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過音箱的ITX白色小鋼炮安裝攻略

2021-01-13 Tiger5G

以絕對性能來看,這次更新的這臺整機作業的性能上限並不是特別高,但是除以體積的之後,單升容積的性能表現足以符合小鋼炮的定位。這套整機預算在6K左右,大小為6.3L mini小鋼炮,對付主流中階平臺,不管是遊戲或者數字創作應用都可以考慮參考的作業。

本期作業關鍵詞:6.3L大小、白色小鋼炮、國產內存

這種NANO箱體,配置選擇空間大嗎?

常規我們經常討論的A4箱體大小差不多是10L-15L範圍,而比這個更小的就是一些nano箱體。這次選的箱體是來自機械大師的小魔方,其實之前他們的C24小方糖,個人就有關注到,不過今年更新的這款小魔方更加吸引我,除了體積達到6.3L以外,它的「漢堡」夾層結構也很特別,所以依舊保持對SFX甚至SFX-L電源的支持(這級別的箱體很多都會支持1U電源,零售款型號比較不好選);顯卡限長18cm,但反倒是甜品級裡面這類短卡越來越多,而且還不貴。

當然了,這個體積對性能配置上限也是有要求的,所以不適合整機配置太過高端的方案,剛好這次的機主要求就是想要一臺放置桌面的mini主機,要求好看一點,然後娛樂用途(魔獸懷舊服),性能要求跟預算剛好用這個箱體的方案都適合,所以就選定了下面的配置:

CPU: AMD R5 3600 主板:技嘉B450 I AORUS PRO WIFI 內存:光威弈Pro DDR4 3000 8G x2 SSD:威騰電子SN550 1T 顯卡:技嘉GeForce GTX 1660 SUPER MINI ITX OC 6G 機箱:機械大師MC18小魔方套裝(含定製線、PCIe延長線) 電源:鑫谷M600G SFX-L全模電源 散熱:利民AXP-90 R 風扇:2個8cm風扇 顯示器:飛利浦275M1RZ

整機實際成本:6K出頭,另外近期AMD的R3 3300X、3100X也發布了,如果純遊戲用戶一定程度也可以考慮選用R3 3100散片(只要500出頭了),主板的話可以找下A320 ITX,這樣的話可以節省800左右,爭取控制在5K。

顯卡部分,以前這種18cm以內的短卡一方面可選少,另外一方面還會比同晶片常規卡貴,但1-2K價位的甜品級卡現在明顯改善很多,不單可選型號已經比較多,甚至價格跟常規卡類似抑或更便宜,比如這邊選的技嘉GeForce GTX 1660 SUPER MINI ITX OC 6G就是這樣的代表,17cm長的它甚至是技嘉GTX1660S系列裡面最便宜的型號。性能表現部分完全不用擔心,不管遊戲(超頻)還是散熱,都可以壓制,後面也會詳細測試。

整機裝好之後的效果,一臺白色的「小鋼炮」,雖然跟動輒R7、2080S這類高配平臺比不了,但最重要的是符合使用者的需求:體積足夠小,顏值也足夠高,性能滿足,甚至超過。這臺機子的配置是比較均衡的,不管你是用來遊戲,抑或數字創作都沒什麼問題,畢竟R5 3600也是一顆6c12t的zen2,而且這次性能部分還做了優化,性能釋放出色同時安靜。

剛拿到白色MC18發wb的時候,就有網友說好配我之前一直在用的真力G Two,也確實,兩者在性能外觀、體積大小上面都有一定的相似度,真力G Two剛好也是貨真價實的桌面小鋼炮,不管遊戲娛樂還是做精準還原聲音,都可以很出色。當然這次整機的價格差不多就買一隻真力G Two,實際要搭配的話,我感覺真力G One會更適合整機的感覺,體積更加極致,放在桌面上更加有樂趣。

