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商業地產資產證券化總結和模式探討

2020-12-05 地產財經知識鋪

2020年上半年商業地產資產證券化總結和模式探討

2020年上半年,商業地產行業負重前行,有困難,有動蕩,也有創新和變革。從近期來看,受疫情影響海外發債停滯,尤其在4月份,海外發債歸零,房企通過銀行表內融資的難度較高,作為銀行表外業務的ABS產品(即資產支持證券),成為多數房企選擇的融資手段。從長期來看,公募REITs試點,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深遠。成熟的美國市場中,REITs和ABS為廣義的商業地產市場提供了2萬億美元的資金,超過了銀行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規模(1.7萬億美元),但中國當前商業地產的證券化規模不及美國1%。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地產企業要想大規模拓展商業物業,須將輕資產和多元化結合。目前中國城市化正在進入下半場,城市發展模式和房企盈利模式全面轉變。從「產銷模式」到「資管模式」轉變,從「買地造房賣房」向「資產整合優化運營」轉變。與傳統的開發商銷售模式不同,資產管理的獲利模式在於持有過程中,通過對資產運營的提升獲取資產增值和持續性收入。商業邏輯從「資產獲取-開發-銷售」轉換成「投-融-管-退」,並且是以資產退出為起點,倒推資產獲取的判斷標準和運營管理要求,REITs是退的關鍵一環。顯然,在資本市場風雲突變的上半年,資產證券化產品成為了房企融資的重要手段。

一、上半年商業地產領域資產證券化有哪些?

在不計算ABN的情況下,對 2020 年上半年商業地產領域(僅統計零售物業、酒店物業、辦公物業、長租公寓、物流地產)的資產證券化案例進行盤點。

以上案例中,呈現出幾個特點:

· 基礎設施類 REITs 開始出現,這些嘗試將為公募REITs落地提供案例;

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REITs )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基礎設施領域的公募 REITs 試點工作。這標誌著境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 REITs 試點正式起步。 在 2020 年上半年證券化產品中,「中聯前海開源-中交路建清西大橋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是國內首單橋梁基礎設施類 REITs 、央企首單基礎設施類REITs。這將為公募REITs落地提供案例。

· 融資物業類型較為分散,大體上符合成熟市場的分布比例;

2020 年上半年,零售物業、辦公物業、物流倉儲、長租公寓等較為平均,顯示出各個不動產領域都有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動力,比例也在逐漸接近成熟市場。

· 集中在頭部企業,而且其資產類型越來越豐富。這顯示出,頭部企業儘早進行了資產證券化的嘗試,這為他們構築多渠道金融鏈條贏得先機。

CMBS 標的物是商業地產項目的債權,側重於資產池的現金流分配。

而類 REITs 標的物是項目的股權,一般要求商業物業具有穩定的租金回報。就目前國內情況,能夠通過類 REITS 實現融資的主體大都是大型地產集團旗下的某一地產公司。 因此,能夠進行資產證券化嘗試的,實質上都是運營水平較高或資產質量良好的頭部企業。 2020 年上半年,如光大安石、印力集團、普洛斯、平安不動產等,延續 2019 年的趨勢,持續發行新的證券化產品。 當下融資環境中,不同的企業的融資策略與渠道選擇,取決於企業不同的主營業務方向、盈利模式、自持物業比例、資產所在區位、戰略聯動方向等。但是低融資成本、多融資渠道是標杆運營企業的共性,也是管理規模實現有質量成長的門檻。

二、上半年商業地產領域資產證券化三大模式

在頭部企業中,以光大安石、萬科、平安不動產為代表,是三種戰略路徑的典型。

01)光大安石:商業獵手

作為大融城系列零售物業的持有方,光大安石的商業故事已寫了十年,是國內極少數能夠「投、融、管、退」全鏈條運作的基金。光大安石的模式是「重資產收購,輕資產管理輸出」:

在一線城市,光大安石以重資產收購為主,戰略性進入城市副中心區和新興城區核心區域;

在二線發達及中等城市,以重資產為主、輕資產為輔的方式,重點進入城市副中心區和新興城區核心區域;

在二線較弱城市,以輕資產合作為主,只選擇核心商圈進行布局;

