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去一些博物館想拍攝隔著玻璃的作品時,玻璃上經常會反射出室內的環境,而導致無法清晰觀看藝術作品。如果想翻拍該作品,拍攝出的照片也會映襯出在玻璃上的雜影難以消除,即影響觀看效果也難以拍攝清晰。在拍攝一些櫥窗內的陳列,隔著汽車風擋玻璃,還有一些水面等都會映襯周圍的環境,很難拍攝清晰通透的畫面。

在玻璃上出現以上的雜影反光情況,在光線中稱為偏振光,出現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沒有消除玻璃及反射表面的偏振光。偏振光是光的振動面只限於某一固定方向時而出現的。而消除玻璃、櫥窗、風擋上的反光只能通過使用偏振鏡來濾除。

偏振鏡,英文(Polarizer)也稱偏光鏡,英文標稱為 PL 。偏振鏡的主要作用是有選擇的讓某個方向振動的光線通過,在攝影中主要用做消除或減弱非金屬表面的反光,同時消除或減輕光斑。
偏振鏡可以在風光和建築攝影中,用來表現強反光處的物體的質感,突出玻璃後面的景物,同時也會起到壓暗天空和強化藍天白雲、增加色彩飽和度等效果。

偏振鏡的製作原理是用特殊工藝,使選擇性吸收很強的微粒晶體在鏡片的透明膠層中有規則的排列。工作原理:通過旋轉偏振濾鏡,偏振片允許通過某一電矢量振動方向的光,稱為偏振化方向的光,而吸收與其垂直振動的光,它具有二向色性,此方向稱為偏振化方向, 因此,自然光在通過偏振片後,透射光基本上成為平面偏振光。

偏振鏡的使用也很簡單,一般的偏振鏡具有圓型和鏡頭口徑尺寸匹配的,也有方形帶鏡頭支架的,無論那種都是通過在取景拍攝時旋轉偏振鏡,通過取景器觀察反光消除或減弱時就可以拍攝。這樣得到的影像就會清晰、通透。
也有人會把提中灰濾鏡和偏光鏡弄混,雖然都是深灰色,但偏光鏡是兩片組成,中灰鏡只有一片,在實際的拍攝中,使用中灰鏡是完全不會消除玻璃上雜影的,同時使用中灰鏡在拍攝曝光中會阻隔光線,反而得開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門速度。中灰鏡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被攝環境反差同時降低快門速度來使用的,與偏振鏡是完全不同的。但偏振鏡由於有密度,也能在一定範圍內具有一定的阻光因數。
攝影中,偏振鏡也是常用的濾鏡。一般的價格在一兩百元一塊,對於經常拍攝博物館、透過玻璃櫥窗等題材的,都需要準備一塊。
了解以上如對您的拍攝有所幫助,歡迎您的評論交流,謝謝您的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