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鯊魚」這個字眼不僅出現在驚魂的《大白鯊》影片中,更出現在血淋淋的鯨魚吃人殺人傷人的數據中。
2014年,全球共發生了72起鯊魚襲擊事件,其中澳大利亞和南非有3人不幸身亡。而根據「全球鯊魚襲擊檔案」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900年以來,隨著海邊遊客數量猛增,鯊魚襲擊傷人事件正在不斷上升。
美國生物學專家稱,大白鯊並不喜歡吃人,對於它們來說,人類是一種很難下咽的食物。大白鯊更喜歡吃一種肥美多汁的海豹,而不喜歡吃纖維肉質又多骨頭的遊泳者。
留尼旺島衝浪者再遭鯊魚襲擊
2012年8月5日,一名衝浪者在法屬留尼旺島(la Réunion)西海岸的Saint-Leu衝浪時,遭到鯊魚的嚴重襲擊。該地區的秘書長澤維爾·布赫那提埃爾(Xavier Brunetière)說:「該名衝浪者的右腳和手嚴重受傷」。
鯊魚襲擊的時間發生在當地時間下午17點17分。澤維爾·布赫那提埃爾並沒有詳細透露傷者的信息,只強調到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衝浪者。傷者已在他的指揮下送往醫院緊急急救,現場被緊急疏散。
這是2012年度以來的留尼旺島第三次鯊魚襲擊人類事件,最近一次死亡者是在2012年7月23日。
南非載人橡皮艇遭大白鯊瘋狂撕咬
據英國媒體2014年5月8日報導,南非一個電影攝製組在南非海岸錄製節目時遭遇海上驚魂,一頭大白鯊用其鋒利牙齒攻擊他們的充氣橡皮艇。但最終船員和大白鯊都安然無恙,這段視頻點擊率已經超過75萬次。
當時名為MaxAnimal的電影攝製組正在錄製節目,一頭大白鯊突然在充氣橡皮艇數米外出現。幾秒鐘後,這頭大白鯊的頭露出水面,並開始用鋒利的牙齒攻擊橡皮艇。船上的人無力阻止大白鯊,只能驚恐地看著它狂咬橡皮艇。
大白鯊體長可達4米,是海洋中最令人畏懼的生物之一。但它們很少無緣無故發動攻擊,專家稱這頭鯊魚可能更多出於好奇,而非想要攻擊船上的人。
如果遇到鯊魚,你該怎麼辦?
雖然鯊魚傷人的數據令人憂心,但事實上,只有一小部分鯊魚對人類是有危險的。其中大白鯊、牛鯊和虎鯊佔了襲擊事件的大多數。那麼,為了避免被鯊魚襲擊,有沒有什麼簡單的預防策略呢?如果真的遇上了一條鯊魚,你又該怎麼做呢?
不要讓自己看上去像條魚
就算你以為自己處在安全的海域,也不能排除受到鯊魚襲擊的可能性。專家警告稱,遊泳時不要佩戴任何珠寶首飾,或是其它能反射陽光的東西。在鯊魚看來,閃光很可能是「此處有魚」的象徵。這一點在渾濁的水域中尤為重要,因為鯊魚很難判斷露出閃光的到底是人類還是獵物。
就算是色彩明亮的衣服,也有可能引起麻煩,因為鯊魚只能分辨黑白兩色,全靠顏色深淺判斷色彩,所以明亮的泳衣和皮膚之間的色差會引起鯊魚的注意。而曬傷導致的皮膚色差也能引起相同的後果。
此外,衝浪者很可能被鯊魚誤認為是海豹。當人類穿著潮溼的泳衣,躺在衝浪板上休息的時候,從鯊魚的角度看,輪廓和海豹十分類似。如果沒法避免這種情況,請結伴而行,並隨時保持警醒。
在天氣晴好的白天遊泳
人們往往認為,夜間在海邊遊泳是件浪漫而愜意的事兒,但黑暗的條件會使鯊魚更難判斷你是人類還是獵物。渾濁的海水和霧蒙蒙的天氣也會導致相同的後果。這些不利的氣象條件會影響鯊魚的視力,也使遊泳者難以觀察周圍的情況。
