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醫生艾芬:為了賺錢,他們摘除了我近乎正常的器官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米利暗 夏二 鳳凰WEEKLY

2020年12月30日,大多數人都沉浸在喜迎新年的歡樂中,但有一個醫生,她卻快樂不起來。

她就是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

艾芬在微博上發出了微弱的呼救聲。她說,「我是個醫生,從沒想過當醫鬧」。

2020年3月,艾芬因為早前發布新冠疫情的預警信息,被公眾所認知。

〓 手術前的艾芬醫生

時隔10個月,她再次上熱搜,卻是因為一場醫療事故,身份也由醫生變為患者。而這事故,讓她的右眼幾乎失明。

新聞視頻中的艾芬醫生,失去了往日急診科主任的淡定而幹練的神採,她看起來十分憔悴,尤其是她的右眼,明顯比另一隻眼睛更小,無神而且浮腫。

艾芬醫生認為,問題就出在她去年5月在「愛爾眼科」接受的白內障手術上,她說:「他們為了賺錢,摘除了我近乎正常的器官」。

一位抗疫前線的醫生,在短短幾個月之間,竟然成了醫療事故的受害者。這場悲劇,究竟是怎樣釀成的?

從發哨人到「醫鬧」

事情還要從疫情說起。

艾芬醫生所在的武漢中心醫院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僅1.6公裡,她是最早一批接觸到新冠疫情的醫生之一。

疫情期間,她帶著急診科200人的醫療團隊,披上防護服,以「邊戰鬥,邊倒下,邊補充」的狀態,在一線持續作戰將近4個月。

當時怕感染家裡人,艾芬醫生和丈夫在外面住,把剛滿2歲的二寶託付給妹妹照顧。

等到疫情結束,艾芬醫生把二寶接回身邊,卻發現她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變成了「寶寶要小姨」。

身為母親,艾芬醫生十分心酸。

〓 艾芬醫生在微博曬出的家人照片

艾芬本以為疫情之後,生活恢復正常,一家人其樂融融,但她卻感覺自己的視力越來越差。

一開始,她以為是自己疫情期間經常隔著護目鏡和面屏看屏幕,才讓視力下降得這麼快。

5月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她也騰出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她打電話給一個老熟人,諮詢了自己視力下降的問題。電話那頭的王勇,是一位從三甲醫院退休、返聘在愛爾眼科的醫生。

在電話裡,王勇就建議她去愛爾去換一個晶體。

去醫院見複診,王勇做了檢查,判斷她患上了輕度白內障,他依然建議艾芬換一個晶體。在王勇的介紹下,愛爾的副院長給她做了手術,包括手術費,她一共交了2.9萬元人民幣。

說到這裡,也許很多人都想問這個問題——

艾芬醫生為什麼不在自己所在的公立三甲醫院看病,反而要選擇一家民營醫院?

事實上,艾芬醫生眼睛發病的5月,她所在的武漢中心醫院還沒有從疫情中完全恢復過來。

武漢中心醫院,尤其是眼科,在疫情中遭到重創——有3位眼科醫生因感染新冠殉職。

所以艾芬醫生選擇了有熟人,也有知名度的愛爾眼科。

但遺憾的是,手術後,艾芬醫生眼睛的狀況並沒有好起來,她不斷跟醫生反映,說自己感覺視物黯淡,但並沒有得到對方的重視。

到了10月份,艾芬迎來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在她慶祝完自己46歲生日的第二天,視網膜脫落了,她的右眼幾乎完全失明。

而此時,愛爾眼科卻要她回到武漢中心醫院,進行視網膜補救手術。

她向愛爾醫院索要術前檢查認定「輕度白內障」的照片,王勇卻拒絕說,「不是每個患者的照片都有留存」。

後來他再把照片補發給艾芬,圖片卻顯示白內障非常嚴重,與當時艾芬在他電腦上見到的並不相符。艾芬認為,這是一張被處理過的假照片,「絕對不是我的。」

在經歷了三次視網膜手術之後,艾芬醫生目前已無法正常工作,只能在家陪著二寶。

在年頭的時候帶著200號人衝鋒陷陣,沒有被擊垮的艾芬醫生,卻在疫情過後,因為視網膜脫落,整個人的精神都垮了下來。

她本來是個好強的人,現在走路需要家人陪伴,而且由於視網膜脫落不能用力,她以後連把二寶抱起來,也不能夠了。

艾芬醫生的職業生涯很可能要被這次醫療事故斷送,人生也要因此被改寫。

對她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這一次,讓我們來幫你到處說」

愛爾眼科對待此事的態度,與種種做法,讓艾芬醫生不得不尋求媒體的幫助。

她希望能解開心頭的諸多謎團:

1.為什麼在一開始沒有做任何檢查的情況下,就已經決定給她植入晶體了?

