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史蒂芬·霍金最後寫的一篇論文《多元宇宙》

2021-01-10 夜空探索者

史蒂芬·霍金是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他21歲的時候因為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簡稱盧伽雷氏症。因此全身癱瘓不能講話,只有三個手指頭能動,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思想。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有位女記者提出一個苛刻的問題,但霍金微笑著回答:「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後來,霍金不僅以成就徵服了科學界,也以頑強搏鬥的精神徵服了全世界。

不幸的是,2018年3月史蒂芬·霍金去世,在去世的前幾天,他完成了最後一篇研究論文,並於4月27日發表在《高能物理學雜誌》的網站上。

這是一篇關於多元宇宙的複雜論文,是史蒂芬·霍金與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託馬斯·赫託格合著,關於多元宇宙,首先要從宇宙的初期說起——大約138億年前。

宇宙大爆炸

很多證據表明,我們的宇宙起源於一個無限密集的點,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內的所有物質都是在這個點上誕生的。但是奇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麼會發生大爆炸,人們已經不關心的了。我們要了解的是大爆炸剛開始的階段,這個時期被稱為「爆漲」。

科學家預測,爆漲發生在大爆炸之後的10-32秒內。宇宙以指數級的形式膨脹,比光速要快很多。僅僅1秒鐘後,這場大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濃縮成了亞原子粒子,在之後的數百萬年,這些粒子又創造了行星、恆星、星系和生命。爆漲的時期結束,宇宙膨脹的速度開始減慢,膨脹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因為爆漲時期比光速還快,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可觀測宇宙」並不是整個宇宙。這要怎麼理解呢?打個比方,我們把一塊石頭丟進水裡,水裡會出現很多圓形的波紋以固定速度傳播。我們觀測到的是光速傳播的極限波紋,但這並不代表在於這個波紋之外沒有其他事物存在(還有更多的水池,或者說宇宙),只是我們看不到它。

多元宇宙

長期以來,宇宙學家一直認為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事實上,我們的世界只不過是無邊無際的泡沫海洋中的一個泡泡,這個概念被稱為「多元宇宙」。因為爆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因為某種「永恆膨脹理論」的連鎖反應。也就是說當一個宇宙誕生,爆漲將繼續擴張那個宇宙,而那個宇宙有了它的量子和不穩定性,將產生更多的奇點,然後創造更多的宇宙。這種情況雖然聽起來很混亂,的確如此。這個理論的支持者認為,永恆膨脹是不可阻擋的,非常複雜,並不斷產生新的宇宙。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元宇宙中,其他的宇宙與我們的宇宙擁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一個宇宙可能沒有引力,另一個可能沒有物質凝聚力等等。有很多這樣死掉的宇宙並沒有多大意義,而我們人類很幸運,有一個有合適的宇宙。

霍金的觀點

在多元宇宙中,我們的宇宙只是一個口袋宇宙。現在膨脹已經結束,創造了大量的恆星和星系,以及我們人類。

史蒂芬·霍金在採訪中說道:「根據永恆膨脹理論預測,我們的宇宙就像一個無限的分形,由不同的口袋宇宙拼湊而成,物理和化學的定律在一個宇宙和另一個宇宙之間是不同的。但我從來都不是多元宇宙論的崇拜者,如果多元宇宙中不同宇宙的規模很大或無限大,這個理論就無法得到驗證。」

問題是,根據霍金和赫託格的觀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矛盾。「多元宇宙的永恆膨脹模型抹去了經典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之間的區別。」赫託格解釋道:「因此,愛因斯坦的理論在永恆膨脹中失效了。」

他們用數學中的弦理論來簡化多元宇宙模型,我們宇宙中的所有亞原子粒子實際上都是由一維的弦組成的。這些弦在空間中傳播,弦的振動態賦予這些粒子量子態(如電荷、自旋和質量)。弦理論還預測了引力子的存在,這是一種攜帶重力的量子粒子。因此,弦理論可以解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是如何與量子物理學相矛盾的。

