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第三屆地新引力創新峰會如約而至,一「新」等你。
過去一年,在甚囂塵上的「寒冬論調」籠罩下,眾房企仍在堅守主業的基礎上堅持創新,推進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創新探索與實踐。創新殊不易,作為觀察者與研究者的克而瑞深知此理。
中國的房地產創新方興未艾,三年也只是起始,地新引力創新峰會將與眾多創新企業一道,見證下一個十年、二十年·····
3月27日,第三屆地新引力創新峰會於上海嘉裡大酒店圓滿落幕。主論壇主題為「主業為基,萬變維新」,並設「租賃住宅」、「資產管理」、「物業管理+智慧社區」三大平行分論壇。峰會聚焦房企堅守主業下的多元化,探討地產探索美好生活場景的未來走向。
主論壇
丁祖昱:2019年是房企多元化進入全新時代的一年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
峰會現場,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這是克而瑞推出「地新引力」的第三年。三年前是剛剛起步的時候,這個起步是眾多中國房企開始進入多元化的領域當中,不等於很多房企在三年前沒有搞多元化,一些先進入者,五年前十年之前就進入房地產多元化的大潮當中。但是也可以看到,剛開始進入房地產多元化的強將幹將消失了,不少房企當時參與時一腔熱情,參與之後覺得房地產多元化不那麼好做,大多數房地產多元化創造的收入和利潤和主業相比佔比很小。
回過頭來看,能夠堅持到現在,特別是超過三年的房地產多元化領域當中堅持到現在的企業,其實都取得了巨大的回報。近期企業都在發年報,昨天萬科的年報中可以看到,除了主營業務之外,萬科的物業、物流、教育,每個板塊,以及冰雪這些小眾領域,都做到了全國名列前茅,這些多元化的業務都要做強做大做精做透。
碧桂園物業去年上市,今天的市值可以排在中國房企市值前二十位,一家物業管理公司,在幾年前大家都覺得物業公司是小公司,結果上市之後和眾多的千億房企排在一起,市值是在前二十名,甚至是在十幾位。
丁祖昱認為,用時間逐漸會看到多元化的價值。2019年應該是房企多元化進入全新時代的一年,大家應該把架構價值想清楚再做,所有的資本、團隊、運作,今天和兩三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克而瑞今天開第三屆地新引力峰會的重要原因,「我們也希望經過過去幾年的打磨,通過過去幾年的市場磨鍊,讓我們今天所有的在座的參與者無論是做房地產規劃的,還是做投資的參與者,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國房地產多元化的未來,能夠更加認真地來發覺多元化當中真正的價值,然後來引出一條通往未來中國房地產多元化的康莊大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是通往這條大道上的見證者,也是這條路上的每位實踐者。」
張燕:2018年房企多元化投資接近千億
易居企業集團執行總裁、克而瑞CEO張燕
易居企業集團執行總裁、克而瑞CEO張燕現場談到,2018年房企出現去地產更名潮,本質是多元化布局已經全面開展。TOP30房企70%發布了多元化戰略,TOP100房企97%布局了多元化業務。今天談論多元化的時候,已經不是說做還是不做,而是應該怎麼做。
梳理過去3年房企投資,2018年房企多元化投資已接近千億,和2014年相比翻了7倍,且房企投資開始偏好專業性強的非地產領域,這些多元化布局,不僅僅是在房地產產業鏈上下遊做布局,更多的是非地產領域。
2014年房企多元化看到最多的是康養、醫療、文旅、本地生活。而2018年非房地產這部分領域的投資更為分散,主要集中在應用科技、教育、新工業材料等等。她認為,當前房企捕捉的已經不僅僅是行業領域當中的熱點,而是未來中國經濟整體的熱點。
她提到,房企多元化布局的原因有多種,有些是因為主業強大,做到一定程度順勢而為,看到了天花板。另外一類控股公司,企業先天具有多元化布局的優勢和基因,當主業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後,多元化布局優勢就會顯現。
