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一位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康復出院了。她和家人特意定做了一面寫有「妙手回春手到病除」的錦旗,送給針灸康復科危英康復治療師長,衷心感謝針灸康復科給了她「新生」。她們說:「這裡的醫護人員技術精湛、醫德高尚,康復治療師專業、有耐心,康復效果很好,特此送來錦旗以表達我們感謝之情」。
患者曾女士,43歲,緣於兩個月前早起後發現左眼瞼閉合不全,左側嘴角漏水,眼角、口唇向右歪斜,左顏面部麻木;雙下肢麻木疼痛不適,後期雙下肢癱瘓,經南大一附醫院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行血漿置換並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但病情穩定後仍不能下地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為尋求更佳的康復效果、恢復運動功能,患者來到我院針灸康復科住院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GBS),又稱吉蘭巴雷症候群,是常見的脊神經和周圍神經的脫髓鞘疾病,屬神經炎症,易造成周圍神經損傷,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症候群可以發病在任何年齡,嚴重者可出現腦神經麻痺,周圍性面癱、構音障礙及吞咽障礙及吞咽困難,因疾病進展迅速,甚至可引起呼吸肌麻痺導致死亡,因此,一旦出現異常症狀,要儘早接受治療,爭取救治時間。在恢復期間,患者要注意加強肢體鍛鍊,通過傳統針灸、康復等治療措施可明顯提高患者治癒率。
針對曾女士當時的情況,我院針灸康復科主要採用中醫傳統療法聯合現代康復療法,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兼顧患者發病的特殊性,掌握了良好的康復時機,從而最大限度恢復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同時,積極與曾女士進行心理溝通,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經過50餘天的對症治療和康復訓練,曾女士康復效果顯著,由雙腿不能落地行走到現在行走與常人無異,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患者及家屬送來的錦旗和感謝的話語,飽含著她們對我院針灸康復科醫護人員的信任和認可,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勵,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精湛的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讓更多的患者能有機會「動起來、站起來、走起來」,回歸家庭,回歸社會,重獲「新生」。
科室簡介
南豐縣中醫院針灸康復科現有醫護人員27名,於2012年被評為省重點專科,2013年與縣殘聯合作成立兒童腦癱康復治療中心,2015年評為江西省縣級中醫院(中風病)區域治療中心,2017年與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建立康復專科醫聯體,2018年與江西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建立會員單位,2019年與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立中醫針灸專科聯盟單位,同年與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建立「中國昏迷促醒」康復聯盟成員單位。科室以中風病、顱腦損傷、脊髓損傷(截癱、四肢癱)、腦癱、風溼骨病、頸肩腰腿痛等脊柱四肢相關疾病為主攻病種。堅持以中醫傳統針灸等治療手段為主,結合現代康復技術,輔以心理治療,在中風病急性期即行針灸,推拿等傳統治療的幹預,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腦血管意外所致的殘疾。對臨床常見的頸、肩、腰、腿痛,風溼骨病等,充分發揮中醫、中西結合診治疾病的優勢,使用針灸、推拿、小針刀等傳統康復手段,減輕患者痛苦,提高了老年病、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對腦血管病所引起的昏迷、失語、偏癱、截癱、吞咽障礙、頸肩腰腿痛患者臨床療效顯著。
康復一個人、幸福一家人。
用我們真心的呵護,喚起您對康復的渴望。
來源:縣中醫院
原標題:《50餘天康復治療 格林巴利症候群患者重獲「新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