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坐國漫第二的寶座,《姜子牙》15億票房了,為何仍罵聲一片?

2020-11-22 騰訊網

作者|甄隱

編輯|廖影

10月23日,電影《姜子牙》在微博發布通知,宣布將該片延長上映至12月2日。

但這對於挽救《姜子牙》令人失望的票房,似乎作用不會太大。「基本上沒有什麼排片了。」王聞遠告訴市界。他在江西開了八家影院,目前《姜子牙》在他的影院排片量很少。

誰也沒想到《姜子牙》是這樣一個結局。

截至10月25日,《姜子牙》的票房已至15.66億元。儘管超15億元的票房,已經讓它穩坐國漫第二的寶座,但是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簡稱《哪吒》)的同系列影片,又同為光線傳媒出品,《姜子牙》交出來的答卷顯然不及預期。

想當初,《姜子牙》的製作者們曾為了姜子牙的形象到底該是油膩的、充滿仙氣的、奇葩的還是屌絲的,糾結了一年之久,修改了100多個版本,最終才定下影片中呈現的中年大叔形象。

該片導演程騰在接受採訪時也曾靦腆地表示,有《哪吒》在前,他不想辜負觀眾的這份期待。

但如今,《哪吒》的忠實粉絲們在網絡上宣洩著他們的不滿。而這份不滿的承受者,首當其衝的是光線傳媒的股價,本月跌幅已達25%。

1.觀眾不滿什麼?

4年前,不到而立之年的程騰被本科時的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的高薇華找到,邀請他參與電影《姜子牙》的製作。

高薇華的另一身份是中傳合道的創始人。中傳合道由高薇華跟彩條屋聯合成立,前者佔股70%,彩條屋佔股30%。彩條屋是由光線傳媒於2015年10月成立的孫公司,專門負責其在動漫影視領域的業務。

程騰加入的時候是2016年底。此前,一個叫餃子的年輕人開始跟彩條屋合作。後來,他導演的《哪吒》在2019年創下了國內動漫電影的票房紀錄。

某種程度上,《哪吒》跟《姜子牙》兩個項目的起點很像。出乎意料的,是觀眾對《哪吒》的狂熱追捧。彩條屋最初只是希望《哪吒》能做成一部像《大聖歸來》那樣的片子,票房能有10億就很不錯了,但《哪吒》卻拿下了50億票房。

那麼,號稱「封神宇宙」第二部的《姜子牙》,最理想的狀態下,得拿下50億左右的票房,才能稱之為達成期待。但最終所有人都失望了。

《姜子牙》成如今模樣,可謂成敗皆因彩條屋。雖然《姜子牙》和《哪吒》不是一個導演、一個團隊製作,但是在宣發的過程中,彩條屋將兩部作品狠狠地捆綁在了一起,甚至給了觀眾一種《姜子牙》是《哪吒》續集的錯覺。

過去,相對於真人電影而言,動漫電影的受眾是孩子,最終是否消費還要看家長的選擇。加之沒有知名演員的加持,動漫電影在宣發上並不佔優勢。所以,有50億票房的《哪吒》做背書,《姜子牙》在引流上並不會太差。

但也正是因為彩條屋的捆綁營銷太過成功,讓很多來自《哪吒》的「自來水」們(自願為影片宣傳推廣的粉絲),最終對《姜子牙》怒而差評之。

《姜子牙》的不少影評,以「我以為」開頭,以「結果卻」結尾。「自來水」們本來是抱著對《哪吒》的意猶未盡,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們關心的那個醜哪吒怎麼樣了,結果只能在彩蛋環節一解相思之苦。

甚至有觀眾直呼「餃子導演飄了」,將《哪吒》跟《姜子牙》誤看作一個導演、一個團隊製作。這或許也能說明,如果當初沒有過度捆綁營銷,《姜子牙》的差評不至於如此。

觀眾的「差評」也影響到了資本市場上的光線傳媒。作為《姜子牙》的出品方,光線傳媒深刻體驗了一把何為高開低走。

2020年以來,由於不可抗力因素,很多影視公司股價下挫,但同樣沒有新片上映的光線傳媒,漲幅卻一度高達81%。這也符合國內影視行業押注爆款的一貫表現。畢竟,光線傳媒曾靠著《哪吒》的光環,市值升至300億元,一度超過萬達電影、中國電影。

