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認識醫生魚嗎?

2021-01-18 礁巖資訊

本周我要講講最最常見的一種魚,普通醫生魚Labroides dimidiatus。

醫生魚是幾乎所有新手老手都會購買的一種魚類,它會幫助缸裡的魚類清潔體表和鰓部寄生蟲,從一定程度上控制魚只的外寄生蟲。在野外環境中,醫生魚可是海裡的香餑餑哦~即使是兇猛的大型石斑魚,裸胸鱔等,也是需要醫生魚幫助看病的~

醫生魚給石斑魚檢查口腔(圖片源於網絡)


醫生魚給裸胸鱔檢查頭部(圖片源於網絡)


從小就聽說過西遊記中真假美猴王的橋段,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個千方百計要吃了唐僧,一個費盡心思保護唐僧。其實今天文章說的兩位主角,和真假美猴王的橋段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下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真假醫生魚。

上為假醫生魚,下為真醫生魚(圖片取自網絡)


臉盲的同學恐怕已經將上圖兩條魚都當做醫生魚了吧。然而,上圖只有一隻是為魚治病的真醫生魚,而另外一隻則是偽裝成醫生魚的樣子,等到其他魚把它當作真醫生魚而放鬆警惕後,乘機啃食這些魚的魚肉的假醫生魚。這麼看起來兩種魚確實是非常的相似,那麼下面會有更清晰的對比圖,來對比這兩種魚。

真醫生魚Labroides dimidiatus,屬於隆頭魚科裂唇魚屬的魚類,而裂唇魚屬的魚,下顎不同於一般魚,是分開的,這樣的進化應該是更適合在魚體上捕食寄生蟲吧。下面是一些真醫生魚的清晰圖片。


醫生魚(圖片取自網絡)


醫生魚(圖片取自網絡)

醫生魚嘴部特寫(圖片取自網絡)


假醫生魚Aspidontus taeniatus,它甚至都不是隆頭魚,它是三帶盾齒䲁。擬態真醫生魚,當其他魚靠近時發動攻擊,用鋒利的牙齒將魚肉從魚體上撕裂下來。下面是假醫生魚的一些清晰圖片。

假醫生魚(圖片取自網絡)

假醫生魚(圖片取自網絡)

假醫生魚嘴部特寫(圖片取自網絡)


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嘴部,細心的朋友在這個時候一定已經看到它們嘴部的區別了吧。真醫生魚嘴巴在身體前端,而假醫生魚嘴巴是靠身體下側的。


上為真醫生魚,下為假醫生魚(圖片取自網絡)


通常真醫生魚和假醫生魚會混在一起都當做醫生魚輸入,如果是實體店挑選的話,請一定仔細觀察後挑選魚只,而網購的話一定要仔細辨別真假後方可下缸,如果發現是假醫生魚,需要及時做隔離處理,假醫生魚切忌入缸!

讀完這篇文章,相信你已經具備分辨真假醫生魚的火眼金睛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海水信息,請關注礁巖海水公眾號。


想要足不出戶買遍海水圈,加入礁巖海水小程序,開啟團購之旅


點擊閱讀近期精彩內容

新開海缸如何養水

新魚如何處理(下)

新魚如何處理(中)

新魚如何處理(上)



