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生前提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是否有證據證明多元宇宙?

2021-01-13 網易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幫助下,人類首次成功地用望遠鏡尋找黑洞的真實面貌。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如何正確處理人的發展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關係顯得越來越重要。這正是荀子在《勸說》一章中所說的:「君子不異於人,而善於騙人」,用古人幾千年來的智慧來對待科學技術,依我拙見,就是要善於現代科學技術,造福我們和子孫後代。

  

  多元宇宙理論基於量子力學物理學,這個概念其實最早是由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提出的。目前上看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哲學,純粹的科學宗教,而不是正統的科學延展。

  已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去世前10天發表了最後一篇論文在《高能物理學雜誌》上。它也是《時間簡史》作者給人類留下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最後一篇理論。關於這一理論,他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一次採訪中對劍橋大學說:「我們並沒有一個單一的,獨特的宇宙「。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遠離真理的有趣理論,無論是從科幻小說到科學事實,都有一個概念表明,除了我們自己的宇宙之外,還有其他宇宙,您一生中所做的所有選擇都是交替出現的現實。這個概念被稱為「平行宇宙」,是多元宇宙的天文學理論的一個方面。

  

  目前的物理學的困難在於證明自然的四種力是否可以用一種力來解釋。物質的本身是能量,它會獨立於思想而行動。而對於能量,我們所知甚少。但是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質量其實就是能量的固有表現。

  在粒子物理學中,希格斯玻色子的基礎是芝諾(Zeno)的哲學概念,即理想主義者帕門尼德的追隨者,以及統治階級對「堅不可摧的移動者」的哲學信仰。質量這個概念是從幾千年前就有的,在力學史上,質量的定義最早由牛頓提出。

  

  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有「物質的量(質)是物質的量度,等於密度和體積的乘積」,現代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而馬赫認為,密度只能定義為單位體積的質量,因此牛頓對質量的定義是一個邏輯循環。其實可以認為,所有與廣義相對論有關的觀測和實驗結果都可以看作是兩個質量相等的證明。因此,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表示,它們表徵了物體的固有特性。 而根據希格斯機制,基本粒子因與希格斯場耦合而獲得質量,重新讓人們認識到質量的產生機制。

  

  目前的宇宙具有物質和反物質的超對稱性,但現代科學宗教卻聲稱相反。 多元宇宙之間沒有物質力量的相互聯繫,也沒有證據可以證明。

  但是,不能完全否定關於多元宇宙的理論,科學家們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於太空科學的知識,其中有許多可能性,使他們最接近的理論與黑洞有關。

  技術日新月異,當我們在黑暗中了解宇宙的真相時,日子就不遠了。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平行宇宙理論。天體物理學家伊桑·西加(Ethan Siegal)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關於「媒介」的文章中表示,時空理論上可能會永遠持續討論下去,但他表示,這種想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關鍵問題是宇宙的歷史還不到140億年,如果我們能夠證明宇宙本身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簡言之,這限制了粒子重新排列自己的可能性,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證明幾乎難以完成。

  他說,同樣,宇宙開始時的膨脹也會成倍增加,因為「空間本身固有的能量」太多了。但他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膨脹速度明顯減慢,大爆炸產生的物質粒子沒有繼續膨脹。

  

  其實早在之前美國宇航局至少有四種理論可以解釋宇宙的存在:

  首先就是數學宇宙。另一種可能的方法是探索數學宇宙,這簡單地解釋了數學結構可能會隨著你所生活的宇宙而改變。」麻省理工學院學者馬克斯·塔馬克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引述「我真的相信,有一個宇宙可以獨立於我而存在,即使沒有人類也會繼續存在。」

  其次是有限的宇宙。我們本來不知道時空的形狀,直到愛因斯坦定義了彎曲的時空。如果宇宙有限,那麼必將存在宇宙外的物體。道家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理論也能解釋的通。但考慮到這一點,宇宙有可能會開始重演,有限宇宙意味著,我們的宇宙可能性會有所重複。這是因為粒子只能以固定的多種方式結合。