耿靖:綠地多元化布局的戰略邏輯是在地產主業做深做精做強
綠地集團執行總裁綠地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耿靖
峰會現場,綠地集團執行總裁、綠地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耿靖認為,從多元化角度講,分為主動多元化和被動多元化,某種程度上來講,多元化和專業化是矛盾的。多元化既要自己求新求變,也不能受環境所迫,因此多元化要給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個方向。
第一、被動多元化。在現有產品貨市場中持續經營並沒有達到目標、圍繞主業經營這一項做的不夠好。
第二、主動多元化。多元化確實回報率比現在的地產主業回報率更高——因為暴利時代結束了,資金規模達到一定體量之後,現有的市場包括一些特定區域,溢出效益比較明顯。
另一個方向是求變,求變的核心是多元化,或者說企業自身的經營轉型。
從多元化的路徑來看,一個方向是在搶佔消費升級藍海,第二個方面是布局金融行業。
綠地多元化的布局商業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做垂直,一種是做平臺,戰略邏輯是在地產主業方面做深做精做強。在多元化過程當中,實現產業賦能,實現協同發展,打造新增長極,貢獻更高收益。
李軍:綠城未來將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承運商
綠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軍
綠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軍現場談到,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房地產非常年輕,甚至還沒有走完一個完整的周期。當前,中國房地產已進入了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新時代,挑戰會非常明顯。未來金字塔尖的服務能力,品質提升和服務改善將是地產行業新的價值點和市場藍海。
他表示,綠城未來將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承運商,代建領域綠城做了八年, 在這個細分領域裡面做到了絕對第一,定位為:輕資產、重資本、強運營。綠城建立了管理代建4.0標準化體系,會學習米其林標準,做房地產好房子好服務的標準。
孫娟:擁抱消費趨勢聚焦商業實操
印力集團資管部總經理孫娟
印力集團資管部總經理孫娟談到商業地產的趨勢,表示當前實體商業面臨三大困難,傳統商業操盤思維;不了解消費者、競爭加劇;中國的規劃和國外的規劃不同,租戶資源有限,出現嚴重的同質化競爭。
孫娟表示,印力關注的是要和租戶共同成長。印力資管做的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在去年和前年分別發布了商業地產的行業標準,這個標準主要是土地的能力。其次是白皮書,資產管理操作和指引白皮書。今年印力集團的資產操作指引3.0會對外發布,為行業的標準做出更多的貢獻。
柳鋼:產業化的人工智慧才能帶來產業的革命
商湯集團副總裁柳鋼
峰會現場,商湯集團副總裁柳鋼,站在智能科技領域與地產行業的結合進行闡述,柳鋼表示,人工智慧行業在過去幾年引起了很多討論,有資本助推的原因,有政府額外重視的原因,也有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技術作為一個實踐手段,開始闡釋巨大的商業價值的原因。
地產行業談多元化,都是從沉重到輕巧,逐漸的聚焦到科技,人工智慧作為現代科技的熱點和未來的科技浪潮,如何實現與產業的結合?人工智慧的產業化、和產業的結合,到底有哪些場景?可以看一些和今天主題相關性比較強的場景,不管是和人相關的參會體驗改善,還是大的基建、工地相關的場景,所有這些場景,如果能夠用到人工智慧技術,整個情況會完全改變。
邢超:地產智能化和數位化的轉變拉動體系升級
阿里雲智能IoT人居業務總經理邢超
