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可能存在白洞,讓我們的宇宙從多元宇宙「泡沫群」中誕生

2020-10-11 嶽悅於世

我們的宇宙誕生之前有什麼?這個問題本身比現代宇宙學要早至少1600年。公元前四世紀有位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對神創造宇宙之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爭論。他的結論是,聖經中的「起初」一詞暗示著上帝以前沒有做過任何事。此外,奧古斯丁認為,世界不是在某個時候由上帝創造的,而是那個時間和宇宙是同時創造的。

愛因斯坦揭開宇宙的面紗,後人紛紛跟進

到了20世紀初期,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出了非常相似的結論。只要考慮質量對時間的影響。行星的巨大質量會扭曲時間,與地球上的人造衛星相比,地球上的人類運行時間要慢一點。站立在高樓中的人的時間甚至比獨自站立在田野中的人的時間還要慢。只不過差異很小,無法被我們察覺。

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比利時宇宙學家喬治·勒梅特於1927年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提出宇宙起初是一個叫奇點的無限小的點(不過密度無限大),而大爆炸則導致了它的膨脹成為了我們認知中的宇宙。這個理論後來被霍金和羅傑斯完善成大爆炸理論。「大爆炸之前有什麼?」這個問題是有理論錯誤的,宇宙的所有物質以及空間、時間都是在大爆炸之後才出現的。奇點時期沒有時間概念何來「之前」之說?

不過為了方便敘述我還是用「之前」這個詞來說明,那現在問題的答案明確了嗎?所以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個奇點?並沒有這麼簡單,愛因斯坦死後的幾十年中,量子物理學的出現和許多新理論復活了有關大爆炸前宇宙的問題,勒梅特的理論只是其中之一。

我們的宇宙是從一堆大泡沫中誕生的一個小泡沫?

有這麼一個觀點,我們的宇宙只是一個新誕生的宇宙,在我們之前存在更多的古老宇宙,它們或消亡或與我們共存。這個觀點對應的是宇宙膨脹理論,如果將宇宙比做泡沫的話那我們的宇宙是從上一個宇宙泡沫中冒出來的。

最初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是在大爆炸之後膨脹的,宇宙形成初期膨脹速度很快,這樣的話宇宙背景圖上的溫度、能量密度波動應該是均勻的。可是當科學家根據觀測數據畫出背景圖後,發現它的不均勻的!圖中的密度分布很像泡沫,於是就誕生了「泡沫」假說。這個理論認為宇宙初期就像泡沫,它們能膨脹成為如今宇宙,這麼說多元宇宙是可能存在的並在不斷孕育新的宇宙。

不過泡沫膨脹是要向內輸入氣體的,使我們這個宇宙膨脹的「氣體」從何而來?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為「白洞輸出」,我們都知道黑洞是能吸收很多物質的,但這些物質去哪了?有人認為是被壓縮到自己內部壓縮到最小的奇點級別就成了下一次宇宙大爆炸;還有人認為黑洞是連著白洞的,黑洞將我們這個宇宙的物質吸入,通過白洞輸出到下個宇宙使其膨脹(黑白洞充當宇宙之間的排氣/充氣閥)。而我們這個宇宙也有白洞的存在,不斷地將上一個宇宙的物質輸入以維持自身膨脹。

所以一些科學家提出,我們的宇宙可能誕生於一個黑洞內,而我們自己的宇宙中的每個黑洞也可能各自包含獨立的宇宙。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答案,比如說泡沫外的「空氣」和泡沫內的有區別嗎?泡沫破裂會發生什麼?等等。

無論宇宙是以各種形式誕生,宇宙之前有什麼都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也許我們宇宙之外有另一套物理教科書,他們的科學正與我們背道而馳。