相關焦點

  • 魚類的醫生裂唇魚,你知道多少?5個方面教你認識裂唇魚
    這種觀賞魚叫裂唇魚。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一同去認識一下裂唇魚,聽課的小夥伴們趕緊搬好你的小板凳來聽課吧!記得拿好紙筆本喲!裂唇魚介紹:裂唇魚為隆頭魚亞目、輻鰭魚綱動物。它的身體長長的,背部帶有淺褐色,腹部和側部都是以乳白色為主。
  • 你認識這種魚嗎
    你認識這種魚嗎——寫給我即將或已經步入社會的娃們今天認識一種魚,名字叫泥魚。親愛的,你聽說過嗎?即便聽說過,我不是我認識的這種。說是認識,其實並沒有真正見過,因為它是很早很早以前的魚,僅存在於我國古代文獻裡,已經滅絕了。但它的生存方式能給我們啟迪。
  • 「企鵝醫生」寶寶吃魚真的會變聰明嗎?
    本文由企鵝醫生平臺官方推送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被追著餵魚的經歷。 因為大人們覺得「多吃魚能變得更聰明」。 其實,人聰明與否主要還是靠先天的遺傳+後天的努力 但吃魚補腦也確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一 吃魚真的會變更聰明嗎? 主要因為魚類中富含的DHA 和 EPA,而DHA / EPA 同屬Omega-3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
  • 家裡養一缸醫生魚,享受五星級的大保健!
    !
  • 圓形的魚缸,真的會傷害魚嗎?
    你用圓形的魚缸養過魚嗎?我說的是圓形的玻璃魚缸,而非圓形的陶瓷金魚盆。我猜,即使你自己沒有用圓缸養過,也一定見過別人用那種透明的圓形玻璃小魚缸養過魚。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種說法的科學依據是什麼?這種說法的源頭又是哪裡?同學們請坐好,譁仔開講啦!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那些家裡有圓形魚缸的朋友們,也適合那些曾經被這個謠言誤導過的魚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 盤點十種冷門原生觀賞魚,認識三種就算是魚缸之神!你敢挑戰嗎
    中國原生魚真的不如外國觀賞魚好看嗎?同學們請坐好,聽譁仔說一說中國原生魚的美麗吧!本文適合喜歡大自然的小朋友,也適合所有的愛國青年。預計閱讀218秒。它可以長到20釐米,在東北人口中被稱作「平口魚」,是當地特產的美食。你會把這種魚放進魚缸嗎?
  • 怎麼給魚去腥味,挑魚腥線真的管用嗎?大廚教你這樣做,收藏了
    怎麼給魚去腥味,挑魚腥線真的管用嗎?大廚教你這樣做,收藏了!魚肉的味道好吃,營養豐富,而且老少皆宜,並且脂肪含量低,多吃也不怕長胖。然而很多人卻很少買魚做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腥味太重,而且不好處理。若是方法不對的話,做出來的魚味道很腥,很不好吃。那麼怎麼給魚去腥味?
  • 少年,你真的分的出鰈(die)魚和鮃(ping)魚嗎?
    好吧,基本上,我們區分鮃魚和鰈魚的一條簡單規則是:鮃魚的眼睛長在魚身的左側鰈魚的眼睛長在魚身的右側.看吧,真的好大!這條魚是不會被認錯的.但是接下來這幾條魚,如果同時放在魚市場,你能分辨嗎?這三種魚依次為:Turbot: 大菱鮃,是最常見的多寶魚Flaice: 擬庸鰈Sole: 舌鰨我要提問了,請問下面這條魚屬於上面3種魚的哪一種?
  • 什麼魚被稱為「魚醫生」?
    那這一次,是什麼魚這麼厲害,也能通過鏡像測試呢?下面,我就借著這個新聞,給你介紹一下這種魚。裂唇魚這種魚叫「裂唇魚」,它的個頭很小,一般只有10釐米長。這種魚還有一個外號叫「魚醫生」。因為裂唇魚有一個特別的本領,它可以幫一些比它大的魚抓寄生蟲。裂唇魚的嘴比較長,牙齒也很鋒利,所以它能用嘴巴,從其他魚的身上,比方說鱗片、牙齒、魚鰓這些地方,把寄生蟲給抓出來吃掉。順便還能幫助這些生了病的魚,清除壞死的鱗片和身上的汙垢。
  • 聽故事|發瘋的醫生魚
    在窗明几淨的診所中,身穿藍黑白相間條紋大褂的醫生魚,為珊瑚礁市的所有居民耐心地診斷疾病,而且分文不取,童叟無欺。珊瑚礁市的居民都說:「醫生魚可是個大好人呀!」從體型龐大的蝠鱝,到纖細嬌小的花園鰻,大家都對醫生魚尊敬無比;就連殘暴的鯊魚,見了醫生魚也會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脫帽致意。這天,蝴蝶魚覺得身上又刺又癢。他心想,估計是老毛病又復發了,該去找醫生魚看病啦。
  • 真假「溫泉魚」大揭秘,溫泉魚療真的會有效果嗎?