阿里雲智能IoT人居業務總經理邢超圍繞地產智能化和數位化的轉變,從發展趨勢、洞見、實踐等方面帶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地產數位化發展趨勢,是回歸居住屬性,提供更加有競爭力的住宅體系。同時實現服務收益。在當前數位化的商業體系,在線化、場景化、服務化。
在線化過去十幾年浩浩蕩蕩的發展浪潮,從PC網際網路走向移動網際網路,現在又走向了萬物互聯,在在線化的大邏輯下,產品、價格、渠道、推廣,用這個4P定義商品,定義價格,定義銷售渠道怎麼構建。在現代社會,使用權已經優於所有權,使用權、所有權、隨時隨地。作為一個商品來說,有商品的使用權,作為平臺方來說,會更加優化匹配使用權,使得客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
產品洞見方面,他表示空間再造、場景革命、服務重構,可以構建一個服務體系,實現場景更加優化和匹配消費者需求。打造在線化空間,設備在線、用戶入口、用戶體系,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和身份識別技術。
平行論壇·租賃住宅
克而瑞發布《2018-2019中國集中式長租公寓年度十佳運營商》榜單
克而瑞副總裁張兆娟
在下午舉行的租賃住宅分論壇上,克而瑞副總裁張兆娟揭曉了《2018-2019中國集中式長租公寓年度十佳運營商》,上榜企業是:
萬科泊寓、龍湖冠寓、朗詩寓、樂乎城市青年社區、旭輝領寓、魔方生活服務集團、V領地青年社區、灣流國際共享社區、未來域(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雅詩閣。
張兆娟表示,這份榜單主要是從規模、運營、傳播三大維度進行評價,這些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綜合實力,入選的企業代表了當前中國集中式長租公寓的發展現狀,從他們的企業實踐和產品創新,我們也能看出租賃住宅市場的一些趨勢。
柳佳:賦能行業,提升效率
魔方生活服務集團CEO柳佳
魔方生活服務集團CEO柳佳女士進行《賦能行業,提升效率》的主題演講。柳佳表示,「一個人跑可能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跑可以跑得更遠,我們應該攜手一起提升整個行業的影響力,去規避一些風險。」
柳佳通過分享一組數據展示了魔方在門店人房比、財務人房比、運營成本上的優勢。通過智能化系統管理,魔方的運營效率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而單體的房量越大,運營成本會越低。
在運營標準化方面,如何從運營管理上提升效率,柳佳提供了六大法寶,扁平化結構、精細化管理、系統化操作、可視化報表、移動化辦公、智能化雲運營。柳佳表示一般大型全國連鎖品牌的結構是五級架構,從分公司總經理到城市總經理、區域經理、門店、管家。去年魔方開始研究運營的扁平化,從分公司總經理到一線員工簡化成三層架構。整個結構調整以後,魔方效率提升了,收入提升了。魔方的阿米巴模式用單店做考核,把單店做成利潤中心,這是魔方在行業當中做的一次創新嘗試。
為了加強行業的交流,魔方創新推了客戶共享體系。柳佳表示,目前行業的出租率較高,可以看出來需求大於供給,但是仍然會有房源空置和新店爬坡的現象。在自己出租率比較滿或者周邊暫無房源的情況下把客戶推薦給隔壁的友商,共同服務一個客戶,共享一個客戶體系或者會員體系,這是魔方正在推進的一件事情。
周君強:模式是公寓行業的基石
V領地青年社區CEO周君強
在下午舉行的租賃住宅分論壇上,V領地青年社區CEO周君強發表了「長租公寓如何實現自我造血能力」的主題演講,周君強認為,在行業模型沒有完成的情況下,跨區域發展是出血點而不是造血點。
V領地在進公寓行業的時候,對行業做了兩個判斷:首先,行業發展會持續很長時間。經過了三四年的發展,行業仍處在初級階段,標準化模型遠遠沒有完成。其次,公寓行業如果要形成規模效益,就像「過沼澤地」——要快速的穿過沼澤地跑到對岸,在你的血沒流盡之前把模型把規模做出來,把行業最痛的後臺成本覆蓋掉。
對任何行業來說,一個企業裡,人是核心,運營是基礎。而運營最核心的是銷售,銷售模型沒有確立的情況下,這個行業模型還遠沒有確立。另外就是現金流和收益,現金流就是過日子,收益是裡子,資產負債表是面子。要有足夠的造血能力,才能保證日子能過下去,最終給股東創造收益。
