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增強型主參考時鐘(ePRTC)標準,通過精確時間架構應對5G彈性挑戰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移動運營商需要為其5G網絡提供高精度時間和相位保護,但是當依賴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時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很容易因人為幹擾、欺騙或自然現象而導致長時間無法使用。增強型主參考時鐘(ePRTC)為行動網路運營商提供一種令人高枕無憂的解決方案:即保持功能,它擁有解決問題所需的精度、可靠性和性能。要成功部署ePRTC,需要充分了解構建可靠、彈性的精確時間架構所需的關鍵要素,包括最符合網絡運營商要求的時鐘和其他相關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1/419963.htm

保持5G正常運行

設想一下:行動網路速度很快,支持快速下載視頻,並且提供的密集5G服務能夠滿足多地客戶的要求。突然,一切都中斷了。移動服務關閉,客戶指責移動運營商,運營商聲譽受損,導致用戶流失。GNSS中斷期間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負責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移動運營商和團隊一直在考慮採用各種方法來提供GNSS備份或者總體減少對GNSS技術的依賴。即使在最近的3G或4G行動網路中,流行的無線電技術也主要採用基於頻率的同步策略。這項技術為業內所熟知,已廣泛部署並且效果卓著。隨著5G的到來,必須有非常嚴格的時間和相位精度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移動運營商所投資的珍貴頻譜。避免數據衝突和頻率幹擾至關重要,與此同時,還需要最大程度地縮小防護頻帶的範圍,以增強和更有效地利用其頻譜。此時,憑藉精確的計時便可實現此目的。

這種精度級別所需的時間源主要通過GNSS提供。不過,隨著5G網絡的密集化,將不再考慮這種選項。無線電臺或基站中缺少GNSS接收器時,需要無線電臺或基站迅速停止運行,以避免由於無線電臺或基站中缺少高質量保持振蕩器而出現幹擾問題。這種技術考慮可使基站計時減少對GPS的依賴,並逐步遷移到精確時間協議(PTP)架構。移動運營商需要最大程度地減少使用GPS的站點,同時保留極具彈性的精確時間架構,以確保GNSS中斷期間客戶服務的連續性。

ePRTC標準是應對這一挑戰的理想選擇。它是ITU-T(ITU電信標準化部門)為提高時間精度而定義的主參考時鐘(PRTC)的幾個版本之一。PRTC A類可以滿足相對於協調世界時(UTC)的100 ns(納秒)精度要求。PRTC B類更精確,精度達40 ns。增強型PRTC具有符合ITU-T G.8272.1定義的30 ns最高精度。

ePRTC的獨特設計使其具有最大彈性,能夠使用銫鐘作為參考時鐘保持14天或更長時間,同時在整個長時間中斷期內與UTC的最大偏差維持在100 ns。這將成為5G移動運營商部署ePRTC的關鍵優勢。如果GPS關閉,整個網絡範圍內的服務交付都將保持無縫切換。這樣可確保所需時間來修復GPS中斷或在GPS長時間不可用的情況下保持運行。

時鐘與配件的重要性

ePRTC不能單獨運行。高質量ePRTC的核心原理是通過產生獨立自主的時標來產生時間。時標將提供時間、相位和頻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幾個參數會根據GNSS信號進行調節和校準。高質量ePRTC引擎使用獲得專利的測量算法來評估和測量其相對於GNSS的自主時標偏移。

ePRTC系統的方法可為自主的主時間源設置時標,而銫原子鐘和GNSS可幫助保持ePRTC時標的準確性。

因此,在理想情況下,應將ePRTC連接到GPS時鐘和原子鐘(銫原子鐘通常用於最大程度地提高彈性,因此建議使用兩個銫原子鐘)。ePRTC不是僅僅鎖定到一個原子鐘,而是在適當加權的時標集合中主動無縫鎖定到兩個時鐘。例如,如果一個原子鐘的性能下降,則ePRTC將平穩地降低其權重,以避免影響傳出時間和頻率服務。

