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童治療新技術-- 姿勢矯正衣(太空衣)

2021-01-13 浙江兒童康復

      目前世界上有超過425種臨床病例:北美、南美、歐洲、亞洲和中東成功地使用了太空衣。3000多名接受過培訓的治療師正在使用太空衣方法,在他們的診所和數百名受過訓練的父母每天在家給孩子使用太空衣。12萬例接受治療方法的觀察強化鍛鍊計劃。



太空衣包括帽子、背心、短褲、膝墊、鞋和附件通過橡皮筋互相連接成一個系統。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本體感覺(來自關節、韌帶、肌肉的壓力),減少患兒的病理反射,改善異常姿勢,恢復生理肌肉的協同作用(正確的運動方式),並使整個身體負重。所有這些都使傳入的前庭本體感覺輸入(信息到達前庭系統)正常化。前庭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它處理、整合和發送來自肌肉、關節、肌腱等的所有信息。它影響肌肉的張力,平衡和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

圖1                             圖2

圖1                              圖2


關節、韌帶、肌肉、肌腱、關節囊等的本體感覺越正確,排列就越正確。錯誤信息(圖1)可以中斷,不正確的信息可以被正確信息(圖2)取代。一個被診斷為腦癱的孩子需要數百次重複任何特定的運動。對於腦癱患兒來說,這個相當低的數字會增長到一千次甚至更多的重複來學習和掌握新技能。長時間佩戴會糾正本體感覺,加速運動。由於治療通過密集的功能強化,練習的技能將變得更加流利,需要越來越少的努力。因此,它促進了坐 、 立 、 走等粗大的運動技能的發展。

      圖3

原理:對於肌張力高,姿勢異常的患兒,太空衣通過適當的拉力能有效的緩解較高的肌張力和矯正異常姿勢;對於肌力不足肌張力低下的患兒,太空衣起到支撐支持的作用。考慮機體的整體性,太空衣包括頭帽,上衣,褲子,護膝,護腕,鞋子整體連接,防止矯正某一處而出現的其他部位的代償。從而在治療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訓練,避免出現異常姿勢。