安裝過程:其實比A4箱體更好裝

1.安裝ITX整機首先保證的是什麼?當然是最終可以完好蓋上側板,所以這套機子配件選擇就要特別注意了,比如顯卡長度不超過18cm,CPU散熱器高度不超過47mm,電源雖然支持SFX、SFX-L,但因為空間實在有限最好有配套的定製線,注意這麼多,換來的就是一個6.3L的極致容積。

整機這樣滿滿當當最好看了。

2.解決散熱:10L甚至可以說20L以內的箱體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莫過於散熱了,更何況這還是一臺6.3L的nano箱體。其實這箱子最不用擔心的大概就是顯卡,畢竟進風口直接懟著。要注意的大概就是CPU散熱器高度導致的散熱器型號限制,另外特殊的漢堡夾層設計所以也有不少人會擔心夾在中間的電源散熱怎樣,關於這個我後面會詳細測試說明。

針對CPU散熱,除了散熱器以外,,還有一個更好的降溫方式,就是降低電壓處理,會帶來明顯的溫度下降,所以這次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測試最低穩定電壓。

另外這箱子在顯卡頂部居然還支持2個8cm風扇位置,有點意外,所以我這邊也買了兩枚8cm NMB的工業扇來增強進風(因為8CM的貓扇實在太貴了)

不過這邊要注意,因為我實際作業的時候前面板IO方向調整互換了下,所以電源開關會被頂部的風扇擋住,有一個邊角要做切割處理。

3.安裝順序:官方有附帶一個說明紙頁,有推薦的安裝順序,但實際作業感覺有點bug。反正首先拆空,然後安裝主板、電源、PCIe延長線、風扇(假如有)、理線、顯卡,這樣基本就安裝好內部,最後固定幾個側板。

另外記得安裝ITX箱體的時候養成一個好習慣,就是先裸機測試平臺配件,甚至安裝好系統之後,確定一切沒問題按安裝,避免翻車。

4.兼容SFX-L電源:作為一臺6.3L的箱體居然還兼容SFX-L電源,我一開始也懷疑店家是不是弄錯了,實際情況確實是兼容,但也會帶來一點問題,主要是就是電源長了之後會跟前面板的IO線有點阻擋。

比如我這邊電源選的是鑫谷的M600G,這款這是一款SFX-L的性價比型號,12CM的風扇對電源或者整機散熱都有所幫助。實際安裝中,機箱前面板IO模塊要拆掉然後轉個方向,就剛好解決了兼容問題。而關於很多人擔心的電源溫度問題,後面我會詳細測試說明。

雖然我這邊採用的是定製線,不過實際鑫谷 M600G自帶的扁線安裝也是沒問題的,這箱子空間其實沒想像的差。

5.走線:受益定製長度的定製線,所以走線不算特別難,甚至也不需要特別藏線。要優化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些風扇線要固定好(避免打到扇葉)另外如果有2.5寸設備的話也要稍微整理下sata線,所以為了走線方便儘量直接用一塊大SSD來解決,所以這機子選了一塊1T的SSD 威騰電子的SN550 。

6.防塵:這箱子個人覺得唯一有優化空間的可能就是防塵,因為箱體材質緣故實際是支持那種磁吸防塵網的,不過如果用普通黑色通用防塵網的話整體會變得很醜,希望官方以後可以考慮優化或者弄同色防塵網。另外一種方案就是自己做主動除塵,比如壓縮空氣罐,剛好這箱子是比較便於清理的。

7.配置上限:這機子其實會受限的主要是CPU部分,因為散熱規模限制(CPU散熱器限高47mm),所以CPU儘量不要選R7這類中高端U,雖然也有可能可以用,但肯定會帶來噪音、降頻的問題。而R5這級別的U,對這機子來說算是合理配置的上限,一方面性能不會縮水,另外一方面溫度可以控制合理範圍,所以也不會有噪音問題。