要強調的一點是,高質量ePRTC需要通過適當的智能化來實現集合和自主時標功能,同時還要善於與高質量原子鐘「耦合」。對於保持功能尤其如此。最高質量的銫原子鐘將為ePRTC系統本身提供最佳的保持性能。

設置和調試要求

成功構建優化的時標系統包括成功構建銫原子鐘和ePRTC系統,需要格外小心地進行設置和調試。ITU標準規定了需要執行的調試驗證,包括:

●   ePRTC已完全鎖定到傳入的參考時間信號,並且未在預熱過程中運行

●   參考路徑中沒有故障或設備錯誤,包括但不限於天線故障

●   環境條件處於設備規定的工作限值內。

●   設備的固定偏移經過適當的調試和校準,例如天線電纜長度、電纜放大器和接收器延時以及參考時間信號(例如,GNSS信號在相關運營機構確定的限值內運行)。

●   如果參考時間信號是通過GNSS等無線電系統運行的,則必須將多路反射和來自其他本地發射的幹擾(例如人為幹擾)儘可能減小到可接受的水平。

●   沒有極端的傳播異常,例如嚴重的雷暴或太陽耀斑。

●   根據原子鐘,時間參考為GNSS,頻率參考為1 pps/10 MHz。常見的錯誤是將GNSS的時間和頻率設置為最高優先級,這會使原子鐘成為經典備用角色,從而無法發揮ePRTC的運行優勢。

在考慮了這些調試要求後,選擇ePRTC解決方案的下一步是系統驗證和測試。

驗證和測試

測試和驗證分為3個主要階段:

1.   21天「學習」期

2.   14天「保持」期

3.   7天「恢復」期

21天的學習期有助於以超高精度確定ePRTC時標的UTC校準校正參數和本地銫原子鐘的頻率偏移估值。GNSS子系統報告本地時標相對於UTC的一組連續時間誤差測量結果,以便可以緩慢地調整本地時標速率。這段為期三周的學習期(第一階段)有助於驗證ePRTC是否確實符合ITU-T的時間精度規範。

圖1   21天後顯示符合ITU-T G.8272.1時間精度標準

在14天的保持期內,GNSS信號斷開,ePRTC必須驗證其是否可以在14天的保持期內保持100 ns。銫原子鐘越出色,此測試的性能就越高。

如圖2所示,經過測試的ePRTC在幾乎整個中斷期內都將時間誤差性能限制保持在100 ns標準內,並維持了25 ns的時鐘類。使用高性能銫原子鐘可提供比標準要求高四倍的保持性能。

圖2 在Microchip的 TimeProvider 4100 的ePRTC測試過程中,經過14天的中斷期(+1天的恢復期)後,時間誤差完全處於100 ns要求(42 ns)之內。重新連接GNSS時返回零

恢復期是為了驗證將GNSS重新連接到ePRTC單元時,一切是否恢復正常。目標是驗證能否成功重新收斂和重新建立100%的正常時標保護操作,如圖3所示。

圖3 與G.8272.1標準相比,後保持期與主UTC-NIST參考的時間偏差(TDEV)—— 顯示7天後保持期的結果

保持「油表」的重要性

「油表」特別有用,因為它可以幫助移動運營商充分了解ePRTC保持功能能夠保持100 ns精度(相對於UTC)的時間。標準要求是14天。

圖4   保持「油表」(拉出GNSS天線之前)的時間估值為40天(遠優於要求的14天)

ePRTC標準滿足5G對保證交付一致、高精度的相位和時間的要求。它實現此功能的難易程度取決於是否作為完整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正確部署,包括已充分驗證、測試和調試的正確時鐘和相關系統。

