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魚是缺氧還是中毒死的

2020-12-05 百度經驗

 在漁業汙染事故時有發生,有的漁民朋友往往在發生了汙染事故時還以為是缺氧死魚,錯過了取證時機,為以後的索賠帶來了困難。這裡介紹一下缺氧死魚與化學物中毒死魚的區別。 

死魚的時間不同 缺氧死魚一般發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雷陣雨過後氣壓較低時,通常是在零點過後至黎明這段時間內,一般太陽出來以後就很少死魚。而化學物中毒死魚發生時間和季節不確定的。 

 死魚的品種不同由於不同品種的耐氧程度不同,在缺氧時有些品種可能死亡,有些品種可能存活,特別是泥鰍等高耐氧的品種不容易死亡。而化學物中毒就沒有選擇性。

死魚的個體不同 缺氧死魚是個體大的魚一般先死亡,而且死亡的比例比個體小的魚要高。而化學物中毒時個體大小的死亡先後順序恰恰相反。

死魚時的症狀不同 在水體缺氧時,魚呈浮頭狀態。即魚在水面吞咽空氣,人為趨趕時會立即下沉。死亡的魚胸鰭條一般呈衝到最前位置伸展,鰭條發白;魚鰓鮮紅有的發紫。而化學物中毒時魚一般有衝撞、跳躍或暗浮在水面下;體表及鰓部有汙染附著物。如重金屬中毒時,魚鰓分泌有大量黏液。

