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最後的論述:多元宇宙

2020-12-03 冬哥譜科

多元宇宙。

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合著者託馬斯·赫託格的上一篇論文說,也許,只是也許多元宇宙畢竟沒有那麼複雜。

他去世的前幾天,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完成了他的最後一篇研究論文。

它最初是通過arxiv預印本服務提供的,通過了同行評審,並於4月27日在線發表在「高能物理雜誌」上。

這篇論文是與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託馬斯·赫託格共同撰寫的,為理解我們生活的宇宙增加了另一個方面。

不用說,這很複雜。

題為「平穩地從永恆的通貨膨脹中退出?」

該出版物討論了宇宙學家面臨的一個謎團問題。

但在我們深入研究這項研究的癥結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的宇宙還是嬰兒的時候-大約138億年前。

大爆炸與通貨膨脹。

許多證據表明,我們的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一個無限密集的點,我們所知的所有宇宙就是在這個點誕生的。

我們稱那次事件為「大爆炸」。

但是奇點是如何產生的,大爆炸為什麼會發生,目前還不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我們感興趣的是在我們的宇宙誕生後立即發生了什麼,這一時期被稱為「膨脹」。

宇宙學家預測,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一小段時間內,或者說我們宇宙的最初10-32秒內,會發生膨脹!

在膨脹過程中,宇宙呈指數級膨脹,並且比光速快得多。

僅僅一秒鐘後,這種不可思議的巨大爆炸產生的能量凝聚成亞原子粒子,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這些粒子創造了恆星、星系、行星和(38億年後)生命。

一旦這個通貨膨脹期結束,宇宙的膨脹速度就會放慢,但它會繼續膨脹到今天。

因為膨脹推動了比光速更快的膨脹,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可觀察的宇宙」並不是整個宇宙。

相反,我們只是存在於光有時間到達的宇宙區域內。

這就像把一塊鵝卵石扔進一個平靜的遊泳池。

從水花中傳播的第一個圓形波紋以固定的速度穿過水池表面。

如果我們想像我們可觀察到的宇宙的極限是漣漪-以光速穿過池子-這並不是說在漣漪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在漣漪之外還有更多的池子或宇宙),我們只是還看不到而已。

因此,膨脹的結果是,應該有更多的宇宙,而不是我們最強大的望遠鏡所能看到的。

進入多元宇宙。

長期以來,宇宙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這樣一種可能性,即我們的宇宙並不是唯一的宇宙。

事實上,我們可能不過是無限泡沫海洋中的一個泡泡,這個概念被稱為「多元宇宙」。

你看,通貨膨脹不是只發生過一次;它總是通過某種被稱為「永恆通貨膨脹」的無限巨大的連鎖反應發生。

一個宇宙將出現,膨脹將接管這個宇宙,這個宇宙將有它自己的量子不穩定性,這將產生更多的奇點,進而創造更多的宇宙。

這就像是炸毀了一個派對氣球,而這個氣球本身又催生了許多其他的派對氣球,這些氣球似乎是隨機從其橡膠表面噴發出來的。

這種情況聽起來很混亂,事實也的確如此。

這一假設的支持者認為,永恆的膨脹是不可阻擋的,極其複雜,不斷地產生新的宇宙。

這種情況的數學計算表明,多重宇宙的行為就像一個分形。

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宇宙中每個相繼的宇宙不太可能與我們的宇宙共享相同的物理。

一個宇宙可能沒有引力。

另一個可能不支持將物質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有很多胎死腹中的宇宙並不值錢。

我們人類只是幸運地擁有一個宇宙,它有合適的環境來創造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是一個被稱為人類原理的哲學論點。

永恆通貨膨脹的問題在於它是混亂的和無限的,而且這個假設最終是不可檢驗的。

如果我們至少不能找到一些支持多元宇宙假說的觀測證據,那麼建立一個關於宇宙(或多個宇宙)的奇妙數學模型又有什麼意義呢?

霍金不是多元宇宙的粉絲。

那麼,霍金和赫託格的研究與這個無情的多元宇宙有什麼關係呢?

