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企業家系統了解國際商務談判的歷史、特點、模式和實踐流程,構建和提高文化軟實力的理論和實踐的思索,並共同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國際商務談判的成功之道。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於1月18-19日特別推出後EMBA課程:《國際商務談判與文化軟實力》,向上海交大安泰EMBA校友開放。
本次課程主講教授陣容強大,由四位兼有豐富閱歷和深厚理論素養,對於國際談判以及軟實力有深刻理解的專家聯袂授課。包括: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祥先生,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現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趙啟正先生,商務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張向晨先生,中國通用技術諮詢投資公司董事長、中技國際投標公司總裁、通用基金管理公司 董事長劉德冰先生。
主題:國際商務談判與文化軟實力
這些年來,儘管我國所取得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當下甚至有力地支撐了世界經濟的復甦,但是,毋庸諱言,作為一個正在轉型的大國,箇中的種種陣痛、蛻變、艱難,乃至由於文化傳統帶來的不適感,均呈現給世界一個相對繁複而不甚清晰的形象。僅僅依靠經濟的高速發展,並不足以顯示國家實力,唯有培育和展現符合民眾訴求、傳統文化和世界潮流的核心價值,才有可能真正提升軟實力,改善國家形象。為此,近年來,文化軟實力問題越來越受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重視,文化發展戰略已經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
談判是最直接的文化角力,談判人員的文化積累,對對方文化背景的熟悉與洞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應對等等,小而言之,關乎在某次談判中是否可運籌帷幄;大而言之,關乎一個國家在國際交往中的外在形象,以及在國際談判席上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四位專家將從不同的維度、視角呈現對於文化軟實力、國際商務談判的理解,融匯了他們在國際交往、談判中切身的體驗,加之專家深厚的學術功底,講座的內容宏大而不失專注,有助於拓展企業家的國際視野,增強國際商務談判的能力。
課程主題一覽表
第一講:國際談判的原則、方法和藝術
第二講:國際交往中文化軟實力
第三講:國際商務談判僵局的突破
第四講:國際談判經典案例
課程安排:
時間:2014年1月18-19日 上午 9:00-12:00;下午2:00-5:00
地點: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新上院
授課語言:中文
報名方式:
選修該門課程學生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lrwei@sjtu.edu.cn 魏麗蓉老師
學習費用: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EMBA校友免費,其他人員學習費用為人民幣10000元。
課程教授:
張祥博士是我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的公共外交先驅人物,原外經貿部副部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後工作站指導老師。國家信息中心博士後工作站指導老師。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第十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張祥博士長期在企業、學術研究機構和國家政府機關擔任領導職務。在擔任上海市政府外經貿委副主任期間,張祥博士開始主持重大國際商務談判。
在擔任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期間,主要負責中歐經貿事務、中國高新技術貿易和國際經濟貿易政策研究等工作,組織制訂並啟動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多次參與重要的國際雙邊和多邊經貿關係談判。
張祥博士在國際經濟研究方面發表過不少研究論文:「服務經濟的發展規律和特徵」(人民日報,2010,12,24),「科技興貿戰略:外貿跨世紀發展的必然選擇」(求是雜誌,2000,3 )等。近期的主要著作有《文化軟實力與國際談判》(2013年9月)、《轉型與崛起: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服務經濟》(2012年1月)、《新經濟和國際經濟貿易》(2001年)、《知識經濟和國際經濟貿易》(1999年)。1994年出版的《國際商務談判——原則、方法、藝術》一書被先後翻譯成德文、匈牙利文、越南文。
趙啟正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院長。
1940年出生於北京。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物理專業,後從事科研、設計工作20年,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擁有多項發明專利。
1984年起歷任上海市多項領導職務,包括市委組織部長、副市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任主任等。由於在浦東開發開放過程中的傑出貢獻以及在浦東期間與眾多外國政要、名人進行的開放、坦誠、智慧的交流,被國外譽為「浦東趙」。
1998年至2005年任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在此期間,他提出了「向世界說明中國」的理念,避免了「宣傳」在對外傳播時可能引起的負面含義。他還建立了我國的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推動各級政府將新聞發布工作機制化、常態化,打造透明政府。
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從2009年3月起,歷任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三次、四次和五次會議大會新聞發言人。在此期間,他大力倡導並傳播公共外交的理念,目前,人民政協已經成為中國開展公共外交的重要主體和推動者。
著作有《向世界說明中國——趙啟正演講談話錄》《江邊對話——一位無神論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對話》(與路易·帕羅博士合著)、《浦東邏輯—浦東開發和經濟全球化》、《在同一世界——面對外國人的101題》、《對話中國模式》(與約翰·奈斯比特和多麗絲·奈斯比特合著)、《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跨國對話——公共外交的智慧》等,其中有的被國內外譯為多種外語文本。
張向晨
張向晨,男,1965年6月生,河北淶水人。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國際關係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研究生。
歷任外經貿部國際司二處副處長、處長;2000年7月任外經貿部國際司副司長;2001年11月任外經貿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副司長兼中國政府世貿組織通報諮詢局副局長;2005年7月任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司長兼中國政府世貿組織通報諮詢局局長;2008年6月任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副代表、公使(正司級);2011年8月任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2013年8月任商務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
張向晨部長助理擁有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學位。於2002年在美國約翰霍普斯金大學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學習。
張向晨部長助理作為整個WTO談判的主要談判手,擁有寬廣的知識面以及多年的談判經驗。
劉德冰曾任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駐歐洲總代表、總經理、副總裁等職。現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技國際招標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兼任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副會長等職。現任中國通用技術諮詢投資公司董事長,兼通用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和中技國際招標公司總裁。
三十多年來一直在國家外經貿、商務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引進、技術貿易領域工作。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為國家引進上百項技術,包括參與上海三菱電梯合資公司組建, 負責技術引進談判。特別是近二十年,在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下,主持了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的技術引進、設備招標採購、落實本地化、國產化的工作,如三峽工程、西氣東輸、百船工程、洋山國際深水港、重型燃氣輪機技術引進和電站建設項目、青藏鐵路、高速鐵路系列項目、核電自動化依託工程等項目。特別是重型燃機項目的成功組織和運作,得到時任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在以非常優惠的價格等條件採購到現金的電站設備的同時,免費為國家三大動力製造基地和飛機發動機廠家獲得製造燃機的技術,促進了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該項目的成功範例為國家核電項目、高鐵項目和此後的其他重大項目的組織和實施提供運作模式。
近年來,積極帶領團隊進入環境治理、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領域,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太湖流域、滇池治理、北京市政環境綜合治理等諮詢服務;2010年,帶領員工,成功組織操辦了以中央十二個部委名義主辦的中國首屆「綠博會」,收到中央、國資委和商務部的好評。積極倡導並實踐,發揮央企的綜合實力和優勢,特別是通用技術集團從事國際國內貿易所積累的雄厚軟實力,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服務經濟的有利時機,集諮詢服務、商務服務、項目管理和投融資基金運作為一體,為市場、為客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和關鍵增值服務。
欲了解更多關於EMBA資訊請點擊:http://www.mbachina.com/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