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康蘭角,人們某天來到海邊散步,偶然發現一隻死亡的海狗。仔細觀察後,人們發現它並非由於擱淺而死,反而更像經歷了一場「兇殺案」,從它頭部的大魚刺可以判斷,這個案件的真兇或許是一種特殊的魚類。
此次的受害者是新澳海狗,它們的外形更接近於海獅,只不過毛髮看起來更短,分布的範圍也沒有那麼廣泛,更多情況下在澳大利亞大陸附近活動。
藉助於先進的科學儀器,生物學家們發現它並不僅僅是被魚刺刺傷這麼簡單,堅硬的魚刺甚至貫穿了它的頭骨,傷口因此潰爛,從而間接導致了死亡的悲劇。
人們不禁十分好奇,究竟是什麼魚能夠殺死體積較大的海狗呢?通過進一步觀察和分析,科學家們找到了真兇——鋤吻銀鮫,是鯊魚的遠房親戚。
據悉,鋤吻銀鮫的吻部更接近於扁平的鋤頭,它們的背部擁有尖利的魚刺,能夠在受到威脅時給對方致命一擊。科學家們通過糞便檢測出新澳海狗最主要的食物就是鋤吻銀鮫,不過它們往往會避開後者的魚刺,先咬住一端,然後猛烈搖晃,直到將其分成小塊,最後才會慢慢食用。
不幸的是,也有海狗會受到對方的反擊,這也是它們的嘴部受傷的主要原因。一旦魚刺深入內部,海狗長期無法進食,就會因為感染和飢餓而走向死亡。
由此可見,即便與鯊魚已經不存在明顯的血緣關係,但是在獨立進化的漫長時間裡,鋤吻銀鮫仍然獲得了巨大的生存優勢,它們也因此能夠在大海中爭取到一定的空間。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中,雖然沒有明顯的勝者,但是動物們因此付出的努力也不容小覷。
這場「兇殺案」告一段落,人們也認識到了鋤吻銀鮫這種獨特的魚類,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們或許能夠獲得更多有關它們的信息。不過對海狗來說,捕食獵物可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還需要更多的運氣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