總之,數學內容很複雜,這裡只能做簡單的闡述。雖然霍金的論文沒能改變人們對多元宇宙的理解,但他卻對這個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補充。好了本期內容就講到這裡,有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史蒂芬·霍金最後的論述:多元宇宙
    多元宇宙。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合著者託馬斯·赫託格的上一篇論文說,也許,只是也許多元宇宙畢竟沒有那麼複雜。他去世的前幾天,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完成了他的最後一篇研究論文。如果我們想像我們可觀察到的宇宙的極限是漣漪-以光速穿過池子-這並不是說在漣漪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在漣漪之外還有更多的池子或宇宙),我們只是還看不到而已。因此,膨脹的結果是,應該有更多的宇宙,而不是我們最強大的望遠鏡所能看到的。進入多元宇宙。
  • 霍金寫的最後一篇論文,提出多元宇宙並非無限形成
    今早,《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發表了他在宇宙學上的最後一篇論文《平穩地退出永恆膨脹》(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文中說宇宙可能比通常認為的更簡單(關於黑洞的其他論文尚待發表)。
  • 霍金最後論文曝光:提出證明多元宇宙方法,或改變人類宇宙觀
    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東方IC 資料在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3天後,霍金最後的科學貢獻也為世人所知。英國《泰晤士報》3月18日報導,霍金在去世前兩周提交了最後一篇論文,其中提出了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進行太空探測的數學方法。如果這些證據在霍金的有生之年就能找到,那他很有可能將得到諾貝爾獎。這篇論文的合著者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赫託格(Thomas Hertog),他在2周前與霍金見面,得到了霍金對論文的最終認可。
  • 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發表: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3 月 14 日,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逝世,就在今天,霍金在去世前 10 天最後修改過的一篇論文被發表在了《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上。霍金生前著作文章無數,他最後修改的這一篇一經發表便引發大量關注,人們想看看霍金最後留了什麼話,畢竟,從此以後世界再無霍金,這也是人們緬懷霍金的一種方式吧。這篇文章無疑還是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霍金最熟知的領域。核心思想就是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 霍金生前提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是否有證據證明多元宇宙?
    多元宇宙理論基於量子力學物理學,這個概念其實最早是由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提出的。目前上看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哲學,純粹的科學宗教,而不是正統的科學延展。  已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去世前10天發表了最後一篇論文在《高能物理學雜誌》上。它也是《時間簡史》作者給人類留下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最後一篇理論。關於這一理論,他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一次採訪中對劍橋大學說:「我們並沒有一個單一的,獨特的宇宙「。
  • 「霍金」留給世界的最後禮物,或將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這位科學泰鬥於2018年3月14日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對於宇宙和空間的認識卻深刻影響了我們,而且,就在史蒂芬·霍金去世不到兩個月後,他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也公布於世,再次拓展了對宇宙和人類自身的認識,並且有可能顛覆我們對宇宙大爆炸的現有認知。
  • 多元宇宙是否是量子力學唯一的合理解釋?
    但在1957年,一場關於量子力學解釋的爭論導致了研究生休·埃弗雷特三世發表了關於這個令人震驚的想法的博士論文:如果我們從平行宇宙的角度來解釋量子力學,它可以得到更完整的解釋。他的論文幾乎沒有對物理學產生什麼影響,因為物理學正在慢慢地建立起對自然基本力的理解。
  • 有人說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宇宙,那它看起來像什麼?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描述多重宇宙的理論吧。泡泡宇宙論「泡泡宇宙論」是暗示有多元宇宙存在的主要邏輯結構之一。根據這個理論,大爆炸有很多,而不是一個。當時空連續體擴張時,這樣的「大爆炸」就會在其中發生,從而產生新的宇宙,這些爆炸和它們的宇宙是公共時空的一部分。在太空中,這樣的「泡泡」有很多。
  • 珍念,霍金與比利時科學家發表宇宙大爆炸的最終理論
    ▲史蒂芬·霍金據美國物理學網日前消息稱,《高能物理學報》(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5月2日刊發了一篇研究論文,詳細闡述了已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與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的託馬斯·赫託格(Thomas Hertog)教授合作完成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最終理論
