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俞曉萌 通訊員 葛德昇
淮北新聞網訊 11月12日上午,一名兒童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市中醫醫院康復科病房。「樂樂(化名)來了,先坐一會兒,我一會兒就給你針灸。」康復科醫生代迪迪一邊親切地跟孩子打著招呼,一邊去做治療前的準備。
代迪迪口中的樂樂是個腦癱患兒,當天是來醫院做康復治療的。小兒腦癱是一種非進行性腦損傷症候群,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肌張力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視覺及聽覺障礙等。中醫認為,小兒腦癱是由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或病後失調,致使精血不足,腦髓失充,五臟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養,形成虧損之證,所以治療小兒腦癱應以健腦益聰,化瘀通絡為主。針灸治療小兒腦癱在於疏通經絡,醒腦開竅,補益肝腎,振奮督陽。
在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市中醫醫院康復科醫生運用頭針療法,根據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在頭皮上劃分出運動區、感覺區、言語區等相應的刺激區進行針刺,使處於睡眠狀態的腦組織細胞再度活化起來。這種對神經具有激活作用的強刺激可反射性地興奮大腦皮質,加速血流,使受損的處於半休眠狀態的細胞復甦,最大極限地活化代償損傷細胞的能力。
肚臍,又名神闕穴,是先天母體和子體連接氣血的紐帶,是人體最大的全息元。在不斷地探索中,市中醫醫院敢於打破傳統,在肚臍上狠下功夫。臍針療法就是在患兒臍壁進針,特點是用針少、顯效快、方便易操作。臍灸,即在肚臍上隔藥灸,利用肚臍皮膚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點,藉助艾火的純陽熱力,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今年3月底,作為兒童腦癱定點康復機構,市中醫醫院將臍針+臍灸方法聯合現代康復技術用於兒童腦癱康復治療,在改善腦癱患兒肢體運動障礙、智力障礙、言語障礙及腦癱患兒肢體乏力,頑固性便秘、食慾欠佳,免疫力低下等各種腦癱伴隨症狀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代迪迪告訴記者,今年5月,一位四歲腦癱患兒主要表現為語言和認知性障礙。剛來醫院治療時,患兒只會無意識地發「baba、mama」音,對於物品、顏色等認知也不清楚。經過近半年連續性針灸治療和康復訓練,患兒現在已經可以和父母簡單地對答,還可以完成比如「拿杯子」「拿勺子」「拿積木」等簡單指令。
「幼兒在三歲以前,大腦生長發育速度比較快,腦可塑性比較強,一般及早地對腦癱患兒幹預治療,腦功能相對容易恢復。」代迪迪說,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上天派給父母的天使,只要規範地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很多患兒經過治療即使不能完全恢復正常,但部分運動、語言功能是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也能夠回歸生活和社會。這不僅極大提高了患兒的生命質量,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不要認為腦癱是不治之症,而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期。
【來源:淮北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