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最新SCI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2021-03-01 Neurosurgery

2016年6月14日,湯森路透《SCI期刊分析報告》(JournalCitation Reports)新鮮出爐。

 

第一第二依然是CA-Cancer J Clin和NEJM,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此次排名上升為第三。第4-7位分別為Lancet,NATUREBIOTECHNOLOGY,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NATURE MATERIALS。

 

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一本雜誌質量高低的標準之一,並且能夠帶來科學以外太多的東西:教職、基金申請、學術影響力等。儘管很多學者批評過雜誌的影響因子,但是在發表論文時,他們仍舊是頂級雜誌的擁躉。

 

在醫學類期刊中,醫學類排在第一的是Ca-Cancer J Clin,影響因子為131.723分,去年為115.84分,第二的是NEJM,影響因子為59.558分,去年為55.873分,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雜誌排名第三位47.120分,去年為41.908分。

三大著名的雜誌影響因子分別為:Nature(38.138分,相對於去年下降),Cell(28.71分,相對於去年下降),Science(34.661分,相對於去年上升)。

 

中國期刊Cell Research達到了14.812分;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為13.6分;Nano Research 為8.893 分;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為8分;Molecular Plant為7.142分;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為6.459分。中國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此次躋身綜合期刊前五。

總體而言,此次多數國內期刊影響因子都有不同程度上升。National ScienceReview此次躋身綜合期刊前五。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近5年持續上升,此次增至14.812分高居榜首,繼續領跑生物醫學期刊。Molecular Plant影響因子也保持穩定增長。Journal ofMolecular Cell Biology近兩年表現欠佳,此次降至6.459。今年生物醫學領域影響因子進步較大的期刊還有:中國免疫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主辦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主辦的Bone Research等。中國科學院主辦的National ScienceReview影響因子為8分,首秀驚豔。

影響因子總排名

臨床神經科學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中國生物醫學類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eurosurgery

相關焦點

  • 2016年SCI影響因子新鮮出爐!(2015年版)
    2016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 北京時間6月14日,湯森路透《SCI期刊分析報告》(Journal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一本雜誌質量高低的標準之一,並且能夠帶來科學以外太多的東西:教職、基金申請、學術影響力等。儘管很多學者批評過雜誌的影響因子,但是在發表論文時,他們仍舊是頂級雜誌的擁躉。
  • 2020年SCI 影響因子發布,看看呼吸領域期刊的最新排名
    因為 Web of Science 會公布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科研工作者的學位、晉升以及獎金等情況。  2020 年的 SCI 影響因子已經於倫敦時間 29 日中午 11 點公布。  今天呼呼就給為大家帶來最新影響因子動態資訊。
  • 2018年頂級期刊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類)
    2018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已於6月23日公布,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會在下一年度出來。因此今年公布的影響因子是統計的2018年度sci期刊分析報告。
  • 2020年SCI期刊最新影響因子已公布,你關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是漲還是跌了呢
    2020年,新一期的SCI期刊影響因子也正式公布。小編曾在以前的推文中說過,基本上每年的SCI期刊影響因子都是在6月份公布。相對來說,今年的公布時間受到疫情影響,要晚了一周時間。閒話也不多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按影響因子進行排名後,排名前100的SCI期刊。
  • 2020年神經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北京時間6月29日18:00,2020年(2019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正式版終於出爐。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最新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達到292.278。2019年度5分以上期刊共有1017本,而2018年度為1006本。三大刊(NATURE、SCIENCE、CELL)2019年度影響因子2018年IF2019年IFNATURE 43.0642.778SCIENCE41.03741.845CELL36.216
  • 2017影響因子公布!附高分子材料相關期刊最新IF
    三大刊(NATURE、SCIENCE、CELL)座次及學術地位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2016年度影響因子如下表:Scientific Reports 去年影響因子5.228,成為國人追捧對象,號稱做科研的,必然人手一篇。今年影響因子為4.259,相比於去年下降明顯,與PLoS one走向了相似的命運。NAT COMMUN也是大體量OA,稿源也非常的優秀,今年的影響因子與去年差別不大,略有上升,為12.124。中國大陸SCI期刊影響因子又如何呢?
  • 最新國內科研期刊影響因子排名,國內期刊封面投稿特點,SCI必備
    科研繪圖有針對性投稿,會事半功倍文:KEKE/SCI-HUA.com科畫上一期科畫介紹了國際期刊及影響因子排名,詳情見最新科研期刊影響因子排名,各期刊投稿插圖解讀,SCI收錄神速本期SCI-HUA科畫介紹的是國內SCI期刊及形象因子Top10
  • 2015(2014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響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數都產生了變化。本文中谷君選取了生物醫學類中排名前20的期刊,並就他們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整理。梅斯醫學的期刊智能查詢系統已經對影響因子進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訪問http://www.medsci.cn/sci/進行查詢。點擊下載期刊助手APP,影響因子隨手可查!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創刊於2008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主編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特·巴斯克斯·維瓦爾(Jeannette Vasquez-Vivar),由出版商Hindawi 發布,研究領域為Cell Biology,目前在同領域中排名56/195位,JCR Q2,中科院3區,2019年影響因子5.076.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2020年體育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報告
    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從某種意義上講: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首先,我們總體看一下今年各大名刊的新形勢。
  • ...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正式出爐!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 最新!2019年SCI影響因子出爐
    2019年6月20日,湯森路透Journal Citation ReportsⓇ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正式發布。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不僅是衡量期刊價值和曝光的指標,同時也是衡量期刊的學術水平、以及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
  • 這本國產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影響因子即突破5分
    TLCR期刊於 2012 年 3 月創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從上圖可看出TLCR期刊近幾年發文量有所上升,特別是2018,2019年上升較快,2019年達201篇,預計2020年發文量會保持在200篇上下。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TLCR期刊的發文量排名第二,美國第一。國內發表數量較多的單位有:南京大學(18)、同濟大學(18)。
  • 聚焦 | 2018年SCI最新影響因子正式公布,870個5分以上期刊匯總(附材料&化學SCI期刊影響因子)
    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影響因子終於出來。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2020年康復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最新發布,Nature、Science、Cell三大神刊...
    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最新發布,Nature、Science、Cell三大神刊排名前列。新智元摘取其中有關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學等領域的期刊並做簡要介紹,希望對讀者選擇投稿期刊、閱讀前沿技術論文有所裨益。 今天,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正式出爐!
  • 最新SCI影響因子公布 交大期刊表現亮眼
    6月20日,ISI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布了最新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273本中國期刊被檢索,其中影響因子超過5分的共22本。上海交通大學本次共9種期刊被SCI檢索,其中2種影響因子超過5分,學科分布橫跨醫學、數學、材料學、生物學和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