2.術前醫生是否根本沒有仔細檢查她的眼底,也沒有考慮到她高度近視,視網膜脫落的風險?

3.術後艾芬曾向醫生反映視力模糊的狀況,但未引起重視,是否錯過了最佳的補救機會?

4.為什麼一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不願意配合拿出最初的診斷照片?

上述這些疑問,是不是說明:

艾芬的情況本不必置換晶體,而真正需要的治療是加固視網膜。

——但因為置換晶體要2.9萬,而雷射加固視網膜只需要幾百塊錢,愛爾眼科是否從一開始就惡意誘導艾芬購買晶體,而耽誤了她「視網膜脫落」的最佳治療時機?

〓 有網友在微博上提出,愛爾眼科有鼓勵病患換晶體獎勵

所以,類似這樣不顧病人實際病情,誘導過度消費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

更讓人感覺無力的是,如果說艾芬醫生作為醫護工作者,在有熟人的情況下,遭遇了這樣的醫療事故,最後也只有向網絡維權才能得到重視;那普通人遇到這樣的事,豈不是只能自認倒黴???

所以艾芬醫生說:「我是個醫生,從沒想過當醫鬧,我只想要一個真相。」

「如果我不站出來說話,更沒有人出來說話了。」

她孤軍奮戰站出來和一個龐大的醫療巨頭對峙,希望可以讓他們吸取教訓,防微杜漸,保證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

但讓人寒心的是,事情發酵之後,有一群人開始在網上攻擊艾芬醫生。

「眼睛都要瞎了,還刷微博666啊」

上綱上線,「作為一個醫生,為了一己私慾破壞了醫患關係的大局,破壞社會穩定」

「你想一棒子打死所有的民營醫院嗎?」「置全國眼科醫生於死地」

是醫生,也是患者。艾芬為什麼不能維護自己的應有的權益?

只有就事論事,解決問題,才能讓不負責任的醫療行為付出代價,才能讓更多普通人免受傷害。

這難道還不算是有大局觀,還不算為中國醫療行業發展做貢獻嗎?

這件事應該給艾芬醫生討回一個公道,也要為所有曾經有過共同遭遇,和今後可能會遭遇類似事件的人要一個公道。

「這一次,讓我們來幫你到處說。」

失明的右眼,誰之過?

隨著艾芬微博曝光,媒體的報導,愛爾眼科的回覆,眼科專業人員的分析介入,這場圍繞著「吹哨人」艾芬的醫療糾紛迷霧逐漸有了散開的樣子。

在這裡,首先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艾芬的眼睛問題本身就很複雜:高度近視、眼外傷史、再加上白內障術後,她眼部發生視網膜脫落的概率本就遠高於一般患者。

在相關媒體的採訪下,幾位眼科醫生都一致認為:「艾芬最終視網膜脫落,可能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不一定是愛爾眼科的手術直接導致的。」

在愛爾眼科的官方通稿裡,也始終都在堅持「艾芬右眼失明與手術無直接關聯」。

但在當事人艾芬的最新陳述裡,事實並不是如此。

早在12月29日,艾芬就曾聯繫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副院長王勇,直接溝通過愛爾手術過程中忽視了致命一環——眼底檢查。

「做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前,應該檢查眼底是否變性,再決定是否實施手術,這是眼科醫生應該具備的常識。然而,你們沒有檢查眼底,就做晶體植入,這延誤了治療時間。我現在視網膜脫離,右眼只能感覺到光,你們是否該承擔責任?」

當時,對方給出的回答還是:「手術前檢查了眼底,但檢查不夠徹底,沒發現眼底變性,願意友好協商解決。」

因為院方的疏忽,艾芬的眼睛被當做了常規白內障手術進行處理。

而如果能事先發現眼底病變,用雷射治療眼底變性,艾芬就不會喪失預防視網膜脫落的最佳治療時機。

但這一切也都只是如果。

對於艾芬,右眼的失明已經成為了無法挽回的事實。

為什麼是愛爾?