但當《姜子牙》以13.7億元的票房封頂國慶、不敵同期《我和我的家鄉》時,光線傳媒股價遭遇「反噬」。國慶長假後七個交易日,光線傳媒股價從節前16.66元跌到了12.86元,跌幅達22.81%。節前9月30日488.74億元的總市值,到10月26日時已經跌到了365.23億元,蒸發超100億元。

這對於一心想靠《姜子牙》翻身的光線傳媒來說,打擊不可謂不大。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營收2.59億元,同比減少77.86%;歸母淨利潤為2057.2萬元,同比減少80.46%。

「可能還是因為觀眾對它的期待太高了,看的時候有點失望。」曾參與過早期動漫電影製作的資深業內人士李巖表示,對於《姜子牙》取得的票房,她報以羨慕,「如果是我的團隊完成了這樣的片子,我是絕對會給發獎金的。」

2.劇情為什麼有bug?

《姜子牙》令觀眾失望、不買帳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劇情。口味被《哪吒》養刁了的觀眾,無法接受《姜子牙》帶來的落差。

「畫面再好都是虛的,能撐起一部電影的內涵最重要的絕不是特效,而是故事內涵和劇情。」

「很多『點』解釋不清,相當於高級PPT。」「編劇沒想講故事,只想講道理。」

那麼,編劇、導演、製片乃至製作公司,誰該為劇情負責?

「不要把它看成另外一種影視作品。動漫電影跟真人電影應用的語言跟敘事方式是同一套規則,區別在於製作手段跟畫面呈現。」從事動漫影視製作十多年的許清告訴市界。

動漫電影裡的演員由計算機或實體建模而成,不存在真人電影中所謂的「演技」一說。這也是當初光線傳媒將動漫影視作為新盈利點的原因之一。

然而,動漫電影雖然無須聘請真人演員,不用承擔演員費用和風險,製作成本容易控制,但仍無法避免「邏輯混亂」「劇情注水」等魔咒。這對於純靠劇情吸引觀眾買單的動漫電影來說,十分致命。

許清介紹,一部動漫電影的初始啟動資金一般由導演或者編劇牽頭,選出一個最初的小樣,也就是在建模、加了基本配音、把分鏡頭做成二維動畫後,會有一次預演。

預演環節,是一個分水嶺。預演前,是導演跟編劇等團隊內部人之間博弈,尤其是在劇本的打磨、劇情走向、講故事的方式等方面。

而在預演環節,會有投資人的介入,這個階段導演團隊開始跟投資人博弈。投資人會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及他以為的觀眾喜好,對樣片提出意見。至於導演團隊是否買帳,什麼程度的買帳,則要看導演的話語權了。

預演環節過後,動漫電影的製作也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只要「孩子」還沒生出來,隨時面臨著缺胳膊少腿的風險。

正常情況下,國內一個項目的製作周期一般是四年。但由於資金很多時候無法一步到位,製作環節很難一氣呵成。「《大聖歸來》號稱製作了8年多,不是說項目連續做8年,是斷斷續續做了8年。困難的時候,資金都是靠5萬、10萬眾籌而來。」許清解釋。

此外,國內的動漫影視很少由一家公司負責從頭製作到尾,一般都會發外包,甚至外包出去的公司還會層層外包。而發包的不同,會導致鏡頭的質量參差不齊,進而影響到鏡頭的連貫性。

「這在國外是很少發生的。」許清告訴市界,一方面,外國的動漫影視會非常注重統一性和保密性,一般都由公司自己製作。另外,也不會讓學校的人去碰。而在國內,影視學院有時候會參與電影創作。據說,《姜子牙》的創作者有部分來自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的老師、同學。

除了製作環節,更為棘手的是對劇本的推敲。劇本的第一責任人雖然是編劇,但從目前國內的現狀來看,受過系統訓練的編劇很少,有話語權的編劇就更少。

「編劇在整個影視行業地位在不斷下降。七八十年代的電影海報,編劇的名字一定會被放大印上去。但是現在的海報,很少看到編劇的名字。」編劇譚昊有些感慨。

無論是真人電影還是動漫電影,都是導演把控的藝術。如果在拍攝過程中,導演覺得劇情不符合邏輯,一定會要求編劇改劇本,有時候會找到第二個、第三個編劇,但第二、第三個編劇在改劇情的時候,不會徵求第一個編劇的意見。