而顯卡部分就更簡單了,只要你裝得下,電源規格帶得動,不管是1660,還是2060,甚至2070級別的都是沒問題的。

針對A4箱的利民AXP-90,在這邊剛好,而且有點冗餘空間,後面就測試下實際效果。

8.安裝難度,別看我說了這麼多,實際這些是前期注意事項而已,實際安裝作業,這臺機子算比較輕鬆的,比大部分A4箱體都輕鬆,特別是你裝了第一次,準備裝第二次的時候。

性能表現:優化調教之後

這臺機子要調整設置的主要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針對CPU部分做合理的功耗優化,另外一個是測試下這次搭配的內存,也是近期的話題熱門採用國產內存顆粒的光威奕Pro。

1.CPU設置:這機子因為散熱緣故,默認未優化設置的情況下,CPU滿載溫度可以跑到90攝氏度,如果只是簡單的電壓-0.1的話,也很容易因為系統極致導致頻率偏低性能下降,所以這邊調整的方案是鎖定了全核心4.1G,另外一方面就是不斷嘗試最低電壓空間在哪裡。最終調試結果大概是1.25v,在這樣的優化下R5 3600的性能得到了完整的釋放,比如R20多線程也跑到了3700+cb,只看跑分的話,這個成績甚至略微超過了i7 8700K,當然了這個成績是在內存也超頻到3733的頻率。

另外CPU烤機溫度也控制在了80攝氏度的範圍,這樣日常使用也可以不用擔心。

娛樂大師的兩個成績,分別是全默認跟整機優化之後的。

搭配測試的是技嘉b450i這塊主板,B550上市在即,目前amd ITX主板有點青黃不接,技嘉這塊幾乎是所剩不多JD自營還在售的,價格也不貴,而且居然有3個數字視頻口(2HDMI+DP),折騰APU的用戶可以考慮,未來B550上了,考慮到差價,B450依舊還是值得考慮的。

2.內存測試:光威弈Pro DDR4 3000

最近最熱門的普條之一,一方面價格確實很平價,加上國產顆粒,所以這次就特別選了它來做裝機搭配。

一開始我對這內存是沒什麼特別期待,甚至擔心價格會偏高,還好廠商沒用情懷來賣溢價,甚至不少人反饋有一定的超頻能力,所以這次也特別測試了超頻性能。

折騰了一個晚上,手上這對條子搭配R5 3600,可以跑到3800,但過不了測試,最後穩定在3733,FLACK1877這樣,時序一般C20。這個超頻能力沒有特別好也沒有特別差,但確實超乎我意料,因為我預期的默認穩定即可,畢竟是第一批國產內存,一方麵廠商工藝未必成熟,另外一方面主板廠商也未針對超頻做優化。

這條子也很硬核,馬甲都沒有,實際超頻後烤機我測試過,顆粒表面溫度大概在50攝氏度,倒是不用擔心。未來也希望內存廠商,甚至是內存顆粒廠商,其實可以跟以往大廠一樣,特挑選一些針對超頻優化的顆粒,然後弄個散熱馬甲什麼,進一步豐富產品線選擇。

目前價格也對得起產品表現,作為消費者,其實不管你買不買,都會受益於國產內存的誕生,畢竟有了議價權。

甚至有內存顆粒的那一面還是朝內的

最近裝機最常用的威騰電子SN550 1T

機主本來是打算上500G的型號,不過還是被我說服上了這塊1T的型號,因為比常規500G型號大概就貴了兩百多而已,性能足夠日常使用了,大容量未來用起來才不會有什麼侷促感。

SN550採用了96層3D TLC,單面PCB,單顆粒搞定1T容量,確實讓人很震撼。持續讀寫速度是2400、1950 M/s,這個速度日常應用其實已經足矣。而且很重要就是溫度低,臺式機或者筆記本都很適合。加上考慮到價格、售後跟可靠性舟,目前SN550 1T幾乎是我的裝機首選了,唯一缺點可能就是缺少2T甚至更大容量的型號。