張愛華:產品高溢價要始於顏值忠於體驗
旭輝領寓CEO張愛華
在租賃住宅分論壇中,旭輝領寓CEO張愛華女士分享了《房地產轉型下的長租公寓探索》的主題演講,她表示,機制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很好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撐之一。
旭輝這幾年的發展特別是千億規模之後,一共有七大板塊,是以房地產產業鏈為核心,引領七個利潤中心的多元化。
旭輝的方法和很多地產商不一樣,旭輝不會直接孵化,放在地產的板塊下,每個城市公司,或者說每個事業部做幾個板塊,而是在總部都是獨立的板塊有獨立的上市目標。包括一定會有獨立的合伙人機制,機制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很好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撐之一。有了這些才會做好房地產的發展。
因為每個板塊看上去是房地產+,但是其實模式包括人才包括文化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一定基於這些邏輯才會做房地產+。
圍繞這些因素,總結出來長租公寓三大能力,大產品能力、大運營能力、大數據能力。
林海:租賃住房REITs助力長租公寓發展
前海開源資產管理不動產金融部總經理林海
在下午舉行的租賃住宅分論壇上,前海開源資產管理不動產金融部總經理林海發表了「響應國家號召,租賃住房REITs助力長租公寓的發展」主題演講。
國家大力支持租賃住房發展有很長的歷史了,在2016年國務院就提出來了要鼓勵發展長租公寓,鼓勵發展住房租賃REITs。特別是2018年4月份,住建部和證監會聯合發文,支持住房租賃的資產證券化,其中明確提到了要支持發行租賃住房的REITs,在2018年12月份最新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裡面提到了要構建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REITs就是長效機制裡面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目前在租賃住房領域,前海開源已經做到了市場第一,現在佔的份額大概50%。前海開源的母子公司協同非常好,團隊也比較有經驗。資產證券化產品一直在交易所申報發行,可以掌握交易所證監會的最新政策,另外資產管理公司和資金公司是全力配合,到時候公募REITs+底層ABS是一條龍解決的。
貝貝:能否適應行業政策和利用資金紅利將是長租公寓企業未來決勝的關鍵
東亞前海證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貝貝
東亞前海證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貝貝先生從券商的角度現場和大家解讀了監管政策以及一些金融政策對住房租賃行業金融賦能的一些內容。
資產證券化對於長租公寓來說,為股權投資者提供更合理的標杆融資,避免出現由於租約回收投資期較長,周轉緩慢,制約業務規模擴大的問題。隨著金融對住房租賃賦能的不斷深化,行業的不斷轉型升級,遊戲規則也將徹底改變,對於市場各個運營放來說,我們一定要適應行業政策和利用資金紅利,利用金融資源和資本的力量實現擴張,這將是未來決勝的關鍵所在,同時住房租賃市場金融創新和閉環隨著公募REITs的推出,閉環將快速合攏,這就有利於住房租賃運營機構向機構化、品牌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助力住宅租賃的供給側改革,我們也共同希望公募REITs作為創新型權益類證券化工具,能夠接過科創板之後的下一棒。
對話環節
租賃住宅分論壇對話環節參與嘉賓為巴樂兔聯合創始人朱維嘉、品宅裝飾科技合伙人兼營運長宋劍秋、雲丁智能科技副總裁陳耿,他們從長租公寓的生態與供應角度探討了市場的發展與企業實踐。
平行論壇·資產管理
劉文超:易居將由CRIC向以資產信息為核心的CAIC領域拓展
易居企業集團副總裁劉文超