了解哪裡是安全的海域
在那些經常發生鯊魚襲擊事件的國家,官方應當清晰地表明哪些是「安全,可以遊泳/衝浪」的海域,哪些不是。
遊客應對當地的地方知識多加注意,尤其是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的海域。2014年,這幾個地方是鯊魚襲擊事件的重災區。還要記住,留尼旺、日本、西班牙、紐西蘭、法屬玻里尼西亞、新喀裡多尼亞和加拉巴哥群島也發生過鯊魚襲擊事件。
在露天海域遊泳時,避開沙丘之間的區域,因為這些地方的海水會深得多,大有可能有鯊魚出沒。此外,與汙水管排放口類似,運河和河口附近也是魚群富集的區域,所以一定要避開。
結伴而行 群體反抗鯊魚的攻擊
要和你的朋友們一起去遊泳和衝浪。這也是一種常識,因為一旦某人遇上麻煩,其他人還可以幫他一把,而且鯊魚不太可能對一群人發起襲擊。
此外,如果你真的遇上了最不幸的一種情況,面對面地碰上了一條鯊魚,別人也能和你結成統一防禦戰線。潛水的時候,和別人保持背對背姿勢,這樣你就能眼觀八方,隨時準備好迎戰。
被鯊魚藥到時,裝死沒用,記得反擊
關於遇到鯊魚時該怎麼辦這一問題,人們可謂眾說紛紜。據說鯊魚只是因為好奇才會咬人的,任何在水中遊動的東西,它們都想咬一口,看看它是什麼味道。
國家地理雜誌澄清了兩種與之有關的謠言:猛烈地拍水和裝死。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拼命拍水只會吸引更多的鯊魚,而裝死……一具軟綿綿的軀體只會鼓勵鯊魚上來大快朵頤。
正確的做法是,試著攻擊鯊魚身上柔軟的部位,如眼睛和鰓。喬治·伯傑斯表示:「我的建議是,讓自己顯得越有攻擊性越好。『裝死』沒一點用處。你應該儘可能地擊打鯊魚,抓它的眼睛和魚鰓張開的部分,這兩處都是非常敏感的部位。
使用驅鯊器 維護自己的生命權益
如果你經常去衝浪,並且經常在昏暗的露天海域獨自衝浪的話,使用驅鯊器就很有必要了。
1.穿件隱身衣,鯊魚看不見你
其實鯊魚天生是色盲,只能識別白色和黑色,因此遊泳者穿上與海水相近的海藍色潛水服就可能輕鬆躲避鯊魚的「法眼」。
2.驅鯊手環,鯊魚的緊箍咒
Sharkbanz的小發明實際上是一個橡皮筋製作的手環,它的原理是利用磁場幹擾鯊魚的神經末梢,從而達到擊退鯊魚的目的。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澳洲發生的所有鯊魚襲人事件中,有逾1/4的結果是致命性的,在過去50年間,共有137人因鯊魚襲擊而死。
3.鯊魚盾,讓鯊魚離你遠一點
勞倫斯壺腹是一種遍布鯊魚吻部和頭部的一種凝膠狀電接受器,鯊魚通過它感知周圍的動物。
鯊魚盾的工作原理是發送一種可以使鯊魚非常厭惡的電子脈衝。但它僅在8米的範圍內有效。鯊魚向這種裝置遊得越近,它們肌肉痙攣得就越厲害。這種肌肉痙攣足以讓它們無法忍受,並放棄進攻。
4.鯊魚鯊魚,你在哪?
如果不想穿戴上述三種產品,最好的方式便是知道鯊魚活動的 大致範圍,然後——有多遠躲多遠。
Global Shark Tracker便是一款能掌握全球鯊魚動態的App,出自大白鯊研究基金會Ocearch。你可以看到鯊魚的名字,還有它遊動的軌跡。
相關新聞:
電子護踝帶 可防禦鯊魚襲擊
遊客們最好不要把你的背朝向鯊魚
鯊魚也發微博?澳洲推鯊魚監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