「就怕導演不專業,不懂得電影的敘事手段。」在許清看來,導演會根據一些橋段拼湊一些劇情,以取悅觀眾為先,以至於忽略了鏡頭的銜接和敘事邏輯。此外,在後期剪輯階段,影片有可能受到外部其他人的影響。

所以電影劇情的最終呈現,是導演跟團隊的內部博弈,以及跟投資人的外部博弈,共同鬥爭的結果。這也可能是《姜子牙》最終呈現出這種劇情的根源。

3.光線暴露短板

《姜子牙》雖然含著金鑰匙出生,卻沒能乘上東風,而它的口碑,又勢必會影響到觀眾對「封神宇宙」系列動漫電影的態度。同樣,這也關係著彩條屋的系列電影能否立得住腳。

電影要想做成一個系列,最要緊的是什麼?

在譚昊看來,做系列電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基礎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要足以宏大和深刻,才能承載很多系列故事。「就像是金庸的武俠世界觀,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不是,『我餓了,要吃飯』這樣簡單。」

只有在這樣的價值觀的基礎上,編劇、導演才能賦予其豐富的故事。這個故事還要極具當下性跟現實性,無論故事背景發生在什麼年代,無論是科幻主義還是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其內核必須能映射到今天的觀眾身上,跟當下的觀眾產生共鳴。

「《哪吒》能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歡,就是因為劇情的創作打動了人心,它表現出來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對當代人心態的一種呼應,能產生精神共鳴。」譚昊表示。

《姜子牙》的不如意,說到底是故事沒講好。

皮克斯的首部電腦動畫短片《安德魯和威利的冒險》,只有2分鐘,本是用來展示皮克斯當時領先的電腦動畫製作技術的。但導演約翰拉·拉塞特還是堅持在其中加入了故事情節。

而正是由於影片加入了大黃蜂追趕主人公的情節,表現出了情緒的張力,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甚至讓觀眾忽視了很多技術層面的不完善。

皮克斯聯合創始人之一的卡特姆表示:「這種現象我在日後的職業生涯中曾多次遇到:通常來說,無論你對視覺工藝有多麼重視,無論視覺上的潤色有多無可挑剔,都沒有講一個好故事重要。讓物體流動起來的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賦予物體思想,給物體灌輸情緒和靈魂。」

歸根結底,沒有真人參與的動漫影視,劇情才是令作品煥發生命力的妙藥。

《姜子牙》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也暴露出了光線傳媒的短板。

光線傳媒發力動畫領域,本意是為了找到新盈利點。為快速進入該產業,王長田當時下的決策是「買買買」,先後投資、收購了20多家相關公司,涵蓋二維、三維動畫、漫畫業務。

光線是在高端動畫內容方面投資最多的公司,用王長田的原話講,「市場上最好的動畫電影公司,幾乎都被我們投資了」。

王長田有個東方迪士尼的夢,但這個夢要想成真並不容易。1926年成立的迪士尼,如今旗下擁有皮克斯、漫威影業、夢工廠、盧卡斯影業等一系列屈指可數的影視內容製作、發行公司,其利潤來源早已不單單依靠影片的票房。

但對於目前的光線傳媒來說,業績的提振,仍然深度依賴於票房。《姜子牙》不如預期,顯示出光線傳媒旗下的製作團隊,沒有表現出穩定的高水平製作能力。

《姜子牙》的片尾彩蛋顯示,《深海》正在籌備中,據說製作成本高達2億元。觀眾本可像從前期待《姜子牙》一樣期待《深海》,但《姜子牙》的表現卻給他們潑了一盆涼水。

票房失利,無法持續生產爆款,也讓市場對光線傳媒的預期開始冷卻。這對於光線傳媒來說,可能是比《姜子牙》的票房更不好的消息。

(文中出現的李巖、許清、王聞遠為化名)