三線城市中,以輕、重資產並舉,專注符合區域發展戰略的強三線城市,只選擇核心商圈進行布局。

而在操作方式上,光大安石既不完全是黑石模式,也不完全是凱德模式,更為複合。光大安石主要從事房地產項目的投資,而安石資管主要對光大安石所投資的項目進行投後運營、管理服務。光大安石與安石資管在業務推進過程中分別負責房地產投資項目的投前、投後管理,兩者共同構成房地產投資管理的完整業務鏈。

2009 年底,光大安石聯手聯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拿下觀音橋「現代廣場」(部分由重百江北商場使用)。一年的時間,孕育出了第一個大融城,重新定位為「重慶首家青年主題購物公園」。大融城走紅,光大安石嗅到了存量商業項目的市場機會。

2016 年 9 月,重慶觀音橋大融城 REITs 在深交所掛牌發行,這也是中國內地首單房地產私募基金的類 REITs ,開創了「 PERE+REITs 」模式的先河。光大安石以重慶觀音橋大融城購物中心作為底層資產,並以項目未來租金及其他經營收入帶來的現金流作為該類 REITs 計劃的還款來源。由於無抵押率要求,類 REITs 比 CMBS 融資規模更大,但目前的流動性僅限於機構投資者,還沒到完全公眾化。

重慶觀音橋大融城的成功,為光大安石狩獵國內其他商業存量項目埋下了伏筆。此後,其從綠地、星光耀、永旺等行業巨頭手裡接盤項目,通過選址、更換管理團隊、商家調整、鋪位切割、動線調整、獨立運營、推廣活動等方式進行改造。

2017 年11月,青島卓越大融城開業,這是光大安石第 6 座商業項目。青島卓越大融城位於市北區 CDB 核心商圈,總商業面積 7.5 萬㎡,地下 1 層、地上 4 層,停車位 2000 個,涵蓋輕奢、潮牌、影院、超市、美食、文創品牌,是集零售、餐飲、娛樂、休閒、文化於一體的商務創新體驗式購物中心。

青島卓越大融城作為光大安石首個輕資產項目,此次 CMBS 產品,說明光大安石在繼續深化不動產金融創新業務。

02)萬科:未來可能成為超級資產管理者

萬科近年在尋求著「第二增長曲線」,即在原來核心業務帶來新的增長點。在這種轉型路徑中,物流與商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在萬科上半年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也反映出來:普洛斯以三處高標倉發行 CMBS ,萬緯物流發行首期純權益型類 REITs ,印力發行印象2號 CMBS 。

萬科進入物流領域是 2014 年。2015 年,萬科成立了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物流。三年後,萬科入股了在中國物流倉儲行業獨佔鰲頭的普洛斯,並在後者完成退市後,以 21.4% 的權益將成為單一最大持有人。目前普洛斯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作為物流地產的頭部企業,普洛斯一方面通過基金模式放大槓桿,前端引入股權投資方,後端通過債務融資放大槓桿。通過將資產置入基金,提前兌現了物業銷售收入和開發利潤,將投資回收期從 10 年以上縮短到 2-3 年。快速回籠的資金被用於新項目開發,項目成熟後再置入基金,從而形成物業開發、物業管理與基金管理部門間的閉合循環。

這種資產和現金的加速循環推動了普洛斯以自我開發為主的內生規模擴張,並實現了輕資產、高周轉運營。其深層次邏輯是:用好的商業模式提高投資回報率,用好的金融模式打造規模效應。

而高標倉作為優質的物流倉儲資產,與本次公募 REITs 的要求較為匹配,有望成為此次政策推出重要的受益類別。

所謂高標倉,即指「高標準倉儲物流設備」,面積更大、倉庫更高、倉庫手續齊全、消防系統完備、配套設施齊全、具備承載自動化設施運作條件。高標倉是實現物流倉儲自動化的重要基礎設施。

目前國內倉庫類型以傳統倉為主,佔總面積 80% 以上,佔貨運吞吐量的 90% 以上,而電商份額的擴張與零售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帶來了對高標倉的強烈需求,高標倉在國內呈現明顯的供不應求狀態。

萬緯物流方面稱,高標倉是其發展的重點,截止 2019 年,萬緯物流共計穩定運營 53 個項目,包括 45 個高標庫項目和 8 個冷鏈項目,其中高標庫穩定運營項目平均出租率為 92% ,冷庫的全年倉庫使用率為 82% 。