「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

這是A股眼科龍頭公司、市值3000億的愛爾眼科官網裡的簡介。

這家頭頂「民營醫療機構第一股」光環的民營眼科醫院,在民營眼科領域有著超然的地位。

所在的武漢中心醫院眼科有3名醫生因新冠去世,眼科尚未恢復就診、前同事的推薦、先進的技術等,都是醫生艾芬選擇愛爾眼科的原因。

成立於2003年的愛爾眼科,在2009年創業板上市。11年來,從69.29億元到2800億,愛爾眼科市值增長超過40倍。在愛爾眼科的官網,愛爾眼科醫院囊括了近視手術、高度近視手術、白內障、眼底病、綜合眼病「等項目。

〓 「通通不是問題」也寫在相關疾病的介紹裡

而愛爾眼科的主要營收也正是來自於屈光手術和白內障手術——屈光不正,也就是近視群體規模巨大,而白內障是中國老人常見的眼科疾病。

〓 最新數據顯示,屈光手術2019年為愛爾貢獻了35.34%的營收,毛利率達57.38%;白內障貢獻了17.62%的營收,毛利率為40.1%。

除此之外,愛爾先進的醫療設備,也讓愛爾能給患者提供不亞於、甚至性價比高於三甲醫院的先進醫療服務。

根據愛爾官網的介紹,愛爾眼科中國內地年門診量超1000萬人次。大量的常規手術操作,也讓愛爾在積累中形成了一套高效且成熟的診療模式,也被稱作「性價比極高」的流水線操作。這種醫生習以為常的常規化操作、固有的經驗,在面對治療眼部存在複雜病情的病人時,反倒容易出現忽略個體病例的風險。

作為複雜情況的個例,艾芬和愛爾的醫療糾紛恰恰暴露了這個問題。

當個體病況遭遇眼科高效、程序化的流水線操作,被忽視的眼底檢查,被當做常規白內障手術處理的眼病,最後共同導致了艾芬右眼失明的悲劇。

悲劇之後

在艾芬和愛爾的糾紛下,網友 @小路ylgms分享了一段研究生時期跟導師門診的經歷。

在門診的時候,她的導師總是不厭其煩地把高度近視的患者抓過去散瞳看眼底,看到視網膜變性,加班也要把雷射打了。

5點的門診總是要搞到7點才能結束。但導師自己很新聞,因為她覺得自己又為患者消滅掉了一個壞可能。然後導師還會教導學生們,高度近視的患者一定不能輕易放走,一定要把眼底看了,不然以後視網膜脫落,對患者和醫生都是遺憾。

有盡心盡責的導師作為榜樣,小路認為,散瞳看眼底這樣的常規操作,和技術學識無關,是一個純粹的醫德問題——散瞳看眼底的操作又費時間,又沒有錢收,一些特殊的情況,更是需要醫生自己在鏡子下面一點點找,考驗的是醫生的責任心和耐心。

至於為什麼如此堅持,則是因為「每一個細節都在暗暗為患者盡最大的努力,是在幾十年經驗裡見過了各種各樣的遺憾養成的習慣。」

或許,愛爾眼科在與艾芬醫療糾紛中的過錯和問題,並沒有那麼大,愛爾眼科在眼科領域內的實力也毋庸置疑。

但作為複雜眼部情況的個例,艾芬的醫療糾紛恰恰暴露了愛爾眼科存在常規化,流水線操作,忽視複雜個例疾病風險的問題。

艾芬並非是悲劇第一人,在愛爾過往的醫療糾紛中,也有過和艾芬相似的案例。在微博熱門轉發中,有家屬痛苦地說出了自己家人的往事。

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鳳凰WEEKLY財經記者搜索發現,與愛爾眼科醫院相關的醫療糾紛案,有31起。

作為一個上市的專業眼科醫院,愛爾無疑是很多人看眼科的首選。靠著廣告和口碑,每年選擇愛爾眼科的人,超過千萬。這樣的醫療糾紛率,也許是在行業「合理」範圍內,但是,醫生每一絲懈怠的背後,都可能是一雙被葬送的眼睛,和失之交臂的廣闊天地,和本能擁有的美好生活。