資管分論壇的活動現場,易居企業集團副總裁劉文超先生表示,從2019年開始,易居企業集團有一個大的變化,易居將整體從過去10多年以CRIC,就是以住宅信息服務為核心去延伸其他領域的集團公司向以資產信息為核心的CAIC領域拓展。
希望在未來的這段時間,通過為整個資產行業資管領域打造信息化的平臺,有利於這個行業的管理能力以及交易頻率更快發展,有利於這個行業投融管退效率的提升,同時更加有利於中國的資產行業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他表示,克而瑞資管在今年開始非常願意與各個公司、各個機構,包括金融企業在數據交流、技術分享,包括應用場景等方面,可以展開緊密的一些合作,共同分享存量市場這一發展的機遇。
霍業生:看好一線城市群商業地產發展潛力
領展資產管理總監霍業生
領展資產管理總監霍業生現場談到,領展作為資產管理公司,需要在日常運維中提升資產價值,將舊的項目翻新賦能,把舊的設備設施更換,提供更好的環境給商家和購物者。另外,領展也在收購一些資產,使公司收入更多樣化。
領展資產管理2015從香港起步,之所以從香港來到內地,第一是看重中國整個經濟的發展,為資產包價值帶來提升,另一方面,根據領展資產的數據研究,到2022年,超過一半的中國內地家庭將進入中高收入家庭,零售銷售數據將不斷增長,商業地產是有可為的,特別是一線城市。
提到在內地發展的策略,他認為,未來業務將集中在商業以及甲級辦公樓,聚焦一線城市以及附近周邊三角區域,比如說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不一定去找核心的地段,更多會看好一些交通便利的潛力區域。
金梓:數據革命能夠實現資管提升回報的最終要求
寶龍地產資產管理中心總經理金梓
資管分論壇的活動現場,寶龍地產資產管理中心總經理金梓分享了「商業大資管的整合與數位化趨勢」,講述了在資管裡如何通過數據、科技來賦能業主、驅動創新。
金梓表示,廣泛的增量市場,實際上在2017年到2018年已經結束。地產商進入了傳統的存量時代。證券化的趨勢,實際上進來種種信號都表明已經進入了非常明確的存量市場的時代,這個時候資管已經凸現出了它的價值。可以看到從傳統的高投入、高周轉、高消費的住宅市場。很多地產商早上我們有分享進行了多元化的投資,地產商已經開始轉向了我們所謂具有持續地經營性收益的產品。
她談到,數據對於資管的意義在於一方面稱為是縱向維度,實際上從一個項目開始的時點,一直到從商業運營的中期,直接到資管垂直體系的數據貫通,同時在平行的橫向上,希望能夠打通到所有的收支環節,到最細微的所有的顆粒度都能夠在系統上以數字的形式展現。
黃再再:房企入股金融機構需建立防火牆
天元律所合伙人黃再再
天元律所合伙人黃再再現場談到,這幾年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受到了很嚴格的限制,實際上,不是金融機構不願意提供融資,金融機構這些年從房地產行業賺了很多的錢,他們是願意提供融資的。但由於目前監管政策的變化,導致金融機構想給錢給不了。所以有一段時間,作為律師當時做的主要工作是通過搭各種結構,讓資金能夠有效進入到房地產的領域。
現在房企對金融非常熱衷,所以有很多頭部房企持有了金融機構的股權。目前房企最喜歡的金融機構是保險。保險手上有大量長期低成本的資金,所以房企和保險的結合越來越緊密。
一方面,房企與金融相結合,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在向房地產行業進行滲透,比如金融機構要做長租公寓。房地產行業現在想由重變輕,但金融機構可能願意由輕變重,雙方互相滲透。
吳文新:中國一線城市已完成基本城市化
愛建信託總經理吳文新
愛建信託總經理吳文新談到,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經過30年的成熟和發展,15萬億的銷售額,17萬億的銷售面積,這麼大的體量,未來中國房地產在住宅市場不可能再有高成長。中國尤其是一線城市,已經完成基本的城市化,進入房地產的存量時代。
上海這種一線城市,城市的骨架和脈絡已經形成。上海前十年大概每年增長50萬人,目前的人口增長速率在下降,但是人口的質量結構在發生一些變化。從市場上的角度來看,一線城市交易量明顯是二手房大於一手房。