同時擁有普洛斯與萬緯物流的萬科,在這個領域可謂佔儘先機。 借力普洛斯搭建物流版圖的同時,萬科還志在做大商業。

印力一直專注於購物中心的投資、開發和運營管理,截至 2019 年底,印力集團運營管理項目108 個。自 2017 年10 月 20 日,印力集團成功發行「中金-印力深國投廣場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開啟印力第一單 CMBS ;2019 年 1 月 17 日,印力第二單 CMBS 「中金印力-印象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2019 年 3 月 1 日,印力集團第一單類 REITs 「中信金石-深圳龍崗萬科廣場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 2020 年印力繼續在資產證券化產品有進一步運作。2020 年 4 月 23 日,「中信證券印力-印象 2 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功完成簿記,標的物業杭州西溪印象城和寧波鄞州印象城總估值 53.90 億元。 杭州西溪印象城 2013 年開業,建築面積約 21 萬平方,評估值 35.15 億元。寧波鄞州印象城2012 年 12 月開業,建築面積超 12 萬平方米,出租率常年保持 98% 以上,評估值 18.75 億元。

未來,萬科有可能會成為超級資產管理者(這裡的超級,特指規模)。

03)平安不動產:最終資產持有人

平安,是中國最大的「隱形地主」。從直接買地到間接入股房企,其勇闖地產圈戰績赫然。

平安不動產前身,為 1995 年成立的深圳市平安物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初始目的是針對中國平安自有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後來,「深圳市平安物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平安不動產有限公司」,平安的投資策略轉向了不動產,觸角伸向了商業地產、開發投資、金融產品、產業發展、策略投資等多個領域。

在探索地產投資的初始階段,由於缺乏足夠多投資經驗,加上考慮到需要「親自」熟悉這個市場操作規律,平安不動產側重於「直接投資」——單獨或聯合夥伴直接購地開發。

但當其漸漸熟悉了地產圈遊戲規則後,開始協同母公司中國平安,大量配置證券化產品,從直接投資更多轉向間接投資,在這一階段,物流、商業地產開始更多出現在平安不動產的投資圖譜中。 再進一步,則是擁有發行金融產品的能力。2016 年初,平安不動產戰略投資獲得砂之船集團 15% 股權,成為後者第三大股東。該項投資進行兩年後, 2018 年 3 月,全亞洲首個奧特萊斯房地產投資信託砂之船房地產投資信託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

在這期間,平安不動產還與平安大華基金子公司—平安匯通聯袂設立了「平安匯通平安金融大廈資產管理費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標誌著平安不動產第一單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正式落地。

2017 年,平安不動產與朗詩在長租公寓領域的開啟了合作。2017 年 11 月,雙方共同收購森蘭項目,將其改造為長租公寓進行長期運營。2018 年 1 月,朗詩與平安不動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多個強二線城市投資長租公寓項目,目標資產管理規模 100 億元。

今年上半年平安不動產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是由朗詩集團運作的中國首單合作型長租公寓儲架式 REITs。基金管理人為朗詩青杉資本,計劃管理人為平安匯通,公寓運營商為朗詩寓,標的物業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安德門大街 38 號的朗詩寓南京天隆寺地鐵站店項目

項目坐落於南京市「一谷兩園」軟體產業集聚區,該區域目前已聚集各類軟體企業 420 多家,其中包括 SAP(全球第二創新中心)、IBM(蘇皖創新中心)、中興通訊(全球研發基地)、華為(全球軟體研發基地)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

在房地產從增量向存量變遷的過程中,需要經歷「開發商–地產商–地產資本商」的歷程,完成「地產+資本」的產業升級。

輕資產運營、投資管理越來越主流,而重資產擔子更多交給金融投資人。長期資金的最大供應者,是險資、公募或者主權基金等,這是發達國家的經驗。這些「供應者」財富的核心是,尋找長期、穩定的回報資產。當住宅市場的回報越來越低時,商業、物流等資產之於險資的吸引力正逐步提高。