在多元宇宙中,我們的宇宙只是一個口袋宇宙,在那裡膨脹已經結束,儘管困難重重,它還是平靜地創造了大量的恆星和星系,以及一群生活在隨機巖石上思考宇宙的人類。

然而,在我們平靜的口袋之外發生的事情有點不同。

霍金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說:「通常的永恆膨脹理論預測,在全球範圍內,我們的宇宙就像一個無限的分形,由不同的口袋宇宙拼接而成,被膨脹的海洋隔開。」

「不同的袖珍宇宙的當地物理和化學定律可能不同,它們加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多元宇宙。但我從來都不是多元宇宙的粉絲。如果多元宇宙中不同宇宙的規模很大或無限,這個理論就無法檢驗。」

根據霍金和赫託格的說法,問題在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它支配著宇宙的進化)和量子力學(通過量子漲落創造新宇宙的種子)的不相容。

Hertog在隨附的新聞稿中說,多元宇宙的永恆膨脹模型「消除了經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間的分離」。

「因此,愛因斯坦的理論在永恆的膨脹中崩潰了。」

他們的研究並沒有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物理調和(到目前為止,這項探索還沒有成功),但他們使用弦理論的數學來幫助簡化多元宇宙模型。

簡單回顧一下:弦理論預測,我們宇宙中所有的亞原子粒子實際上都是由一維弦組成的,這些弦在空間中傳播。

這些弦的振動狀態是這些粒子的量子態(如電荷、自旋和質量)的來源。

但弦理論也預言了假想引力子的存在,這是一種攜帶引力的量子粒子。

因此,弦理論可以解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如何與量子物理相一致。

利用弦理論的數學框架,本研究簡化了多元宇宙。

霍金和赫託格使用全息術的弦理論概念將我們的三維宇宙簡化為二維的「表面」,我們知道的和熱愛的宇宙就是從這個「表面」投射出來的。

通過這樣做,他們能夠在沒有廣義相對論的情況下描述永恆的通貨膨脹,創造出一種「永恆的狀態」。

赫託格在一份聲明中說:「當我們追溯宇宙在時間上的演化時,在某個時候,我們會到達永恆膨脹的臨界點,在那裡,我們熟悉的時間概念就不再有任何意義了。」

數學很複雜,但結果很有趣。

這些計算的效果是把無限和分形的多重宇宙變成比永恆的通貨膨脹預測要簡單得多的(也是有限的)情況。

霍金說:「我們並不局限於一個單一的、獨特的宇宙,但我們的發現意味著多元宇宙的顯著減少,減少到更小範圍的可能宇宙。」

我們怎麼測試它?

客觀地說,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並沒有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實際上是多元宇宙)如何運作的理解,但它對龐大的理論工作領域是一個有價值的補充。

具體地說,赫託格希望這項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尋找由永恆膨脹產生的古代引力波。

然而,對於目前的引力波探測器來說,時空中的這些漣漪太弱了,無法探測到。

我們需要等到先進的天基天文臺--比如計劃中的歐洲航天局的LISA任務--發射升空。

歐空局的麗莎·開拓者。

一位藝術家渲染了歐空局的麗莎探路者,它將負責探測來自太空的引力波。

不管這項研究是否會帶來關於我們生活的宇宙的開創性發現,它都是對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證明,他畢生不知疲倦地工作,以回答人類思考的一些最大的問題。

