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疊加國慶,8天長假已經結束,史上最「特殊」的國慶檔也差不多交出了成績單。
今年國慶檔近40億元的票房成績,雖然未打破2019年國慶檔的票房紀錄,但遠超2018年國慶檔。值得注意的是,經歷了國慶檔,截至目前,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119.91億元。以In-year releases(按發行日)維度計算的2020年北美總票房目前約為11.41億美元(約77.47億元人民幣),按此數據對比,目前中國電影市場2020年總票房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此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爭奪國慶檔的9部影片背後,參與出品、聯合出品的公司有近100家。
國慶檔票房近40億元
隨著假期結束,今年國慶檔也將隨之落下帷幕。近40億元的票房成績,雖未打破2019年國慶檔票房紀錄,但也達到了歷史第二高位。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10月8日17時22分,國慶檔的總票房近40億元,其中眾星雲集的《我和我的家鄉》以18.33億元的票房領跑大盤;《姜子牙》緊隨其後,票房達到了13.67億元;9月25日搶先上映的《奪冠》目前累計總票房6.34億元;由成龍主演的動作片《急先鋒》總票房剛過2.18億元。
「在疫情下,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離我們的預期還是差點,也可能是我們的期待太高了。」一位影院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他看來,今年國慶檔合家歡的影片少了點,劇情類的影片又稍微弱了些。
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位從業者曾表示今年8天假期電影總票房有望達到50億~60億元。在影片陣容上,《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和《奪冠》一度都是熱門。
10月1日當天,市場總票房達到了6.8億元,《姜子牙》交出了最亮眼的成績單,不僅刷新了動畫電影在內地首日票房的紀錄(此前紀錄保持者為《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也刷新了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但可惜的是,《姜子牙》出現了高開低走的窘境,上映第三天日票房便被《我和我的家鄉》反超,目前貓眼專業版對《姜子牙》的預測票房為15.52億元。
不止《姜子牙》,今年整體檔期的情況不如去年,最大的原因皆是口碑不夠硬。根據豆瓣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急先鋒》的口碑分別為7.4分、7.0分、7.3分和4.9分。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和年度票房冠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口碑則分別為7.7分、6.7分、6.1分和8.4分。
二線城市扛起票房大旗
國慶檔到來之前,《八佰》的火爆讓復工兩個多月的影視行業快速回暖。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個爆款,《八佰》擔負著「救市」的希冀和重任。截至目前,影片上映近50天,累計票房30.85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八佰》的票房數據證明了影片的成功,同時也為電影市場帶來明顯的提振作用。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7月20日到7月26日影院復工首周,總票房突破1億元。復工第二周,7月27日至8月2日,全國票房近2億元,復工率約60%,恢復迅速。復工兩個多月後,7月20日~9月30日,大盤總票房累計近60億元,上座率為8.37%,平均票價為35.8元。相比之下,2019年同一時期大盤票房為130.19億元,平均票價35.4元。
不過,隨著今年9月25日市場上座率放寬至75%利好消息的到來以及國慶檔的強勢來襲,電影市場完全恢復指日而待。「疫情之後,市場基本恢復到去年的90%左右。」9月底,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到。
具體到城市票房數據,不同於以往一二線城市為主力軍,復工的兩個多月裡,票房貢獻主要來自於二線城市,票房佔比達44%,幾乎扛起了票房成績半邊天。城市票房佔比排名第二的則為四線城市,佔比為20%。一線城市的城市票房佔比最低,僅有17%。
影院復工初期,復映影片打出「頭陣」,一大批經典影片復映,吸引觀眾重新走進影院。但真正讓觀眾活躍、心甘情願留下來,依舊離不開新故事和新影片的定檔。
記者統計發現,不包含國慶檔,7月20日~9月30日共160部電影上映,包含復映影片和新上映影片。其中票房排名前十名的影片中,7部為新片,3部為復映影片。排名前五名的《八佰》《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信條》《花木蘭》《奪冠》累計票房高達44.97億元,佔比75%。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