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光纖中的非線性光學

2020-12-04 初中化學大師

現代通信系統基於單模光纖組成的網絡,隨著通信容量需求的不斷增長已顯力不從心。因此將傳輸多個橫向模式的多模光纖用於通信已成為新興技術趨勢。另外多模光纖超大的有效模面積使其能夠突破單模光纖雷射器的功率瓶頸,在超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方面具有較大潛力。多模光纖中各個模式間的複雜相互作用,能夠產生比單模光纖更加豐富的非線性光學現象。

圖 1 多模光纖中的結構和模式特性[1]。(a)階躍折射率光纖中最低階6個模式的光場疊加;(b)各個橫向模式的光場分布;(c)階躍折射率光纖和梯度折射率光纖的相對摺射率分布;(d)階躍折射率光纖和梯度折射率光纖最低階25個模式的傳播常數分布;(e)其他種類光纖的橫截面

多模光纖種類多樣,可以大致分為梯度折射率光纖(graded-index fiber, GRIN fiber)、階躍折射率光纖(step-index fiber)、多纖芯光纖和光子晶體光纖,棒狀光纖等。

梯度折射率光纖的折射率從光纖中心至包層連續變化,中心的折射率高,越靠近包層越小,折射率一般設計成模式分布較為規則的拋物線型。階躍折射率光纖的折射率分布從纖芯至包層是突變式的(如圖 1 (c))。梯度折射率光纖的傳播常數分布比較規則,橫模會組成傳播常數相近的模式群(如圖1(d)),模式群內各個橫模的群速度比較接近。

階躍折射率光纖的模式分布比較分散,橫模之間的傳播常數和群速度都具有較大差異,但在相同纖芯直徑下相比梯度折射率光纖能容納更多橫模。多纖芯光纖的橫截面如圖 1 (e),在不同纖芯內傳播的模式會發生耦合組成「超模式」(supermodes), 設計上有更多的自由度。

與單模光纖相比,多模光纖內光場演化更加複雜,一般採用廣義多模非線性薛丁格方程組(the Generalized Multimode Nonlinear Schrdinger Equations, GMMNLSE)進行計算。該方程組可以用傳統的分布傅立葉算法求解,將脈衝在光纖內的傳輸等效成色散和非線性的交替作用,在頻域處理色散,在時域處理非線性效應。在橫模較少時,這種方法速度尚可。但隨著模式數目增加,計算時間大大延長,與橫模數目的四次方成正比。Logan G. Wright等人設計了一種大規模並行算法(Massively Parallel Algorithm, MPA)求解廣義多模非線性薛丁格方程組,與傳統算法相比速度更快,利用GPU加速計算時間更是有數量級的提升。為研究多模光纖中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代碼已發布在Github上,詳情可見參考文獻)。

為了研究超短脈衝在多模光纖中的演化過程,Logan G. Wright等人利用這一併行算法模擬了脈衝在多模光纖中的線性傳輸。如圖2所示,當僅考慮線性效應時,橫模的傳播常數差異導致短距離內光場的拍頻現象,被稱為傳播常數失配(Propagation Constant Mismatch);群速度差異使脈衝在光纖中傳輸時逐漸分裂並走離,被稱為模式色散(modal dispersion);群速度色散和高階色散與單模光纖一致,每個橫模在傳輸過程中獨立地展寬和變形。

圖 2 GRIN多模光纖中LP01, LP02, LP03的線性傳輸[1]

多模光纖中的非線性效應與單模光纖中的類似,包括自相位調製(Self-Phase Modulation, SPM)、交叉相位調製(Cross-Phase Modulation, XPM)、四波混頻(Four-Wave Mixing, FWM)、自陡峭(Self-Steeping, SS)和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 RS)等。多模光纖各個橫模的有效模面積不同,累積的非線性相位也不一樣。自相位調製和交叉相位調製不會產生模式間的能量轉移。在四波混頻過程中,通過調節橫模分布、頻率成分和光纖參數,可以控制能量在橫模間的流動。自陡峭使脈衝後沿變陡導致光譜藍移,拉曼散射則導致光譜紅移。

