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小百科——醫生魚

2021-01-22 騰訊網

醫生魚是最被熟知的隆頭科魚品種,因為它們遊泳時很像一張在水中飄動的紙片,也被稱為飄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部分海域裡,都有醫生魚的蹤跡。每年禁漁期後,我國南海可以大量的捕獲,因此該魚的市場價格十分低廉。

醫生魚屬於裂唇魚屬,它們的嘴十分小,牙齒成銼狀。它們在自然海域主要啄食其他魚類身上的寄生蟲和腐敗組織,這讓它成為大海中的醫生,大多數魚類感覺到身上痒痒,都會找到醫生魚,尋求它的幫助。很多觀賞魚愛好者希望醫生魚能為自己水族箱中的病魚治療皮膚疾病,於是到處尋找並引進,但大多收效甚微。其實,醫生魚能吃掉的寄生蟲種類是有限的,而且一條醫生魚的胃口遠沒有寄生蟲瘋狂的繁殖量大。在飼養密度合理並且魚類基本處於健康狀態時候,引進醫生魚的確可以抑制本尼登蟲和鰓吸蟲的泛濫,但對於常見的白點病(鞭毛蟲類)侵害,醫生魚則束手無策。因此,僅憑醫生魚來治療病魚,絕對是不明智的選擇。

這種小型隆頭魚雖然只能生長到10釐米大,但領地意識十分強烈。如果在同一水族箱中引進兩條,則身體強壯的一條會用它纖細的小嘴不停地攻擊另一條,我不知道是它最太適合攻擊了,還是對方太脆弱了,往往在2--3天裡,弱勢的一條就可能被殺死。在大規模檢疫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幾十條醫生魚放養在一起,它們似乎也不打架,這種環境造成了每條魚都很緊迫,互相處於防守狀態,但那樣的混養終究不是日常飼養之道。

實際上,醫生魚更喜歡在水族箱中建立一個「診所」,比如一個巖石洞穴或幾塊巖石堆放出的凹陷部位。醫生魚一旦在這樣的「診所」落戶後就不再出診,只等待大型魚類自己遊過來治療。醫生魚的顏色是鮮明的示意色,所有魚都懂得這種藍、白、黑條紋的組合代表了治療和清理。很多大型魚還喜歡讓醫生魚清潔自己的口腔和鰓部,它們張大嘴讓醫生魚在自己的口和鰓裡穿梭,吃掉牙縫和鰓絲裡的雜物。很少有大型魚吞食醫生魚。不過,一些人工繁殖出的魚類(如川紋笛鯛)可能不懂這個規定,我見過它們將醫生魚吞吃掉。在飼養有大型神仙魚的水族箱中搭配飼養醫生魚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魚大多具有寄生蟲,醫生魚可以幫助它們很好的清理。如果水族箱中的魚身上有潰爛的傷口,那麼醫生魚可能給它造成很大的麻煩,醫生魚在清理傷口的時候,會吃掉腐爛的肉,這會讓那條魚感到十分疼痛,而且裸露的傷口在醫生魚的啄咬下很容易感染。因此,最好不要讓皮開肉綻的魚面對醫生魚。

醫生魚除了吃寄生蟲外,還喜歡吃一些小型甲殼動物,但在水族箱中很難接受人工餌料。如果水族箱的魚數量不足,且沒有太多的寄生蟲資源,醫生魚很可能活活餓死。但我們不能為了餵養醫生魚,而向水族箱中引入病原體,必須尋找到它們能接受的餌料。個體超過6釐米的醫生魚可以在適應環境後接受凍鮮的豐年蝦,但個體再小的就無法將豐年蝦吃掉了,它們的嘴太小。最好的辦法是用鑷子夾著一塊蝦肉,在水族箱中晃動,這樣醫生魚會遊過來將肉撕下來吃,不過水族箱中的雀鯛類會搶劫醫生魚的食物,必須保證將它們餵飽後,才能專門給小醫生魚餵食。

醫生魚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很高,也從不攻擊其他品種的觀賞魚,不論是飼養在礁巖生態水族箱還是純魚缸中都非常合適。目前市場上可以見到3個品種的醫生魚,除了普通的醫生魚外,還有夏威夷醫生魚(Labroides phthirophagus)和霓虹醫生魚(Labroides prctoralis),前者只產自夏威夷,身體前部分金黃色,尾部有紫色條紋;後者見於印度尼西亞,頭部也是金黃色,尾部有白色條紋。這兩個品種在貿易中都不是很多,而且個體太小,很難在水族箱中飼養成功。