  

  對於泡沫宇宙。另一個關於多重宇宙的理論來自於「永恆膨脹」。作為一個宇宙學家,當你看到宇宙的某個區域時,就像一個宇宙大爆炸。然而,其他空間將繼續膨脹。所以,如果我們把我們的宇宙看作一個泡沫,它是在一個泡沫網絡中。這個理論有趣的是,其他宇宙可能與我們自己的物理定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們之間沒有聯繫。

  

  最後一種就是子宇宙理論,這意味著許多宇宙可以遵循量子力學的理論(亞原子粒子的行為)。如果你遵循概率定律,那就意味著你所做的每一個可能的結果,都會有一系列的宇宙誕生,每個宇宙都會看到一個結果。

  顯然這些理論甚至都沒有證據,更沒有連貫的論據,也沒有哪個物理大家出來聲明論證。

  

  換句話說,我們可能只有兩個宇宙的證據:可見的宇宙和不可見的宇宙。

  

  總而言之,多元宇宙假設為某些現象提供了解釋,但完全不科學。科幻小說中的多元宇宙歷史悠久,再加上缺乏證據,使其顯得荒謬。作為一個假設,它具有強大的解釋力,但是由於缺乏預測力或證據,它作為科學理論完全無法獲得關注。更糟糕的是,我們可能永遠也看不到其他宇宙的證據:物質,能量或信息交換的時刻,就其定義而言,它們是我們宇宙的一部分。

  