參考文獻:《創新公司:皮克斯的啟示》,作者:艾德·卡特姆,埃米·華萊士

相關焦點

  • 《姜子牙》票房破15億,《大聖歸來》導演新作《深海》預告驚豔
    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10月17日14時03分26秒,電影《姜子牙》再創佳績,票房突破15億大關!《姜子牙》上映多天以來,票房一路升高,電影中關於姜子牙、小九、四不、申公豹等角色都令觀眾,尤其是妲己的特效製作,在電影院觀看時能收穫不少驚喜,從這部電影裡也能看得出國產動畫片的進步。尤其是結尾的彩蛋,是《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新作《深海》,不僅在大熒幕上令無數網友驚訝,特效十分驚豔,海底生物的美輪美奐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 春節檔史詩國漫《姜子牙》首亮相!「眾神之長」上演一戰封神
    作為繼《哪吒之魔童降世》(超49億票房)後,光線彩條屋影業「中國神話系列」第二部,《姜子牙》籌備至今已四年,是一部集結國內頂尖動畫人員的重量級、大製作原創影片。日前,該片貓眼想看超20萬,在大片雲集的「史上最強春節檔」位列第二,成為2020開年必看影片之一。電影《姜子牙》將於大年初一正式上映。
  • 「後疫情」國慶檔《姜子牙》現象:口碑/票房分化與宣發得失探析
    燈塔數據顯示,今年的國慶檔為史上票房第二高的國慶檔,「2020年國慶檔(10.1-10.8)總票房為39.5億,票房總比增長率為-11%。8天放映場次314萬,觀影人次9959.4萬,平均票價39.7元,上座率25.5%。
  • 《姜子牙》的「熱」與光線傳媒的「冷」
    投稿來源:財經無忌上映23天,電影《姜子牙》的票房已經突破15.48億。作為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姜子牙》以3.62億票房成為單日冠軍,並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2020年單片單日票房紀錄。在電影上映的11天裡,光線傳媒就曾預計來自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約為3.6億元至4億元,無疑《姜子牙》的成功「出圈」能給光線傳媒帶來巨大收入。
  • 《姜子牙》票房突破16億,網友:終於等到了,頭髮都熬白了
    》已經上映了有一段時間了,票房基本上已經定型。最新的票房顯示,《姜子牙》突破了16億,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雖然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比起來,《姜子牙》的票房差了不少,但是和其他同期的電影比起來,還是很有優勢的。《姜子牙》剛上映那會,我就去看了首映,優缺點都有,整體觀影的效果和體驗都不錯。
  • 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 光線傳媒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在10月1日,也就是明天,電影《姜子牙》上映了,有消息稱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那麼影視股中,哪些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呢?光線傳媒上市公司如何據最新的消息了解到,9月29日晚上,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9月29日23:20,電影《姜子牙》的預售票房已經正式破億。目前電影還未上映,僅僅是預售就獲得了如此好的成績,相信電影上映後票房會更高。
  • 《姜子牙》:一部兒童看不懂,成年人看不透的電影,票房破10億
    導語:《姜子牙》是由彩條屋影業、中傳合道出品的動畫電影,是接著去年創造了動畫票房冠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續作,本計劃於春節上映,由於疫情的原因,推遲到了國慶黃金周,備受矚目和期待。在2020年10月4日17點31分,《姜子牙》累計票房突破十億元,再度刷新了《哪吒》的記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十億的動畫電影。
  • 《姜子牙》2大彩蛋開啟國漫新篇章,《深海》到底牛在哪?期待
    前言:很多觀眾認為《姜子牙》的票房只要沒超過《哪吒》就算是失敗了,但看完《姜子牙》之後我覺得,這部電影能有如今的表現就已經是大獲全勝了。《姜子牙》的口碑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其中最受詬病的就是它的劇情,而關於這一點,《姜子牙》的導演程騰曾在採訪中談到,其實這部電影刪減了整整90分鐘的戲份。
  • 光線傳媒節後總市值暴跌110億 《姜子牙》後它還能保住「一哥...
    2018年,作為第二大股東的光線「清倉」賣掉了所持新麗傳媒27.64%股份給騰訊,套現超33億元。當年光線的業績自然很好看,淨利14.9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實際上,就主營業務營收來看,當年同比是下降的。
