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家研究顯示全球氣候可能進入新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據俄羅斯《塔斯社》近日報導,來自新西伯利亞地區水文科研所水文及生態處的科學家表示,全球氣候變化雖會繼續但不會導致冰川的大量融化,2022年之後全球氣候有望進入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俄科學家表示,根據他們的研究,在最近的6年,也就是至2022年,此輪全球變暖還會持續並最終以升溫約1.1℃結束。在此之後,全球氣候將逐漸進入一輪變冷的周期,氣候變化與人類消耗化石燃料排放溫室氣體並無直接關係。該所研究團隊一向認為全球變暖並不是由人類活動導致,而是有其自然的特性。地球溫度的升高與降低主要反映地表吸收和反射來自太陽能量的比例。其研究結果顯示,地球一直存在周期性的溫度變化,一般一個周期包含10年快速變暖及40~50年逐漸變冷的過程。

  據俄氣象數據顯示,俄境內2015—2016年氣溫達到多年的高點,同時,北極地區也呈現快速變暖的趨勢,2016年北極冰蓋呈現多年來的最小面積。

(責任編輯:吳鵬)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預測全球氣候要變冷
    新華社莫斯科1月8日電記者秦德岐報導近一百年來,全球氣溫平均升高了0.7℃。多數專家認為地球氣溫還將逐漸升高,但有一些科學家認為,下一個千年地球氣候將逐漸變冷。   據俄羅斯《今日報》報導,提出地球將變冷的是一批俄羅斯、法國、美國的冰川學家。
  • NASA宣布太陽已經進入新一輪周期
    太陽活動度過了極小期,已經進入新一輪周期,即第25周期。在當地時間2020年9月15日舉辦的一場媒體活動中,美國宇航局NASA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專家,討論了他們對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的分析與預測,以及未來空間天氣對地球上的生活與技術、太空中的太空人的影響。
  • 從「全球變暖」到「全球變冷」:誰在忽悠地球—新聞—科學網
    進一步研究揭示,20世紀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近50年觀察到的氣候改變速度是此前百年的兩倍,並將氣候改變歸結為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研究成果影響逐步走出學術領域,進入公眾生活,但與「臭氧層損耗問題」相比,全球「氣候變暖」在當時只是一個邊緣話題。
  • 全球變暖和全球變冷,哪個更可怕?
    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是個不爭的事實。之前,對於全球氣候變暖,普遍認為「極其可能」是人類影響造成的。不看數據,就以自身的體感來說,很多人感覺進入冬天之後好像更冷了!再加上這組數據,說好的全球變暖呢?這明明就是全球變冷吧!就在大家陷入全球變暖的恐慌之中,有一位俄羅斯科學家站出來說,全球持續變暖只是一個「神話」。當然人家科學家是根據北極冰層增減周期和當前氣候周期趨勢,有理有據的推測,地球將在本世紀末進入全球性寒冷階段。
  • 地球變熱,科學家又預計2030年進入小冰河,到底是熱還是冷?
    所以很多人都說,我們地球是不是進入小冰河時期了,但是世界氣象組織又出來說明了,2020年全球仍然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但是真正的可以說明的是這也是屬於正常的氣候模式,並不是特殊的天體轉變,但是小冰河時期的熱議有沒有停止,部分科學家們研究還是在說小冰河的到來,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
  • 變冷!誰在忽悠地球?
    在此過程中,氣候變暖被科學家、政府和相關國際組織列為事關全球安全的重大問題並為廣大民眾所熟知。  「氣候變冷」  一直如影隨形不懈挑戰  在一些科學家論證氣候為何會變暖及其帶來的可怕後果時,在各類媒體熱情報導國際社會圍繞溫室氣體減排付諸的努力時,另一種截然相反的研究結論如影隨形,那就是全球「氣候變冷」論。實際上,這種觀點比全球「氣候變暖」論歷史更悠久。
  • 變暖與變冷之爭
    從科學家打賭說起 據俄羅斯新聞網援引英國《衛報》報導,主要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情況的兩名俄羅斯科學家堅持認為,全球變暖的說法過於誇張,今後10年全球氣候將變冷。他與俄羅斯科學家正式打賭。安南博士曾向美國氣象學教授理察.林森發起挑戰,後者同樣認為人類活動並未對氣候產生強烈的影響,今後20年地球溫度將會下降。與此同時,英國環境保護運動積極推動者、《衛報》觀察家喬治.蒙比奧特在BBC廣播節目中,向全球變暖問題專家邁倫.埃貝爾發起挑戰。
  • 地球還會進入小冰河?NOAA:4月太陽活動可能進入第25個周期
    作者:文/虞子期 4月9日,我們得到一個關於「太陽活動」的新消息,那就是近日美國《新聞周刊》發表了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NOAA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我們地球將可能在4月正式進入到新一輪的活動周期,這一下可以說是消除了大家長期以來對「小冰河時期」的一個看法,因為太陽活動可能緩慢活躍起來了
  • 科學家警告:地球氣候將進入「溫室」,大周期加速
    、暖室、冷室和冰室四種不同的氣候狀態來應對地球軌道、溫室氣體水平和極地冰蓋範圍的變化。由於研究小組的氣候記錄涵蓋了6600萬年的時間段,研究人員還不得不考慮天文因素對地球氣候的影響,也就是說,地球緩慢變化的軌道和向太陽傾斜的機制同樣值得被考慮
  • 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原標題:太陽可能本月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太陽可能於本月邁入新一輪活動周期——太陽周期25(CS25)。不過,具體哪一天發生目前還難以確定。
  • 地球真要冷了?科學家預測:將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可能快來了
    全球變暖是如今的一個特定事實,但是時不時也有一些「相反」的消息,確實也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並且只要大家一看到這樣的消息,都會說一句話「一會地球變熱,一會地球變冷」到底有沒有準確的?在前面,我們也才說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南極上空約90公裡的高層大氣層之中,出現了異常降溫的情況,其中降溫速度是行星表面平均變暖速度的10倍。並且在過去的24年之中降低了3度。
  • 一研究顯示:全球變暖不一定是人為因素造成
    新華網南京3月10日電(記者凌軍輝)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獲悉,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由該所主持的「湖泊沉積與環境變化研究」成果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很可能是一種自然周期變化的結果,與人類活動沒有必然的聯繫,不久的將來,全球氣候有可能逐漸變冷。
  •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科學家預測2020後地球將進入冰河期!
