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幹細胞治療心臟病的是與非

2020-11-23 澎湃新聞

原創 朱潔瀅 細胞世界

2019年,美國辛辛那提的Jeffery D. Molkentin教授及其團隊在著名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文章,稱他們已經發現了幹細胞在心臟病治療中的機制。文章發表後,一石激起千層浪,聲浪最大的疑問集中於一點:

「什麼?你不是之前出來打假,說不存在人類心肌幹細胞嗎?!」

圖1 (來源:Nature)

圖2 (來源:Jeffery D. Molkentin教授的個人網頁)

01 真事,有一個心肌幹細胞曾被「打假」

這一樁「打假」往事要從2001年說起。那年,哈佛大學的Piero Anversa教授稱C-kit細胞(最初是從小鼠的骨髓中發現的)移植到小鼠心臟中時可以轉化成心肌細胞,然後又聲稱在小鼠的心臟中找到了這種細胞。他認為這種細胞可以像其他幹細胞一樣有可控性,如果引導得當可以再生出新的心肌細胞。於是c-Kit就順理成章地被命名為心臟幹細胞,Anversa教授也隨之成為一代「大牛」。

不過,人們後來發現c-Kit細胞並不能在心臟中發育成心肌細胞,於是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打假」運動。本文開頭提到的Molkentin教授正是這場打假行動的中堅分子。2014年,他在Nature上發表文章,用詳實的數據否認了Anversa教授文章的可能性。他直白地說:「心肌幹細胞根本不存在,別浪費時間發表這樣的假結果了」。2015年,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周斌研究組也發表文章,揭示c-kit陽性細胞在心臟生理穩態和損傷修復再生中主要形成冠狀動脈內皮細胞,但很少貢獻心肌細胞。

02 原來,幹細胞的作用不是再生而是免疫?

c-Kit細胞的故事就到此為止了嗎?當然不。

進一步的研究顯示,雖然c-Kit細胞並不是心臟幹細胞,但是它確實可以改善受損的心臟,這在許多動物實驗中都得到了證明。現在人們不再稱它為「心臟幹細胞」,而是稱之為表達受體酪氨酸激酶c-Kit的心肌間充質細胞。在本文開頭提到的文章中,Molkentin教授及其團隊詳細研究了c-Kit細胞的作用機理。他們把c-Kit細胞和另一種被認為也可以改善受損心肌的骨髓單個核細胞(MNCs)移植到心臟受損的小鼠模型中,發現它們在心臟中啟動了急性免疫反應,產生了大量的特異性巨噬細胞,從而改變心臟中成纖維細胞的活性和它們在心肌梗塞區域的機械特性。

圖3細胞治療通過細胞外基質的重塑改善梗死區的力學特性。(來源:An acute immune response underlies the benefit of cardiac stem cell therapy. Nature. 2020 Jan;577(7790):405-409.)

為了證明這確實是免疫反應而不是幹細胞本身在輔助心臟修復,他們又做了另一組實驗——在小鼠的受損心臟中分別注射無活性的幹細胞和一種非細胞的天然免疫反應激活劑酵母多糖,也取得了類似的效果,而且酵母多糖的效果還要更好一點。因此Molkentin教授認為,幹細胞治療受損心臟的機制是急性炎症性傷口癒合反應,而不是心肌的再生或者是之前有人提出的旁分泌現象假說。旁分泌的意思是指這些細胞分泌的某些因子可以改善它們周圍的細胞的功能,進而修復心肌的功能。

Molkentin教授認為注射入心臟的細胞會引起急性的炎症反應,刺激傷口癒合的級聯反應可以對心臟的梗塞區域及其內部的細胞外基質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可以顯著地改善心臟的功能。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由血栓引起的供血不足會導致心肌細胞供氧不足和葡萄糖供給不足,並導致細胞壞死。缺血組織恢復血流和供氧所需的再灌注導致活性氧(ROS)的過度產生,進而加重細胞損傷和炎症過程,導致不可逆的心肌組織損傷和細胞凋亡。細胞凋亡則激活了免疫系統細胞的遷移和聚集,同時還有補體級聯反應、各種細胞因子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以及自由基的產生。2012年就有研究指出一個重要的免疫因子SDF-1趨化因子在缺血組織的血管重建及其再生中起主要作用,這對心臟功能的恢復至關重要。

圖4靶向再灌注的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SDF-1)可減輕離體大鼠心肌梗死(來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 (SDF-1) targeting reperfusion reduces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isolated rat hearts. Cardiovasc Ther. 2012 Oct;30(5):264-72.)

而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onathan A. Epstein教授團隊發現過繼性轉移表達抗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嵌合抗原受體的T細胞,可以顯著減少小鼠心肌纖維化,恢復損傷後的功能。這些結果都為心臟病免疫治療藥物的研製提供了理論依據。

圖5 (來源:Jonathan A. Epstein教授的個人網頁)

圖6用工程化T細胞靶向心肌纖維化(來源:Targeting cardiac fibrosis with engineered T cells. Nature. 2019 Sep;573(7774):430-433.)

