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2021-01-16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在觀賞魚的大家庭中,有很大的一類觀賞魚,它們是不會懼怕缺氧的,我們最為常見的就是鬥魚科的觀賞魚,還有鯰魚、鯰魚、鰻魚、鱔魚以及比較古老的一些觀賞魚品種,不管它們是有輔助呼吸的各種器官還是可以直接到水面呼吸,或者有的甚至可以在陸地上行走,但是當水體中的溶氧量比較少的時候,它們也一定會有缺氧的諸多反應,就怕我們看不到。

比如說我前天晚上隔離的那條斑馬狗頭,就出現了缺氧的症狀,很多魚友可能覺得很可笑,斑馬狗頭,它怎麼可能缺氧呢?原因其實與我的隔離容器有著很大的關係。

圓筒養魚,還不如不養,這是最容易導致觀賞魚缺氧的容器

首先我們談到的就是圓筒玻璃魚缸或者是圓柱形玻璃魚缸,由於這些容器開口較窄,深度太深,非常容易引起觀賞魚的缺氧現象的發生。

前天晚上,因為斑馬狗頭受到了黃鰭鯧的欺負,在實在是找不到任何隔離容器的情況下,我也只能暫時使用到一個小圓筒玻璃缸把它進行暫時的隔離,其實我也知道這個東西的壞處,但是當時也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只能將就應付著了。

為什麼我一開始選擇的是較大的熱彎缸,後來選擇鬥魚盒,最後才選擇圓筒,都是有道理的,這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新缸加上原缸水,只是飼養一條斑馬狗頭,而且很小,中間也只投餵了半條黃粉蟲,剩餘的雜物我還全部撈了出來,結果昨天晚上就發現斑馬狗頭在缺氧。

在水體含氧量正常的情況下,很多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可能也會定期上浮到魚缸的水面呼吸,但是,它們在其他時間一定會在魚缸裡正常的巡遊,我們比如說一些底層的魚類,它們絕對不會整天呆在魚缸水面,或者是有些魚類,上浮到水面的次數和時間頻率應該是固定的,但是由於水體缺氧,它們的上浮頻率就會加快,或者根本不會再去潛水做正常遊動,這個時候就已經說明它們開始缺氧了。

缺氧幾乎就可以代表著水質就要走向敗壞,因為飼養密度擺在那裡,密度並不大,而昨晚的斑馬狗頭有很長一段時間,根本就一直在水面不動,已經有了明顯的缺氧症狀,這就是使用圓筒養魚的好處。

這個圓筒直徑15釐米,高度30釐米,就養著這麼一條體長8釐米的斑馬狗頭魚,水溫30度,飼養一天就會缺氧?

是的,這個現象太正常了,假設就使用這個圓筒魚缸,即使是飼養兩條只有5釐米的草金魚,如果水溫在25度以上,不出三天絕對會缺氧,最長一周時間不換水就會出現死魚現象。

所以說很多魚友一直在問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到底是多少,一個魚缸飼養多少魚才不會缺氧,大家看呢?這會與很多的因素都有關係。

為什麼我們飼養的鬥魚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爛鰭或者死亡?

很多魚友在一開始飼養觀賞魚的時候,都喜歡飼養鬥魚,因為它們可以在很小的容器中飼養,並且不會懼怕缺氧,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們沒有缺氧反應。

當鬥魚有了一定的缺氧反應之後,它們確實會到水面頻繁進行呼吸,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地覺察到這種缺氧反應的發生,還是認為魚缸的水質一直完好,那麼這些鬥魚就會開始一些緩慢的體表變化了。

比如說:神情呆滯不愛遊動,或者上浮水面不在水體中部遊動,魚鰭開始出現融鰭、潰爛現象,頭部或者嘴巴、背部開始滋生少量的白毛,這些現象可能在一兩天的之內就全部顯現出來,之前我們還在以為水質一直很好啊,鬥魚根本不會缺氧啊。

其實也正因為這些觀賞魚看起來根本不怕缺氧,所以我們才會掉以輕心,最後導致它們的死亡,特別是一些可以飼養在較小容器中的觀賞魚,那個水質完蛋的速度會很快,當我們發現魚兒已經白毛上身的時候,再去治療就很難了,但是事實呢,只是因為它們最初的缺氧現象,我們根本沒有在意。