相關焦點

  • 選擇虛擬主參考時鐘——確保精度、準確性和安全性
    虛擬主參考時鐘(vPRTC)是一種基於高安全性受保護網絡的計時架構的全新概念,旨在滿足現代關鍵基礎設施不斷增長的需求。vPRTC的概念十分簡單,它將成熟的計時技術融合到集中式受保護源位置,然後利用商業光纖網絡鏈路和高級IEEE-1588精確時間協議(PTP)高精度邊界時鐘將PRTC 100 ns級計時分配給數百公裡外有需求的端點。
  • 在5G世界中將高精度時間分配給光網絡
    不過,他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通過這些網絡提供的高性能移動服務非常依賴於GPS和其他被稱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其他類似區域性星座提供的精確時間,以便同步無線電、支持新應用並最大程度地減少幹擾。如果由於幹擾、欺騙、故障或其他事件導致GPS/GNSS無法使用,則引發的服務中斷將對系統性能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 《證券期貨業網絡時鐘授時規範》全文
    3.1網絡時鐘授時 network time synchronization利用網絡傳送標準時間信息,通過提供時鐘校正參考基準實現計算機系統時間同步的過程。3.2實時信息系統 real-time information system對業務連續運行要求很高的信息系統。
  • 5G標準中文版(R16 23.786)關於架構增強的研究 演進分組系統(EPS)和5G系統(5GS) 支持增強V2X服務
    今天首次公開發布R16 23.786中文版 關於架構增強的研究 演進分組系統(EPS)和5G
  • 移動運營商正在LTE-Advanced網絡和5G網絡的部署領域大力投資
    不過,他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通過這些網絡提供的高性能移動服務非常依賴於GPS和其他被稱為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其他類似區域性星座提供的精確時間,以便同步無線電、支持新應用並最大程度地減少幹擾。如果由於幹擾、欺騙、故障或其他事件導致GPS/GNSS無法使用,則引發的服務中斷將對系統性能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 分享現代分布式電源架構的關鍵技術挑戰及應對措施的方案設計
    打開APP 分享現代分布式電源架構的關鍵技術挑戰及應對措施的方案設計 LandaCulbertson, Mou 發表於 2019-08-29 09:31:02
  • 3GPP 5G系統架構支持工業網際網路標準的進展
    當前,R15標準已經凍結並具備基本部署條件,3GPP正全面進入R16時間窗口,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接入組網業務需求、網絡架構和功能,空口技術增強是這一版本的工作重點,表2整理了3GPP R16以後已有的工業網際網路相關的標準化立項。
  • 利用時鐘測量大地,超級精確的現代地理測繪可以驗證相對論
    通過近地軌道衛星,我們可以將測量範圍擴展到全球,而其精度在幾米甚至幾毫米內。而如果使用射電望遠鏡,通過觀測一些數十億光年遠的類星體,我們還可以跟蹤大陸板塊的運動,誤差僅為幾毫米。然而一種前所未有的精密測量正在進行,其精密程度甚至可以進行相對論中和重力相關的「思想實驗」。
  • 【世說設計】專家技術文章:《5G中分布式基帶單元功能的授時影響》
    有一個重要的技術考慮是,將分布式GPS授時架構移植到基於網絡的授時架構(基於精確時間協議(PTP)——IEEE 1588通過乙太網授時協議的電信版本)的推動因素。前者完全依賴GNSS接收機,而後者則引入了GNSS接收機和PTP最高級時鐘技術相結合的概念。在無線通信中,與授時有關的最普遍問題是同信道無線電幹擾。
  • 利用天線復用器應對 5G 天線設計挑戰
    通過利用天線復用器,製造商能夠使用更少的天線滿足新5G頻段、4x4 MIMO和其他新要求,同時不會對現有外形尺寸或功能產生影響。 他們將多個聲波濾波器組合在一起,從而允許不同的無線電[蜂窩網、Wi-Fi、GPS、超寬帶(UWB)]和更多頻段共享單個天線。通過使用天線轉換開關,製造商不但可以充分發揮5G的優點,還可以增加吸引消費者的創新功能。
  • 計時的革命:時間標準的原子時代