Molkentin教授及其團隊的工作破解了骨髓單核細胞和c-Kit細胞改善受損心肌的機理,發現了免疫在心臟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不過,循證醫學的研究表明同樣的實驗在人體並不像在動物實驗中那樣優勢明顯,而且這樣的免疫學機理是否能在人體內起同樣的作用也尚無定論。

目前在研究中的候選細胞還有很多,它們在心臟修復中可以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還有待研究。在臨床中實施幹細胞療法之前,有必要進行更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以確定幹細胞療法的長期有效性。

03 求索,幹細胞療法曙光在前

儘管人們在採用介入性治療、心臟外科和現代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世界範圍內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幹細胞療法,對於許多急性心肌梗死和/或隨後的心衰患者(由於慢性缺血性心肌病變)是一種創新的治療策略。幹細胞療法的安全性也已在許多臨床試驗中得到了證實,但幹細胞類型、劑量、給藥途徑和給藥時間,以及心肌缺血的各種臨床情況下的適應症,仍是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們還要探索有長期療效的可行方法,以及研究聯合治療方案如旁分泌因子的應用和生物材料的設計,以及新的候選幹細胞等。

探索仍在繼續,希望就在前方。

作者簡介:朱潔瀅 博士,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方向:幹細胞與細胞命運決定。

1980-2020

原標題:《【科學普及】幹細胞治療心臟病的是與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造假 但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並非沒有希望
    近日一則哈佛醫學院原教授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的新聞震動了心肌再生甚至是幹細胞研究領域,由於此舉讓許多建立在其理論與研究之上的相關研究有可能都失去了「根基」,而對於公眾來說,更關心的則是幹細胞治療心臟病是否還有希望。
  • 1.5千萬名心臟病患者有望在幹細胞移植治療中康復
    支架沒有讓斑塊消除,也不能阻止斑塊繼續生長,只是把斑塊擠到旁邊了,長時間的放置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進而發炎、血小板聚集,就更容易長斑塊,讓支架部位更加堵塞,死亡風險更大,因此應對冠心病和其他心臟病問題,選擇支架治療並不是絕美的方案。【幹細胞治療心臟病康復案例】幹細胞移植是治療心臟病的常見治療方式,但是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心臟病患者。
  • 南大鼓樓醫院王東進完成「世界首例」心臟病幹細胞治療
    花落誰家 — 世界「首例」人體心臟幹細胞治療 南京鼓樓醫院的心臟外科醫生王東進接受Nature採訪時表示,他的兩名男性患者是世界上第一次接受基於重編程幹細胞的心臟病實驗性治療的人,已經在一年後成功康復了。
  • npj Regen Med:揭秘幹細胞如何修復心臟病發作後帶來的心臟組織損傷
    2020年3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梅奧診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機體心臟病發作後幹細胞激活的心臟癒合機制,研究者發現,幹細胞能將心肌組織恢復到心臟病發作之前的狀況,這或許就為後期研究者闡明這些幹細胞的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
  • 幹細胞治療是一場騙局
    當前,大量的醫療機構打著「幹細胞治療」的招牌,宣稱可以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包括腫瘤、腎病、小兒腦癱、糖尿病、股骨頭壞死等非常嚴重的疾病。最近有一份財經刊物做了一家從事幹細胞治療的公司的封面報導,在網上引起了一場風波。幾個科技記者批評該刊為騙人的公司做宣傳,因為迄今所有推銷幹細胞治療的全是虛假廣告。
  • 日本科學家計劃利用iPSCs治療心臟病
    5月29日,在《Nature》期刊發表的一篇題為「『Reprogrammed』 stem cells approved to mend human hearts for the first time」的新聞中,日本科學家們第一次獲衛生部批准,將使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治療心臟病。這是iPSCs繼黃斑變性之後的第二個臨床應用。
  • 【科學普及】長風破浪,一份關於「幹細胞療法發展歷程」的完美總結
    第二代幹細胞是指,多能幹細胞分化產物的應用(以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為代表細胞療法。還有下一代幹細胞療法: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的幹細胞療法(藥物遞送,基因治療等),這期我們暫且不做介紹。1第一代幹細胞療法:成體幹細胞臨床使用的第一代幹細胞,主要是成體幹細胞,諸如造血幹細胞,各種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組織幹細胞,胎兒幹細胞等。造血幹細胞療法最早在60多年前,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前生)就已經應用於治療惡性血液疾病[1]。
  • 再生醫學新方法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取得臨床進展
    光明日報北京9月13日電(記者齊芳)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心臟疾病,儘管及時藥物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治療方法可以挽救部分心梗患者生命,但對於嚴重的陳舊性心肌損傷,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 烏克蘭幹細胞治療中心可治療疾病簡介