遊戲性能:GTX1660S能不能搞定「小金剛」

GTX1660S普遍大家覺得對標的是1080P解析度顯示器,不過上一代甜品卡GTX1066也是啊,所以這幾年性能都沒進步嗎?加上最近最熱門的遊戲顯示器選擇其實是2K解析度的各類小金剛,所以這次我針對測試的是2K(1440P)環境下,GTX1660S能否搞定。

其實這臺機子搭配的就是飛利浦的小金剛 275M1RZ,採用LG NANO IPS面板,屏幕規格是27寸2K解析度,廣色域,165Hz刷新率,三面窄邊框同時有流光溢彩背光顏值也OK。

這個規格的LG NANO IPS也是近期的熱門,在3K以內價格段確實很有吸引力,我也測試了下屏幕,除了亮度均勻度以外,其它部分確實都很優秀,不管是大家會比較關注的色域還是色準,加上HDR10跟165Hz的加持,難怪這麼多人感興趣,所以我也看下顯卡能不能搞定它。

這種小卡還能不能超頻?實際是沒問題,甚至超頻之後溫度控制依舊良好,畢竟現在顯卡本身功耗就被鎖。核心我實際+120,顯存超比較多+800,大概超頻之後還是可以快那麼幾幀,畢竟是免費的提升。

我們整天看3DMARK的分數,分數的意義在哪裡?其實其中Fire Strike模式是針對1080P場景測試的,當這個模式超過一萬分的適合,就代表你這個平臺可以最高特效且完全流暢搞定這個解析度。依此類推,Fire Strike Extreme對應的是2K解析度,這邊跑分7K多,差不多就是過了及格線,可能沒辦法最高特效完全流暢,所以遊戲部分也要適當優化設置,所以就到了實際遊戲測試環節。

實際遊戲部分,我這邊希望的就是在滿足2K解析度前提下,畫質儘可能高(太低的話,不如降解析度了)而幀數也儘可能高(3A遊戲60,競技性遊戲100+)

首先是極限競速地平線4,畫質跟性能優化都很出色的遊戲,GTX1660S在最高畫質情況下都可以達到94平均幀,所以是不用擔心的。

3A遊戲代表古墓麗影暗影:在高畫質情況下,平均幀已經超出預期,達到了70幀,所以只要你不要亂拉最高設置,沒必要的AAAF關閉,是不用太擔心流暢問題.

吃雞跟OW:這兩款遊戲隨著版本更新,性能優化也越來越穩定了。

首先OW,高畫質 100%渲染,情況下平均幀達到了123幀,速度畫面表現都可接受。

吃雞,考慮到實際遊戲的實用性,所以我把畫面設置為三極致其它最低的設置,偏向競技性的畫面設置。在這種設置下,平均幀很巧合的也跟OW一樣達到了123幀。

所以GTX1660S能不能搞定2K解析度?只要你不一味拉高畫面設置的話,這級別的甜品卡也是可以在畫質跟速度中間取得平衡的。

散熱效果:電源是否安全?

前面說了,小魔方的設計結構挺有意思,是一個三層漢堡的結構,這樣的布局針對CPU、顯卡都儘可能的優化風道表現了,但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夾在中間電源會不會熱爆了?

首先我先解決常規的整機溫度測試,你可以理解為這機子在一些標準環境跟極限情況下溫度表現,可以參考整機散熱設計是否合理跟散熱上限在那裡。目前這個搭配方案來看,優化之後CPU溫度算比較理想了,沒有一開始90攝氏度那麼高(其實90也是可以接受的),最高負載情況下也控制在80攝氏度範圍。而顯卡就比較有意思了,雙烤的時候溫度甚至更低,這並不是因為溫度牆降頻,而是因為顯卡頂部的風扇風扇策略是依據CPU溫度變化的,所以雙烤時候頂部風扇跟電源風扇轉速提升後對顯卡散熱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其實裸機的時候我也有測試過,跟裝機後幾乎沒區別,甚至顯卡溫度還略高1、2°,所以這套機子的散熱方案是可以比較放心使用的,也不用擔心放在桌面太吵,畢竟還有散熱冗餘空間 ,方便我針對不同區間的溫度做對應的風扇策略調整。