作為一家資產管理的公司,資產交易量比較旺盛是在存量市場,所以現在愛建信託服務於資產,尤其是一線城市有投資價值,有資產提升運營能力的合作夥伴。在風險管理手段上,愛建信託更加注重資產的價值,弱化了交易對手的信用等級,愛建信託更看重的是專業。
劉贇春:外資與內資的主要差異
通力律所合伙人劉贇春
資管分論壇活動現場,通力律所的合伙人劉贇春律師就「2018年地產併購元年一些思考」做主題演講。他講到外資跟內資人民幣基金當中的主要差異,共有五個方面。
第一點資金成本無需多言。
第二個融資渠道,融資渠道後面的機構投資者是相對比較多的,我們涉及到人民幣的基金。
第三個資產管理及價值提升能力,不管是領展資產還是基匯資本還是一些人民幣基金,在這些方面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做資產管理和價值提升。
第四個品牌優勢,品牌優勢給大家帶來的是融資的便利,融資包括投資人募資和融資。
第五個退出,大家可以看到外資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它對外資基金本身是互相有一種天然的信任。
劉保君:全球最大的停車市場無疑是中國
陽光海天創始人、停簡單VP劉保君
資管分論壇活動現場,陽光海天創始人、停簡單VP劉保君先生就「從停車體驗到新資管時代下的停車場價值再生」做主題演講。他表示,全球最大的停車市場無疑是中國,綜合市場數據停車市場絕對是一個朝陽企業,處在房地產和汽車所交匯的非常重要的行業,尤其是在現在的資管時代下。
目前中國幾乎所有一二線城市停車收費的水平標準目前正處在非常低洼的地帶。預期在未來的幾年時間之內有較高超過近100%的增幅,尤其是在房地產存量時代,停車的價值逐漸被挖掘出來,而且停車的市場和它的意義,甚至它對於商業建築的影響正在逐步凸顯。目前現在比較低的定價和它非常高的預期,對於未來它的走勢和在存量時代裡的重要性也會越來越凸顯。
平行論壇·物業+地產數位化
李長江:數位化已成為物業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動力
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總經理李長江
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總經理李長江在「物業+智慧社區」分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數位化物業,無邊界的服務》。
李長江驕傲地說,在全行業整個物業行業,碧桂園服務對團隊的培養的投入,位處前列。無論它是剛剛進來的大學生,還是剛剛進來的碩士、研究生,還是我們的老員工,每一級的培訓都是到位的,所以我們自己有自己的物業管理學院,我們有一大群都能上臺講課的老師,而這一些人影響著我們下一代人的。
在創新平臺方面, 李長江表示,「總有一份激情,一向被大家認可;總有一條點子,你希望被公司採納;總有一個領域,你比別人更專業」。
昨天我們的團隊非常的興奮的找到我給我說,李總,我們研究出來一種成果,我們現在改進的成果成本只相當於我們過去的10%,我的一個小區改下來可能1萬塊錢就改完了,這樣我就很有信心了,3000多個項目4000萬就搞定了。然後我就說,你這個只要實驗成功,我們根據《創新管理辦法》對你的獎勵有兩個部分:第一,至少要拿到50萬獎金。 第二,產生的成本節約還要給你分紅。
這就是自下而上的創新,讓員工參與進來,公司認可,產生價值,他還可以分享。無論是利潤,還是成果,無論是管理的方法,還是點子、思路,都要跟員工一起去分享,員工成長,公司才可以成長,員工滿意,大家幹起活來才不需要監督。
再有一個領先技術,構建社區大樓實現無邊界的服務。應該這樣說,比如說雲計算,碧桂園物業現在的規模擴張那麼大,如果沒有雲計算,我們很難保證在規模上不出問題,很難保證有了規模以後,不出質量問題。同時大數據的實現,又讓我們更懂我的業主。因為有大數據,所以我們做服務的人員、做服務的公司,更懂我旗下的業主,更懂他們。
梁志軍:建設心靈品質打造熟人社區
長城物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梁志軍