    曾經風靡一陣的溫泉魚SPA,因為種種弊端,漸漸的退出了大眾舞臺。但是,那些店裡的所謂」溫泉魚「,到底是不是真的溫泉魚,你了解嗎?」溫泉魚「到底能不能對人有著積極的效果呢?,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在十九世紀初的時候,土耳其的一對兄弟,在一處溫泉嬉戲遊玩的時候,發現溫泉裡有一種小魚,會追著他們的雙腳吻啄,吮吸啄食他們雙腳皮膚上的死皮等,再發現這個現象後,兩兄弟便經常性的去泡溫泉讓小魚給他們清理腳上的死皮,反覆幾次後,兩兄弟發現困擾他們很長時間的皮膚病竟然痊癒了,這一消息的傳出,便讓這種小魚有了溫泉醫生魚的稱號。
  • 招財魚真的可以招財嗎
    今天的主人公是招財魚,是很多玩龍魚的玩家選擇的龍魚配魚。一提到招財魚,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不是一大片白色?招財魚一定是白色的嗎?招財魚真的能招財嗎?不廢話,開課啦!本文適合大中型熱帶魚玩家,也適合熱愛生活的你。預計閱讀3分鐘。
  • 生酮飲食真的會膽固醇升高嗎?你應該知道的5個生酮飲食認識誤區
    生酮飲食真的會增加膽固醇,而且很難去堅持嗎?現在是時候弄清其中的真相了。任何一種流行的飲食趨勢都要接受來自營養學專家和瘋狂追捧者之間的激烈爭辯,我們在這裡嘗試著分析一下生酮飲食所存在的認識誤區以及對生酮飲食的常見誤解。這樣讓能夠讓我們更為客觀和全面的認識生酮飲食,便於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身體情況來進行選擇。
  • 你確定,你真的認識「葫蘆蘚」嗎?
    圖1:葫蘆蘚配子體「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個瓜,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當這首歌在耳邊響起,你是否能跟隨著一起哼唱起來呢?動畫片《葫蘆兄弟》你是否觀看過?這可是曾經風靡一時的經典剪紙動畫片哦,如果你還沒看過,快讓爸爸媽媽陪你一起看看吧。在動畫片中,七個葫蘆娃每人頭上都頂著一個不同顏色的彩葫蘆,超級惹人喜愛。
  • 海水小百科——醫生魚
    醫生魚是最被熟知的隆頭科魚品種,因為它們遊泳時很像一張在水中飄動的紙片,也被稱為飄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部分海域裡,都有醫生魚的蹤跡。每年禁漁期後,我國南海可以大量的捕獲,因此該魚的市場價格十分低廉。醫生魚屬於裂唇魚屬,它們的嘴十分小,牙齒成銼狀。
  • 奇趣社|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
    奇趣社|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人類世界流傳著一句話,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今天,科學隊長向《海底總動員》裡超級健忘的藍色小魚多莉尋找答案。你還記得我嗎?多莉:記得,你是科學隊長嘛~科學隊長:咦喲,不錯喔,竟然還記得我是誰?你不是說自己有短期記憶喪失症嗎?多莉:是啊。(多莉撓撓頭,停頓了幾秒)不過你剛剛問我什麼來著?
  • 隆頭魚習性總論—你家魚會織睡袋,你知道嗎?
    在這裡我要幫隆頭科的兄弟們澄清一下:隆頭科確實吃蟲,但是隆頭科的魚都是白天吃蟲,晚上睡覺,所以對於那些夜間才行動的蟲,真的無能為力。    比如剛毛蟲、沙蠶,隆頭科雖然吃,但是也只能吃掉白天出現的,在白天壓制它們。但是到了夜裡,隆頭紛紛入睡,蟲子又在你缸裡開會了。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52期(鰈形目體形最原始的皇帝魚)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據說吃到一半,放到水裡,還可以活,這麼神奇?想必只是傳說吧!
  • 深度解析海水醫生魚
    儘管目前很多的科學研究都堅決否定醫生魚所扮演的角色,但我相信所有的醫生魚都應該生活在野生環境中,而不應該作為觀賞魚類。如果你非要養一條,我懇求你盡力保證他們的生命與健康。然而,以上的建議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人工養殖的夏威夷醫生魚正變得可能。
  • 海綿寶寶:紫色醫生魚,並非單單是醫學狂魚,他還有著其它身份
    眾所周知在比奇堡有一位醫生紫魚,只要到醫院肯定是這老兄在動手術,但這老兄難道是一位易學狂魚?無論是海綿寶寶得到的感染泡泡病或者是摔碎屁股,在比奇堡這個地方很大的機率都是接受紫魚醫生的治療。說實話我們大家都不知道紫魚醫生的名字,這老兄實在是太神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