而在霍金的肩上,其他偉大的思想家將在這項工作的基礎上,有希望地破譯我們的宇宙是獨一無二的,還是它是一個混亂地漂浮在多元宇宙海洋中的氣泡。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史蒂芬·霍金最後寫的一篇論文《多元宇宙》
    不幸的是,2018年3月史蒂芬·霍金去世,在去世的前幾天,他完成了最後一篇研究論文,並於4月27日發表在《高能物理學雜誌》的網站上。這是一篇關於多元宇宙的複雜論文,是史蒂芬·霍金與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託馬斯·赫託格合著,關於多元宇宙,首先要從宇宙的初期說起——大約138億年前。
  • 霍金最後論文曝光:提出證明多元宇宙方法,或改變人類宇宙觀
    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東方IC 資料在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3天後,霍金最後的科學貢獻也為世人所知。英國《泰晤士報》3月18日報導,霍金在去世前兩周提交了最後一篇論文,其中提出了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進行太空探測的數學方法。如果這些證據在霍金的有生之年就能找到,那他很有可能將得到諾貝爾獎。這篇論文的合著者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赫託格(Thomas Hertog),他在2周前與霍金見面,得到了霍金對論文的最終認可。
  • 霍金生前提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是否有證據證明多元宇宙?
    已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去世前10天發表了最後一篇論文在《高能物理學雜誌》上。它也是《時間簡史》作者給人類留下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最後一篇理論。關於這一理論,他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一次採訪中對劍橋大學說:「我們並沒有一個單一的,獨特的宇宙「。
  • 「霍金」留給世界的最後禮物,或將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這位科學泰鬥於2018年3月14日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對於宇宙和空間的認識卻深刻影響了我們,而且,就在史蒂芬·霍金去世不到兩個月後,他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也公布於世,再次拓展了對宇宙和人類自身的認識,並且有可能顛覆我們對宇宙大爆炸的現有認知。
  • 致敬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可以說是當今最為知名的物理學家之一,在得到他去世的消息後,媒體和網絡上也出現了很多悼念他的文章。他 的成就從三個方面來回顧一下。史蒂芬·霍金首先,在科學研究方面,霍金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引力與黑洞的研究。1970年,他與另外一名科學家彭羅斯合作,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框架中的奇點理論,證明了宇宙大爆炸奇點的存在。在此前,創立了廣義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曾經認為,宇宙中不存在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如果廣義相對論完備有效的話,奇點就不會存在。而霍金他們同時也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不完備性。
  • 霍金寫的最後一篇論文,提出多元宇宙並非無限形成
    今早,《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發表了他在宇宙學上的最後一篇論文《平穩地退出永恆膨脹》(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文中說宇宙可能比通常認為的更簡單(關於黑洞的其他論文尚待發表)。
  • 史蒂芬·霍金死前留下的最後一個預言,真的會實現嗎?
    我們知道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離開了地球、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在死前,史蒂芬·霍金給我們留下了他對宇宙最大問題的最後思考。他預言了人類的未來,包括隨著人們選擇自我提升而出現的「超人」種族。而霍金的最後一本書《大問題的簡要解答》已經發行,在這本書中,他探討了宇宙中一些最大的謎團,並宣揚了科學對於解決地球上的問題至關重要的觀點。這本著作在他去世時並不完整,據了解是由他的學術同事、家人和史蒂芬·霍金的遺產完成的。精裝本長達256頁,借鑑了他的許多論文、講座和主題演講。出版商將其描述為「從霍金的個人檔案中精選出的最深刻、最容易理解、最及時的反映。」
  • 史蒂芬·霍金的故事,少年時只是一個成績平平的普通學生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恰好是在伽利略·伽利雷逝世300周年之際,他從小就對科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熱情。青年時期的史蒂芬·霍金史蒂芬·霍金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1962年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宇宙學博士學位。
  • 史蒂芬·霍金