長城物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梁志軍認為相互信任的鄰裡關係亟待重新建立,人們渴望在社區裡找回故鄉般的溫情,物業服務品質和經濟效益相互博弈。因此需要關注無形的價值和無形的成本,無形的成本實際上就是站在客戶的角度,發自內心的對客戶好,當員工都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它會創造很多的無形價值,這種附加值是不可能用成本來衡量的,甚至沒有成本的。
在長城物業,目前推行的主要的價值觀就是誠意的連結+滿意的服務。品牌主張是長城物業值得託付,首先是和顧客建立連結,連結非常重要,決定了企業核心的競爭力,決定了事業的邊界,決定了企業的品格的高低。
社區服務擁有非常廣泛的空間,很多物業公司的年報,在社區增值服務方面做得越來越好,是好現象。最大的商機,是心靈的需求、精神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因此真正的優勢,是線下。
雷巧萍:讓企業擁有物聯網力量驅動智能化體系賦能
雲智易物聯雲平臺CEO雷巧萍
雲智易物聯雲平臺CEO雷巧萍表示,雲智易整個從物聯平臺底層構建,已經第5個年頭,目前整個客戶體系相對比較完善,從整個地產、物業到整個製造業,圍繞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區的設備體系,這也是大框架。
對自身的定義,提出讓企業去擁有物聯網的力量,核心未來在於人和數據。在整個大的體系裡面,IOT、物聯網或者AIOT物聯網和體系的關聯。對於定義核心在於人今天的生活路徑場景。今天物業整個運營體系,不再局限於住宅社區,包含了機構物業、園區物業、商業物業。體系裡,提供了整個以人的生活軌跡的場景下,在體系下,如何用AIOT技術進行驅動,實現整個在場景裡面的價值,這是核心的使命。另外一個使命,對自身的定義。提出賦能,提出來讓企業去擁有物聯網的力量,核心未來在於人和數據。
其次,從平安小區、平安社區的角度來講,平安仍然是一個人的基礎需求。其中物業管理還是基礎,包括收繳費,包括整個的服務保修,能源的部分會成為關注點,可以看到對應的物聯設備設施,在這些體系下的應用,去達到關於能源能耗的分析。關於智慧停車。雲智易統一停車運營和數據平臺,核心在解決物業裡面對於停車場景。
我們提出章魚式模式,核心在表達,首先有一個集團的大腦。章魚的奇特性在於每一支觸角具有決策能力,它的每一個觸角上的吸盤,就是我們今天物聯網所提到的各式各樣的傳感和設備,能夠採集數據。但是每一個觸角代表一個單一的業態或者單一的場景,都能夠去決策,這是對於整個建設的理論,或者整個建設方法論,希望在整個裡面協助大家一起來探討,每一家企業裡面的應用。章魚模型裡決策的依據,包括了關於對接的標準。在標準裡,我們固化成了對應的軟體能力。
對於整個的平臺體系配置出來對應的功能,可以滿足一個集團甚至不同的項目上,不同的區域上的需求。包括了地產、物業、也有企業裡面的設備企業。雲智易的平臺也在進行全球化運營,包括全球的企業。這個是整個在場景裡面進行應用的落地,在雲智易的地產物聯網研究院,會定期的舉辦對應的行業研究,包括案例分享,走進客戶相關的課題,思想匯等。
陳兆先:機器人是物業公司未來轉型重要抓手
弗徠威智慧機器人董事長兼CEO 陳兆先
弗徠威智慧機器人董事長兼CEO陳兆先表示機器人是物業公司未來轉型重要抓手。從行業角度來看,機器人本身是一個自動能夠執行指令的工具,機器人的標準定義。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機器人作為一個最好的載體,逐漸、逐漸走到我們身邊。機器人從技術來講,主要是三塊技術:自動化技術、信息化技術、智能化技術。
目前為止,實際上做的機器人都是量產的,全部都是能動的,也是全球一次性交付量最大的機器人。目前的模式是地產商帶買單,把產品贈送給業主,實際上也把物業服務和生活服務帶進去。做了五年,實際上在家裡其實最有用是一類人,尤其是獨居老人,核心是解決三個問題:安全、連接到相關的醫療資源以及陪伴。
對話環節
對話環節以「未來暢想說」為主題,由各位嘉賓暢想未來行業發展。對話環節由雅觀科技CMO 林偉擔任主持人。雅觀科技聯合創始人田陌晨、雲智易物聯雲平臺CEO 雷巧萍、科大訊飛智能硬體平臺副總經理盧堯、雲櫃網絡技術總經理楊博、弗徠威智慧機器人董事長兼CEO 陳兆先作為對話嘉賓,分享了他們在創新道路上探索與心得。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