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觀賞魚死了,回顧一下自己的操作,別人未必知道原因

2020-12-05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各位新魚友們,我們可知道,所有的老魚友,或者養魚大咖,或者魚店老闆等等,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個問題是什麼嗎?

就是,觀賞魚已經死了,死透了,然後到處詢問:請問,我的這條魚是怎麼死的?

天知道它是什麼死的,天知道我們自己,之前是如何操作的。

魚友們也好,養魚大咖也罷,人家都不是法醫,沒有那個高超的技術,僅僅只是看到一個圖片或者眼觀,就能立刻告訴您,哇,你的這條魚,有可能,是因為單相思病死了……

來,就上圖這條金魚,請問各位新魚友,誰來告訴我,它,是怎麼死的?

即使有部分觀賞魚有比較明顯的徵兆,大部分還是瞎猜的多,接近於在那裡猜謎語。

爛鰓、缺氧而死的魚,大部分浮在水面上,包括了長期的失漂

因為觀賞魚的死亡,必定和很多因素有關,我們所認為的,好像是觀賞魚都是很容易就死亡的,一不小心就死了,其實呢?

作為一個生命體來講,不被病菌折騰到一定的程度,它是不會輕易走向死亡的。

除非是一些突發性疾病,和我們人類的道理是一樣的,而觀賞魚的某些突發疾病,大部分是檢查不出來的。

更大一部分的觀賞魚,都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說長期壓抑、水質不好,水溫不合適,極度飢餓等各種折磨,然後在某一天突然死去,我們之前的觀察力和勤快度,哪裡去了?

等到觀賞魚已經死亡了,想起來了,再去問東問西,已經晚了啊。

我們也只能說大部分的觀賞魚,由於缺氧或者爛鰓而死,尤其是缺氧,有可能會直接漂在水面死去,而因為水質不好造成的逐步爛鰓,觀賞魚也有可能趴缸而亡。

極度驚嚇、壓抑撞缸而亡,死後哪會有什麼症狀?

尤其是某些觀賞魚,在受到了極度驚嚇以後,突然間暴斃或者撞缸而亡,不必去瞎猜,但凡是個人都知道,不是它的小心臟受不了,就是腦袋撞完了,腦溢血了,這個思維邏輯絕對不會錯。

請問,我們是打開心臟看看呢,還是掀開腦殼查查?

之前的觀賞魚,可能出現極度驚恐或者狂遊的舉動,或者是被寄生蟲啃咬的到處亂竄、蹭缸等現象,我們一概不知,只是看到觀賞魚死在了那裡,別人如何去考證呢?

還有水溫長期過低、觀賞魚極度不適應,尤其是一些高溫熱帶魚,極有可能就會趴缸而亡,或者突然間暴斃,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根本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一瞬間。

不適當水質,導致觀賞魚從裡到外開始潰爛,這個有可能在體表看到,它也不會是一天兩天的事

觀賞魚的體表潰爛,說是水質有菌,請問,哪一個魚缸裡沒有菌?

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觀賞魚的心情、體質、投餵和水質管理以及水溫適合。

換句話說,就這一個體表潰爛,可能就牽扯到了養魚的所有操作和管理,請問,您來回答我,死魚的原因在哪裡?

我們所看到的觀賞魚身體出現了紅斑,有的僅僅是外表疾病,它死不了。

而有的是從內外爛掉的,已經爛透了,還是我們自己觀察不仔細,觀賞魚的輕微體表潰爛,下點消炎藥就好了,但是,如果持續不好,都爛到肉了,皮膚下已經流膿、出血了,我們真的看不到?

這樣的觀賞魚,大部分都是由於水質不好加上極度壓抑而患病的,最終走向了死亡。

交叉感染和腸炎、內寄

說是交叉感染了,我們自己不知道,那麼,我們知不知道最近自己進新魚了呢?為什麼進新魚以後,整缸魚都不歡實了呢?問題在哪裡?

還有就是不適當投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投喂,觀賞魚它已經餓的皮包骨頭了,最後身體彎曲而死,那是活生生被餓死的,這些常見的觀賞魚死亡因素,我們自己要清楚。

另外還有腸炎、腹水、內寄等。

藥物傷肝、藥物中毒、水質中毒而亡

下藥過量造成的觀賞魚死亡也是常有的,這個體表會有發黑的徵兆,但是如果死亡時間過長,也是看不出來的。

剩下來的諸如長期投放各種藥物,觀賞魚因為藥物傷肝而亡,或者水體毒素過高,氨氮中毒而亡,從外表上,未必就有什麼徵兆的,這個還是要我們自己去查找自己的操作不利因素。

大部分情況下,觀賞魚已經死透了,再想起來去問別人,等同於白問。

醫生問診還需要儀器檢測,還需要知道個來龍去脈呢,我們就一句話:你看,我的魚,為什麼會死了?