我們期待,這起糾紛能有一個更清晰的調查結果,不單單是「對」與「錯」,也能有醫療流程與制度方面的革新;不止是為了艾芬,也是為了更多的普通人。

參考資料

八點健聞:"吹哨人"艾芬愛爾維權,不是一場簡單的醫療糾紛 2021-1-4

原標題:《抗疫醫生艾芬:為了賺錢,他們摘除了我近乎正常的器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知名抗疫女醫生控訴:手術後視網膜脫落 「近乎失明」!股價會怎樣?
    知名抗疫醫生質疑愛爾眼科診療不規範  12月31日,據艾芬醫生自己陳述,因感到視力明顯下降,她於2020年5月,經熟人推薦前往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治療。一系列檢查後,該院副院長王勇稱其右眼患上白內障,並為其做了白內障摘除並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累計花費約2.9萬元。
  • ...知名抗疫女醫生控訴:手術後視網膜脫落,「近乎失明」!股價會怎樣?
    知名抗疫醫生質疑愛爾眼科診療不規範12月31日,據艾芬醫生自己陳述,因感到視力明顯下降,她於2020年5月,經熟人推薦前往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治療。一系列檢查後,該院副院長王勇稱其右眼患上白內障,並為其做了白內障摘除並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累計花費約2.9萬元。
  • 抗疫醫生花2.9萬元動手術後近乎失明?愛爾眼科回應
    2020年12月31日,艾芬在微博中自述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愛爾」)治療時,由於武漢愛爾術前未徹底檢查眼底,導致治療延誤,視網膜脫落,右眼近乎失明。   更讓艾芬氣憤的是,院方發給她的術前晶體照片明顯弄虛作假。由此引發艾芬質疑,武漢愛爾是否為了盈利而忽視手術常規操作。「因為晶體植入花了2.9萬元,用雷射治療眼底變性很便宜,只需要幾百元。」
  • 6人因非法摘除死者器官被判刑:四人為醫生,兩人博士研究生學歷
    「利益面前,學歷和人品皆可拋棄;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日前,安徽當地的法院就一起非法摘除死者器官案進行了判決。涉事的6名人員犯故意毀壞屍體罪,被判處入獄10個月到2年4個月不等。我們今天就來回顧直接導致他們被抓的「安徽非法摘取死者器官案」。事情的發生時間還得追溯到2018年的2月11日。事發當天,李某和其繼子因為家庭糾紛發生衝突,李某被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繼子砍傷。
  • 知名醫生在愛爾眼科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醫療事故不斷,市值飆至...
    知名醫生做手術被忽悠?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還遭到這樣的忽悠,不曉得有多少普通老百姓上當。愛爾眼科的行為不止是失誤,而是沒有醫德,我要揭露這種現象。」2020年12月31日,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以一名患者的身份,硬懟30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愛爾眼科。
  • 知名抗疫醫生術後視網膜脫落 愛爾眼科股價恐遭「開年劫」
    原標題:知名抗疫醫生術後視網膜脫落 愛爾眼科股價恐遭「開年劫」 摘要 【知名抗疫醫生術後視網膜脫落 愛爾眼科股價恐遭「開年劫」】知名抗疫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稱
  • 在愛爾眼科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醫療事故不斷,市值飆至3000億
    知名醫生做手術被忽悠?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還遭到這樣的忽悠,不曉得有多少普通老百姓上當。愛爾眼科的行為不止是失誤,而是沒有醫德,我要揭露這種現象。」2020年12月31日,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以一名患者的身份,硬懟30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愛爾眼科。
  • 安徽醫生摘取死者器官獲利!多次矇騙死者家屬,犯故意毀壞屍體罪
    2018年11月,安徽淮北市共有11名死者被非法摘取器官,4名醫生被判非法提取器官罪。近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毀壞屍體罪判處他們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零四個月,引起社會關注。此前曾曝光案件內幕的石祥林是安徽省懷遠縣農民。為了揭露母親肝腎被切除的真相,他多次投訴,並向中央巡視組報案。
  • 醫生隱瞞醫療事故,移植受病菌感染器官後,受者一死一病重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的醫療手段也在不斷進步,器官移植已經不是罕見的案例了。但在做器官移植手術時,摘除捐獻者器官時需要保證摘下來的器官是安全的,否則就會引發移植失敗,嚴重時則導致器官受者死亡。據《每日郵報》11月20日報導,英國一名醫生隱瞞了自己摘除器官時的醫療事故,導致一名受者死亡,另一名感染病情嚴重。
  • 武漢醫生艾芬手術後右眼近乎失明 愛爾眼科董秘:正在處理,先查清事實
    舉報   時代周報記者 章遇  12月31日,一篇名為《武漢某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
  • 最佳「抗疫」公益歌曲《義無反顧》謳歌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那些不畏艱難的抗疫防疫工作者,哪裡危險,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櫛風沐雨,日夜奮戰,不計生死,越是艱險越向前...在這場沒有逍遙的戰場上,社會各界舉力抗疫,娛樂圈不少明星捐款助力,抗疫歌曲紛紛上線,表現了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同時也表達了對抗擊疫情一線的逆行者由衷敬佩和感激之情。
  • 為了保留優質基因,外科醫生將動物生殖器移植給人類,結果如何?
    為了保留優質基因,外科醫生將動物生殖器移植給人類,結果如何?在科學的發展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偏執的科學家,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信仰」,而進行了一些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在上個世紀初加州的一所監獄當中,就有超過了1萬名囚犯進行了絕育,身體器官置換的手術。
  • 武漢抗疫經濟成本,武漢中心醫院「發哨子的人」
    當晚,這份報告傳遍了武漢的醫生圈,轉發這份報告的人就包括那8位被警方訓誡的醫生。 這給艾芬帶來了麻煩,作為傳播的源頭,她被醫院紀委約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的斥責」,稱她是作為專業人士在造謠。 3月2日下午,艾芬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接受了《人物》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