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魚湯、雜魚煲……
是海南人餐桌上常見的菜餚
但近日,文昌的一名男子在吃雜魚時
就沒那麼幸運了……
男子誤食河豚魚中毒被送醫
今年8月底,一名來自文昌的男子,因誤食河豚魚中毒,被送到醫院救治,躺了一個月,至今未醒。
「很多人都知道河豚魚有毒,但還是時不時就有人因吃河豚魚中毒而被送來搶救。」海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歐陽豔紅說,這些吃河豚魚中毒的患者,有的是為了嘗美食而冒險,有的則是因為誤食。
南瓜妹好奇
上網搜了一下河豚魚到底長啥樣
(圖片來源:網絡)
原來這就是河豚魚本魚
此物長相呆萌,但切勿隨意食用
搶救了8分鐘才恢復心跳
歐陽豔紅說,該男子今年51歲,常出海捕魚。當時,他捕回來一堆雜魚,就自己做了吃,誰知發生了急性食物中毒。
據其回憶,這堆雜魚中有一條魚形狀像是河豚魚,但當時沒有在意。吃完後,該男子出現渾身乏力,不想說話,還有呼吸急促、嘔吐等症狀,並持續了9小時。之後,他的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心跳驟停。
隨後,家屬將該男子送往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救治,後來又轉院至海南省人民醫院搶救。
歐陽豔紅說,該男子被送到海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時,醫生立刻為他進行了洗胃、補液等支持治療。由於他出現了心跳驟停的情況,所以還對他進行了心肺復甦搶救。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了8分鐘,男子才恢復了心跳。
後經初步診斷,該男子為急性食物(河豚)中毒,並伴有心臟驟停復甦後症候群、缺血缺氧性腦病、多臟器功能障礙(中樞、呼吸、循環)等疾病。
最好的結果是植物人狀態
據歐陽豔紅介紹,目前,該男子還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救治。由於多器官功能障礙和缺血缺氧性腦病,如今,他雖然有呼吸有心跳,但腦功能不行了。
目前,該男子仍在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器官功能支持治療。經過救治,能挺過來的話,最好的結果就是植物人狀態。
對此,歐陽豔紅表示,因河豚魚含有河豚毒素,如做法不當被食用後,極易使人中毒,從而導致人的神經麻痺,進而發生頭暈、嘔吐、口唇麻木、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在此,提醒市民朋友,如不懂得河豚魚的烹飪方法,就不要吃隨意食用河豚魚。一旦因誤食河豚魚出現頭暈、嘔吐、全身無力等中毒症狀,應立即催吐,並趕緊前往醫院救治。
提醒:河豚魚含劇毒,勿食用
為此,海南省疾控中心發布提醒:河豚魚含劇毒,毒物集中在內臟與血液中,誤食或致死亡。
中毒後一般在10分鐘-3小時內發病。早期表現為手指和腳趾刺痛或麻痛,口唇、舌尖以及肢端感覺麻木,繼而全身麻木,嚴重時或出現運動神經麻痺,四肢癱瘓,共濟失調,言語不清、失聲、呼吸困難、循環衰竭、呼吸麻痺,還可能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等症狀,最後可因呼吸麻痺死亡。
河豚魚中毒無特效解毒劑,重在預防,禁止供應和食用河豚魚。發生中毒後,應儘早催吐並急送醫院搶救。
據悉,2016年,原海口市食藥監局曾向各餐飲單位和廣大市民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防因誤食河豚魚等高風險食品而導致食物中毒。其中,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採購、加工和銷售河豚魚。違者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進行嚴厲處罰。此外,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對河豚魚及其毒性的認識,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河豚魚。
來源:南國都市報
記者:王洪旭
編輯:王北
值班主任: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