相關焦點

  • 在宇宙中,白洞這個理論中的天體,是否真的存在
    在宇宙中,白洞這個理論中的天體,是否真的存在什麼是白洞?如果對天文學有興趣的人,可能會聽說過這個術語。它是在宇宙中相對於黑洞提出的一個理論天體。那麼白洞是否真實存在?根據學術名不難看出,白洞是黑洞的對立面。你無法逃離黑洞,那麼也無法進入白洞。自20世紀70年代,天體物理學家就提出了「白洞」的理論。根據愛因斯坦推測,宇宙是無限的且由多維時空組成,這意味著宇宙中有許多高緯度和低緯度的穿插空間,白洞可能存在於扭曲的多維時空中。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他闡述了如果宇宙中有黑洞,就一定有白洞,黑洞白洞是貫穿的。
  • 黑洞、蟲洞、白洞,三個宇宙中神秘的存在,但最奇怪的是白洞
    做個形象一點的比喻,愛因斯坦主張我們的宇宙是一個靜態、有限、無界的彎曲封閉體,就像水面與水底的關係一樣,當我們用手用力的攪動水面的水,水面會形成一個漩渦狀,此時你會發現水面與水底離得更近了。蟲洞不像黑洞那樣具有著強大的引力源,撕碎一切,蟲洞沒有視界,所以只要進入其中的物體不會出現什麼狀況,霍金認為蟲洞是時空產生的裂隙,在每個角落都存在,即使是我們的周圍,但由於太過細小,肉眼根本看不見。
  • 多元宇宙很可能是存在的,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可能存在其他宇宙
    而我們對於宇宙的邊界,也有著很多的假設,比如說,多元宇宙就是我們對於宇宙的邊界的假設之一。 多元宇宙,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是多元的,所謂的多元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是以這樣的形式存在,但是在其他的宇宙之中
  • 宇宙中有黑洞,理論預測也應存在白洞,什麼是白洞呢?
    黑洞"概念只出現了一個世紀,然而它們卻成為宇宙中最迷人、最神秘的現象之一。然而,"黑洞"遠非最奇怪的:這種區別可能屬於"黑洞"理論雙胞胎——白洞。不過為了更好地理解什麼是白洞,先來認識什麼是黑洞。什麼是黑洞?在我們開始闡述白洞這個極為奇怪的概念之前,我們應該建立對黑洞的更好地理解。
  • 宇宙三大洞穴:黑洞、白洞、空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
    文/玉濁清宇宙三大洞穴:黑洞、白洞、空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宇宙是神秘的,自古以來人們就從未停止過探索宇宙的腳步,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的將目光投向了宇宙,在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人們至今還不能了解的東西,就比如說黑洞。
  • 宇宙中生命的象徵——「白洞」,它和黑洞相反,給宇宙帶來物質
    宇宙,是人類已知空間的總稱,也是所有物質和時空的總和,人類的全部文化和全部記憶,都在這片時空中,在宇宙之外存在什麼,或許是人類永遠無法解釋的難題。在無窮的宇宙中,存在無法計數的天體。當這些行星在宇宙中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規律。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由於恆星若想坍縮為黑洞,其坍縮速度將會超越光速,所以大多數的科學家並不認為黑洞是一種能夠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天體,始終只認為它是一種理論上的天體,而後,隨著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了不需要超越光速,恆星也可以坍縮為黑洞,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強大天體。而最初人類並沒有能力去尋找和觀測黑洞,黑洞在人類世界是以純理論的形式出場的。為黑洞提供理論支持的人是愛因斯坦,而將黑洞呈現在人類面前的人是史瓦西。由於恆星若想坍縮為黑洞,其坍縮速度將會超越光速,所以大多數的科學家並不認為黑洞是一種能夠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天體,始終只認為它是一種理論上的天體,而後,隨著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了不需要超越光速,恆星也可以坍縮為黑洞,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黑洞是真實存在的。
  • 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史蒂芬·霍金最後寫的一篇論文《多元宇宙》
    這是一篇關於多元宇宙的複雜論文,是史蒂芬·霍金與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託馬斯·赫託格合著,關於多元宇宙,首先要從宇宙的初期說起——大約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很多證據表明,我們的宇宙起源於一個無限密集的點,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內的所有物質都是在這個點上誕生的。但是奇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麼會發生大爆炸,人們已經不關心的了。
  • 科學家釋疑為何宇宙中只看見黑洞不見白洞?