為了研究多模光纖中的孤子形成過程,Logan G. Wright模擬了能量為6nJ且均勻分配到8個空間模式、寬度為50fs的脈衝在15m長的梯度折射率光纖中的演化。模擬結果如圖3所示,考慮所有效應時,能量會從高階模式轉移到低階模式;如果非線性效應只留下自相位調製和交叉相位調製,會發現僅有交叉相位調製便足以形成多模孤子;將初始脈衝寬度由50 fs增加到1 ps,考慮所有非線性效應時,在傳播距離15 m的位置並沒有發現明顯的多模孤子;當傳播距離超過15 m時,會形成幾個多模孤子。

圖3 多模孤子的形成和傳輸[1]。(a-b) 脈衝經過包含所有非線性效應的15m光纖和濾波後的時域和頻域特性;(c-d) 僅包含XPM和SPM的輸出特性;(e-g) 初始脈衝寬度增加至1 ps的輸出特性;(f) 為圖(e)的部分細節

除了典型的非線性效應外,Logan G. Wright等人還指出廣義多模非線性薛丁格方程組可以通過添加額外項研究其他效應,比如由無序帶來的線性模式耦合以及增益飽和效應。對線性模式耦合的研究發現,具有傳播常數相差較小的兩個模式在偏離理想波導的光纖中會因為無序發生耦合。分析無序時需要引入相關長度的概念,指的是在模式耦合情況下的線性傳播場變得不相關的距離。當相關長度小於光纖長度時,模式色散導致的脈衝展寬不再和光纖長度成正比,而是與光纖長度的平方根成正比。無序的模式耦合也會減弱交叉相位調製和四波混頻效應。

未來比較重要的研究方向如下:

多模光纖中的多空間模式可以應用於通信。不過需要考慮光纖中的線性和非線性耦合效應,以及從單模傳輸向多模傳輸過渡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多模光纖在產生高功率和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雷射輸出方面有驚人表現。但是,多模光纖的無序複雜性和損傷閾值等因素限制了多模振蕩器的發展,目前更加可行的方案是在放大器中實現多模光纖高功率放大。另外,多模光參量放大器也對通訊系統中空間信道和頻譜信道的數量有較大的提升。多模光纖可以為研究高維非線性動力學提供有效的平臺,如非線性光波傳播的湍流效應。多模光纖中的空分復用需要更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需要開發相應的器件和技術(功能更強大的空間光調製器、空間模式分辨工具和時空脈衝測量工具等)。考慮石英光纖之外的材料和器件作為多模光波導(比如,在微諧振器中利用多模效應實現不同波長範圍的頻率梳等)。正如不同的樂器為音樂家們創造了豐富的可能性一樣,多模光纖為非線性光纖光學提供了新的自由度,成為新的光學前沿領域。

參考文獻

[1] Wright L G , Ziegler Z M , Lushnikov P M , et al. Multimode Nonlinear Fiber Optics: Massively Parallel Numerical Solver, Tutorial and Outlook[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2017:1-1.