    如果水腫位於神經上皮之後,患者的視力將不會下降如此快。 目前沒有能有效治癒貝斯特氏症的方法。生物刺激能穩定該病症。如果患者有出血或滲出物的表現,醫生通常用脫水和非特定抗萎縮症的治療。患者需要防止病灶感染。 5、 愛滋病 愛滋病治療方案應意在解決兩個基本任務:一是控制愛滋病的發展,二是恢復免疫力及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近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幹細胞行業一定會牢記那些披荊斬棘,為了人類醫療健康不輕言放棄的人們。 ----步步先生正文「雄關漫道真如鐵」,幹細胞技術一直在各種不同聲音的環境中持續發展。了解其背後的科學依據和臨床現狀,有助於行業內外進行重新審視。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四):效力評價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合格的產品質量是幹細胞治療成功的基礎和前提,效力是其中一個關鍵指標。最初,MSCs 的治療潛力被認為是可以遷移到受損組織,進行體內分化替換受損或死亡細胞。遺憾的是,MSCs 在體內分化尚未得到證實,科學家發現其僅僅可以在體外分化。目前認為觀點[3]是,MSCs 移到損傷部位並分泌化學引誘劑,通過招募組織特異性幹細胞進而產生新的組織,或發揮積極的免疫調節作用。
  • 幹細胞治療的成功案例
    導語 幹細胞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作用,近年來,幹細胞被醫學界廣泛的運用在各類疾病的治療上,產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在嘗試了康復、針灸等各種治療手段無效後,2015年8月,陳雙喜開始接受幹細胞治療。 2017年8月18日上午,臥床14年的64歲老人陳雙喜,終於能雙腳落地,在支具輔助下緩慢的邁開腳步。如今陳雙喜不再需要尿不溼和通便藥物,不用別人的幫助也能照顧自己大多日常,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間充質幹細胞治療。
  • 南京鼓樓醫院完成世界首例iPS幹細胞心臟病治療,重啟心臟
    幹細胞治療也為心臟病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然而,2018年,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博士多達31篇關於心臟幹細胞的研究論文因被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而被盡數撤稿,心臟幹細胞再次被證偽。
  • 科學網—成也幹細胞 敗也幹細胞
    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對通過注入幹細胞的方法修復心臟抱有強烈期待,但Francis指出這種方法其實並不是那麼有效。 帝國理工學院的Francis專門研究治療心臟病,他還熱衷於揭露醫療實踐中存在的弊端,無論是已經被大量應用的實驗還是尚處在臨床試驗階段的研究。他對幹細胞治療研究的興趣要追溯到數年前,當時有一名患者去德國接受心肌細胞幹細胞療法治療。
  • 中國再生醫學重大突破:可注射材料治療心臟病臨床安全可行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獲悉,該所戴建武再生醫學研究團隊與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上第一個開展可注射支架(膠原生物)材料結合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獲重大突破,首次證明可注射材料聯合幹細胞用於心臟病治療的臨床安全性及可行性,並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 方舟子:幹細胞治療的騙局
    那些緊跟最新科技發現的產品,最有可能是假貨最近有一份財經刊物做了一家從事幹細胞治療的公司的封面報導,在網上引起了一場風波。幾個科技記者批評該刊為騙人的公司做宣傳,因為迄今所有推銷幹細胞治療的全是虛假廣告。而該刊記者、編輯則辯解說他們只是客觀報導這家公司的創業經過,並沒有宣傳其幹細胞治療。
  •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時間:2018-05-23 18:2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最近,國內有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組織下,遠赴烏克蘭接受胚胎幹細胞治療,試圖抗衡自然規律,用錢去買健康買長壽,一針的價格將近60萬,他們願意花400萬年輕30歲。 什麼是幹細胞? 大家都知道人是可以獻血的,什     原標題: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
  • 烏克蘭幹細胞治療為何領先世界?
    烏克蘭是個很特別的國家,這個國家擁有聯合國衛生組織唯一許可可以做胚胎幹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國家,胚胎幹細胞已經有將近30年的科技發展史。1994年,經衛生部批准,烏克蘭國立醫科大學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治療中心,迄今為止,已累計為世界各地一萬多名癌症、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肝腎疾病等患者移植了胚胎幹細胞,拯救和延長了很多人的生命。人類胚胎幹細胞是人類個體發育的起始細胞。
  • 扭轉心梗患者命運,幹細胞移植治療減少梗死面積和死亡率
    膠原材料聯合幹細胞移植在一年後可顯著減小患者心臟梗死體積,對於術前病情較重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尤為明顯。 >>> 幹細胞移植治心梗效果或更好 這是全球首個可注射支架材料結合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
  • 人類成纖維細胞可轉化為心肌細胞 有望治療心臟病
    原標題:人類成纖維細胞可轉化為心肌細胞 有望治療心臟病   (記者常麗君)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23日(北京時間)報導,在心臟病發作後,受害最嚴重部位的心肌細胞會喪失跳動能力,埋沒在疤痕組織裡。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幹細胞報告》上。   形成疤痕的心臟細胞是一種成纖維細胞。去年,研究人員曾在活小鼠身上將成纖維細胞轉變成了跳動心肌細胞。格萊斯頓心血管與幹細胞研究實驗室主管迪帕克·斯裡瓦斯塔瓦說,他們最近在培養皿中用人類細胞也實現了這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