    說起未來的氣候形勢,很多人都會想到全球變暖,如今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當前環境的大趨勢,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氣溫明顯的升高。在全球變暖大肆的報導下,科學家也稱太陽活動即將進入衰退期,太陽黑子活動減弱,地球或將進入「冰川時代」。兩派言論「摩拳擦掌」,我們究竟該相信哪一個呢?
  •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科學家預測2020後地球將進入冰河期
    說起未來的氣候形勢,很多人都會想到全球變暖,如今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當前環境的大趨勢,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氣溫明顯的升高。在全球變暖大肆的報導下,科學家也稱太陽活動即將進入衰退期,太陽黑子活動減弱,地球或將進入「冰川時代」。兩派言論「摩拳擦掌」,我們究竟該相信哪一個呢?
  • 俄科學家質疑暖全球化論 預言地球將進入寒冷期
    俄科學家質疑暖全球化論 預言地球將進入寒冷期   俄羅斯科學家指出
  • 研究顯示:氣候變暖扭轉了6500年的全球降溫趨勢
    外媒稱,一項研究表明,過去150年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抵消此前6500年自然降溫過程的結果。據《今日美國報》網站7月1日報導,科學家重現了過去1.2萬年的全球平均氣溫,以此得出結論。他們通過研究來自世界各地的「古氣候」數據推斷歷史溫度變化。這些「古氣候」數據包括湖泊沉積物、海洋沉積物、泥炭和冰川冰等。
  • 全球變冷—新仙女木事件
    在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下,大批動植物進入繁殖全盛期,歐亞大陸上生活著大量的猛獁象、劍齒虎,美洲大陸上高達幾十米的紅杉樹下生活著兇猛的美洲獅,還有靠狩獵和採集為生的克勞維斯人。全球氣候溫和溼潤,生態系統一片欣欣向榮,但好景不長,在12800年前,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強烈變冷期,短時間內,氣溫下降了7—8℃,這次冷事件就是「新仙女木事件(YD事件)」。
  • 地球要變冷了?據科學家預測將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可能快來了
    全球變暖帶來「相反」效應,南極溫度下降三度。似乎在人們眼中全球變暖已經是大勢所趨,夏日炎炎的天氣哪裡會想到可能有「極寒」?這就不得不說這「相反」效應真實存在,還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一會變熱,一會變冷的奇怪天氣需要我們探究探究。
  • M4.4級耀斑爆發,冬天不冷了?科學家:太陽活動進入降低時代
    而根據科學家預估,這個活動區一周後將隨著太陽自轉進入地球視野,但不能斷言該活動區到時是否還會如此活躍。也就是說,暫時不清楚太陽是否會再次爆發太陽耀斑,如果再次爆發M4.4級或以上強度的耀斑,那麼就可能對地球帶來影響,主要影響就是耀斑對衛星或信號的影響。
  • M4.4級耀斑爆發,冬天不冷了?科學家:太陽活動進入降低時代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我們從側面監測到的強度並不是最大的,實際強度可能更高,不排除屬於X級。而根據科學家預估,這個活動區一周後將隨著太陽自轉進入地球視野,但不能斷言該活動區到時是否還會如此活躍。確實從太陽活動情況來看,不少的科學家會將其結合到氣候變化上,因為這是太陽活躍的標誌,但是冬季冷不冷其實與太陽並沒有絕對性的關係,冬天的氣候是與地球相關的自然因素關係最大,所以還是得看地球的氣候變化。而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地球的升溫也成為了趨勢,並且用數據可以證實,同時人類溫室氣體的排放也再次創下了新高,這只能說明,升溫會越來越強,這才是影響地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