魚缸換成魚筐,這樣就會好多了

養個觀賞魚真的是折騰人啊,又是夜晚發現敵情,我又得半夜去折騰了,就差這一晚上它也不讓我消停,滿屋子尋找可以用到的材料,終於又讓我發現了神器:一個綠色的小塑料筐。

裡面還裝的東西,被我一股腦全倒了出來,然後看看也不髒,連洗也沒洗,一頭用個夾子固定,一頭使用細鐵絲拴著,直接把它固定到了魚缸裡,然後把這條可憐的斑馬狗頭給放了進去,我還要幫它完成復仇計劃呢,所以暫時它還不能死。

雖然說塑料筐裡的水位比較淺,但是水體寬闊啊,又與主缸的水流相通,這下我再也不用擔心它會缺氧了,水質也會保持得很好,不過即使如此,今天上午,我還是買來了隔離板和隔離夾,本來是預備整塊玻璃隔離的,結果在魚店裡看到這個東西應該效果更好,至少透水性比玻璃要強得多。

人家設計的也很好,可以隨意拼接,和擺積木差不多的形式,根據魚缸的大小隨意組合,然後使用隔離夾固定就可以了,我已經組裝好了,只是還沒有按到魚缸裡去,晚上再說吧,反正斑馬狗頭在這個小筐裡即使生活個十天半個月也沒有問題,我也不必再擔心了。

根據這次事件,養魚老道在這裡提醒各位新魚友:

一個是我們飼養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對於它們的觀察更要仔細,飼養水體儘量大一些,另外一點就是,很多高氧魚,並不適合在圓柱形的水族箱中飼養,除非是我們的飼養密度極低。

