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萬年未見!科學家警告:地球氣候將進入「溫室」,大周期加速

2020-09-20 環球科學大觀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六千六百萬年前,一顆10億枚核彈頭當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天空頃刻間被汽化的巖石和塵埃籠罩,直接造成地球上絕大多數動植物物種的死亡,恐龍也隨之走向滅亡。然而,一種被稱為有孔蟲的海底浮遊生物卻依舊像數億年前一樣繁殖,用海洋中的鈣和其他深海礦物為自己構建出堅固的貝殼。當這些有孔蟲不可避免地死亡並最終成為海底沉積物時,地球的那一小段歷史便被永久地封存了起來。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這些貝殼,試圖尋找有關古代地球海洋溫度、碳平衡以及空-海礦物成分的種種線索。令人興奮的是,研究人員在分析了數千個有孔蟲樣本中的化學元素後,建立起了地球上有史以來最為詳盡的氣候記錄,進而向世人揭示了地球當前嚴峻的氣候現狀。該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為了編制新的地球史氣候圖,科學家們調查了數十年來從世界各地海洋中鑽取得到的深海有孔蟲化石。有孔蟲最古老的近親出現在近10億年前的海洋中,從海床向下挖掘得越深,發現的有孔蟲標本就越古老。有孔蟲殼中碳和氧同位素的比值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氣候的重要信息。例如,氧同位素18O和16O之間的比值可以揭示出當有孔蟲形成殼時周圍水的溫度,前者比率越高,表明海水溫度越低;碳同位素13C和12C之間的比率則揭示了微生物可食用有機碳的豐富程度,較高的比率與大氣中較高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含量有著密切的關係。

整合數十年的深海鑽探任務記錄,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從恐龍死亡到今天這6600萬年新生代時期地球的氣候變化,顯示了地球如何通過溫室、暖室、冷室和冰室四種不同的氣候狀態來應對地球軌道、溫室氣體水平和極地冰蓋範圍的變化。

由於研究小組的氣候記錄涵蓋了6600萬年的時間段,研究人員還不得不考慮天文因素對地球氣候的影響,也就是說,地球緩慢變化的軌道和向太陽傾斜的機制同樣值得被考慮,也即米蘭科維奇周期。

當研究小組將軌道數據與同位素氣候數據疊加後發現,軌道變化對全球氣候產生的影響不甚顯著,但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氣候狀態的每一次重大變化都與大氣溫室氣體水平的劇烈變化有關。例如,恐龍滅絕後約1000萬年,地球短期內從溫室狀態躍升至暖室狀態,全球平均溫度比現代水平高約16攝氏度,這正是大量溫室氣體進入大氣中所致。而大氣中過量的碳排放則來源於北大西洋巨型火山的噴發,即「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在接下來的2000萬年中,隨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從大氣中消失,南極洲冰蓋規模開始再次上升,地球隨即進入了新的冷室階段,其平均地表溫度比現代水平高出約4攝氏度。大約300萬年後,在北半球北極海冰形成與洋流作用的雙重驅動下,地球進入了冰室階段。

現在,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正導致地球氣溫上升到數千萬年來從未有過的程度,這種上升程度遠遠超出了地球軌道偏移所引發的自然變化。模型預測顯示,若當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保持穩定態勢,那麼地球平均溫度可能會飆升至自古新世-始新世以來的峰值,從冰室到暖室的轉變僅需短短數百年。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評估,在保持現有態勢的情況下,到2300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將達到5000萬年來從未有過的高度。研究人員認為,目前人為導致的全球變暖速度遠遠超過新生代任何時期的自然氣候波動,並有可能將地球從漫長的冰室狀態推向暖室狀態,這影響將遠超預期。

在距今數千萬年前的那段時間裡,地球平均溫度曾顯著高於今天。由於那段時期的氣候變化模式與今天人類所經歷的氣候尤為相似,所以引起了國際科學界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關注。德國不萊梅大學海洋環境科學中心的託馬斯·韋斯特霍爾德教授表示,現在我們可以更準確地知道地球歷史上什麼時候更暖或更冷,以及更深入地了解其內在的動力學驅動機制。

責編: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Forest carbon sink neutralized by pervasive growth-lifespan trade-offs,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 Vol. 11, Article number: 4241.