=完=

海缸攝影專用濾鏡

讓你也拍出高清大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海水小百科】—地毯海葵
    在海水缸內要為他們提供沙底或巖石結構供其棲息。它們喜歡把腳埋藏在沙子裡,有時候也附著在缸壁上。當它喜歡一個或更多的棲息位置時,會自己在缸中尋找,直到找到合適位置為止。當狀態良好時,觸手會很粘。如果它抓住任何東西(或手),不傷害它很難拿出來,因此用手拿時要注意,以防蟄傷。
  • 【海水小百科】— 金焰笛鯛
    結果表明兩種魚的種內遺傳多樣性指數 (H)分別為 :金帶笛鯛0.1107;金焰笛鯛0.1673。二者的多態位點比例(P)分別為47.8 %和59.0 %。2種笛鯛種間平均遺傳相似係數為0.4640 ,遺傳距離Dpq 為0.5360。2種魚共檢出6個可作為種的特異性鑑定的條帶。
  • 深度解析海水醫生魚
    什麼是醫生魚?多年以來,我一直對醫生魚十分感興趣,原因包括它們獨特的生活習性,在水族玩家的爭論以及在潛水攝影中頻頻亮相。當我還是個小青年的時候,醫生魚就使我著迷,而那時我還尚未在南加州通過潛水的方式來全面深入了解他們。
  • 你真的認識醫生魚嗎?
    然而,上圖只有一隻是為魚治病的真醫生魚,而另外一隻則是偽裝成醫生魚的樣子,等到其他魚把它當作真醫生魚而放鬆警惕後,乘機啃食這些魚的魚肉的假醫生魚。這麼看起來兩種魚確實是非常的相似,那麼下面會有更清晰的對比圖,來對比這兩種魚。
  • 海水小百科——五彩鰻
    在海水觀賞魚貿易中很常見。它們可以生長到1.2米,但沒有其他鰻鱺那樣粗,因此當它盤起來的時候,顯得十分小。 它們是兇猛的捕食魚類,要比粗自己10倍以上的豹紋海鱔還要兇猛,經常在水族箱中遊來遊去捕食小魚,所以無法和體長小於10釐米的魚飼養在一起。可以用活的小河魚或魚肉餵養它們,但在最初飼養的幾周內最好給以活的餌料,因為它們不知道不能遊動的東西也能吃。
  • 海水小百科—印度炮彈魚
    魔鬼炮彈魚,屬於皮剝魨科,俗稱尼日炮彈、紅牙炮彈、黑炮彈、藍炮彈。主要分布在珊瑚海,塔西提島,斯裡蘭卡等地。
  • 趣味魚類小百科:《無處不在的魚》
    魚是我們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一種動物,無論是食物,還是欣賞觀察,它們都是很常見的,甚至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可是你對它們有多少理解呢?被《無處不在的魚》吸引,首先是因為它的封面,凹凸的封面上是一條條可愛的小魚,淺淺浮出的魚身上帶著燙金的花紋,如同魚鱗一般閃耀著迷人的光澤,仿佛一下就將你代入了深海。忽然明白了為何有人說就如同帶上了潛水鏡,潛入了魚的世界。
  • 海水小百科—藍環神仙
    以前,這種魚在我國海南曾有一定的捕獲量,但目前國內的主要分布地轉移到了廣西北海,由於北海漁民對觀賞魚的處理和飼養還不太了解,導致大量個體在該地區淪為食用魚。目前市場上見到的藍環神仙多數是從菲律賓進口。一般體長在15~25釐米,偶爾有40釐米以上的個體出現。
  • 【海水小百科】—菇珊瑚
    菇珊瑚在珊瑚的種類中算是比較容易飼養的珊瑚,只要對其水質以及光照和水流等條件掌握好即可,例如美國氣泡菇,它對於剛下海的魚友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因為美國氣泡菇珊瑚對光照和水流的要求就沒那麼嚴格,但是它們身體的顏色比較依賴自身所處的環境
  • 海水小百科—紫頭美人蝦
    不和鸚鵡魚、大型隆頭魚、鯊魚、河豚等魚飼養在一起,它們會以美人蝦為食。        飼養美人蝦的水質,應當符合其他熱帶海洋無脊椎動物的基本要求。=完=想了解更多有趣好玩的海水知識嗎來下載龍巔魚鄰吧
  • 海水小百科——天竺鯛和金鱗魚
    在人工飼養下,天竺鯛和金鱗魚都不是非常喜歡運動的魚,它們具有很大的眼睛,一看就知道其適應黑暗的環境中生活,多為夜行性。事實上,金鱗魚科要比天竺鯛科古老得多,它們屬於金眼鯛目(Beryciformes),而天竺鯛是人們熟知的鱸形目中的成員。金眼鯛目的很多魚都是深海魚類,它們早在白堊紀就已進化出來了,而鱸形目的出現要晚上幾億年。