另外就是比較小型的圓筒形玻璃魚缸,根本不適合飼養諸如草金魚、金魚、錦鯉等觀賞魚,即使它們的個頭再小也不適合,別說我沒提醒大家。

偶爾飼養點小熱帶魚,也只是在將就罷了,圓筒魚缸,開口太窄,深度太深,底部缺氧嚴重,一旦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它們都會在水面浮頭,但是由於水面的寬度有限,只有強者才會佔據水面漏出腦袋呼吸,弱者只有死亡,一旦死亡一條,整缸魚很快完蛋,特別引起高度重視的就是:金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下列這些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未必都是水質問題
    還有的魚友認為,只要是我的觀賞魚缺氧了,那就一定要大換水,肯定是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事實上這其中都會有很多的意外因素。養魚老道發現最近和很多魚友的聊天中,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把一個問題講明白,但是有些魚友偏偏就是抓住了某個問題不放,只要觀賞魚一旦出現問題,連魚飼料都能懷疑到。養魚老道想說的是,我們還是先去懷疑一下自己的飼養手法吧。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很多魚友不知道要搞清楚觀賞魚是如何缺氧的,我們就有必要先搞明白觀賞魚是如何呼吸的。譁仔在上個月寫過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觀賞魚的呼吸類型,比如有的觀賞魚是用魚鰾呼吸的,有的觀賞魚是用腸子呼吸的,有的是用迷鰓系統呼吸的,有的是用口咽腔呼吸的,甚至有的觀賞魚是用肺部來呼吸的。不過,最最常見的魚類呼吸方式仍然是「魚鰓呼吸」。
  •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研究結果表明,早產兒的海馬體發育會受到損害,但是,缺氧並不會造成早產兒的腦細胞死亡。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醫學上規定,以末次月經的第一天起計算預產期,也就是說,女性的懷孕周期大約為280天,大約是40個周。
  • 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醫學上規定,以末次月經的第一天起計算預產期,也就是說,女性的懷孕周期大約為280天,大約是40個周。早產兒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都比較差,通常來說,醫院會給予他們更加細緻、特殊的護理。據悉,全世界每年有近1500萬的早產嬰兒,他們大腦中的呼吸中樞尚未成熟,所以無法發出呼吸信號,這會導致早產兒大腦中的氧氣含量低,甚至缺氧。主要作者、Stephen Back醫學博士說道:「父母一直對早產兒大腦缺氧的狀況很擔心,他們害怕長期缺氧會影響早產兒日後的學習能力。」
  • 這種觀賞魚極善偽裝又喜歡腦袋朝下,我很擔心它們會大腦缺氧!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觀賞魚的假死現象,比如說清道夫魚就精通此術,但是要論起觀賞魚的偽裝技能,枯葉魚絕對能夠排上前三甲了。枯葉魚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成魚體長在10釐米左右,適合弱酸性的水質,水溫保持在25至28度,它們就能夠很好的生長,看到它們長長的口裂,就知道它們絕非等閒之輩,應該是食肉性的捕魚高手。它們常常會潛伏在枯枝爛葉當中,一整天一動不動,而且身體的顏色還會隨著周圍的環境有所改變,這個技能就有點像變色龍啦,無論是它們的天敵還是它們的獵物,都會誤以為它們只是一堆飄落的樹葉。
  • 魚缸裡缺氧也能養的觀賞魚,魚缸裡缺氧有3種情況,2種處理方法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 缺氧小人窒息死亡了怎麼辦 缺氧小人窒息死亡解決方法
    導 讀 《缺氧》小人窒息死亡了怎麼解決?
  • 「硫代硫酸鈉」 是否會加重河蟹塘缺氧甚至引發暴塘?他說不會,你...
    「硫代硫酸鈉」 是否會加重河蟹塘缺氧甚至引發暴塘?他說不會,你怎麼看?高溫(氣溫在35℃以上)持續時間長(15-20天),許多池塘連續缺氧,水草(青苔)腐爛,河蟹、鱖魚、青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氧死亡,甚至翻塘(暴塘)事件也時有發生。更引人注意的是水產醫患矛盾的日益加劇,各種醫患糾紛層出不窮。
  • 如何分辨魚是缺氧還是中毒死的
    在漁業汙染事故時有發生,有的漁民朋友往往在發生了汙染事故時還以為是缺氧死魚,錯過了取證時機,為以後的索賠帶來了困難。這裡介紹一下缺氧死魚與化學物中毒死魚的區別。 死魚的時間不同 缺氧死魚一般發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雷陣雨過後氣壓較低時,通常是在零點過後至黎明這段時間內,一般太陽出來以後就很少死魚。而化學物中毒死魚發生時間和季節不確定的。  死魚的品種不同由於不同品種的耐氧程度不同,在缺氧時有些品種可能死亡,有些品種可能存活,特別是泥鰍等高耐氧的品種不容易死亡。而化學物中毒就沒有選擇性。
  • 缺氧三眼魚養殖方法技巧
    在《缺氧其中在《缺氧》遊戲中可以進行魚類養殖,在諸多魚類種有著三眼魚這麼一個神奇怪異的魚類。三眼魚可以吸入被汙染過的氧氣,然後將其淨化變成角色可以吸入的純淨氧氣,可以說能夠為角色的生存提供極大的幫助。   並且《缺氧》不同於《饑荒》採用的俯視視角,而是以平面的2D畫面展現在玩家面前。這樣多層次的地圖構造也能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現在諸位玩家的眼前。