針對小魔方的電源溫度我也單獨測試了下。都是雙滿載情況下(現實環境中很少這種時候)然後用溫度測針測試電源內部電路的溫度。裸機情況下電源內部溫度45°,而裝機之後溫度在51°,有提升,但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實際裝箱之後上升個幾度都正常,甚至已經低於我的預期,我原以為可能要升高個十幾度。

這個表現其實跟電源及整機安裝方式有關,小魔方這箱子玩法有點特別,我裝的方式是電源朝著顯卡背面,這樣的方式電源可以給顯卡輔助散熱,另外頂部也可以安裝兩個小風扇,所以結果電源會比裸機略微升溫;

如果你實在擔心電源溫度的話,可以考慮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電源風扇朝主板方向,主板CPU發熱普遍沒顯卡這麼高,所以電源溫度會更低。但這種方式的話,顯卡頂部的小風扇因為PCIe延長線問題,就裝不了的。所以這是一個取捨問題。

要擔心電源溫度嗎?其實早期品牌機很多基本都是靠電源給整機往外面排風的,當時的電源壓力還更大,所以只要升溫不是太明顯,或者有過熱重啟關機之類的現象基本是不用擔心這機子的電源溫度問題。

總結:這套方案適合哪些人?

特點:6.3L極致體積,主流性能

價格:主流價位,有一定溢價,但可接受

性能:主流中端性能,可滿足大部分普通用戶對遊戲、家用、數字創作性能需求

適合人群:性能要求主流,對外觀跟品質感有一定要求的用戶

缺點:不適合高性能配置

這次作業就更新到這邊,希望文章有給到你618裝機可參考的地方,當然也別忘了素質三連,你的支持是我下次更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雷蛇利維坦巨獸迷你音箱評測
    其實得知Razer發布這款Leviathan mini這款音箱我感覺到命名很有意思,Leviathan mini的中文名字叫利維坦巨獸迷你,又是「巨獸」又是「迷你」是不是有些衝突呢,其實這兩個詞沒有必然的聯繫,利維坦巨獸條形音箱我們曾經在去年的七月份的時候給大家帶來過評測,那是一款條形中高頻單元+無源低音炮的組合的音箱
  • 小鋼炮PC必備!長城MATX400電源上手體驗
    曾幾何時全塔機箱一直是DIYer的極致追求,塔形的散熱器、水冷、巨大的三風扇顯卡等等,然而隨著房價房租的逐步攀升空間越來越小,移動的便利性,玩家需求風格的轉變,性能強勁的「小鋼炮」也逐步得到DIYer的喜歡。
  • 鋼鐵鎧甲、音質卓越,小度智能音箱大金剛隆重登場
    6月1日,百度旗下人工智慧助手再添一名「鋼鐵重將」——小度智能音箱大金剛(簡稱「小度大金剛」)。小度大金剛擁有精緻的外觀,超高的顏值,是首次採用金屬材質的百度旗下人工智慧助手。除了延續了小度人工智慧音箱1S廣受好評的紅外遙控功能、聲源定位燈帶等功能外,小度大金剛還能夠帶來震撼的音質。
  • 魚菜共生,文氏增氧小鋼炮的製作方法
    文氏增氧小鋼炮裝配在魚菜共生系統中上圖中就是一個我自己製作的文氏增氧小鋼炮,它已經裝配在魚菜共生系統管路中。圖中最左側的細小的白色管路,上面有個管帽,這根管子就是文氏增氧的進氣管,它跟一個彎頭連接,然後連接到「文氏增氧小鋼炮」上。製作文氏增氧小鋼炮的方法步驟:準備關鍵配件:筆者阿龍家庭農場這套魚菜共生系統管路是採用32水管,所以,筆者按照32水管配套設計這個文氏增氧小鋼炮。需要的關鍵配件有:32/20三通一個、32/20異徑直接一個、25/20異徑直接一個。
  • 低調小鋼炮 迷你5.1達尼FAZON家庭影院
    DALI(達尼)曾推出過一套針對小房間而設計的FAZON/MOTIF系列衛星音箱,整個系列包含了FAZON SAT音箱、FAZON Sub1超低音音音箱和MOTIF LCR主音箱。,FAZON系列音箱在安裝和搭配方面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 9號卡丁車Pro蘭博基尼汽車定製版體驗:40km/h賽道小鋼炮