  • 海水「小丑魚」新鄉安家
    一名大學生正在查看「小丑魚」生長情況。  「小丑魚」在人工配製的海水中自由生活。他們培育出的海水球藻。今年,這些大學生通過人工配製海水,培育出了海水球藻、海水輪蟲,為海水「小丑魚」提供了食物鏈。他們還攻克了海洋觀賞魚的白膜病防治難關,為海水「小丑魚」營造出了孵化繁殖條件。這一技術在當地推廣後,利用海水觀賞魚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將有很廣闊的前景。
  • 海水小百科—櫛棘骨螺
    想了解更多有趣好玩的海水知識嗎?來下載龍巔魚鄰吧點擊原文立即下載
  • 挑選熱帶海水觀賞魚的小常識
    熱帶海水觀賞魚與飼養工具有人愛養熱帶海水魚,覺得飼養方便、生存力強、價格也是相對實惠。而熱帶海水觀賞魚,因為其顏色豔麗,形狀可愛,追捧者眾多。對於那些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的飼養者,他們已經不滿足單純的享受養魚的快樂、他們追求更名貴,更奇特的魚種,來豐富自己擁有的品種類型。有飼養經驗不代表可以養好熱帶魚。
  • 收藏|清潔蝦——海缸裡不可少的魚醫生!
    清潔蝦又叫醫生蝦,適合養在海水缸中。其背部左右兩邊各有一條亮紅色的條紋,紅紋之間有一道白色的條紋,紅白條紋形成鮮明對比,所以在印度洋又叫白紋清潔蝦,或紅清潔蝦。在海水缸中除了清潔作用,還可以幫助魚類清除體內寄生蟲和魚的碎肉或死皮,為減少魚疾病和疾病感染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 清潔蝦,海缸裡不可少的魚醫生!
    清潔蝦又叫醫生蝦,適合養在海水缸中。另外其背部左右兩邊各有一條亮紅色的條紋,紅紋之間有一道白色的條紋,紅白條紋形成鮮明對比,所以在印度洋又叫白紋清潔蝦,紅清潔蝦。清潔蝦,顧名思義在海水缸中就是清潔作用,可以幫助魚類清除體內寄生蟲和魚的碎肉或死皮,為減少魚疾病和疾病感染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 清潔蝦——海缸裡不可少的魚醫生!
    清潔蝦又叫醫生蝦,適合養在海水缸中。在海水缸中除了清潔作用,還可以幫助魚類清除體內寄生蟲和魚的碎肉或死皮,為減少魚疾病和疾病感染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在海底,清潔蝦就像是一個清潔站一樣,一旦有魚知道這個清潔站,就不斷的會有魚來清除寄生蟲和一些魚的碎肉。
  • 海水小百科——松球魚
    世界上的松球魚有三種,作為代表,我們介紹的一種是產自印度洋地區的,它在三種中個體最小,只有17釐米。另外有東太平洋出產的日本松球魚(Monocentris japonica),可以生長到25釐米。南太平洋出產的澳洲松球魚(Cleidopus gloramaris),個體一般在20釐米左右。松球魚不是很容易飼養,它們對餌料十分挑剔,沒有幾條能接受人工餌料,大多要用蝦肉和豐年蝦來餵養。
  • 伊寧市:海水觀賞魚讓「貓冬」生活妙趣橫生
    12月19日,記者在伊寧市上海城小區東大門入口處的一家海水觀賞魚店裡看到,透明的魚缸裡各類海洋生物色彩絢爛,形狀各異,頗有個性。在一個巨大的魚缸裡,搗蛋的藍魔不時地改變顏色,小丑魚在海葵的觸手之間穿梭起舞,安逸的海星和海參趴在沙石上面,形態各異、色彩鮮豔的珊瑚隨著水流招展,把手靠近羽毛管蟲,它就會快速地將觸角收回身體裡。
  • 什麼魚被稱為「魚醫生」?
    根據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最近,科學家發現,有一種魚能通過鏡像測試,認出鏡子裡的自己。這還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除了哺乳動物和鳥類以外,還有其他動物也能通過「鏡像測試」。能通過這個測試的動物非常少,而且都是非常聰明的動物,比如說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