 水色不同缺氧死魚時,水體常散發有酸白菜味、臭味,水色常呈黑色、灰白色,與前一天相比有劇烈的水色變化。而化學物中毒時一般沒什麼水色變化。 

相關焦點

  • 一個人密封的屋裡,他是先缺氧而死,還是先二氧化碳中毒而死?
    沒有水喝人只能支撐大約72小時左右,這就是地震救援中的黃金72小時的來源,只要空氣中的氧氣遠不足以提供72小時的生命需求,那就能討論一下,到底是缺氧還是呼出的二氧化碳殺人更快。
  • 觀賞魚團滅,災難現場,為啥觀賞魚一夜都死了?
    家裡有魚缸的朋友,你遇到過觀賞魚團滅的問題嗎?反正我是經歷過了,只能用心疼和無語,來表達當時的心情,我的兩條蘭壽金魚,在一夜之間團滅了,雖然它們不值錢,但是養了大半年,還是有感情的。今天是觀賞魚團滅的災難篇,其實魚缸死魚,經常讓魚友心疼,遇到團滅的情況,更是無語,這時候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觀賞魚一夜團滅呢?
  • 一個人在密封的屋裡,是先缺氧而死,還是二氧化碳中毒而死?
    二氧化碳本身沒有毒性,吸入過多二氧化碳至死的原因其實是二氧化碳擠佔、替代了空氣中的氧氣,導致人缺氧,窒息而亡。同時,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人一旦昏迷倒地,就等於進入了二氧化碳濃度更高的環境中,極為危險。但如果讓這個小空間裡保持21%氧氣濃度,其它79%全是二氧化碳,身處其中的人也不會有什麼不適。
  • 魚離開水會死,那它到底是憋死的還是缺水而死的?
    這個問題乍一看,答案很簡單,魚離開水當然是缺氧窒息而死的。但是,這並不絕對,有的魚離開水並不是缺氧而死的,而是被乾死的。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地看一下魚的呼吸方式。在呼吸時,魚通過將腮部的腮絲全部展開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溶解氧的獲取量,以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求,這就是魚的呼吸。離水後的魚是怎麼死的?離開水後,大多數魚是缺氧而死的。而導致缺氧的因素有兩個。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在水族圈,觀賞魚領域有很多小概率事件,這些事情一旦出現,經常把觀賞魚玩家搞得很狼狽,在打開增氧泵的前提下缺氧」便是其中一件。打開增氧泵為什麼還會出現觀賞魚缺氧現象?觀賞魚的呼吸器官到底是什麼?觀賞魚的耗氧量和血液流量有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大家稍安勿躁,且聽譁仔娓娓道來。
  • 自己的觀賞魚死了,回顧一下自己的操作,別人未必知道原因
    就是,觀賞魚已經死了,死透了,然後到處詢問:請問,我的這條魚是怎麼死的?天知道它是什麼死的,天知道我們自己,之前是如何操作的。即使有部分觀賞魚有比較明顯的徵兆,大部分還是瞎猜的多,接近於在那裡猜謎語。爛鰓、缺氧而死的魚,大部分浮在水面上,包括了長期的失漂因為觀賞魚的死亡,必定和很多因素有關,我們所認為的,好像是觀賞魚都是很容易就死亡的,一不小心就死了,其實呢?
  • 魚會感冒嗎?怎樣才知道魚感冒了?魚感冒會死嗎?
    觀賞魚普通病是指由機械損傷、水質不良、缺氧、中毒和營養缺乏等因素引起的疾病,觀賞魚普通病病因極多,有的是單獨一種因素引起發病,有的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魚發病。臨床上常見的觀賞魚普通病有機械損傷、浮頭、氣泡病、爛鰭病、中暑與悶缸、飢餓與營養缺乏症和中毒症等。
  • 當魚缸裡死了一條魚,我們該如何處置,換水、消毒還是翻缸?
    這事整的,養魚老道剛剛寫完了一篇文章,就在我的魚缸裡發現了一條死魚,是一條特藍斑馬,具體死因雖然不明,但是與魚缸的水質和投餵量都會有密切的關係,昨天我還叫嚷著肯定要換水了,有的魚友還說水質明明很好啊,實際上這也可能是手機像素的差距,魚缸的水色已經開始黯淡了,很多問題具體如何操作,其實只有魚主人自己心裡最為清楚的。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在觀賞魚的大家庭中,有很大的一類觀賞魚,它們是不會懼怕缺氧的,我們最為常見的就是鬥魚科的觀賞魚,還有鯰魚、鯰魚、鰻魚、鱔魚以及比較古老的一些觀賞魚品種,不管它們是有輔助呼吸的各種器官還是可以直接到水面呼吸,或者有的甚至可以在陸地上行走,但是當水體中的溶氧量比較少的時候,它們也一定會有缺氧的諸多反應,就怕我們看不到。
  • 下列這些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未必都是水質問題
    還有的魚友認為,只要是我的觀賞魚缺氧了,那就一定要大換水,肯定是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事實上這其中都會有很多的意外因素。養魚老道發現最近和很多魚友的聊天中,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把一個問題講明白,但是有些魚友偏偏就是抓住了某個問題不放,只要觀賞魚一旦出現問題,連魚飼料都能懷疑到。養魚老道想說的是,我們還是先去懷疑一下自己的飼養手法吧。
  • 小龍蝦在偷偷的死,大量的死,天天在死,有時甚至死光光! 剖析死亡原因
    大量的死,天天在死,有時甚至死光光!很多人說小龍蝦很好養不是不死嗎?還說生存能力極強,產量高,不發病嗎?還說汙水中都不死嗎?怎麼我這麼好的環境,還精心照料還是死呢?……疑問歸疑問,真相歸真相!小龍蝦看似生存能力極強,但在人工養殖環境中,卻頻頻出現死亡,有的甚至全部死光光!人工養殖小龍蝦,不死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弄明白其中的原因,方可對因處理。
  • 【遊戲】人缺氧,就會死!丨缺氧
    不論是方塊,還是空氣,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建模都特別精美。玩的時候真的是賞心悅目,你完全可以把這款遊戲當一個藝術品來玩。當你建出自己心滿意足的基地時,完全可以發上網,讓別人看看你傑作,順便收穫一波贊。
  • 臨近上市,30多萬斤大青魚死了?養殖戶損失200多萬?缺氧?還是什麼...
    臨近上市,30多萬斤大青魚死了?養殖戶損失200多萬?缺氧?還是什麼原因?養魚戶如何判斷缺氧浮頭到了什麼程度?養殖戶可以根據魚類浮頭起口的時間、地點、浮頭面積大小、浮頭魚的種類和魚類浮頭動態等情況來判別。從開始浮頭到嚴重浮頭這段時間與當時的水溫有關。水溫低,則這段時間長一些,反之則短些。一般水溫在22℃~26℃時開始浮頭後,可拖延2-3小時增氧還不會發生危險。水溫在26℃~30℃開始浮頭1小時應立即採取增氧措施。
  • 漢陽墨水湖惡臭難聞,部分魚因缺氧而死!
    在這一過程中,水底富營養化物質增多,導致一些魚因缺氧而死。該負責人稱,他們每天都會派船隻在湖內巡查,昨日漂浮的死魚已經被工作人員清理。同時、他們也會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死魚的情況不會持續發生,後期也將適量往湖內投放魚苗。
  • 閩江大規模死魚原因存疑 官方稱缺氧漁民疑汙染
    在福建省福州市和寧德市交界處的古田縣周邊,閩江上養魚的漁民大約有90%以上的魚都已經死去,漁民損失近2億元。  福建閩江魚類大規模死亡原因  政府:缺氧 漁民:汙染  一周過去,魚類大規模死亡的原因卻仍然在爭議中。政府結論是缺氧,漁民卻不認同,他們都懷疑是汙染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魚類死亡?
  • 海賊王:路飛六次中毒,最嚴重的一次即死之毒,來自於一條魚
    冒險總是伴隨著危險的,路飛也不例外,路飛多次遇到毒,但並不是每次都能避免,或多或少還是中了6次毒。1、毒鉤這應該是路飛第一次中毒,卻不是第一次遇到用毒的對手。之前的提督克利克也用毒,但路飛戴了防毒面具,所以沒有中毒。
  • 誤食這種魚後中毒,文昌一男子送醫救治一個月仍昏迷
    雜魚湯、雜魚煲……是海南人餐桌上常見的菜餚但近日,文昌的一名男子在吃雜魚時就沒那麼幸運了……男子誤食河豚魚中毒被送醫今年8月底,一名來自文昌的男子,因誤食河豚魚中毒,被送到醫院救治,躺了一個月,至今未醒。
  • 塘裡的小龍蝦死了,五大原因告訴你真相!
    很多人說小龍蝦很好養不是不死嗎?還說生存能力極強,產量高,不發病嗎?還說汙水中都不死,怎麼我這麼好的環境,還精心照料還是死呢?說這些話的都是些沒養蝦的,只見過臭水溝的野蝦。疑問歸疑問,真相歸真相!小龍蝦看似生存能力極強,但在人工養殖環境中,卻頻頻出現死亡,有的甚至全部死光光!
  • 四種魚最好不要吃,中毒都來不及!
    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的特點,魚肉的做法也很多,但是很多人都存在好奇心想嘗試所有魚類美食,可沒有想過很多魚是存在劇毒的,這些魚先不說能不能吃,就是你一旦去碰觸它,把它激怒了,很容易引起中毒。這四終於最好不要吃,不然中毒都來不及。
  • 4000元買的魚突然死了,「兇手」到底是誰……
    今年10月,家住昆區的劉女士來到昆區花苑名為「清晨水族」的魚缸店為自己花4000元買的龍魚和泰國虎購置了一個魚缸,並將魚缸擺在了劉女士老公的辦公室內。兩條魚在魚缸裡生龍活虎了兩個月後,12月4日上午,當劉女士公司的員工打開其老公辦公室的門後發現兩條魚都翻了肚皮,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