    規格上,9號卡丁車Pro蘭博基尼汽車定製版非常豪華,全新風冷式輪轂電機最高時速可達40km/h,加速度高達1.02G,電池432Wh電池,續航約25km;此外定製版針對飄逸進行了設計,定製了TPE運動飄逸後胎,可拆卸結構,可以快速更換,前後車身配重比為40:60,操控性更佳,並且有動力矢量分配系統,可以通過App調整車輛狀態;分別有4個速度檔位適合不同用戶;自帶4個大功率單元音箱
  • 有一種吸引叫Allure 哈曼卡頓Allure音箱評測
    ,哈曼卡頓ALLURE音箱的包裝盒要大氣很多,整體以黑白色搭配為主色調,包裝盒四個側面均帶有音箱實物照,而且每個照片展示的側重點都不同,例如,盒體正面以白色為背景,配以音箱的正面照,讓用戶第一時間從感官了解產品的整體外觀外貌、而盒體的右側面的實物照著重體現音箱的頂面,從示例的語言指令文字可以看出,哈曼卡頓ALLURE具備智能語音交互功能。
  • 4款迷你音箱精品推薦
    特別在當前的微型音箱中採用的空紙盆都遠遠大過主動發聲的單元,因此可以在採用小單元的前提下,產生更富量感的低頻。  正是因為空紙盆的作用在迷你音箱中的顯著作用,現在各品牌的迷你音箱都喜歡採用這種設計,也受到不少人的關注,下面筆者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從外觀和音質都有著良好品質的迷你音箱精品。
  • 無緣HompPod首發 智能音箱熱過了麼?
    智能家居產品數量是硬傷用過HomeKit的朋友至今應該也沒有多少,早在去年4月,蘋果發布智能音箱之前就曾在國貿展示過HomeKit應用案例樣板間。裡面的大多數電器都能用手機中的HomeKit應用進行控制,但多是小家電。
  • 小音箱帶來大歡樂
    「這個是立體環繞聲,配有4個無線麥克風,還是可移動充電式的音箱。」當一行人把愛心音箱拿出調試的時候,廣場舞隊員們笑得合不攏嘴,不停地誇讚。U盤插在音箱的U口上,歡快的音樂響起來,隊員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有的人跟著音樂打起鼓點,有的人不自主地跳起了廣場舞。
  • 蘋果 HomePod 音箱國行版上架:白色、深空灰色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今天,蘋果官網上架了HomePod音箱國行版,售價2799元,分為白色和深空灰色,將在2019年年初推出。如果用戶覺得一個音箱給予的聽覺不夠震撼,可以在客廳同時使用兩個HomePod,它們可以根據各自擺放的位置智能的同時工作。軟體上,HomePod集成了Apple Music,Siri和Home Kit,用戶可以在HomePod上面播放自己Apple Music的音樂列表,問Siri任何問題,或者直接使用HomePod控制自己的智能家居。
  • 小愛同學、天貓精靈、小度智能音箱體驗:離真正的智能音箱還很遠
    喚醒成功率:「小度小度」更靈敏「天貓精靈」、「小愛同學」、「小度小度」…和現實生活類似,通過一個固定的「暱稱」來喚醒音箱,是極果君與智能音箱們(並不)美好一天的開始。如果普通話不標準、語速過快或吐字不清晰,簡單的詢問天氣智能音箱們還能「對答」,但要是複雜一些的提問,智能音箱就無法識別。這位遼寧鞍山的阿姨就是這樣,她的普通話帶有一點東北口音,就出現了「聽錯」的情況。
  • Sonos Arc 條形音箱評測:堪稱最強電視音箱,但存在一個前提
    對於這些人而言,簡單直接的條形音箱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Sonos 在電視音箱這個領域裡已經耕耘多年,不管是 Beam、Playbar 還是 Playbase 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優秀產品。在今年 5 月份,他們又帶來了全新的 Arc,來充當旗下電視音箱系列的頭牌。現在,Sonos Arc 也很快將在中國市場發售,售價 7980 元。
  • 好聰明的小精靈!哈曼卡頓Allure 音樂琥珀無線藍牙音箱評測