  • 《姜子牙》彩蛋出現二郎神和雷震子,元始天尊成了大反派,鬧呢?
    《姜子牙》彩蛋出現二郎神和雷震子,元始天尊成了大反派,鬧呢?如今《姜子牙》的票房已經大賣,接近3個億,刷新了國產動漫首日票房紀錄,而上一次的票房紀錄《哪吒》也順利跌落神壇,可以說《姜子牙》今天剛上映就領跑了國慶檔,連大牌雲集的《我和我的家鄉》都敗在旗下。不愧是有望比肩《哪吒》的新作品。
  • 119.91億!中國電影票房躍居全球首位
    以In-year releases(按發行日)維度計算的2020年北美總票房目前約為11.41億美元(約77.47億元人民幣),按此數據對比,目前中國電影市場2020年總票房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此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爭奪國慶檔的9部影片背後,參與出品、聯合出品的公司有近100家。
  • 《哪吒》票房補錄後破50億!「一京一吒」已封神,為何難被超越?
    在經過票房補錄後,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的票房超過50億,《哪吒》也成為繼《戰狼2》後,第二部超過50億的影片。網上戲稱《戰狼2》與《哪吒》為「一京一吒」,目前票房超過50億的電影,僅此兩部。
  • 一部電影吃飽半年 光線傳媒已從《姜子牙》賺了4億
    動畫電影《姜子牙》國慶當日上映,僅4天成最快破10億動畫電影!目前上映第13天,總票房達到14.65億。12日晚,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0月11日,公司來源於電影《姜子牙》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人民幣3.60億元至人民幣4.00億元。
  • 奪冠僅3天蜘蛛俠新片被趕下寶座,這部投資13.7億的大片太強悍了
    ,《海王》被擠到了第三,失去了蟬聯14天的內地單日票房冠軍寶座可惜新片個個都有不容忽視的缺點《蜘蛛俠:平行宇宙》口碑相當不錯,豆瓣評分高達8.8分。遠遠低於一般的真人超級英雄電影而《蜘蛛俠:平行宇宙》視覺效果爆棚,彩蛋情懷俱佳,但美漫的畫風其實內地觀眾接受度不高,六位蜘蛛俠同框對於粉絲來說驚喜連連,但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似乎並不是什麼大情懷。
  • 《姜子牙》上映後市值蒸發66億,光線傳媒下一個爆款在哪裡
    目前,《姜子牙》還在上映中,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截至10月26日該片票房累計15.67億元。國慶過後,該片在半個月時間裡僅僅增加1億多票房,要延續光線傳媒此前的《哪吒:魔童降世》50億票房的輝煌已是很難,光線傳媒全年的整體業績走勢,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 從大聖、哪吒到姜子牙 國漫如何成為票房擔當
    「京」彩文博會  從大聖、哪吒到姜子牙 國漫如何成為票房擔當  截止到2020年11月7日,中國電影年度累計票房已經突破150億,票房成績的前三名為《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讓國產動畫成為「票房擔當」,這在幾年前還是奢望。
  • 《姜子牙》在b站上線,口碑跟電影版一樣,一半天堂一半地獄!
    最近飽受爭議的國漫電影《姜子牙》在b站正式上線了,它上線之後口碑正如電影版一樣,一半天堂一半地獄。一部分觀眾覺得《姜子牙》的劇情很"神",能夠振聾發聵;一部分觀眾則覺得姜子牙糟蹋了《封神榜》,劇情太爛讓人大失所望。那麼這兩方的理由各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 姜子牙和楊戩齊上陣,國漫未來?《二郎神之深海蛟龍》你要善良
    大家都知道《哪吒》的總票房突破了50億,成為中國影史第二部突破50億的電影,並且參加了奧斯卡動畫評選。雖然最後並未得獎,但也證實了國漫向前踏出了堅實的一步。於是借著哪吒的熱度,中國動漫神話宇宙的概念被提了出來,並且正在實施。因為作為神話宇宙重要的一環,《姜子牙》的預告已經出來。
  • 國慶檔電影票房39.2億,《魔道祖師完結篇》等21部動畫片備案
    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1日上映院線,《姜子牙》上映首周票房達10.34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也成為了中國影史最快破10億票房的動畫電影。雖然口碑呈兩極分化,豆瓣評分自上周的7.1分下滑到了7.0分,部分給差評的觀眾認為作品敗在了故事,但無可否認的是,《姜子牙》在製作方面的優秀。
  • 內地票房丨吳京抗美援朝大片《金剛川》引爆!|金剛川|票房|口袋君|...
    而最終的周末票房冠軍,依舊由群星薈萃的《我和我的家鄉》拿下,累計票房已超越《捉妖記》,來到了24.5億人民幣的高位。隨著,《八佰》再一次宣布將密鑰延期到11月21日,票房突破31億人民幣,超越《我不是藥神》,成為內地影史票房第9。《我和我的家鄉》想要後續拿下近7億,逆襲《八佰》希望相當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