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作為目前致死率偏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悄無聲息中已帶走了多位我們的「摯友」。2019年因高強度訓練和過度勞累導致突發性心臟病去世的高以翔,永遠停留在了35歲,而他的電視劇遺作《怪你過分美麗》,在結局畫面定格中再次呈現了高以翔溫暖的回眸,讓無數人深表惋惜。心臟病作為心血管疾病中最為常見,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逐年趨向年輕化,30歲-50歲的患者變得越來越普遍。
近幾年,中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又面臨新的嚴峻挑戰。
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約2.9億,其中腦卒中約1300萬,冠心病約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約500萬,心力衰竭約450萬,風溼性心臟病約250萬,先天性心臟病約200萬,防治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緩。
目前我國心臟病治療,特別是治療冠心病的方式中,心臟支架是常見方式之一,指使用一個細長的金屬籠子,放在血管裡把即將堵死的血管撐開,方便原本被堵塞住的部位通暢起來。但支架並不能把冠心病、心肌梗死治好,而且還會引起更大的危險。支架沒有讓斑塊消除,也不能阻止斑塊繼續生長,只是把斑塊擠到旁邊了,長時間的放置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進而發炎、血小板聚集,就更容易長斑塊,讓支架部位更加堵塞,死亡風險更大,因此應對冠心病和其他心臟病問題,選擇支架治療並不是絕美的方案。
【幹細胞治療心臟病康復案例】
幹細胞移植是治療心臟病的常見治療方式,但是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心臟病患者。中國的兩名男子是世界上首批接受「重新編輯」幹細胞的心臟病實驗性治療的人,並在一年後成功康復。在2019年5月份,這兩名男子被注射了來自誘導多能幹細胞中提取的心肌細胞,這是多能幹細胞技術在治療受損心臟方面的首次臨床應用。
當時的主治醫生在兩名患者受損的心臟組織周圍注射了大約一億個心肌細胞,這些細胞是從一位健康成人捐贈的細胞中提取出來的多能幹細胞。與此同時,這兩名患有嚴重心臟病的男子接受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即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使血液繞過狹中位而到達遠端。此次手術的目標是去評估細胞注射的安全性,當病人的心臟功能在手術後顯著改善的時候,參與治療的醫生們也備受鼓舞。
其中一名男子叫韓大勇,是一名55歲的來自中國東部揚州的電工,他在接受心臟搭橋手術的同時接受了治療,他本人對手術結果特別滿意,手術前,大勇表示自己很累,經常喘不過來氣。現在他可以散步、爬樓梯,睡個通宵了,他表示手術效果超出了他的預期。
在2020年1月份,日本一名心臟外科醫生Yoshiki Sawa將用於治療心臟病的多能幹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引入一位心臟病患者體內,當時媒體報導是世界首例,日本的研究小組正在使用一種代替性方法,即把細胞片移植到心臟上,而不是注射到器官中,他們希望通過使用幹細胞治療法能夠幫助心臟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恢復健康,擁有幸福的生活。
【幹細胞治療心臟病原理】
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主要圍繞著內皮祖細胞進行修復,幹細胞具有促進血管再生,免疫調節和抑制多種炎症細胞及促炎細胞因子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減少甚至避免對心肌組織的損害。
通過幹細胞移植可分化為類內皮細胞和類平滑肌細胞,參與缺血區新生毛細血管形成,同時還可分泌一些促進毛細血管再生的生長因子及細胞因子,促進血管再生,進而改善心臟功能或表達細胞因子受體,調節心臟功能。治療冠心病時,通過球囊導管注射移植幹細胞到左心室腔中,幹細胞會分布到左右冠狀動脈,並進入到小的毛細血管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幹細胞整合到了心肌細胞間質中,從而促進心肌組織的生成,有效改善局部心肌血供和心肌收縮功能問題。
【幹細胞治療心臟病方面的未來展望】
當缺血或血管損傷時,一些細胞生長因子如VEGF、FGF、HGF升高,潛能細胞增加,可能直接修復了血管內皮,血管腔擴張機能恢復正常,也可能激活了蛋白溶酶使血管基底膜溶解,潛能細胞在此新生血管,外周注入幹細胞可能分化成內皮細胞並不斷分裂增殖成為毛細血管,將可能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特別是心肌梗死的治療上開闢一條嶄新的途徑。
隨著再生醫療的發展、幹細胞臨床應用的推廣、幹細胞生物學特性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分離、純化這些幹細胞手段的不斷改進,使採用幹細胞的血管再生治療方法在梗死部位修復或重新建立有效側支循環逐漸成為可能,在未來,有望幫助全國1.5千萬名心臟病患者恢復健康,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