    筆者早些年前也體驗到過一些智能音箱,但體驗感受差強人意,雖然加入語音助手功能的音箱大大方便了如今喜愛「快餐音樂」的用戶,但問題是絕大多數智能音箱只把注意力放在了「語音智能」上,這就帶來了三問題:人們其實對於語音交互也就圖個新鮮感,沒多久時間就閒置在那兒吃灰了......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缺少羽毛,布魯崛起,恐龍小鋼炮:冥河龍
    T-Rex缺少羽毛,似乎也是可以自己長出來,畢竟在有些說法中,霸王龍可能本身就長有羽毛,而這些長長的毛,不僅可以抵抗晝夜的大溫差,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減輕表皮和肌肉的傷害,不過一想到暴龍長出白色羽毛的樣子,就讓人感覺好呆萌。
  • 智能音箱保護電路設計小訣竅
    輸入保護雖然有時在許多器件中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存在,但它是智能音箱中的一個關鍵電路,可防止在上電或連接不可靠的電源時損壞整個系統。智能音箱由外部AC/DC壁式適配器或內部開關電源供電。該電路可在由於非正常高電壓或電流等事件引起故障時,保護任何下遊器件免受損壞。
  • 投影儀怎麼安裝 投影儀的安裝攻略
    如今,有很多人喜歡在家裡安裝投影儀,這樣的話,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裡享受電影的視聽盛宴了。那麼投影儀如何安裝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投影儀的安裝知識。一、投影儀安裝攻略1.首先是安裝屏幕。這個地方要考慮投影儀的可變焦範圍,不能在其範圍之外,如果超出那個範圍就會出現畫 面不清晰或者出現斜紋等情況。一般的家用投影儀的可變焦範圍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你以為只要將畫面縮小就行了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定要手工移動,調好位置才行。
  • 長春小鋼炮複印紙A4柔軟不損零件160!
    【吉林省長春市行情】近日,小編在市場中了解到,小鋼炮複印紙 A4正在商家「長春複印機印表機專賣店」出售160元,有需要的朋友們不妨與商家聯繫購買!填料顆粒小與纖維連接強,不產生紙粉。    編輯點評:小鋼炮A4複印紙,價格實惠,使用方便。中性紙張,不易變脆、不易腐蝕、不易變黃、便於保存各種文件。
  • 尼爾森發布智能音箱品牌認知報告 小度是最智能的音箱麼?
    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正推進智能家居成為重要的落地場景,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智能音箱市場已經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爭奪的新賽道。而智能度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標準,不僅是企業搶奪入口的準入門檻,更是搶奪智能音箱市場的決勝因素。在智能音箱對決賽中,「智能之爭」由來已久。究竟哪家智能音箱最「智能」?
  • 世界最強小鋼炮排行榜!
    回到1973年,只有82馬力的Simca 1100TI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強的小鋼炮了。那麼,這些小鋼炮中那輛車是「鋼炮王」呢?10.梅甘娜Renaultsport Trophy-R271馬力來自大品牌的大功率小鋼炮,之前在「綠色地獄」紐伯格林北環跑出了7分54秒的成績,榮膺「最強前驅車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