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餘天康復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重獲「新生」

2021-01-08 澎湃新聞
50餘天康復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重獲「新生」

2020-04-22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一位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康復出院了。她和家人特意定做了一面寫有「妙手回春手到病除」的錦旗,送給針灸康復科危英康復治療師長,衷心感謝針灸康復科給了她「新生」。她們說:「這裡的醫護人員技術精湛、醫德高尚,康復治療師專業、有耐心,康復效果很好,特此送來錦旗以表達我們感謝之情」。

患者曾女士,43歲,緣於兩個月前早起後發現左眼瞼閉合不全,左側嘴角漏水,眼角、口唇向右歪斜,左顏面部麻木;雙下肢麻木疼痛不適,後期雙下肢癱瘓,經南大一附醫院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行血漿置換並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但病情穩定後仍不能下地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為尋求更佳的康復效果、恢復運動功能,患者來到我院針灸康復科住院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GBS),又稱吉蘭巴雷症候群,是常見的脊神經和周圍神經的脫髓鞘疾病,屬神經炎症,易造成周圍神經損傷,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症候群可以發病在任何年齡,嚴重者可出現腦神經麻痺,周圍性面癱、構音障礙及吞咽障礙及吞咽困難,因疾病進展迅速,甚至可引起呼吸肌麻痺導致死亡,因此,一旦出現異常症狀,要儘早接受治療,爭取救治時間。在恢復期間,患者要注意加強肢體鍛鍊,通過傳統針灸、康復等治療措施可明顯提高患者治癒率。

針對曾女士當時的情況,我院針灸康復科主要採用中醫傳統療法聯合現代康復療法,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兼顧患者發病的特殊性,掌握了良好的康復時機,從而最大限度恢復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同時,積極與曾女士進行心理溝通,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經過50餘天的對症治療和康復訓練,曾女士康復效果顯著,由雙腿不能落地行走到現在行走與常人無異,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患者及家屬送來的錦旗和感謝的話語,飽含著她們對我院針灸康復科醫護人員的信任和認可,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勵,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精湛的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讓更多的患者能有機會「動起來、站起來、走起來」,回歸家庭,回歸社會,重獲「新生」。

科室簡介

南豐縣中醫院針灸康復科現有醫護人員27名,於2012年被評為省重點專科,2013年與縣殘聯合作成立兒童腦癱康復治療中心,2015年評為江西省縣級中醫院(中風病)區域治療中心,2017年與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建立康復專科醫聯體,2018年與江西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建立會員單位,2019年與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立中醫針灸專科聯盟單位,同年與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建立「中國昏迷促醒」康復聯盟成員單位。科室以中風病、顱腦損傷、脊髓損傷(截癱、四肢癱)、腦癱、風溼骨病、頸肩腰腿痛等脊柱四肢相關疾病為主攻病種。堅持以中醫傳統針灸等治療手段為主,結合現代康復技術,輔以心理治療,在中風病急性期即行針灸,推拿等傳統治療的幹預,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腦血管意外所致的殘疾。對臨床常見的頸、肩、腰、腿痛,風溼骨病等,充分發揮中醫、中西結合診治疾病的優勢,使用針灸、推拿、小針刀等傳統康復手段,減輕患者痛苦,提高了老年病、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對腦血管病所引起的昏迷、失語、偏癱、截癱、吞咽障礙、頸肩腰腿痛患者臨床療效顯著。

