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喜歡閱讀歷史書籍,又或者是觀看各種經典名著或科學著作。對於知識和未知的探索終究是好的習慣,因為它可以充實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大腦補充諸多有益的知識。但其實,僅僅是關於我們人體本身,就有足夠多的奧秘需要我們去了解和探討了,即便是科學家對於人體的了解也不多,並且他們還在每天不斷的進行著各種探索和研究。而今天,傑瑞將為那些對於人體奧秘擁有諸多疑問的人帶來6個和人體相關的冷知識,而且相信大多數人還並不知曉。
1、疤痕和正常皮膚的區別
當我們的皮膚受到傷害了以後,你的身體首先會出現的就是流血,然後形成血凝塊。緊接著凝塊的頂層乾燥並硬化形成結痂,保護傷口免受額外的幹擾。受到外界保護,凝塊的下部成為了被稱為成纖維細胞的細胞的宿主,其部分作用是用瘢痕組織代替結痂。
在1998年的數學生物學通報論文中,英國名校華威大學的數學家約翰·C·達隆和喬納森·謝拉特解釋了其原因。他們寫道,「在人類和其他皮膚緊張的動物身上,膠原蛋白在正常組織中具有交叉編織結構,而在瘢痕組織中,膠原蛋白與皮膚平面是平行排列的。」
換句話說,正常皮膚組織由彼此隨機取向的纖維構成,而瘢痕組織中的相同纖維在單一方向上取向,彼此平行。
2、其實人體也是會發光的
日本科學家已經發布了人類「生物發光」的第一張圖像,讓人們看到了令人驚嘆的「閃閃發光的」人體圖片。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由於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所有生物都會產生少量的光,但這是第一次人類產生的光被攝像機所捕獲到的畫面。
研究人員在在線期刊PLOS ONE上撰文,描述了他們如何在幾天的時間內使用超敏感相機對志願者的上半身進行成像。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發出的光量經過24小時的循環,在下午會出現最高點和在深夜出現最低點,並且從臉頰、前額和頸部發出最亮的光。當然,如果沒有特殊儀器幫助,肉眼並不能看到這種光亮。
3、人有智齒的原因
人類學家認為,智齒或第三大臼齒的存在是因為我們祖先早期飲食中的漸進式食物,如葉子、根、堅果和肉類這類粗糙的食物。這需要更多的咀嚼能力並且會導致牙齒過度磨損。現代飲食多以其較軟的食物為主,而且有各種餐具可以讓我們減少咀嚼食物的時間。因此,進化生物學家現在將智齒分類為退化器官,或由於進化而變得無功能的身體部位。
根據發表在加拿大牙醫協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有些人永遠不會長智齒,但對於那些拔過智齒的人來說,這個數字可能在1到4之間,而且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可能會超過4顆。科學文獻尚未能解釋為什麼每個人的牙齒數量會有所變化,但對於那些確實得到這些外來牙齒或多餘牙齒的人來說,它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
因為人類的頜骨在整個進化史中變得越來越小,當智齒形成時,它們經常被周圍的其他牙齒撞擊或阻擋。此外,如果牙齒部分地爆發,食物可能被困在其周圍的牙齦組織中,這可能導致細菌生長,並且可能導致嚴重的感染。
4、第六感其實是存在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有5種感官,而傳說中的第六感則經常被一些科幻類的電影所提及,在生活中我們也並沒有將其當做是真實存在的東西。而事實上,某種意義上來講,第六感其實是存在的。對於盲人而言,他們會以自己的觸覺、聽覺等感官綜合以一種獨特和獨立的方式運作,從而帶來空間感官,也就是第六感。它們能在大腦中繪製出一個獨特的地圖。換句話說,視覺不是空間意識的必要條件。
5、女性的視力和男性存在不同
女性擁有更好的周邊視力,因為我們的祖先中,女性需要為家人收集食物,以及在夜晚保護孩子安全。而男性則天生具有更強的直視目標,這是因為我們的男性祖先需要狩獵。男性失明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7倍。
男性和女性大腦的視覺中心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在生物醫學中心期刊《性別差異生物學》中發表的一項研究就有說明這一點:男性對細節和快速移動的刺激有更大的敏感度,但女性更善於區分顏色。
領導這項研究的以色列教授阿布拉莫夫說:「與聽覺和嗅覺系統等其他感官一樣,男女之間的視力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我們測量的視力要素是由特定的丘腦神經元進入初級視覺皮層。我們認為,由於這些神經元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受到皮質的引導,因此睪酮起著重要作用,不知何時導致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不同連接。這些差異之間的進化驅動力並不太明顯」。
6、智商高的男人的生活通常會更健康
儘管一些研究表明智力與各種健康相關結果之間存在關聯,但對認知能力和酒精相關問題的研究卻表現其似乎並不一致。在一項測試智商與飲酒之間關聯的研究中表明,如果以總攝入量和生活模式來衡量,發現智商明顯較低的情況下,年輕成年男性飲酒過高的機率較高。這項研究分析了從1949年至1951年出生的49321名瑞典男性收集的數據。
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發現,瑞典青少年男性智商測試結果較低與酒精的攝入量的增加有關。可能更高的智商會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