以前,平安走著一條由簡單向複雜、由直接向間接、由實體向虛擬的保險資金不動產投資發展路線。而現在,它正在向著「存量物業的超級持有人」進化。

相關焦點

  • 博銳尚格受邀參加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並進行「商業地產智慧...
    11月18日,為期三天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圓滿結束。年會由全國工商聯主管的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起主辦,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務局等機構聯合主辦,是全國商業地產業界一年一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行業會議。
  • 大量優質資產無法證券化 關鍵在於基礎資產的特徵識別和風險定價
    個人金融方面,根據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37.79萬億元,同比增長19.90%,但從中美居民消費支出佔GDP比重衡量(39%/69%),未來空間仍然廣闊;中小企業金融方面,2018年應收帳款淨額規模超過14.3萬億元,由信息技術進步推動的供應鏈金融展現出了迅速發展的態勢,到2020年將會超過20萬億元的規模。
  • 港口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問題研究
    也只有將設施項目按性質進行分類,在明確職責的基礎上,多方面、多渠道投融資,才能使港口建設持續發展  三、資產證券化的結構模式和資產特徵  (一)資產證券化及其基本結構模式  所謂資產證券化(Securitization)就是將原始權益人(賣方)不流通的存量資產或者可預見的未來收入構造和轉變為資本市場可銷售和流通的金融產品的過程
  • 聊聊ABS的投資、回報與風險——資產證券化系列下篇
    關於商業自營資金投資範圍主要在《商業銀行法》第43條做出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可以看出,自營資金投資ABS無明確負面範圍限制。
  • 成功商業地產的三大法寶
    商業地產公司輸出管理能力和品牌優勢,有利於公司內部加強成本管控、提升利潤水平、加強業務擴張能力,實現輕資產化運營;拓寬外部融資渠道,吸納社會資本,通過公開市場進一步提升估值水平。大悅城實行「輕重並舉」,大力發展管理輸出、商業地產基金等多重模式。2020年末,資本市場對於輕資產模式公司估值約28倍,高於重資產行業15倍、龍頭房企7倍。
  • 2020中國商業地產價值潛力榜|奇點年度排行榜
    本次評選活動涵蓋商業地產、物業管理、長租公寓三大領域,將從行業發展、企業實力、公益幫扶、產品升級、人物影響力等多個維度展開評選,推出十大行業價值排行榜,致敬大時代下具有標杆意義的人物、企業和項目。鳳凰網奇點商業「商業地產價值潛力」研究課題同步開啟,針對項目開業、拿地情況、輕資產項目拓展和上市情況等重點維度,覆蓋全國多家商管公司,對商業地產價值潛力進行深度調查研究。
  • 2019年度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白皮書-市場分析
    從當前 ABS 市場各資產類型的月度償付規模來看,個人消費貸款和保理融資成為 2020年ABS市場最大償付規模的資產類型。此外,2020年上半年ABS市場仍處於兌付高峰期。 B.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國實體經濟融資的問題,這類市場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是以企業或個人為單位,以個人為單位,整體以統計數據、宏觀經濟以及行業數據做為分析基礎;而企業資產證券化,更類似於個交易,應該以每筆交易作為單位來分析。 下面,我們分別從信貸ABS和企業ABS兩個市場分析其收益和風險特徵。
  • 第15屆商業地產節圓滿落幕 明年再見
    2020年8月25日-28日,由贏商網主辦的第15屆商業地產節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隆重舉行。本屆地產節以「追夢的力量——新生態 · 新秩序 · 新未來」為主題,吸引數千名中國商業地產行業領袖精英學者匯聚一堂,共話商業創新與未來發展。
  • 資產證券化遇困境:有宏觀、中觀與微觀三個層面原因
    日前在京舉行的「結構化金融與證券化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上,該系列叢書主譯者宋光輝指出,資產證券化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業務,但目前國內的資產證券化發展還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發展不盡如人意,需要向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宋光輝談到,當前國內很多人把結構化金融與資產證券化這兩個概念混淆了。將資產證券化片面地理解為結構化金融,或是一種融資工具,已經嚴重誤導了國內的金融從業人員。