相關焦點

  • 幾千萬年來首次!地球將出現溫室狀態,科學家:這是可怕的消息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的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地球將會出現溫室狀態,而這樣的溫室狀態,所造成的影響,將是數千萬年來,所沒有見過的。對這些研究,科學家們把它發表在《生命科學》上。
  • 2050年人類文明將停滯?科學家警告:必須採取「緊急行動」對抗氣候
    過去這十年是現代氣候中最熱的十年,2015-2019年的五年也是人類所經歷的最熱五年,2020年1月又是有記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月,這些都意味著一個噩夢般的氣候變化趨勢。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全球海平面已經處於有記錄以來的最高位置,對此聯合國專家警告稱:人類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來對抗氣候變化的影響。
  • 2030年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休眠期」太陽休眠期是指太陽活動減弱進入「休眠」狀態,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科學家一般認為,太陽活動的周期大概是10-12年。研究發現,進入第26周期(2030年至2040年),被列為觀測對象的太陽兩個層面的電磁波變得完全不同步,導致太陽活動劇烈減少。
  • 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又說10年後地球進入小冰河,冷熱難分?
    這說明什麼問題,那就是人類對氣候改變並沒有做出多大的努力,就算是地球的自身進化,也改變不了溫室氣體的狀態,所以對極端氣候的轉變也將是未來重要的工作。一直高呼全球變暖是沒有問題的,確實也有說小冰河時期的事件,但是這個說明只是部分的研究,並且我們在看的時候,也只能作為參考即可,並不是說科學家說地球進入小冰河就是小冰河了。而部分科學家說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其實也是根據太陽活動變化來了的。
  • 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又說10年後地球進入小冰河,冷熱難分?
    這說明什麼問題,那就是人類對氣候改變並沒有做出多大的努力,就算是地球的自身進化,也改變不了溫室氣體的狀態,所以對極端氣候的轉變也將是未來重要的工作。 一直高呼全球變暖是沒有問題的,確實也有說小冰河時期的事件,但是這個說明只是部分的研究,並且我們在看的時候,也只能作為參考即可,並不是說科學家說地球進入小冰河就是小冰河了。而部分科學家說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其實也是根據太陽活動變化來了的。
  • 科學家稱:2030年地球將迎來的「小冰河時代」,其影響卻沒這個大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曾經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時代」。這一發現是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召開的國家天文會議上公布的,瓦倫蒂娜扎爾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在會上介紹了他們研究的太陽活動周期新模型,預測到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減少60%,從而會進入「休眠期」,到時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其實對於地球是否會再次進入「小冰河時代」,科學家們目前持有的觀點也並不統一。
  • 6種極端氣候或襲擊全球,200名科學家聯合預警:地球或將崩潰
    但是,這些其實都不是地球面臨的最嚴重的危機,這些只能算是偶然發生的事件,真正的地球危機,是地球的氣候問題。就在上周,全球有200名科學家聯合發布了一項長達50頁的報告,警告人類地球的6種極端氣候或襲擊全球,地球或將崩潰。自從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地球的氣候危機就逐漸開始顯現。
  • 2020年或比2019年更熱!預測又是前五,科學家:地球氣候可能崩潰
    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加速增加,這並不是完全意外的。按照最新的科學預報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也將將成為排在前五名的最熱年份,確實按照如今的氣溫上升情況來說,這都是一個正常的模式,因為氣候的加劇已經在改變整個地球模式。
  • 地球真要冷了?科學家預測:將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可能快來了
    在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加速排放之後,全球變暖會變得更加嚴峻,地球的溫度會越來越高,那麼南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加速肯定就出現了。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專家表示,由於冰川快速融化,北極洋流變得更加湍急。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可能會引發小冰河期,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
  • 地球氣候出現異常,科學家警告:已到達臨界點,人類只有30年時間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氣候出現異常,科學家警告:已到達臨界點,人類只有30年時間!近幾年地球頻繁發生的一些自然氣候問題,想必作為地球上的生物—人類,我們應該非常的熟悉,全球氣溫正在不斷地變暖當中,而科學家也在警告著人類,目前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已經快到零界點了,人類還有30年的時間去改變地球的環境,否則結果是人類沒有辦法去承受的。
  • 地球將回歸五千萬年前遠古溫暖氣候:溫度全面暴增