康復一個人、幸福一家人。

用我們真心的呵護,喚起您對康復的渴望。

來源:縣中醫院

原標題:《50餘天康復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重獲「新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格林巴利症候群?這種疾病可以治癒嗎?治療手段有哪些呢?
    2、格林巴利症候群的治癒率與致亡性格林巴利症候群在發病之後2周會達到高峰,高峰期可持續數天或數周,之後又會慢慢恢復,大多數患者可以在幾周或幾個月內恢復神經功能,但有少數患者可以遺留較為持久的神經功能障礙,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病死率大概為3%,死亡的原因一般為嚴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感染等併發症,也半數病人可以痊癒,另外的10%-15%的病人可留下後遺症。
  • 9歲女孩獲新生!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
    原標題:9歲女孩今日獲新生!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成功圖說:「休眠」了8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經復甦後將輸入樂樂體內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今天對於9歲的樂樂(化名)而言,是獲得新生的一天!
  • 臺灣同胞無償捐獻的骨髓讓南通白血病患者重獲新生,南通網-中國...
    臺灣同胞無償捐獻的骨髓讓南通白血病患者重獲新生 2020-11-28 10:21:42 來源: 南通網 「願疾病遠離你,祝早日康復。加油!」
  • 大腦正中取瘤 17歲少年上海冬雷腦科重獲新生
    近日,位於上海大虹橋地區的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就接診了這樣一位多處求醫無門的松果體腫瘤青少年患者。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腦腫瘤專科張學軍主任團隊,採用神經內鏡下微創全切除腫瘤,讓患者重獲新生。花季少年突染怪病2019年9月,17歲的霖霖感覺胃口變得越來越差,隨後眼睛也出現視力下降,並伴有看東西重影。
  • 152公斤胖到「窒息」曲靖市二院微創減重手術讓「胖媽」重獲新生
    ,「非常感謝市二院減重專家的救命之恩,是您們讓我重獲新生,找到了人生的轉折點。」4月初,通過自媒體了解到曲靖市二院肝膽一外科已幫助200餘例肥胖患者成功減肥,並且專業又權威,在業界享有盛譽。對於王女士來說,像找到了「救命稻草」,讓她看到了新的希望,下決心來做減重手術。
  • 1.5千萬名心臟病患者有望在幹細胞移植治療中康復
    心臟病作為心血管疾病中最為常見,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逐年趨向年輕化,30歲-50歲的患者變得越來越普遍。近幾年,中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又面臨新的嚴峻挑戰。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約2.9億,其中腦卒中約1300萬,冠心病約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約500萬,心力衰竭約450萬,風溼性心臟病約250萬,先天性心臟病約200萬,防治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緩。
  • 心臟、肝臟先後「休假」 「ECMO+人工肝」讓重症患者重獲「心」生
    「患者基礎條件很差,心臟巨大、心功能差,雖然術前做了充分的調整準備。但是患者病變多,手術複雜、時間長,術後很可能發生低心排症候群。」程力劍解釋說,「低心排症候群」是一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臟器灌注不足為特點的臨床症候群,是心臟外科手術後最多見的併發症之一。
  • 【寧夏日報】賀蘭縣:讓迷途知返者重獲新生
    【寧夏日報】賀蘭縣:讓迷途知返者重獲新生 2020-06-03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格林-巴利症候群,易出現肌肉力量減弱和疼痛敏感度降低等異常
    導語:格林巴利綜合症是由免疫反應引起的急性炎症性周圍神經病,通常情況下容易出現肌肉力量減弱,對敏感疼痛度降低的異常,日常生活中會有一種帶手套和穿襪子一樣的感覺,少數的患者可能會在病情恢復的過程中出現波動,而大多數患者神經功能在數周甚至是數月內基本恢復,極少數會遺留持久的神經功能障礙,該病有3%的死亡率主要死於呼吸衰竭,低血壓,嚴重心律失常等併發症。
  • 重獲新生!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出院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他也成為了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陳元能)6月18日,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患兒小雪,經過整整30天的無菌隔離後,終於順利出倉了。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新技術加速患者康復 形成一站式治療
    原來,66歲的李先生20餘天前因「腰椎骨折」行骨折內固定術,術後活動不便,臥床時間長,近2日出現左下肢腫脹、麻木,當時也未在意,也未進行治療。當日晚上,李先生的下肢腫脹、麻木加重,下床活動時出現頭暈、噁心症狀,休息後也未緩解。
  • 111天!全球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新冠患者康復出院
    全球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新冠患者康復出院金羊網  作者:陳輝 林清清 江雪媛 韓文青  2020-08-27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林清清 通訊員 韓文青111天!
  • 七旬大伯感染重症肺炎危在旦夕,艱難的肺移植術後重獲新生……
    黃曼主任建議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獲取病變肺葉的襯液標本進行二代宏基因測序,進行目標化的治療和總體預後的判斷。果不其然,重症肺炎的元兇很快就被確認為嗜肺軍團菌,一種初發於某次美國退伍軍人聚會群體性感染而被命名的病原體。也許,肺移植成了呂大伯唯一的「救命稻草」。然而,年齡、基礎疾病和手術巨大風險讓家屬一度進退維谷。最終,家屬下定決心接受ECMO支持下搶救性肺移植。
  • 鬼知道經歷了什麼 | 巨嘴鳥借3D列印重獲新生
    【鬼知道經歷了什麼 | 巨嘴鳥借3D列印重獲新生】格雷西亞是只萌萌的雌性巨嘴鳥,它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術後康復的格雷西亞10日亮相,向人們展示它嶄新的3D列印塑料鳥喙。這隻一年半前被人折斷上喙、奄奄一息的巨嘴鳥,如今重獲新生。格雷西亞的新喙不僅超輕,還異常堅固平滑。它是用一種名為DuraForm的尼龍3D列印材料製成。這種材料曾被用於F1方程式賽車。
  • 範可尼症候群患者可選用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治療
    患者中年男性,否認B肝家族史,既往右腿小兒麻痺症輕度後遺症,無其他慢性病史,無藥物過敏史,抗B肝病毒治療十年,其中 ADV、TDF 治療近七年,2 年前始出現進行性全身多處骨、關節疼痛,期間 ALP 升高、骨密度示全身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骨核素掃描示二十餘處骨、關節代謝性增高,骨軟化症可能,有病理性骨折病史,因患者有小兒麻痺症病史,既往治療中難免先入為主,未曾監測血電解質,也沒分析 ALP 升高原因
  •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早期康復不可忽視!
    如果在患病後六個月進行腦梗塞後的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將提高到97% 。與之相對比的,如果只接受標準治療,生存率只有89%。來霽達康復支持的SIMC康復醫學科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中,近8成都是發病後0-6個月內來到這裡的,說明大家的早期康復意識都是比較強的。
  • 中國已有超270萬人登記器官捐獻意願 9萬多患者重獲新生
    新華社資料圖經濟參考報12月21日消息,作為20世紀生命科學的重大進展,器官移植成為治療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醫療手段,在中國獲得長足發展。而器官捐獻,則成為陽光下的生命接力,得到全社會廣泛認可。2015年1月1日,中國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供體來源的唯一合法途徑。5年來,中國共完成多少例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捐獻與移植是否有法可依?移植技術水平和質量究竟如何?
  • 第二屆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第...
    本次會議由中國康復醫學會主辦,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承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協辦。會議將圍繞心血管介入與康復領域的新進展、新技術,邀請國內外心血管領域知名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學術討論、經驗分享。誠摯邀請廣大心血管科、康復醫學科及相關科室的醫師、治療師、護士,醫學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等積極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