  • 大腦缺氧的危害,經常性頭痛是缺氧麼?
    這種狀態總稱就是缺氧或低氧。因此,醫學上把缺氧的原因分為環境性缺氧、病理性缺氧、生理性缺氧和運動性缺氧。缺氧的一般表現:缺氧的一般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四肢軟弱無力,繼之有噁心、嘔吐,呼吸淺快而弱,心跳快而無力。隨著缺氧的加重,會漸次出現意識凝滯,全身皮膚、嘴唇、指甲青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後因呼吸困難、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
  • 缺氧怎麼合理建家布局 缺氧資源循環布局攻略
    缺氧怎麼合理建家布局缺氧這款可以讓玩家各種花式作死的遊戲,想要在遊戲生存得更久就需要你擁有一套合理的,可以讓有限資源循環利用的家庭布局,那麼這些要求對於新手或者說是對遊戲不太熟悉的玩家肯定會顯得異常困難,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帶來缺氧中可以讓資源循環利用的建築布局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 你的孩子缺氧了嗎?警惕大腦缺氧對身體的危害
    所以,神經系統對於缺氧最為敏感。切莫輕視腦缺氧,大腦長期缺氧可產生一系列的精神、神經症狀,如睡眠障礙、智力下降、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個性改變等,時間過長還會出現死亡的危險。特別是對孩子腦發育情況的影響尤為嚴重,輕則導致大腦發育不良,重則導致腦癱、癲癇等疾病的發生。
  • 【遊戲】人缺氧,就會死!丨缺氧
    和《饑荒》中那種朋克風的人物形象相比,在《缺氧》中人物的形象都較為卡通:隨機的髮型、富有喜感的五官、酷酷的站姿...這些都為這款遊戲增色不少(筆者就是因為人設才入的坑( ̄▽ ̄))。所有的小人都會因為事件的發生改變面部表情:肚子痛會皺眉,發生危險會驚恐,有新成員加入會喜悅!!!在這裡面每個小人都活靈活現,就像養了一群孩子。
  • 《缺氧》氧氣造製造方法大全 缺氧氧氣怎麼做
    所以氧氣的製造尤為重要,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缺氧這款遊戲中~ 在缺氧遊戲中玩家需要合理將資源循環利用達到供給與輸出平衡才能更久的...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我們可以活三天,但是沒有氧氣,我們只能活8分鐘!
  • 湖北下暴雪小龍蝦塘不破冰,小龍蝦會不會因為缺氧死亡?
    好吃的小龍蝦如果水有一定肥度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破冰的。之前大家所說的要破冰,那是針對養魚,養蝦的養殖戶們的,魚是需要充足的氧氣飽和量的,在結冰的冰面上,是肯定需要破冰處理的,魚對溫度的適應性還是可以的,但是小龍蝦是變溫生物,對溫度要求較高,突然的降溫可能會引起他的應激反應。
  • 胎兒缺氧有哪些症狀 三大表現警惕胎兒缺氧
    胎兒缺氧是胎兒致殘的一個重要因素,胎兒缺氧會造成呼吸的抑制、窒息、殘疾甚至死亡,因此一旦胎兒發生缺氧,應及時糾正,可通過孕婦吸氧、左側臥位改善缺氧狀態。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胎兒缺氧呢?我們都知道胎兒缺氧是危險的,那麼,除了某些醫學檢查可以提示胎兒缺氧外,在日常生活中,胎兒缺氧有哪些表現呢?母親身上又會有哪些信號提示胎兒缺氧?下面,讓小編為你一一介紹,及時發現胎兒缺氧,挽救胎兒生命。第一,胎心率異常,一般來說,正常的胎心率是120-160次/分,若胎心率低於120次/分或是高於160次/分,並且持續30分鐘,這種情況一般提示胎兒宮內缺氧。
  • 大腦缺氧的症狀
    大腦缺氧的症狀1、大腦缺氧的症狀1.1、頭暈、頭痛(偏頭痛)、頭髮脹(高血壓也有類似症狀),更甚的時候耳鳴、眼花、有時伴有有噁心、嘔吐症狀。1.2、思維遲鈍、反應變慢、犯困。1.3、沒有很大的體力消耗卻感覺疲憊,心力交瘁,情緒波動大性情改變、困的要命卻睡不著。
  • 缺氧其實很常見,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缺氧?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腎臟科江蘇省腎臟病臨床研究中心劉必成 王彬 李作林 伍敏缺氧引起的症狀與缺氧的程度、速度和持續的時間有關。輕度缺氧症狀可不明顯,重度缺氧則會引起機體一系列症狀。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缺氧症狀(如劇烈運動)。因為人體對短時間的缺氧有一定耐受力,所以短暫缺氧並不可怕,但是對缺氧症狀的頻繁出現甚至持續缺氧狀態就要提高警惕。氧是我們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元素,長期處於缺氧狀態的人首先免疫力降低,易感冒、運動耐力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並且帶來缺氧相關的併發症。
  • 缺氧怎麼抓動物 缺氧抓動物技巧攻略
    缺氧怎麼抓動物在缺氧中有三種動物可供玩家捕獲,分別是烏龜、小鬼和飛魚,想要抓到這些動物難免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缺氧抓取動物技巧攻略,希望能給玩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