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魚,焉知魚之厭?子非魚,僅知魚之味;吾非魚,盡知魚之念。
對不起,我是譁仔!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你用圓形的魚缸養過魚嗎?
我說的是圓形的玻璃魚缸,而非圓形的陶瓷金魚盆。
我猜,即使你自己沒有用圓缸養過,也一定見過別人用那種透明的圓形玻璃小魚缸養過魚。
說實話,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一提到「魚缸」二字,腦海裡首先浮現出的印象一定就是那種小小的圓圓的玻璃魚缸,而非目前這種主流的長方體水族箱。
那麼,在我們養觀賞魚的時候,到底是用方缸好呢,還是用圓缸好呢?
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譁仔很久,直到這次去上海參加完寵物水族國際會展以後,答案才完整地跳了出來。
有人說,觀賞魚不喜歡圓形透明魚缸,因為它會損害魚的視力,讓觀賞魚感到焦躁不安,從而誘發一些魚病。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這種說法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這種說法的源頭又是哪裡?
同學們請坐好,譁仔開講啦!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那些家裡有圓形魚缸的朋友們,也適合那些曾經被這個謠言誤導過的魚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圓形魚缸的「原罪」
時光倒流1000年。
幾個小屁孩正圍著兩個金魚盆嬉戲,有個金魚盆是木質的,另一個是瓷質的,這兩個有個共同的特點——全是圓的。
那時候的魚是觀背的魚,那時候的缸是不透明的缸。
總之,這種「圓魚缸」的傳統印象在中華兒女的基因中難以揮去。
久而久之,魚缸似乎就只能是圓的了。
於是乎,就算玻璃魚缸已經誕生上百年了,那種圓圓的小魚缸仍可以在任意一個水族店裡輕易地找到。
金魚、錦鯉和觀背青鱂,這是三種最適合從上往下欣賞的觀賞魚。除了這三種,其餘的觀賞魚,絕大多數就不適合觀背了。
然後,為了欣賞觀賞魚側面花紋的長方體水族箱逐漸成為了新寵。
既然長方體的水族箱成為了主流,那圓形的玻璃魚缸自然蛻化成了非主流的異類。當非主流遭遇主流,那自然是要被鄙視的,於是,不知從何時起,就有人開始試圖證明原型魚缸的所謂的「原罪」了。
其中一個理由,便是說圓形魚缸會導致觀賞魚看到的世界變得扭曲,從而使觀賞魚深感不安,然後內分泌失調,再然後魚就病了。
更有甚者,有人搬出了歐洲某國在中世紀頒布的法典,說是那個國家的人會禁止國民用圓形魚缸養魚,說那是虐待動物的行為。
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不妨跳進魚缸,換個角度,從魚缸裡面向魚缸外面望一望。
魚眼看世界
你玩過單反嗎?
只要你玩過單反,你一定知道有一種鏡頭名叫「魚眼鏡頭」,用魚眼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是一種廣角形態,但同時也是一種扭曲的形態。
換句話說,當光線經過三次轉變,出現在魚的視網膜上形成的影像本身就是扭曲的,這與我們人類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人類的兩隻眼睛是在同一個平面看向正前方,有效視角是188度;而絕大多數魚類的眼睛是在魚頭的兩側各分配一隻,魚的有效視角遠大於188度。
另外,人眼之所以可以看向很遠,那是因為人眼的晶狀體在晶狀體肌肉的控制下是可以變扁的,而魚眼的晶狀體幾乎無法變形,導致所有的魚類都是近視眼。大多數魚類的有效視距不足五米,很多觀賞魚的高清視距甚至不足一米。
最後,我們來一次換位思考,假設你變成一條魚,你在大海中遊弋,你覺得你所處的環境是方的還是圓的?
正確的答案是:不方也不圓。
其實,不管在什麼形狀的環境中,都是透明的環境,對於有效視距很短的魚類來說,真沒有多大區別。唯一的區別是魚缸外部的物體在魚眼中成像的時候將扭曲的狀況加劇了一丟丟而已。可是,這對於那些原本就非常適應扭曲世界的魚眼來說,有明確的什麼傷害呢?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懂得控制水質的養魚大神用圓形魚缸一樣可以養好魚了。
人眼看魚缸
譁仔認為,如果說圓形魚缸真的有什麼「罪過」的話,唯一勉強可以成立的是從人眼的視角看到的魚缸景色會扭曲變形。
所以,這種扭曲對魚沒什麼影響,只是對人有影響。
在圓形的魚缸裡,人眼看到的觀賞魚是變形的,看到的造景也是變形的。這個結果對於那些專業的觀賞魚玩家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譁仔認識的那些養魚大神中,沒有一個人是喜歡用圓形魚缸的,不是他們沒有能力去用,而僅僅是不喜歡這種扭曲的狀態。
除了扭曲問題外,還有兩個讓很多魚友不舒服的原因也不可忽視。
一方面,圓形魚缸很難搭載大部分水族周邊設備,另一方面,在圓形魚缸裡除藻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對於這一點,用過圓形魚缸的朋友都會會心一笑。
最後,我們也不可否認,很多養魚高手都把自己養魚的「第一次」獻給了小型的圓形魚缸,這種魚缸對於觀賞魚新手的啟蒙作用也是不可磨滅的。
結論:如果你不在乎景色是否扭曲,用方形魚缸還是用圓形魚缸,其實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隨心而動,隨意而行。
簡單一句話——自己喜歡,就夠了。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專欄,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如果我的文章幫你解決了大問題,記得打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