  • 宇宙不是唯一的?科學家提出多元宇宙假說與平行宇宙假說
    但是逐漸的科技發展之後,地球才發現地球是一顆球體,我們地球處在太陽系當中,太陽系僅僅又是銀河系的一個系統罷了,銀河系又在宇宙當中是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所以說宇宙的龐大是我們人類沒有辦法想像的。而且對於宇宙有沒有邊界?宇宙之外會是什麼?會不會還存在著更大的宇宙?這一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 宇宙中可能存在白洞,讓我們的宇宙從多元宇宙「泡沫群」中誕生
    我們的宇宙誕生之前有什麼?這個問題本身比現代宇宙學要早至少1600年。公元前四世紀有位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對神創造宇宙之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爭論。他的結論是,聖經中的「起初」一詞暗示著上帝以前沒有做過任何事。此外,奧古斯丁認為,世界不是在某個時候由上帝創造的,而是那個時間和宇宙是同時創造的。
  • 霍金去世前的最後一篇黑洞論文在網上公開
    今年3月14日,著名的理論物理科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在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據Engadget報導,霍金去世前的最後一篇研究性論文近日在ArXiV網站公開,該論文由他和劍橋、哈佛的專家合著,名為《Black Hole Entropy and Soft Hair(黑洞熵與軟毛髮)》。熵理論估計不少人略知一二,而「軟毛髮」則是霍金近些年提出的概念,是指存在於黑洞事件視界附近的零能量粒子。
  • 多元宇宙理論是一把虛假的萬能鑰匙?我們應聽聽這些反對的聲音
    如果不是唯一的,其他的宇宙又在哪兒?關於我們這個宇宙以及宇宙中的未解之謎,類似的問題可以提出成千上萬個,但都沒有答案,這也凸顯出了人類藉以理解宇宙本質的科學理論的失敗!在21世紀的第30年的開端,一個疑慮已成定局:在揭示現實宇宙的真正本質這方面,人類的認知極其有限,我們還沒有一個科學理論能夠接近這一本質,或許永遠也無法真正探究到這個本質。
  • 我們現在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嗎?是否有「平行宇宙」的存在?
    近年來,英國科學家在我們的宇宙中發現了另一個「宇宙」的蹤跡,他們認為這可能證明了一個多元宇宙的存在。如果膨脹率稍微改變一點,我們的宇宙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因此,許多科學家開始懷疑「宇宙飛漲」的模型。支持「宇宙永恆膨脹理論」的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只是更大宇宙中的一個。
  • 宇宙竟不是唯一,科學家發現「宇宙牆」,證實霍金平行宇宙假說
    其實霍金對此早就提出過假設,他認為宇宙並不是單獨存在,宇宙與宇宙之間擁有隔離地帶,也就是霍金所說的平行宇宙,這也是我們一直未能探明外星文明的原因。科學家對這個邊緣地帶起名叫「宇宙牆」,那麼它之後真的存在其他宇宙嗎?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多元宇宙論只是尚未被驗證的科學假說。它有著嚴謹的科學推理,並不是泛泛而談的空想。多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中日甲午海戰那年就被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之後發展出的多元宇宙學說種類冗雜繁多,暫且列舉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宇宙理論。
  • 科學家稱 我們現有的宇宙並非唯一
    格林尼認為,目前最新的宇宙學理論研究顯示,我們所在的宇宙的確很有可能只是數十億個宇宙中的一個,也就是說現有的宇宙並非唯一。   愛因斯坦的困惑--我們所在宇宙是唯一的嗎?  「真正令我感興趣的是,上帝在創造世界時是否有所選擇。」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這樣提出關於宇宙是否唯一的質疑。
  • 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看了科學家的解釋,我們會大開眼界
    在探索宇宙的時候,很多科學家就會想,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是唯一的嗎?很多民科也嘗試著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以前我們的科技落後,認為地球是唯一的,太陽是唯一的,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有無數像地球這樣的星球,那麼是否也有無數這樣相似的宇宙存在呢?隨著我們對宇宙探索的深入,科學家提出的觀點也越來越多。很多證據也越來越證明我們所處的宇宙很可能不是唯一的。
  • 霍金最終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 T.Reyes在霍金去世前,提交了一篇論文,提出他關於宇宙起源的最終理論,5月2日發表了這篇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大爆炸理論,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宇宙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以及宇宙是如何演化的。這篇題為「從永恆的宇宙膨脹中平穩退出」的論文,發表在《高能物理》期刊上。
  • 平行(多元)宇宙:並不是科幻題材,基本上被證實存在了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平行(多元)宇宙。(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首先科學解釋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