誰又可能知道呢?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不要總問別人觀賞魚怎麼死的,一條觀賞魚死亡,會有上百條原因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發現很多新魚友非常有意思啊,隨便發個死魚圖片,啥也不說,就可以直接詢問老魚友,這個魚它到底是怎麼死的呢?這樣別人就能猜出來,這條觀賞魚是怎麼死的啦?
  • 下列這些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未必都是水質問題
    還有的魚友認為,只要是我的觀賞魚缺氧了,那就一定要大換水,肯定是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事實上這其中都會有很多的意外因素。養魚老道發現最近和很多魚友的聊天中,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把一個問題講明白,但是有些魚友偏偏就是抓住了某個問題不放,只要觀賞魚一旦出現問題,連魚飼料都能懷疑到。養魚老道想說的是,我們還是先去懷疑一下自己的飼養手法吧。
  • 沒有時間給觀賞魚定期換水,這個魚還怎麼養,能養活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實際操作中,經常會看到一些魚友發來評論,說是由於自己很忙很忙,不能夠及時給自己的觀賞魚換水,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辦法,可以適度延長一下換水的時間?或者說,如果長時間不去給自己觀賞魚換水的話,它們能不能死呢?
  • 觀賞魚突然暴斃很常見,為什麼有些快死的魚,很快又滿血復活了?
    其實這也未必,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的個人操作和判斷,因為今天一位魚友的評論,使我想起了這個問題,關於突然暴斃的觀賞魚,我們就不必解釋了,再解釋它也是活不了了,這會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是,有些觀賞魚明明快死了,還能活過來的,會有哪些情況呢,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 到底是魚好水就好,還是水好魚就好,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在哪裡?
    而在我們養魚界,各種所謂的理論、各種所謂的紛爭總是層出不窮,究其原因到底在哪裡呢?出現這些爭論的原因,就是源於我們目前所接受的很多東西根本就不是我們自己的。在此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飼養觀賞魚還要什麼硝化細菌理論,我們也照樣飼養了一千年的金魚,還是世界觀賞魚的鼻祖,我們也不知道飼養觀賞魚還要用到什麼酵素、牛心漢堡,我們的魚蟲、紅蟲,甚至於生小米投餵金魚,也照樣培養了諸多的舉世聞名的金魚品種。
  • 只要觀賞魚不死,硝化細菌就會永存,這句話是不是有點過?
    現在飼養個觀賞魚,不是先去談及觀賞魚的狀態如何如何,或者是我們給自己的愛魚準備的食物如何如何,而是直接先談水體中的各種指標含量如何如何,水體中的硝化系統建立的如何如何,以及我的過濾設備和形式,以及濾材又如何如何?
  • 觀賞魚沒有記憶力?錯了,有時候它們的記憶力比主人強多了
    魚主人撈完魚忘記了,但是觀賞魚沒有忘記,這個現象太正常了首先我們來說鸚鵡魚過度懼怕的問題,這位魚友總是在懷疑自己的觀賞魚,是不是失漂了或者患上了其他疾病。因為這幾條鸚鵡魚總在魚缸底部或者頂部水面四處躲藏,而且嚴重到有部分開始在缸底側躺,但是,餵食時,它們也會很快出來攝食。然後魚主人又分析道,最近更換了濾棉,換水量依舊,是不是更換濾棉出了問題?
  • 觀賞魚壽命排行榜,讓你知道自己的愛魚排第幾
    水族玩家們大概都會想知道觀賞魚的壽命大概是多少,自己家中魚缸裡的愛魚的壽命又是處於什麼位置。大家都知道不同種類的動物的壽命情況是都不一樣的,觀賞魚的壽命情況自然也是如此。不同品種的觀賞魚壽命也是長短不一各有差異。
  • 為什麼很多魚主人明知道自己的魚不是那塊料,仍然期望很高?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養魚老道在和很多新魚友的交流中發現,有些魚友,對於自己的觀賞魚要求太多了。所以相應的,某些網絡上的所謂噴子,也都在以,他們對於自己觀賞魚的要求,來要求我去如何做。
  • 觀賞魚團滅,災難現場,為啥觀賞魚一夜都死了?
    家裡有魚缸的朋友,你遇到過觀賞魚團滅的問題嗎?反正我是經歷過了,只能用心疼和無語,來表達當時的心情,我的兩條蘭壽金魚,在一夜之間團滅了,雖然它們不值錢,但是養了大半年,還是有感情的。今天是觀賞魚團滅的災難篇,其實魚缸死魚,經常讓魚友心疼,遇到團滅的情況,更是無語,這時候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觀賞魚一夜團滅呢?
