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這個暑假,黑眼圈、愛插兜、不信命,又醜又萌的「新哪吒」形象,突破傳統概念,深入國人的內心,成為今年國產動漫中不折不扣的冠軍。
「哪吒火了,也讓國人看到了動漫產業的價值,未來的動漫產業會有好的發展機會。」作為山東唯一一家參與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製作的企業,山東新視覺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鐵兵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說。
從業幾十年來,經歷了動漫產業發展的各種考驗,對這部影片的大火,王鐵兵顯得很淡定。在他看來,動漫產業從製作到衍生品的開發,雖然產業鏈上蘊含了很多機會,但是這個產業的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山東新視覺只「收了三五鬥」
截至10日,貓眼票房顯示,《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已飆升至48.23億。就在該片上映第18天,山東省動漫行業協會會長、山東世博動漫產業集團董事長王振華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就樂觀的預計,票房突破40億元沒有懸念。
哪吒的製作召集了70多個製作團隊,1600人參與其中,山東新視覺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
「我們負責影片中一些三維模型的製作,人物、道具、場景等,比如影片中人物形象所使用的道具紅纓槍等,就是由我們公司製作的。」王鐵兵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哪吒火了,從中分羹的收益被廣泛看好。「這個項目就是我們一個普通的外包製作項目,分包給我們,固定的營收就是合同約定的那幾十萬元,利潤有限。」王鐵兵透露。
王鐵兵的新視覺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創意與IT科技融合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影片、動漫製作等都在其業務範圍之內。公司有百十人的團隊,在山東的動漫企業中,算是比較大的製作型公司,也是具備一定製作實力的團隊,以動漫製作加工和人才培訓等為主。王鐵兵坦言,原創做得少,因為風險比較大,動漫企業首先要生存。
從業者看到希望之光
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動漫產業協會了解到,自2015年山東省動漫行業協會成立到2018年間,協會中的1/3動漫會員企業已死掉或轉行。
「原來位於濟南高新區的動漫產業園,現如今入駐企業越來越少。」據王鐵兵介紹,從2006年開始,政府對入駐園區的企業免除租金,並每年拿出300萬元補貼這些動漫企業,3年之後,補貼不再,很多企業維持不下去了,高房租就讓他們難以為繼。後來,很多企業退出園區,散落在各地,沒有形成聚集。
哪吒大火,被稱為「國漫之光」。也讓很多動漫產業從業人士看到了希望。
在王鐵兵看來,全國70個團隊參與了哪吒影片的製作,可以說是全國有製作實力的動漫企業的一次全員出動。6000萬元的投入,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創意投入外,大部分都花在了製作費用上。「6000萬元這個費用,對於國內動漫製作來說已經是比較高的投入了。」王鐵兵分析說。
哪吒的精良製作已經顛覆了以往業界對動漫不捨得投資、不願在製作上花錢的傳統觀念。雖然是集合了多家團隊的製作成果,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銜接上難免會有些許瑕疵,但整體上並不影響這部影片的製作水平。
「以往很多片子粗製濫造,不是因為沒有技術,而是因為製作方不願花錢。」王鐵兵說。
「山寨」衍生品早就賺了個盆滿缽滿
哪吒國內票房已破48億元,可是火爆的票房卻沒能在第一時間帶動起衍生品的銷售。
據悉,哪吒目前公開的衍生品銷售額僅超1500萬元。甚至沒有《大魚海棠》的業績,其在上映兩周後便實現衍生品銷售總額超過5000萬元。
《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微博顯示,該電影官方授權的衍生品店鋪共有4家,其中有3家在摩點進行眾籌,與銅號文化合作推出的帆布包、鑰匙扣等月銷量均為200件左右。
這種慢節奏的衍生品製作已經遠遠不滿滿足熱衷影片的影迷的需要。濟南市民小陳從影院出來,就被影片中哪吒形象所感染,可是,想購買哪吒手辦,卻無官方渠道。但是打開淘寶後,小陳發現,從手辦到印有哪吒圖案的T恤、手機殼、服裝,各種衍生品一應俱全。
經濟導報記者在淘寶頁面輸入哪吒衍生品,可查找到多個產品。官方衍生品滯後,「山寨品」卻早就賺了個盆滿缽滿。
王振華將國內動漫產業的痛點歸結為盈利模式單一,創意、製作、播出、授權、衍生產品研發與營銷的動漫產業鏈還未最終形成。
對此,王鐵兵比較認同。「國產動漫票房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高達80%,高風險,而在動漫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衍生品收入的佔比往往要超過50%。」王鐵兵說,從主題公園到玩具商店,在這裡衍生品的開發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
一組國內外電影衍生品銷量的對比數據就可見一斑,《大聖歸來》,3億元、《三生三世十裡桃花》,3億元,在國內算得上高銷量了。即便是國內動漫產業衍生品標杆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也僅僅超過了10億元。可是,國外電影《星球大戰》系列,達320億美元,《星戰》三部曲45億美元;《獅子王》20億美元。
(編輯:曲波 陳德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