    如今每平方米地表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約為1368瓦特,但在地球成型早期僅有1000瓦特。約4億年之前(當時海洋生物尚未進化成陸地生物),每平方米地表接收的太陽輻射約比今天少50瓦特。雖然當時陽光較弱,但較強的溫室效應抵消了這一不足(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事實上,近幾百萬年的地球溫度處於歷史最低值。但如今的陽光更加強烈,溫室效應也達到了幾百萬年來的頂峰。
  • 2020年以後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川建國確實沒有欺騙我們!全球氣候變暖原來真的就是一個大騙局?!
    驚天世紀大騙局:碳排放=溫室效應=氣候變暖,步步陷阱我們一定都還記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任8年,最為看重的「外交遺產」之一,就是在2015年12月,攜手全球領導人和科學家在巴黎共商預防「全球變暖」大計,最終籤訂了《巴黎氣候協定》。但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從競選時就不認同全球氣候變暖的說法。
  • 地球變熱,科學家又預計2030年進入小冰河,到底是熱還是冷?
    按照如今的氣候情況來看,全球變暖是趨勢,而小冰河出現的可能性不高,而說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的是來自於《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議上的一個報告,科學研究團隊瓦倫蒂娜·扎爾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共同發表的一個說明,科學家警告稱,預計在2030年的時候,太陽將會進入到「休眠期」,這個時候將會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
  • 科學家警告,太陽活動要減弱,地球會進入小冰河,人類會怎麼樣?
    確實在全球變暖的時代,有專家說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該消息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上還被提到過。這就類似於大家在2019年-2020年熱議的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一樣,都是利用太陽活動的變化給予的推測性說明,但是無法肯定我們地球一定會進入到小冰河時期,這也是長期以來,大家一直在說為何不能確定,到底會不會進入,這些確實都是推測性或者模擬性的數據。
  • 科學家警告,太陽活動要減弱,地球會進入小冰河,人類會怎麼樣?
    作者:文/虞子期 確實在全球變暖的時代,有專家說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該消息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上還被提到過。
  • 科學家發現地球新變化:小冰期將取代溫室效應,對人類是福還是禍
    近年來的溫室效應比較明顯,由於人類無節制開發和使用資源,讓資源漸漸衰竭,森林砍伐過於嚴重,也導致全球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最重要的是由於科技的必要發展,很多地方已經趨向工業化,這些工廠所產生的廢料嚴重汙染了整個環境,讓這個地球變得越來越糟糕,所以溫室效應也成為這幾年全球變暖的重要誘因
  • 太陽活動將迎來極小期,地球會面臨怎樣的危機?科學家給出警告
    地球的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人類,在人類的快速發展下,地球的環境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由於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使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地球的溫度也在不斷上升,氣溫居高不下,人類也面臨著嚴峻的氣候問題。如今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地球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極端氣候,地球的南極、北極地區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在未來甚至會出現冰川徹底消失的狀況,除此之外,地球的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很多地勢低洼的地區將面臨沉默的危機。現如今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確實讓人類感到煩惱,但是科學家在進行研究的時候,也有了新發現,據悉太陽活動也進入了極小期。
  • 科學家預測:地球或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將席捲整個地球
    自21世紀以來,由於人類肆意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全球變暖的速度似乎開始加速了,極端天氣更是變本加厲。冷的地方冷到殺人,熱的地方熱到破80年記錄。尤其是2020年,這或許是人類史上最熱一年!在北極圈,氣溫都已經高達38℃,比平均值高10℃。
  • 俄羅斯科學家研究顯示全球氣候可能進入新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據俄羅斯《塔斯社》近日報導,來自新西伯利亞地區水文科研所水文及生態處的科學家表示,全球氣候變化雖會繼續但不會導致冰川的大量融化,2022年之後全球氣候有望進入一輪緩慢變冷的周期。
  • 地球氣候脫離正常軌道?科學家警告:已出現臨界點,人類還剩30年!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過去10年裡,地球氣候仿佛暴露出許多的轉變臨界點,科學家們對此警告稱:隨著氣候緊急狀態的開啟,地球氣候已經明顯脫離正常運轉軌道,不可逆地發生改變。達到氣候臨界點的條件很簡單,就是人類前進的步伐超出了氣候承載的能力,而這就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