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了,若不是你們的全力搶救,後果難以想像!」近日,一位手機號碼歸屬地顯示為六安的男子,通過電話,向馬鞍山市中醫院南院醫護團隊表達了感謝。(推薦閱讀>>>繁昌一夫妻家中衛生間內雙雙身亡 妻子一絲不掛或因煤氣中毒)
該男子是馬鞍山市經濟開發區某廠房的施工負責人。2016年12月23日,他手下的兩名工人在維修、清理廠房鍋爐時,不幸一氧化碳中毒,幸得該院醫護團隊全力搶救,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元旦前,兩鍋爐維修工一氧化碳中毒
「來人啊,救命呀!」2016年12月23日10時35分左右,馬鞍山市中醫院南院門診大廳內,幾名男子大聲呼救。其中兩名男子的背上各趴著一名「奄奄一息」的男子。
幾名男子一進大廳,當班導醫就衝了出來,合力將這兩名病患直接抬進了搶救室。與此同時,聽到呼救聲的門診內科醫師丁超、門診護士長郭玥立馬衝了出來,與另外兩名護士緊隨其後,進入搶救室。
兩名患者意識模糊,口吐白沫,肢體冰涼,處於淺昏迷中。聽了患者工友的敘述,醫生基本判定患者為一氧化碳中毒。搶救必須爭分奪秒進行,丁超挺著9個月的大肚子,檢測患者生命體徵、指導護士對患者進行吸氧等處理。同時,接到電話的內科主治醫師餘宏偉,一路小跑,2分鐘內就從住院樓病房奔到了搶救室。打開患者靜脈通道、給予患者吸氧、保暖、通風……餘宏偉與剛剛趕來的另外三名護士,有條不紊地進行搶救工作。
最終,經過兩名醫生、六名護士20分鐘全力搶救,患者意識逐漸恢復,脫離了危險。不過,中醫院正在南遷中,一些急救設施、設備不完善,考慮到兩名患者屬於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為避免患者留下腦損傷,在救治的過程中,餘宏偉安排人員撥打了120,兩名患者情況穩定下來後,120救護車將患者就近送往十七冶醫院高壓氧艙,進行進一步治療。
醫院「綠色通道」解醫患後顧之憂
沒有掛號,不用繳費,從幾名男子衝進大廳到進入搶救室,在幾十秒內完成,這多虧了馬鞍山市中醫院的「綠色通道」。
據該院南院門診部主任楊啟東介紹,長期以來,該院門診急診病人嚴格按照《門診急診病人應急處置預案》處置,《預案》明確規定,當遇到危急重症等需緊急救治的病人時,南院門診掛號及導醫、藥房,或正在接診治療的醫護人員,或身處現場的醫院職工「目擊者」,應立即通知內一科醫生及門診護士到現場處置。
同時,內一科門診或住院當班醫生及門診護士在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採取合理措施進行應急處置,必要時通知護理總值班和醫院總值班配合處置。醫生在現場處置中,如認為需要轉送搶救室救治時,按照「綠色通道」要求,立即轉送急診搶救室救治,相關科室及人員必須密切配合。
為解決科室後顧之憂,《預案》還規定,應急處置中發生的相關救治費用,由醫院進行合理、規範處理,不增加救治科室成本負擔,並納入救治科室醫療收入核算。
一氧化碳中毒治療不及時,會留下後遺症
事後,記者了解到,兩名男子屬於一個外地工程隊,去年12月23日,這支工程隊在馬鞍山市中醫院附近的一個廠房作業。當日上午,較年輕的男子正站在5米高的梯子上對鍋爐進行維修,不料爐內積蓄的一氧化碳氣體噴發出來,該男子當即中毒,向後栽倒,被緊隨其後的年長男子一把託住,兩人同時中毒。隨後,工友將兩人送至馬鞍山市中醫院搶救。
「兩名患者都是中度一氧化碳中毒,送醫時,較年輕的男子瞳孔已開始擴散。」餘宏偉說道,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較容易發生,「市民一旦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打開門窗,將病人移至溫暖、通風好的房間內或戶外。如果病人神志不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要及時實施心肺復甦術,並及時撥打120求助。尤其應注意的是,對於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不論病情輕重,都要積極治療,以防止缺氧性腦病等併發症的發生。」(記者 方燕 通訊員 潘明敏)
精彩推薦:
泉州一小區現「情花」曼陀羅 花朵妖豔誤食易中毒身亡
合肥兩油漆工刷漆過程中中毒暈倒 瑤海消防及時趕到並施救使其脫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