  • 星視野 | 地產金融 世界脈動
    融資工具多樣化,證券化程度高。堅持金融創新美國地產金融發展的中堅力量。目前,美國共有住房抵押貸款轉手證券、多檔抵押貸款轉手證券、非機構擔保多檔抵押貸款轉手證券、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資產支持證券和債務抵押債券等六大類。
  • 龍湖光年| 旗艦品牌全季酒店撬動商業地產,迎來資產配置新機遇!
    隨著遊戲規則的不斷變化,房地產市場也從勢如破竹快速成長的上半場,步入更為理性和成熟的下半場。在「房住不炒」的市場大背景下,面對政策多發、市場多變的現實,房地產市場是否還存在投資機會?如何去尋找合理的資產配置結構,成為投資者們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 地產開發商要變成平臺公司?
    數據顯示,國內購物中心空置率自2014年起持續攀升,在2016-2019年均超出10%。值得一提的是,從商業不動產的供給上看,2019年和2020年是一個正在縮減的形勢。根據《2019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1-5月,全國商業地產市場銷售面積為454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7%;商業地產開發投資額6756億元,同比下降7.9%。
  • 紫微星計劃|2020年首批商業地產「紫微星」即將揭曉
    2020年首批商業地產「紫微星」計劃與實施方案,將在中國房地產報6月底舉行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品牌大會暨房地產品牌價值排行榜」活動中隆重推出。2020年首批紫微星入圍項目,將在中國房地產報6月底舉行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品牌大會暨房地產品牌價值排行榜」活動中精彩亮相。客流量下降,人氣走低,空置率走高,新冠疫情給商業地產項目帶來空前衝擊。
  • 2019金立方:商業地產從「平方米時代」邁向「立方米時代」
    商業地產由「平方米時代」邁向「立方米時代」,傳統的商業地產面臨著怎樣的轉型和升級?商業地產經歷著怎樣的變化?2019年12月19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指導、《中國房地產金融》雜誌、金磚傳媒、地金科技主辦,中國新商業研究院、《上海商業·新商業》雜誌聯合主辦,中國房地產存量資產暨城市更新理事會與地金網聯合承辦的2019金立方中國商業地產大會暨金立方頒獎典禮在上海成功舉辦。
  • 2018年高成長商業地產企業TOP20榜單
    聯商網消息:經過上半場波瀾起伏的孕育和洗禮後,商業地產格局已大不相同。變局、規則、牌面、爭端等今非昔比,商業消費也發生著新的量變和質變。無疑,在行業邁向新發展的道路上,逐漸賦予了所有商業地產企業新的挑戰和機遇。
  • 地產黔言沙龍實錄:半「藍海」中的貴陽商業地產
    我接觸地產是06年,在2010年以前別人問我是幹什麼的,我都挺直胸,我說我做地產的,不可一世;然後2012年以後別人問我說我做啥的,我說(放低聲音)我做地產的,(頭低下來了,笑)。為什麼呢?就是市場的變化。商業地產是地產的一個分支,它也逃離不了一個大的環境的變遷和發展。我就講一下我自己的感受,那麼我說我打的可能不是強心劑,我談的可能就是你們講的第三個備選答案「潛力股?強心針?
  • 大悅城、紅星商業轉型輕資產模式 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在資產價格高漲的背景下,從傳統的重資產模式逐漸轉向輕資產模式,房地產行業頗似在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包括萬達、大悅城、紅星商業等在內的房企紛紛向輕資產模式轉型。而在城市更新領域,輕資產模式也頗為盛行。
  • 特寫|李川北:商業地產進入鑽石時代
    來源:觀點地產網觀點地產網 2019年風起雲湧,商業地產機會與挑戰並存。消費結構調整、新零售崛起與資產模式之變,為商業地產「淘金」開啟道路。相反,資金壓力、同質競爭、運營困難也對商業地產發起了挑戰。在2019年觀點商業年會現場北資本董事總經理李川北從投資者角度,講述自己對商業地產的獨特見解。
  • 中國地產今日划過一道多元創新最強引力波
    峰會聚焦房企堅守主業下的多元化,探討地產探索美好生活場景的未來走向。綠地多元化的布局商業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做垂直,一種是做平臺,戰略邏輯是在地產主業方面做深做精做強。在多元化過程當中,實現產業賦能,實現協同發展,打造新增長極,貢獻更高收益。
  • 紅星商業複製「萬達模式」 2020年欲建100個城市綜合體
    「預計到2020年將建成300家家居賣場和100家商業購物中心」,這是紅星美凱龍集團近8年的規劃。除此之外,紅星美凱龍集團還計劃在未來3-5年內就將城市綜合體項目的數量提升到50家。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紅星美凱龍的家居賣場數量為117家,包含家居賣場和購物中心的城市綜合體在建項目為2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