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俱樂部的內部陳設別出一格。
作為一家馬術俱樂部的負責人,馬紹榮也非常喜歡和心愛的馬兒進行"交流"。
島城小騎手越來越多。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在很多都市人心中,都有一個青山為伴、良馬為伍的理想。近日,45匹血統高貴的洋馬,乘飛機來到萊西一家馬術俱樂部「定居」。據俱樂部負責人介紹 ,最近5年來,島城的馬術運動悄然興起,至今已出現10餘家養馬機構,上百萬身價的賽馬,在圈內已不是稀罕物。記者發現 ,以馬聚友已成時髦的社交手段,「馬背生意」越談越愉快……業內人士則稱,早在上世紀初,青島就有了跑馬場,在如今的匯泉廣場一帶,如果市場培育得好,「馬上運動」將呈現巨大商機。
探訪 100多萬元買匹法國馬如今,多數馬術俱樂部都位於島城各郊區市。2010年12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即墨市的青島德瑞馬術俱樂部時,天上正飄著雪,6匹約有1.8米高、渾身暗紅色毛皮的新疆馬,正在草地上悠閒地吃著牧草。
俱樂部一負責人說,這裡共養了 28匹馬,其中 22匹來自美國、法國、比利時等國。據悉,該俱樂部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山東省馬術隊。
正在此駐訓的省馬術隊運動員小克和吾力告訴記者,這些馬每一匹都價格不菲,其中一匹名叫「德龍」的純正法國血統馬,3年前買來時就花了100多萬。迄今為止,這匹6歲的賽馬已在國內斬獲多項比賽大獎,身價早已突破當初購買時的價位。
據了解,僅即墨就有三四家馬術俱樂部,價值幾百萬的賽馬有好幾匹。
一匹馬一年要花四五萬除了價格昂貴的馬匹,馬術俱樂部的日常開銷也不菲。養馬,既需要建造馬廄,招聘飼養員、獸醫,更需要找運動員來訓練馬匹。而賽馬外出參加表演、比賽,還需要專車運送。
據悉,如今一名飼養員每月工資為兩三千元,獸醫每月工資高達七八千元。而且,賽馬的飼料比人的食品還要講究,雞蛋、燕麥、骨粉、鹽、營養油、玉米和胡蘿蔔等啥都不能少。
賽馬餵食的時間和餵食量也要求嚴格,除了早、中、晚三頓飯外,在晚上10時至12時前,還要加餐一頓。「一匹馬每天的夥食費需要四五十元錢,加上工人工資等,一年下來,一匹馬的飼養成本需要四五萬元。」俱樂部工作人員介紹說,由於該俱樂部承擔著馬術隊的訓練任務,自2006年成立以來一直不對外營業,這些年除了在第11屆全運會中榮獲團體第二名等獎項,獲得7萬元錢的獎金外,沒有一分錢收入。該俱樂部老闆以建築和裝飾為主業,這些年來,每年都要從主營生意的利潤中,拿出不小的開支來支撐俱樂部發展。
馬兒難伺候只得寄養在青島德瑞馬術俱樂部的馬廄裡,還有一匹10多歲的賽馬。這匹馬已過了黃金年齡,甚至有些老態的賽馬,也被當成寶貝一樣受到眾人的呵護。據介紹,這是一位企業老闆寄養在這裡的,馬主人十分喜歡騎馬,但由於公司裡沒有養馬的地方,加之難以飼養,所以就放在俱樂部裡寄養。
在青島市區的小馬哥馬術俱樂部,也寄養了4匹馬。據介紹,因為難以飼養等原因,將馬寄養在俱樂部裡的被稱為「馬主會員」。「馬術俱樂部目前有12匹馬,其中8匹是俱樂部自己的,另有4匹是馬友在此寄養的。」小馬哥馬術俱樂部的負責人馬紹榮介紹說,雖然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裡騎馬,但真正擁有馬匹的還非常少。
馬紹榮說,養馬是一種十分專業的工作,它需要特別的環境,要有馬房、飼料庫、要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同時,馬通常喜歡群居,一般的馬主只養一匹馬,很難讓馬兒活得自在,進而影響到馬的性情,讓馬患上「抑鬱症」。
講述 富人俱樂部賞馬為交際「馬是交流的媒介,是生意的橋梁!」這番話,是一位大老闆的感悟。因為騎馬,他認識了美國一家大公司的中方總代理,因為喜歡馬,他們又取得互相的信任,最終成為生意夥伴。
然而,雖然都養有自己的馬,但馬主們各自所抱的目的卻不同。馬紹榮說,有馬的馬主不一定會騎馬。
他說,有一位經常與外國朋友洽談生意的馬主會員,在這裡寄養了一匹駿馬,每到和外國客戶談生意時,他就會帶著客戶和朋友來此欣賞自己的馬,這匹駿馬在外國客人的眼裡顯得分量十足。
即墨市馬術俱樂部的馬術比賽,幾乎成了「富豪俱樂部」。一位身家上億的老闆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8年的一天 ,他駕車牽引著空調馬車,把兩匹賽馬運到即墨參賽。美國一家大型醫藥企業的中方總經理也是參賽者之一,出於共同的愛好,兩人很快結成了生意夥伴。他也成了這家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產品總代理。
