻礙生長發育。
2.智力低下
幾乎半歲腦癱患兒合併智力低下,智商低於70,約1/4腦性癱瘓兒的智力正常。以痙攣型四肢癱、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低下型伴有智力低下較常見。智力通常可以用小兒智力測驗的智商值來評估,但必須指出,由於腦性癱瘓患兒運動障礙會影響智力測驗時的操作分數,因此,不能貿然地按患兒的智商來判斷智力是否存在障礙。
3.癲癇
癲癇俗稱「羊癲瘋」,是一種大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所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屬於器質性癲癇,治療效果不夠理想,嬰幼兒合併癲癇較多,在痙攣型四肢癱中,並發率較高,在肌張力低下型腦性癱瘓患兒中,也常有驚厥發生。
腦電圖檢查是輔助診斷癲癇的最好方法,但腦電圖異常的檢出率報導不一致,少的為14%,高的可達90%以上,通常認為腦電圖的異常率在70%左右,因此,一份正常結果的腦電圖不能否定癲癇的診斷。必須強調,癲癇的最可靠診斷依據是患兒家長提供的可靠病史,包括出生史及發作經過的具體描述等,故而家長對患兒發作的觀察仔細與否及醫師的耐心詢問病史對癲癇的診斷起到決定性作用。
4.感覺障礙
感覺障礙包括知覺、認知障礙、眼和視功能障礙、聽覺障礙等。
感覺障礙通過專科醫師的相關檢查是很容易確定下來的,患兒可能存在兩點識別、形的識別、空間知覺等障礙,也可能出現斜視、弱視、先天性白內障、視神經萎縮,甚至合併半盲或全盲。斜視是痙攣型腦性癱瘓患兒最常見的併發症。
腦性癱瘓患兒合併的聽力障礙基本上為感音性聽覺障礙,可出現聽力減退或喪失,是由於從內耳起到中樞部損害所造成的。以痙攣型及不隨意運動型患兒合併聽力障礙較多見。
5.心理、行為、情緒異常
部分腦性癱瘓患兒可能合併發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發性抽動、學習困難、自閉症、情緒易波動、任性、固執、善感易怒及其他心理行為異常。這些疾病均有各自的特徵和診斷標準。
6.語言障礙
腦性癱瘓患兒合併語言障礙的發生率為65%~95%,尤其是重症患兒,這是由於發音、構音器官運動障礙及及因四肢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力和生活環境等因素造成的。患兒可出現口吃、發音不清、構音困難,失語。
7.牙及牙齦問題及口、面功能障礙
對腦性癱瘓患兒來說,牙質本身的異常和口腔的不衛生是合併牙及牙齦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對腦性癱瘓患兒,應及早脫離奶瓶,適當的口腔清潔護理對預防蛀牙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患兒可有面肌和舌肌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從而導致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