溫馨提示:太空衣的穿戴請諮詢專業人員



浙江康復醫院 兒童康復科

電話:0571-86439823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幹區觀音塘路103號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兒童康復新技術之玩轉「太空衣「
    這幾日的鄭州已經進入了「燒烤模式」,大家工作之餘要記得降溫防暑,各位家長朋友也要給孩子多補充水分,以便更好的為寶貝們康復治療。我們的「太空衣」就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患兒體表的壓力,彈力帶的彈力等來提供重力式的壓力負荷,增加本體感覺輸入,加速新建動作和功能性技巧的發展與學習。
  •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家庭姿勢管理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家庭姿勢管理 2020-04-27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淮北市中醫醫院運用臍針+臍灸療法開展兒童腦癱康復治療
    記者 俞曉萌 通訊員 葛德昇淮北新聞網訊 11月12日上午,一名兒童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市中醫醫院康復科病房。「樂樂(化名)來了,先坐一會兒,我一會兒就給你針灸。」康復科醫生代迪迪一邊親切地跟孩子打著招呼,一邊去做治療前的準備。
  • 美國FDA批准益普生Dysport:治療≥2歲兒童因腦癱所致上肢痙攣
    2016年,FDA首次批准Dysport治療兒童下肢痙攣時,ipsen被授予了Dysport用於治療腦癱(CP)所致下肢痙攣兒童患者的孤兒藥市場獨佔權。在2019年,FDA批准Dysport用於治療2歲及以上兒童的上肢痙攣,但不包括腦癱(CP)引起的上肢痙攣,原因是另一家製藥公司(艾爾建,已被艾伯維收購)被授予了Botox(保妥適)用於治療腦癱(CP)所致上肢痙攣兒童患者的孤兒藥市場獨佔權。易普森與FDA及艾伯維進行了合作,有選擇性地放棄了各自的市場獨佔權,以更好地支持患者護理。
  • 腦癱治療|搖頭、封針、推拿不靠譜!幹細胞有望治癒就可信嗎?
    主要病變在頭部,但也會累及四肢,故此,除智力缺陷、精神障礙、視覺、聽覺障礙外,還會伴有持久性的肌張力、姿勢和運動異常,是目前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 在中國 0 -~6 歲兒童腦癱患病率為 1.8 - 4 ‰,並以每年4.6萬人的速度遞增。 腦癱症狀有哪些?
  • 曹建國:臍帶血的幹細胞移植是治療腦癱的最優選擇
    中新網山東新聞12月3日電(徐秀婷)2018年山東省臍帶血臨床採集技術研討峰會暨母嬰規範化護理模式研討會日前在濟隆重召開。  深圳市兒童醫院康復科主任曹建國為參會人員帶來臍帶血治療腦癱的相關國內外研究成果,分享了自體臍血治療腦癱的案例。曹建國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委員及康複評定專委會常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小兒腦癱康復專委會常委等。
  • 搖頭爺爺治腦癱?不注意這些表現難怪孩子是腦癱!
    近日,一則網上流傳的關於「搖頭爺爺治腦癱」的視頻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視頻中的醫生以康復治療的名義對一名5歲腦部發育遲緩的男童瘋狂搖頭。我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粗暴的一幕,全身不寒而慄。「如何及時發現寶寶是否腦癱?怎麼治療?」一系列關於腦癱的問題縈繞腦海。今天在此寫下媽媽們想知道的腦癱問題,望我們做家長的多了解一點醫學常識,避免孩子們無辜受苦。
  • 這些腦癱症狀也可能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病導致的
    小孩下肢畸形、肌張力高、難以站立行走,許多家長甚至一些醫學專業人士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孩子是腦癱。但其實,有一種叫多巴胺反應性肌張力障礙的遺傳性疾病,好發於兒童,其臨床病症與腦癱極為相似,容易導致患兒被誤診為腦癱。來自肇慶8歲的女孩雯雯就是其中的「受害者」。「醫生,我的孩子是不是腦癱啊?」
  • 孩子這種姿勢可能被搖成腦癱,家長要注意預防
    我們還記得比較熟悉的話「寶寶睡,寶寶睡」,媽媽可能是這樣搖晃著讓孩子睡覺,注意了,這種方式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導致孩子腦癱。下面就請合肥康華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主任張換為我們詳細介紹這裡面的內容吧! 我們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視頻,爸爸在超市裡拖著兒子在背後玩「搖晃遊戲」。
  • 如何看寶寶是不是腦癱?八個臨床症狀可以幫助自測
    達到嬰兒期和兒童期的預期發展基準 - 坐著,翻身,爬行,站立和行走 - 對於父母來說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的發育時間表似乎被推遲怎麼辦呢?有許多跡象表明孩子可能患有腦性麻痺,但這些因素可能表明許多情況。如何看寶寶是不是腦癱?腦性麻痺的體徵和症狀腦性麻痺的症狀與腦性麻痺的症狀不同。
  • 功能性擺位:以生物力學為架構的側躺姿勢
    什麼是側躺姿勢?側躺姿勢不受迷路張力反射的影響,因此不對稱的動作較容易執行,側躺提供給嬰兒身體兩側極為不同的感覺輸入,有助於發展偏側感或身體單側覺知與控制。這個水平的姿勢比坐姿需要的軀幹控制少,減少需同時控制姿勢輿技巧性動作的壓力。下方的肩膀(沒有伸手之肩膀)不需要承重(與俯臥位相較),嬰兒也不需像在仰臥時那樣,需要抗地心引力來使用他的手。當嬰兒伸出其上方的手去拿―個地板上的物件時,它自然會向身體中線掉落,因而進入視野區。
  • 兒童神經修復專家陳光福:新生兒腦損傷的早期幹預很關鍵
    研究表明,32周以前的早產兒腦癱發生率是足月兒的10倍,胎齡越小腦癱發生率越高,早產兒智力障礙的發生率約為7~8%。第三個重要的因素是感染。比如胎膜早破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嚴重的宮內感染,可引起胎兒腦損傷。新生兒敗血症、肺炎等感染會引發一些炎症介質的釋放,也可導致新生兒腦損傷。什麼是早期幹預?
  • 腦癱孩子肌張力高「腿疼」,家長該怎麼辦?
    腦癱就是孩子健康成長道路上的一個「絆腳石」,腦癱多發於幼兒出生之時。通常多發群體早產兒,難產兒出生之後患腦癱的概率將會增加。腦癱孩子的發作其實先天性因素並不多,更多原因還是後天造成的。當孩子出生之時,因為難產導致腦缺氧,或者早產導致大腦發育不完善等等這些情況就會引發患者開始出現腦癱症狀。
  • 輕度窒息會腦癱嗎?兩個月寶寶腦癱的症狀是什麼?
    嬰兒腦癱,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在出生前,或者是出生的過程中,再有就是孩子在早期發育的時候,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而造成腦損傷所引起的疾病。孩子出現腦癱的情況危害是比較大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容易出現智力低下的現象,因此發現孩子有腦癱問題,父母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做檢查並治療。
  • 這些兒童惡性腫瘤,都能用臍帶血治療
    中新網山東濟南10月29日電(徐秀婷)隨著人類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各種惡性腫瘤頻發,兒童的生命更是受到巨大的威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惡性腫瘤已成為15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殺手,死亡人數僅次於意外事故。   近年來,我國兒童腫瘤發病率以每年2。
  • 鄭大三附院「封針」神術背後:搖擺的家長和停診的兒童康復科
    三附院兒童康復科也憑藉此成為全省的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心。2019年10月下旬開始,對三附院封針治腦癱神話的質疑從一家自媒體蔓延至全網。此後,反對與贊成的聲浪此起彼伏,牽扯出幼兒腦癱治療重重亂象。與封針神話一起現形的,還有對疾病的認知誤區、社會偏見。
  • 穿在房子身上的「太空衣」
    美國航空航天飛行器使用的薄體絕熱系統材料技術也運用在建築上了!
  • 排名前五的兒童惡性腫瘤 都能用臍帶血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惡性腫瘤已成為15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殺手,死亡人數僅次於意外事故。近年來,我國兒童腫瘤發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遞增,其中血液及免疫系統惡性腫瘤更是成為嚴重威脅兒童生命健康的首要因素。
  • 我國每年腦病新發病人約1000萬例,幹細胞技術為患者帶來希望!
    腦部疾病正在越來越嚴重地威脅著人類健康,據調查,腦梗塞、小兒腦癱、癲癇、帕金森病等腦病和神經損傷性疾病佔人類疾病總數的30%左右。而且腦梗塞、腦出血等還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等四高的特徵。我國每年腦病新發病人約1000萬例,其中致死致殘率約佔75%,國家和患者家庭花在腦病治療上的醫療費用達上百億元[1]。
  • 幹細胞在治療兒童自閉症等神經類疾病中取得進展,被證明安全有效
    自閉症佔我國兒童精神殘疾首位,具備極高致殘率、高發病率等特點。有限的自閉症治療現代醫學有關研究表明,自閉症患者群體中有大概25%-35%的比例是遺傳因素造成的,其它方面的因素包括環境有害因素、孕期不良用藥等。自閉症具有高度的臨床異質性,神經免疫調節異常、神經營養因子缺乏、興奮與抑制失衡、神經發生異常等都參與了自閉症的病理發生機制,但其具體的發病機制仍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