也有的馬主養馬是為了培養兒女的興趣和愛好。比如,小馬哥俱樂部有一位男性馬主,他的女兒正上小學,他就經常帶女兒來騎馬。
商機 和馬沾上邊,薪水都不錯除了愛馬買馬的商人,在青島不乏愛馬騎馬的年輕人。在即墨一家保險公司做業務員的李先生,便是馬術俱樂部的常客。他告訴記者,騎馬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策馬奔馳的快意常讓他忘卻工作上的煩惱。馬上運動,當下正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小馬哥馬術俱樂部位於島城市區,這裡的普通馬術愛好者較多,目前常年正式會員就有40多名。
「市民來這裡上一節騎馬課的費用是160元,辦理年卡16000元。」小馬哥馬術俱樂部成立至今已整整一年,馬紹榮介紹說,目前投入和效益基本持平,甚至略有虧損,「馬術進入國人的視野也不過短短幾年,它需要一個發展過程」。
在小馬哥馬術俱樂部,有不少娃娃騎手進行訓練,年齡多在10歲左右。據馬紹榮介紹,該馬術俱樂部已在青島市體育局註冊,「現在國內很多騎手都是從馬術俱樂部裡訓練出來的,我們俱樂部裡就有幾個小孩會員很有天賦,成績進步很快」。
據另外青島一家馬術俱樂部負責人介紹,2009年秋季,武漢體育學院在全國首開「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培養從事馬術比賽、教學等專業人才,畢業生第一年年薪就可達4至10萬元,而且供不應求。
「俱樂部對馬術教練要求很高,既要技能過硬,還要看你參加過什麼比賽、得過什麼獎,另外要能擔任普通的教學工作等。」青島市馬術協會副秘書長倪海潔表示,由於人才奇缺,他如今所在的俱樂部裡的 10名馬術教練,就是從全國各地「搜羅」來的。
倪海潔表示,青島目前擁有10餘家馬術俱樂部,就在上個月,青島農業大學已與位於嶗山鳳凰嶺的鳳凰馬術俱樂部籤約,計劃在 2011年為大學生們開設馬術等課程。
困境 賽馬獎金有時不如運費高當青島的馬術俱樂部還在蹣跚起步階段時,北京已經成為全國實實在在的馬術「高地」,僅馬術俱樂部就有100多家,是國內馬術俱樂部最為集中的城市。那麼,馬術俱樂部何時擺脫「燒錢」困局?
「如今,馬術俱樂部不僅在馬匹、馬場、馬廄、訓練設施上相互競爭,還在比騎乘教練,我們就專門邀請歐洲教練執教。事實上,目前大多數國內馬術俱樂部都在賠錢,真正盈利的很少。」北京某馬術俱樂部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現在國內馬術俱樂部大部分還停留在「拼會員」階段,競爭模式還比較「原始」。
「搞馬術俱樂部就是『燒錢』,可國內馬術比賽少之又少,我們甚至碰到過獎金還不如運費高的情況。」這位負責人還透露,北京一些馬術俱樂部完全是企業老總出於愛好或社交目的成立的,即使虧損也有雄厚的資金在背後支撐。
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廣州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馬術隊副領隊成慶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表示,全國馬術俱樂部目前都處於一種初級階段,經營普遍虧損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不能不交的「學費」。
成慶介紹說,國內現在總共有300多家馬術俱樂部,可真正能夠從事馬術教學的俱樂部極少。不少馬術俱樂部的硬體水平已經達到相當高度,可在「軟體」諸如馬匹和騎手的培訓等方面,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青島馬術俱樂部已經達到 12家,帶動了整個山東省馬術運動的開展,可整體水平還不夠高。國內馬術俱樂部還是依靠馬匹貿易和會員經濟拉動產業鏈發展,未來馬術協會將通過多舉辦高水平比賽的方式,帶動國內馬術運動水平的整體提升。」成慶說。
文/圖 記者 焦恭森 孟達 單俊楠
■連結 馬術在國外也是燒錢運動馬術運動,在國外也是一項「燒錢」的運動。在前不久舉行的廣州亞運會上,參加場地障礙個人賽的選手共有18位,現場最貴的一匹馬是沙特選手艾德·阿齊茲的德國種馬「普萊斯利小夥子」,據稱值600萬歐元(約6000萬人民幣左右)。
據知情人介紹,實際上馬術運動並非是有錢人燒燒錢那麼簡單。比如,像阿聯公主的那匹價值5000萬人民幣的馬,光是為這匹馬釘馬蹄的人就在德國接受了三年的學習和訓練,拉法蒂公主還經常自己做馬僮的工作,以培養和馬的感情。 據今日早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