  其實對於我們這個宇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測量「,它為我們展現了這麼一個宇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霍金最後論文曝光:提出證明多元宇宙方法,或改變人類宇宙觀
    英國《泰晤士報》3月18日報導,霍金在去世前兩周提交了最後一篇論文,其中提出了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進行太空探測的數學方法。如果這些證據在霍金的有生之年就能找到,那他很有可能將得到諾貝爾獎。這篇論文的合著者是比利時魯汶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赫託格(Thomas Hertog),他在2周前與霍金見面,得到了霍金對論文的最終認可。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多元宇宙論只是尚未被驗證的科學假說。它有著嚴謹的科學推理,並不是泛泛而談的空想。多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中日甲午海戰那年就被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之後發展出的多元宇宙學說種類冗雜繁多,暫且列舉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宇宙理論。
  • 史蒂芬·霍金最後的論述:多元宇宙
    多元宇宙。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合著者託馬斯·赫託格的上一篇論文說,也許,只是也許多元宇宙畢竟沒有那麼複雜。他去世的前幾天,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完成了他的最後一篇研究論文。如果我們至少不能找到一些支持多元宇宙假說的觀測證據,那麼建立一個關於宇宙(或多個宇宙)的奇妙數學模型又有什麼意義呢?霍金不是多元宇宙的粉絲。那麼,霍金和赫託格的研究與這個無情的多元宇宙有什麼關係呢?
  • 多元宇宙:遙遠有多遠?
    我們這個宇宙是否佔據了所有的特殊性,它是否可能僅僅是一個多元宇宙的一小部分?如果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只是多個宇宙中的一個,而又僅僅是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那我們是不是又會以某種方式回復到一種特殊的狀態?在哥白尼發表其主要著作後的四個世紀中,他已經成為一個科學變革的符號:運用智慧來改變我們基於已有經驗常識對這個世界的思考方式。哥白尼原理實際上已是哥白尼原著思想的延伸。
  • 霍金生前最後一篇論文發表: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霍金生前著作文章無數,他最後修改的這一篇一經發表便引發大量關注,人們想看看霍金最後留了什麼話,畢竟,從此以後世界再無霍金,這也是人們緬懷霍金的一種方式吧。這篇文章無疑還是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霍金最熟知的領域。核心思想就是平行宇宙沒那麼多。
  • 霍金寫的最後一篇論文,提出多元宇宙並非無限形成
    一些物理學家不認為膨脹會無故中止,他們嘗試提出膨脹的驅動力:宇宙在更高能量的「假真空」狀態會幾何級數地膨脹,當能量變低,變為「真真空」狀態時,膨脹就會變慢。這個能量降低的過程中,我們所知的宇宙像個泡泡一樣越吹越大。而這個降低的過程是隨機的,這導致了多元宇宙的產生,這些宇宙各不相同,光速等基本的物理量也大相逕庭,我們所在的宇宙正是這無限多個多元宇宙中的一個。
  • 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史蒂芬·霍金最後寫的一篇論文《多元宇宙》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有位女記者提出一個苛刻的問題,但霍金微笑著回答:「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後來,霍金不僅以成就徵服了科學界,也以頑強搏鬥的精神徵服了全世界。不幸的是,2018年3月史蒂芬·霍金去世,在去世的前幾天,他完成了最後一篇研究論文,並於4月27日發表在《高能物理學雜誌》的網站上。
  • 這就是為什麼多元宇宙必須存在
    自宇宙大爆炸以來,除了可能到達我們的光信號之外,是否存在一個虛無的深淵?是不是有更多像我們一樣的宇宙,超越了我們的觀測極限?還是有一種多元宇宙,本質神秘,永遠看不見?除非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存在嚴重錯誤,否則多元宇宙一定是答案。這是為什麼。多元宇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概念,但它的核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
  • 多元宇宙很可能是存在的,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可能存在其他宇宙
    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我們所處的宇宙無疑是浩瀚無際的,以我們目前的科學水平來說,我們還不能走出太陽系,更不用尋找到宇宙的邊際了。但即使如此,這也不妨礙我們去想像,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界。
  • NASA南極發現平行宇宙證據,「我們旁邊」或許存在一個鏡像宇宙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了NASA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平行宇宙的證據。平行宇宙的主流理論有兩種,一種來源於量子力學;另一種為多元宇宙源於暴脹理論,而這次的證據是第三種宇宙。阿蘭古斯提出了暴脹理論解決了這3個問題:宇宙在早期量子漲落引發了劇烈快速的膨脹,創建並捋直了我們的空間,使它的曲率為0,宇宙繼續膨脹。
  • 多元宇宙到底藏身何處?專家:宇宙或許全是模擬