    從愛因斯坦到史蒂芬·霍金從那一隻因引力掉落的蘋果到《時間簡史》2018年3月14日,本以為只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白色情人節但這一天卻把這兩位偉人聯繫在一起>但他們終將回到那一片浩瀚去從浩瀚來,到浩瀚去霍金四大經典語錄:一:「外星人」在看著你霍金說:「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
  • 無限地球危機:多元宇宙只剩下最後七位英雄,閃電俠還能翻盤嗎?
    但是在漫畫中這場危機的源頭並不是反監視者,而是監視者和起源之牆,在漫畫《正義聯盟V4》設定中,監視者級別的存在一共有三位:監視者,世界鍛造者和反監視者,分別控制多元宇宙,黑暗多元宇宙和反物質宇宙。而且監視者在多元宇宙中有多位分身,不過《無限地球危機》中出現的本體,也就是集合了所有分身之後的最強狀態,反監視者控制整個反物質宇宙,原本在反物質宇宙就是多元宇宙的邊疆,但是起源牆擋住了所有的出路,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監視者背叛了他們的母親「帕佩圖阿」,因為她想要發動一場戰爭,進攻自己的家鄉同胞——全能宇宙的虛無審判者。
  • 珍念,霍金與比利時科學家發表宇宙大爆炸的最終理論
    ▲史蒂芬·霍金據美國物理學網日前消息稱,《高能物理學報》(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5月2日刊發了一篇研究論文,詳細闡述了已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與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的託馬斯·赫託格(Thomas Hertog)教授合作完成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最終理論
  •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天空電視臺等多家媒體14日消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他曾經說過: 『如果不能為你所愛的人提供一個家,宇宙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們將會永遠懷念他。」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多元宇宙論只是尚未被驗證的科學假說。它有著嚴謹的科學推理,並不是泛泛而談的空想。多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中日甲午海戰那年就被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之後發展出的多元宇宙學說種類冗雜繁多,暫且列舉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宇宙理論。
  • 多元宇宙:遙遠有多遠?
    我們的宇宙是極其浩瀚和空曠的。即使數十億的行星可能有生命,大部分宇宙仍是不適宜生命生存的,而且我們與這些世界是無法進行接觸的。這還僅僅是針對銀河系而言,我們這個星系僅僅是可以看到宇宙(「可觀測宇宙」)的大約1千億分之一,而這個可觀測宇宙又僅僅是一個更大宇宙的一部分,這個更大的宇宙在空間上幾乎是無限延伸的。因此,根據系列理論,一種可能性開始湧現,即我們的宇宙只是一個多元宇宙的一部分。
  • 漫威多元宇宙真正的大神第一蒼穹,宇宙的化身,差點搞死永恆
    有人認為是紅女巫,有人認為是多元宇宙的幾位大神,有人認為是分子人,其實小編想說,「第一蒼穹」才能配得上第三!先說一個概念,漫威現在多元宇宙是他身上的碎片形成的。在彩色天神啟動他們的武器-噬神者(官方手冊把這武器歸為斯塔克所有)所發出的一場大爆炸之中,後續發生了很多事情,之後多元永恆便因而從此誕生(多元永恆身上微不足道一點等於無盡多元宇宙每一秒生滅無數次).
  • 什麼是多元宇宙,它與現實宇宙之間有何聯繫呢?
    多元宇宙又稱平行宇宙,它是基於量子理論所提出的一種設想,是從量子理論中關於宇宙的基本組成-量子具有的不確定性出發,繼而設想到現在所處的宇宙是從原始宇宙中分離出去的,與原始宇宙保持著一定相似性但又具有不同性質的宇宙空間。
  • 多元宇宙的簡要解釋,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宇宙一直是神秘莫測的,我們的宇宙如何誕生又將走向何方科學家對此有萬千猜想。大爆炸學說、弦理論就是目前科學界的精華。關於是否存在另一個宇宙,多元宇宙這個話題可謂爭執千年,有人認為神話故事可以很好的解決多元宇宙,老祖先將人分為天界、人界、魔界、妖界、獸界、鬼界!這難道不是多重宇宙的代表嗎?
  • 多元宇宙到底藏身何處?專家:宇宙或許全是模擬
    宇宙包含著兩萬億個星系,平均每個星系有大約1億顆恆星,如果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中,這些世界隱藏在哪裡呢?多元宇宙概念是指除當前宇宙之外,還無形存在著多個宇宙,或許其它宇宙中還真實存在類似的星球。天體物理學家艾琳·麥克唐納(Erin Macdonald)曾自稱「超級科幻書呆子」,6月17日她在科學座談會議中指出,雖然科學家迄今未發現多元宇宙存在的證據,但仍有多項假設理論應用物理法則探索多元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有時挑戰我們對現實宇宙的認知。艾琳解釋稱,我們的宇宙存在於時空結構之中,3D空間結合時間,形成一個4D結構。
  • 暴漲理論是如何誕生出多元宇宙的?
    ——《莊子·齊物論》有關多元宇宙的哲學思想,最早出現在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故事:莊周夢蝶!莊周在夢中分不清那是蝴蝶的莊周,還是莊周的蝴蝶,正是說明了我們無法分辨真實和虛幻,而多元宇宙也是自量子力學和宇宙暴漲理論發展起來以後,有關現實性問題提出來的科學猜想。今天我們就從科學的角度聊以下幾個問題。
  • 正義聯盟全員黑化,狂笑蝙蝠獲得勝利,黑暗多元宇宙迎來結局!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DC的黑暗多元宇宙傳說系列。隨著DC的大事件「死亡金屬」開始接近尾聲,編劇斯科特·斯奈德設計的金屬系列終於結束,DC多元宇宙即將重啟,而與之相關的另一個系列「黑暗多元宇宙傳說」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