    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俄勒岡大學的物理學家近日給出為何宇宙空間中看不到「白洞」的解釋。同時他的解釋也讓大家進一步了解了「黑洞」形成的原因。「白洞」和「黑洞」是聯繫在一起的,可能將「黑洞」倒置過來就是一直在尋找的「白洞」了。「白洞」通常不會單獨存在在空空的空間中,它大多都會在一些輻射物內爆炸。
  • 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科學家:不要用「之前」這個詞
    我們的宇宙誕生之前有什麼?這個問題本身比現代宇宙學要早至少1600年。公元前四世紀有位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對神創造宇宙之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爭論。他的結論是,聖經中的「起初」一詞暗示著上帝以前沒有做過任何事。此外,奧古斯丁認為,世界不是在某個時候由上帝創造的,而是那個時間和宇宙是同時創造的。
  • 宇宙中有黑洞和白洞,白洞是什麼呢?工作原理又是什麼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即使在一百光年以外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白洞,我們還需要一百年的時間來了解它,在這一點上,同樣的白洞很可能已經消失了。這是一個複雜的宇宙難題,然而,我們有可能已經有證據支持白洞的存在。在2006年,伽馬射線爆發為6年,一些人認為它可能起源於一個白色的洞。
  • 宇宙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
    在大約137億年前,我們很難想像整個宇宙整個宇宙作為奇點。大爆炸理論是試圖解釋宇宙形成主要理論之一,宇宙中的所有物質——所有空間本身——都以小於亞原子粒子的形式存在。一旦想到了這一點,就會出現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大爆炸前存在什麼?這個問題本身要比現代宇宙學至少早1600年。四世紀的神學家聖奧古斯丁(St.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科學理論中的七種平行宇宙哪種真實存在?
    在這個瘋狂的假說中他指出,處在疊加態的可能並不是光子,而是宇宙!因此,就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中就存在了一個可觀測宇宙和一個不可觀測的宇宙,但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處的宇宙。我們的可觀測宇宙是指我們所能看到的最遠的距離構成的一個以我們為中心的球體,它的半徑大約是光行距離138億光年,而由於宇宙的膨脹,它現在的實際半徑已經膨脹到了大約465億光年。對於465億光年外的宇宙,目前是不可觀測的,它跟我們沒有任何交集。
  • 科學家提出,宇宙本身可能是一個「白洞」,這是怎麼回事?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這種神奇的天體直到今天仍然困擾著科學家,黑洞強大的引力就像是一個無敵的深淵,不斷的吞噬周圍的天體變得更大,在宇宙中可能存在超乎我們想像的巨大黑洞,比如正在吸引著銀河系的「巨引源」。
  • 霍金生前提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是否有證據證明多元宇宙?
    但是,不能完全否定關於多元宇宙的理論,科學家們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於太空科學的知識,其中有許多可能性,使他們最接近的理論與黑洞有關。  技術日新月異,當我們在黑暗中了解宇宙的真相時,日子就不遠了。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平行宇宙理論。
  • 都知道有宇宙中有能夠吞噬一切的黑洞,那麼你知道有白洞麼?
    在黑洞還只是一個理論存在的時候,有一個與黑洞完全相反的星體,那就是白洞,白洞可以說是宇宙中的噴射源,黑洞擁有巨大的引力,可以吞噬一切物質,白洞卻完全相反,它可以向外部提供物質和能量,如果光從這點來看白洞是不是有一點像太陽呢。
  • 宇宙中除了黑洞和白洞,還有灰洞,有人認為類星體的核心可能是一個...
    白洞理論主要可用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現象。 白洞是宇宙中的噴射源,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所以白洞是一個只發射、不吸收的特殊宇宙天體,與黑洞正好相反。 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性質正好與黑洞相反的特殊天體。白洞目前還僅是一種理論模型,但尚未被觀測所證實。
  • 你知道宇宙中還有一種白洞嗎,白洞和黑洞有什麼密切關係?
    雖然白洞的知名度還沒有黑洞那麼高、那麼響,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預言到的兩種天體,黑洞是人們早已熟知的,而人們對於白洞則比較陌生,可是,它仍然是當代天文學家和愛好者關注的熱點:關於「白洞是怎樣形成的」「壽命有多長」、「宇宙中有多少白洞」等一系列的問題,即令人困惑,也讓人著迷。在科幻的世界中,許多宇宙飛船從黑洞進入,經白洞飛出,從而完成了神奇的宇宙冒險。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在開放宇宙理論中,遙遠的空間,有一個與我們現有的「已知宇宙」相同的宇宙,這也就是第一類平行宇宙泡沫宇宙理論每一個宇宙就相當一個「泡沫」,不同泡沫宇宙的碰撞會產生新的宇宙,我們現有的宇宙也可能是之前更大泡沫宇宙之間碰撞的結果,每一個泡沫宇宙都有不同的物理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