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東新聞12月3日電(徐秀婷)2018年山東省臍帶血臨床採集技術研討峰會暨母嬰規範化護理模式研討會日前在濟隆重召開。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高齡、瘢痕子宮的孕產婦比例也在逐步增高,在如此大環境下,本次會議以「母嬰健康引領未來」為主題,來自國內著名血液科、產科、中醫等領域的專家及代表近500人參加了此次大會,分享臍帶血臨床研究、應用案例與採集技術,探討國內最新護理模式,跟隨世界產科發展脈搏。
深圳市兒童醫院康復科主任曹建國為參會人員帶來臍帶血治療腦癱的相關國內外研究成果,分享了自體臍血治療腦癱的案例。曹建國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委員及康複評定專委會常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小兒腦癱康復專委會常委等。
1990年起從事兒科專業醫師工作至今,在兒童康復領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小兒腦癱、發育遲緩、溝通(語言)障礙、高危兒評估與康復等。主持或參與科研15項,發表論文40餘篇,參編《實用兒童康復醫學》、《人體發育學》等專著9部,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
曹建國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臍帶血治療腦癱,實際上是從2007年以後,大概最早應用之後就開始應用到腦癱,國內實際上有不少的臍帶血做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的移植,國外是在杜克大學在國際上最早報導之後,引起了我們大家重視的。那麼現在臍帶血移植在我們國內已經開始了應用,我們醫院今年應用了一例臍帶血,也是最早開始的一例臍帶血移植治療腦癱,當然這是自體臍帶血。但是在廣州我們也有一些患者,有十二例的患者在應用臍帶血移植治療腦癱。
「我們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對我們科室的一位患者進行了臍帶血的移植,當時是因為患者是一個早產兒,在七個多月的時候,在我們醫院看病的時候,明確診斷他是個腦癱!」曹建國說,家長當時在生產的時候留存了臍帶血,我們和家長溝通之後家長很樂意早期把臍帶血應用在他的孩子身上,用了25天以後患者明顯的改善了他的上肢肌張力障礙,家長自己感覺到比以前更容易照顧孩子。那麼經過我們兩個月的康復治療以後,患者運動有明顯的改善。所以說從這一類患者來看,用臍帶血的應用治療腦癱,首先一點是安全的,尤其是自體臍帶血。
曹建國說,在目前臍帶血移植治療腦癱的機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文獻上報導來看不外乎這樣三種功能,第一個就是神經再生,就是臍帶血裡邊的一些相關的幹細胞移植之後,有可能會進入到相關的區域,促進了神經的再生;第二個就是它的營養神經作用,因為臍帶血裡頭有很多的營養因子,它可能就會促進了神經細胞的分化和發展;第三個它可能有神經的保護作用,因為臍帶血裡頭的一些細胞因子可能會抑制腦損傷的進行性發展。
「因為腦癱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尤其是重症腦癱,它沒有好的治療方法,而我們做康復也只能是緩解它的症狀,促進它的功能恢復。」曹建國認為,如果能夠早期阻斷腦損傷的發展,促進神經的修復,那麼要找到一個好的方法,在目前來說,臍帶血的幹細胞移植不失為一種最優的選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