相關焦點

  • ZEMAX在多模光纖準直器設計中的應用
    本文利用ZEMAX軟體進行多模光纖準直器的設計。在ZEMAX開發環境下建立多模光纖準直器光路系統的理論模型,通過人工優化的方法,設計並製作了可調焦的多模光纖準直器,仿真結果與實際結果相一致,證實了利用ZEMAX進行多模光纖準直器設計的可行性和準確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各種因素對光纖準直器耦合效率和準直度的影響。
  • 深入探討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區別
    打開APP 深入探討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區別 胡薇 發表於 2018-08-21 17:13:51 單模與多模的概念是按傳播模式將光纖分類──多模光纖與單模光纖傳播模式概念。
  • 選擇園區網絡基礎設施: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區別?
    單模光纖使用的光學模塊要比多模昂貴得多,價格或許是後者的三倍。 根據部署的鏈路的具體數量,單模光學模塊的成本會對新網絡基礎設施的部署成本產生巨大的影響。在討論到底在哪裡使用多模光纖才有意義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必須使用單模光纖的應用: 1、距離 – 如果希望在 40 Gbps 的速度下運行,並且傳輸超過 150 米的距離,那麼單模光纖就是唯一的出路,因為該應用超出了多模光纖的能力2、數據速率 – 在速度超過 100 Gbps
  • 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選擇方法
    單模光纖是黃色,多模光纖50μm或是62.5μm通常都是橘色。10GB多模光纖通常是水藍色(Aqua)。若不知道光纖線的顏色,則就必須確認光纖線的規格。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規格區分方式。什麼是單模與多模光纖?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單模與多模的概念是按傳播模式將光纖分類──多模光纖與單模光纖傳播模式概念。
  • 單模光纖、單模光纜、多模光纖、多模光纜,你分得清嗎?
    光纜:光纜(optical fiber cable)是為了滿足光學、機械或環境的性能規範而製造的,它是利用置於包覆護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纖作為傳輸媒質並可以單獨或成組使用的通信線纜組件。光纖就是光纜內的玻璃纖維,只是在工程運用中經常不嚴格區分二者的同稱而已。什麼是單模光纖、單模光纜、多模光纖、多模光纜單模光纖定義:單模光纖(SingleModeFiber):中心玻璃芯很細(芯徑一般為9或10μm),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纖。
  • 多模光纖準直器ZEMAX設計建模
    >光纖長度(否則ZEMAX程序將會出現錯誤信息)。在非序列組件編輯器(NSCE)中對芯徑為100μm,數值孔徑為0.37的多模石英光纖進行仿真建模,結構參數如表2所示。  表1非球面準直透鏡的結構參數表2多模光纖結構參數    為了優化方便,在光纖與準直透鏡之間加入一個標準面。
  • 技術解讀:高亮度多模光纖雷射器優勢何在?
    一般來說,光束質量M2<1.3稱為單模雷射,1.3<M2<2為準單模雷射,M2>2為多模雷射。在多模雷射裡面,2<M2<4可以稱之為高亮度多模雷射器。高亮度多模雷射器雖然屬於多模雷射,但是它仍然保持了很多單模雷射高亮度的特性,同時在成本控制、穩定性以及抑制非線性效應等等方面都比單模或準單模雷射要好很多,所以在某些應用領域呈現出無可替代的優勢。
  • 光纖入戶是單模還是多模光纖?單模、多模光纖的區別及應用場景
    光纖預製棒(英文名稱:Optical Fiber Preform 或Fiber Preform)是具有特定折射率剖面並用於製造光導纖維(簡稱光纖)的石英玻璃棒 [1] 。預製棒一般直徑為幾毫米至幾十毫米(俗稱光棒)。光纖的內部結構就是在預製棒中形成的。光纖入戶還涉及多個產業和門類,如室內光纖、工程以及應用,對整個電信業乃至信息業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
  • 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區別與選擇
    但有用戶就使用過程就發現,光纖有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區別,那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各適應什麼樣的場合,本文章就在此做一簡單解答。   首先,不管單模光纖還是多模光纖,都是為了遠距離高質量的傳輸數據的,不同點就在於光的傳輸方式不同,光在單模光纖中是沿著直線進行傳播的,不反射,所以其傳播距離非常遠。而多模光纖則可以承載多路光信號的傳送。
  • 如何選用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