    宇宙包含著兩萬億個星系,平均每個星系有大約1億顆恆星,如果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中,這些世界隱藏在哪裡呢?多元宇宙概念是指除當前宇宙之外,還無形存在著多個宇宙,或許其它宇宙中還真實存在類似的星球。天體物理學家艾琳·麥克唐納(Erin Macdonald)曾自稱「超級科幻書呆子」,6月17日她在科學座談會議中指出,雖然科學家迄今未發現多元宇宙存在的證據,但仍有多項假設理論應用物理法則探索多元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有時挑戰我們對現實宇宙的認知。艾琳解釋稱,我們的宇宙存在於時空結構之中,3D空間結合時間,形成一個4D結構。
  • 科學家找到平行宇宙證據?終於被證實?
    今年5月19日,有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幾名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疑似平行世界存在的證據,並指出這個平行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是在宇宙大爆炸時期一同形成的,是一個物理規則恰好和我們相反的一個鏡像世界,這則消息也成功的引起了一片譁然、爭議不斷後,NASA科學家也表示,只是發現了異常粒子,與平行宇宙無關,從宇宙誕生到如今的2020年,宇宙已有200多億歲了,要知道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足以讓任何一個極致強大的文明走向滅亡
  • 科學家找到平行宇宙證據?終於被證實?
    今年5月19日,有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幾名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疑似平行世界存在的證據,並指出這個平行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是在宇宙大爆炸時期一同形成的,是一個物理規則恰好和我們相反的一個鏡像世界,這則消息也成功的引起了一片譁然、爭議不斷後,NASA科學家也表示,只是發現了異常粒子,與平行宇宙無關,從宇宙誕生到如今的2020年,宇宙已有200多億歲了,要知道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足以讓任何一個極致強大的文明走向滅亡
  • 多元宇宙是否存在?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多元宇宙。在整個歷史中,那些反對多個宇宙的爭論總是被證明是錯誤的。實際上,多元宇宙的最初擁護者就是提出原子存在的古希臘人。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相信他們的原子理論需要無限的世界(「世界」與「宇宙」同義)。他們後來的追隨者伊壁鳩魯也承認了多個世界的現實。他總結道:「有無限的世界,既有我們的世界,也有他們的世界。」
  • 多元宇宙是否是量子力學唯一的合理解釋?
    他想知道波函數的崩潰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是否需要一個有意識的人來引起崩潰?埃弗雷特有不同的想法。近年來,許多物理學家開始接受多元宇宙是量子物理學唯一合理解釋的觀點。大衛·多伊奇、馬克斯·泰格馬克、布萊斯·德維特、肖恩·卡羅爾等人堅持認為,多元宇宙不能被認為是一種「解釋」。這只是生活在量子宇宙中的一個事實。多元宇宙的哲學問題如果有很多很多的我的副本都存在於不同的平行世界中,每個都有一個共同的過去,我如何擁有一個唯一的自我?
  • 什麼是多元宇宙,它與現實宇宙之間有何聯繫呢?
    多元宇宙又稱平行宇宙,它是基於量子理論所提出的一種設想,是從量子理論中關於宇宙的基本組成-量子具有的不確定性出發,繼而設想到現在所處的宇宙是從原始宇宙中分離出去的,與原始宇宙保持著一定相似性但又具有不同性質的宇宙空間。
  • 宇宙竟不是唯一,科學家發現「宇宙牆」,證實霍金平行宇宙假說
    如果告訴你地球不止一個,可能你會追問其他地球在哪,並與小編大肆討論,但假如我告訴你宇宙不止一個,或許你只會說小編有病。其實霍金對此早就提出過假設,他認為宇宙並不是單獨存在,宇宙與宇宙之間擁有隔離地帶,也就是霍金所說的平行宇宙,這也是我們一直未能探明外星文明的原因。科學家對這個邊緣地帶起名叫「宇宙牆」,那麼它之後真的存在其他宇宙嗎?
  • 「我們旁邊」或許存在鏡像宇宙,NASA在南極發現潛在證據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了NASA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平行宇宙的證據。平行宇宙的主流理論有兩種,一種來源於量子力學;另一種為多元宇宙源於暴脹理論,而這次的證據是第三種宇宙。>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沒有信息傳遞卻極度相似;阿蘭古斯提出了暴脹理論解決了這3個問題:宇宙在早期量子漲落引發了劇烈快速的膨脹,創建並捋直了我們的空間,使它的曲率為0,宇宙繼續膨脹。
  • 「我們旁邊」或許存在鏡像宇宙,NASA在南極發現潛在證據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了NASA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平行宇宙的證據。平行宇宙的主流理論有兩種,一種來源於量子力學;另一種為多元宇宙源於暴脹理論,而這次的證據是第三種宇宙。阿蘭古斯提出了暴脹理論解決了這3個問題:宇宙在早期量子漲落引發了劇烈快速的膨脹,創建並捋直了我們的空間,使它的曲率為0,宇宙繼續膨脹。
  • 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看了科學家的解釋,我們會大開眼界
    在探索宇宙的時候,很多科學家就會想,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是唯一的嗎?很多民科也嘗試著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以前我們的科技落後,認為地球是唯一的,太陽是唯一的,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有無數像地球這樣的星球,那麼是否也有無數這樣相似的宇宙存在呢?隨著我們對宇宙探索的深入,科學家提出的觀點也越來越多。很多證據也越來越證明我們所處的宇宙很可能不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