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因斯坦到史蒂芬·霍金
從那一隻因引力掉落的蘋果到《時間簡史》
2018年3月14日,本以為只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白色情人節
但這一天卻把這兩位偉人聯繫在一起
一是誕辰,一是離世
但他們終將回到那一片浩瀚去
從浩瀚來,到浩瀚去
霍金四大經典語錄:
一:「外星人」在看著你
霍金說:「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它形式的生命。」他說:「或許外星生命會正盯著我們看呢。」 「不管最終地外智慧生命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現在該是有人正式投入進來。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弄個明白。」
二:千年內人類須移民外星否則「滅絕」
霍金在美國洛杉磯發表演講時稱,他認為,未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他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它星球。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裡芬也表示,單獨一顆行星上的物種,是不可能永久生存下來的。
霍金表示:「人類滅絕是可能發生的,但卻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衝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
三:智能機器是真正人類「終結者」
霍金多次表示,「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按照霍金的說法,人工智慧科技在初級發展階段的確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但是,機器將可能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
而人類則受制於生物進化速度,無法與其競爭,最終被超越。科學界把這種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轉折點命名為「奇點」。
四:「黑洞」不存在?只有「灰洞」?
在一篇《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論文中,霍金指出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再次震驚物理學界。
霍金1976年提出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在形成中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但一旦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所有信息就隨之消失,與量子力學認定該類物質信息永不會完全消失的理論相矛盾。這就是所謂的「黑洞悖論」。
30多年來,霍金試圖以各種推測來解釋這一矛盾觀點。現在看來,他給了一個更具說服力的答案。霍金承認,自己最初有關黑洞邊界「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光線其實是可以穿越視界的。他稱,黑洞從來都不會完全關閉自身,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
「活著就有希望」
「一個人,如果身體有殘疾,就絕不能讓心靈也跟著殘疾」
「雖然我行動不便,說話需要機器的幫助,但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
霍金之於我們,正如浩瀚之於塵埃,甚於這世界萬物所包含的定律
藏克家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