    一、多模光纖1、什麼是多模光纖當光纖的幾何尺寸(主要是纖芯直徑d1)遠遠大於光波波長時(約1μm),光纖中會存在著幾十種乃至幾百種傳播模式。
  • 單模多模光纖的區別
    光纖和光模塊都有單模和多模兩種類型,那麼我們可能在使用中會產生疑問,單模/多模光纖和單模/多模光模塊如何配套使用?
  • 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
    當光纖的幾何尺寸遠遠大於光波波長時,光纖中會存在著幾十種乃至幾百種傳播模式。一般在管道中或強制通風處可選用阻燃但有煙的類型(Plenum)或可燃無毒的類型(LSZH),暴露的環境中應選用阻燃、無毒和無煙的類型(Riser)。3、樓內垂直或水平布纜時,可選用與建築物內通用的緊套光纜、配線光纜或分支光纜時。4、根據網絡應用和光纜應用參數選擇單模和多模光纜,通常室內和短距離應用以多模光纜為主,室外和長距離應用以單模光纜為主。
  • 工業級光纖收發器單/多模光纖的區別?
    光纖收發器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單模光纖收發器和多模光纖收發器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傳輸距離遠近。今天,就由飛暢科技的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下工業級光纖收發器的單/多模光纖的區別?單/多光模塊的區別及其應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單模與多模光纖的區別
    在應用中,選擇多模還是單模的最常見決定因素是距離。如果只有兒英裡,首選多模,因為LED發射/接收機比單模需要的雷射便宜得多。如果距離大於5英裡,單模光纖最佳。另外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帶寬;如果將來的應用可能包括傳輸大帶寬數據信號,那麼單模將是最佳選擇。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趙建林團隊在全光纖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研究...
    該技術在全光纖中實現光波長的高效轉換,兼容現有成熟的光纖通信和傳感系統,也為其他高性能全光纖非線性器件的實現開闢了新的途徑。然而,石英光纖的中心反演對稱性阻礙了其二階非線性效應的產生和利用。目前,基於二階非線性效應實現光波長轉換,需要對光纖進行特殊摻雜、極化等複雜工藝處理,以及高功率脈衝雷射泵浦等苛刻條件,因此如何降低光纖中波長轉換的實現條件,成為困擾科學家們的一個難題。
  • 上海光芯發布多模光纖用PLC分路器晶片
    OFweek光通訊網消息,上海光芯集成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一款用於數據交換中心、軍事應用、光纖傳感等信道容量大、速率快、傳輸距離短(1000米以下)的多模光纖用PLC分路器晶片,成功填補業內空白。
  • 一分鐘了解光纖、單模光纖、多模光纖
    光以一特定的入射角度射入光纖,在光纖和包層間發生全發射(由於包層的折射率稍低於纖芯),從而可以在光纖中傳播。塗覆層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光纖不受外界的損傷,同時又增加光纖的柔韌性。正如前面所述,纖芯和包層都是玻璃材質,不能彎曲易碎,塗覆層的使用則起到保護並延長光纖壽命的作用。非裸纖的光纖外面還會加一層外護套,除了起到保護作用,不同顏色的外護套還可以用來區別各種光纖。
  • 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的區別
    根據傳輸點模數的不同,光纖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所謂"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進入光纖的一束光。單模光纖採用固體雷射器做光源,多模光纖則採用發光二極體做光源。多模光纖允許多束光在光纖中同時傳播,從而形成模分散(因為每一個「模」光進入光纖的角度不同它們到達另一端點的時間也不同,這種特徵稱為模分散。)
  • 單模光纖與多模光纖的全面易懂的簡介
    作為通信人,光纖跳線作為最基本、最常用的產品,其分類與應用大多都能信手拈來。但作為路人甲或普通用戶,對這些不同顏色的線確實有點蒙圈,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介紹,單模光纖(通常為黃色)適用於遠距離通信傳輸,多模光纖(通常為橙色、水藍色等其他顏色)適用於短距離通信傳輸。
  • 如何選擇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
    1、光纖分類  光纖按光在其中的傳輸模式可分為單模和多模。多模光纖的纖芯直徑為50或62.5μm,包層外徑125μm,表示為50/125μm或62.5/125μm。單模光纖的纖芯直徑為8.3μm,包層外徑125μm,表示為8.3/12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