    太陽、月亮、行星和其它恆星為我們測量時間流逝提供了參考,古代文明依靠這些天體在空中的明顯運動來確定季節、月份和年份。但是,由於很難精確控制水的流速,因此基於該流速的時鐘永遠無法獲得出色的精度。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對時間的要求越來越高,計時器的準確性越來越高。計時的革命1656年,荷蘭科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製作了第一個擺鐘,該鐘由具有「自然」振蕩周期的機制調節。
  • 業界動態:DICE提供增強的安全性和獨特的設備識別功能
    可信計算組織(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在開發基於標準的信任技術以解決這些信任和安全問題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最近,TCG已經將其重點擴展到了嵌入式系統中。 TCG最新發布的設備標識組合引擎(DICE,Device Identity Composition Engine)架構旨在為嵌入式領域提供增強的安全性和獨特的設備標識和認證能力。
  • 信號發生器的架構——從模擬輸出到高級特性
    NI任意函數發生器能夠通過一個標準庫(其中包括正弦波、方波、斜面波和三角波等波形)或者用戶定義的16 kS波形生成許多種周期性波形。函數發生器的一些常見應用包括濾波器表徵、激勵-響應測試和產生時鐘信號源。任意波形發生器另一方面,AWG是專為生成大且常常複雜的波形而設計的。因此,它們採用深度板上存儲和複雜的時鐘機制。事實上,該SMC架構處理高達512 MB的存儲器。
  • 高精度時鐘晶片有哪些?(四款高精度時鐘晶片介紹)
    時鐘晶片的主要作用 一、時鐘晶片具有顯示時間與記錄時間的功能作用。 時鐘晶片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顯示時間和記錄時間的時鐘作用,而且時鐘晶片的的時鐘顯示功能及其強大,可以顯示出年、月、日、星期、時、分、秒所有的時間單位,而且時鐘晶片還具有著精確的閏年補嘗功能。
  • 解析現代計算和通信數字系統中大電流單片降壓型轉換器的設計挑戰
    通過使用耐熱增強型球珊陣列 (BGA) 封裝,可以應對這一挑戰,在這種封裝中,大部分焊錫球都專門用於電源引腳,以便熱量可以非常容易地從 IC 傳送到電路板中。電路板上連接到這些電源引腳的較大銅平面允許熱量更加均勻地散出。
  • 性能提升160%,成本下降50%:從阿里雲ECS到神龍架構的十年升華
    經過深度優化,AlibabaCloud Linux 2.0整個實例的交付僅需11秒,而使用彈性容器實例(ECI),僅需一秒鐘就可以為客戶去交付所需的算力。除了上述三大訴求,阿里雲還推出了自助服務。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會提出自助服務這個訴求,但在和客戶的溝通過程中,阿里雲發現他們經常會遇到這些方面的挑戰。
  •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或成歷史
    格林尼治時間以英國首都倫敦市郊格林尼治天文臺命名,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準已使用120多年。如今,這一以地球自轉為依據的「世界時」可能由以原子振蕩周期為依據的「原子時」徹底取代。全球50多名研究人員11月3日聚集倫敦,探討結束時間計量系統「雙軌制」的可能性。
  • 華為雲自研資料庫DDS增強版商用
    傳統架構限制下的 MongoDB 1.資源浪費    傳統架構下的 MongoDB 副本集基於 Raft 分布式一致性協議,包含節點主備間選舉、數據同步、Log 追加等技術細節。由於各節點間數據的獨立、同步需要一定時間,這就導致新選出的主節點數據太老,需要人工幹預各節點數據,從而增加系統的不可用時間。
  • GPS時鐘發生器(GPS同步時鐘)的相關討論
    利用GPS-OEM板進行二次開發,可以精確獲得GPS時間信息的GPS時鐘發生器(GPS同步時鐘)。本文就是以加拿大馬可尼公司生產的SUPERSTAR GPS OEM板為例介紹如何開發應用於電力系統的的GPS時鐘發生器(GPS同步時鐘)。?2GPS授時模塊?
  • GPS時鐘系統(GPS同步時鐘)技術方案
    一、引言  在電力系統的許多領域,諸如時間順序記錄、繼電保護、故障測距、電能計費、實時信息採集等等都需要有一個統一的、高精度的時間基準。利用GPS衛星信號進行對時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目前,市場上各種類型的GPS-OEM板很多,價格適中,具有實用化的條件。利用GPS-OEM板進行二次開發,可以精確獲得GPS時間信息的GPS時鐘系統(GPS同步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