  • 觀賞魚不和自己互動?一定是這幾點沒做好!培訓互動性從餵食開始
    在上期文章中小編跟大家分享了幾種非常漂亮的熱帶觀賞魚。在發布之後,有網友留言教會了小編很多的有用的觀賞魚知識!這裡像這位網友表示由衷的感謝!【前言】養過魚的朋友都知道,養魚的樂趣除了觀賞魚的外觀,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與魚的互動。什麼是叫做魚的互動呢?
  • 是不是買回來一條快死的觀賞魚,為什麼在水面一動也不動?
    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在自己的觀賞魚買回家後,本來想要欣賞一下它們在水中暢遊的畫面,可是結果呢,它們可能待在水面或者水底一動也不動,有的直接側躺,有的是趴缸,有的是漂浮在水面……我們這是買回家一缸死魚嗎,購買的時候看著在人家的魚缸裡活靈活現的,怎麼到了我們自己的魚缸裡立刻就這個德行,再好的心情也立刻變得糟糕起來
  • 哪怕在同一魚缸裡,最喜歡的觀賞魚總會最先死掉,原因在哪裡?
    一位網友在評論處,如此評論道:我養魚發現了一件怪事,那就是你越喜歡哪條魚,它就越容易死,其實都在一個缸裡養著,餵食換水基本都一樣,總是養到最後,剩下來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幾條,反而怎麼養,它都不會死,讓我們養也不是,不養也不是……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在一個魚缸裡飼養的不同品種,我們越喜歡哪一缸魚,它們患病或者死亡的概率也會越大,這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也很常見
  • 有些觀賞魚即使再漂亮,自己再喜歡,條件不成熟絕對不能買
    沒有合適水體的魚缸飼養,看好的魚不能買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這個飼養密度指的是飼養水體,我們明明知道自己的飼養水體不夠,但是,只要看好了就必須要買。買回家以後,不但我們自己遭罪,觀賞魚和過濾系統全部都得遭罪,光是天天換水、洗棉就累死了,投餵也是大問題。不餵吧,我們欣賞不了觀賞魚攝食的場景,只要一喂,不是水質完蛋了,一缸油膜,就是濾棉堵塞、觀賞魚缺氧、底部雜質過多等,如果我們沒有將要換缸的打算,這個魚還不如不養。
  • 為什麼很多魚友,不敢給觀賞魚大量投餵紅蟲?有如下幾個原因
    據大部分的魚友反應,線蟲更髒、如果處理不當,更容易使觀賞魚患病死亡,紅蟲反而更強一些。其實在我早年飼養觀賞魚的時候,無論是金魚還是熱帶魚,都是可以直接投餵線蟲或者紅蟲的,只不過是自己野外撈取的,處理的也非常乾淨、衛生。再一個最為關鍵性的問題就是,那時候觀賞魚的質量很好、很好,它也不像現在這個德行。
  • 看到魚兒攝食很高興,但也要根據魚缸大小來壓制觀賞魚的成長
    不過,最近有很多的在一年前開始飼養觀賞魚的魚友,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家裡的魚缸只有一個,無法再去購置新魚缸,而魚缸中已經飼養了一年多的觀賞魚,卻開始陸續出現患病甚至於死亡,原因竟然是因為,自己的觀賞魚個體長得太大了,魚缸裡根本裝不下,它們的密度也在緩慢的增加,最後導致魚缸的水質無法調理,自己辛辛苦苦飼養了一年多的觀賞魚開始不斷地走向死亡。
  • 這四種不適合養魚的人,別急著買觀賞魚
    養魚的人越來越多,未必一定是好事。以前生活水平並不高,能養魚的人除了富裕之家,就是真正懂魚、愛魚的人。現在觀賞魚市場的繁榮,受多方面原因影響,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養魚。真正暴躁的人很容易衝動,結果往往是因為觀賞魚狀態一直不好或魚病反覆滋生而暴跳如雷。在非理智狀態下,是無法按常理出牌的。
  • 關注三點小問題,飼養觀賞魚就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很多魚友養魚,養魚老道說句不好聽的話,根本就是心中一點數也沒有,不是在那裡瞎觀察,就是在那裡瞎養,永遠不會去隨時關注和反省自己地一些操作行為,以及觀察觀賞魚的相應狀態。偏偏要等到觀賞魚的疾病嚴重了,水質無法調理了,再去到處求醫問藥,這其中,我們之前的所有操作,但凡遺漏一點,別人就不可能去進行有效地分析以及幫助,我們也是在這裡干著急,跟著您一起瞎忙罷了。
  • 魚無緣無故死了?你應該知道這 4 種致死原因
    觀賞魚無緣無故死亡的最大兇手就是魚病,而觀賞魚感染疾病的原因,無非就以下這 4 種因素:環境因素、生物因素、人為因素和魚自身的因素。
  • 可以暫停一下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養魚老道最近發現,有些新魚友的做法就是:只顧著低頭養魚,不知道抬頭看看天。雖然看似整天在網絡上搜索著各種各樣的養魚知識,但自己的觀賞魚仍然是在接二連三不斷死亡,我們還在那裡一如既往的和我們魚缸裡的觀賞魚,一起做著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