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要求
懸掛在牆、壁板上的被攝物體要掛穩,防止脫落損壞。燈光升起後要鎖緊防止下滑,造成鎢絲斷裂。布光要仔細,消除所有的反光和環境的反射。二、操作準備
布置被拍攝物體,準備好照相機、定焦鏡頭、三腳架、偏光鏡,布光,消除環境中的影響因素。
三、操作步驟
步驟1將被攝物體放在適宜的地方。
帶有反光性質的物體多數質地較挺,可以懸掛。這類物品尺寸、面積大小不翻拍場地可以是專用攝影間或臨時攝影間,工作場地應寬敞一些,有一定的空間懸掛尺寸較大的被攝物品。兩側要有足夠的餘地做燈位,懸掛的被攝物品應處於靜止狀態,房間窗戶應用兩層以上的黑布或黑卡紙遮掛嚴密,以防止自然光的幹擾。
步驟2照相機穩固在三腳架上,光軸與被攝物品的中線持平。
翻拍帶反光性質物品的照相機一定要用三腳架,照相機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對布光和觀察物體反光是比較準確的。照相機的光軸要與被攝體呈水平狀,無論升降,都應保持同一水平軸線,目的是防止上寬下窄、或下寬上窄的變形透視。
步驟3根據反光物體的特點布光。
有些被攝體例如國畫、書法作品等,表面並不光滑,既吸收部分光線,又有反射光。這種反射光呈亞光漫散射狀。布光時,燈應在35°-45°角度範圍調整,反光即可基本消除。將眼睛眯成半閉狀態觀察被攝體,反光部分會比正常觀察時稍亮一些。表面光滑和帶玻璃的被攝體光反射較強,布光時不需使用反光板或白布做反射光,燈光可直接照射被攝體。調整燈的角度,將遮扉向光中心合攏,把光區限定在比被攝體面積略大的範圍,避免光區過大,照亮其他物體並反射到被攝體上。帶玻璃的物體還應避免正面的所有物體包括照相機和人映照在玻璃上最好使用偏光鏡。
油畫在反光物體當中是較特殊的一類,每一筆的起伏都會留下一個小反光點或小反光面,油彩凝幹後,質感非常好,在光線的照射下泛出像細沙礫一樣的反光這種情況下,燈光的位置如果不當,油彩的質感將大打折扣,影像中只有一片泛白。拍攝油畫或類似質地的反光物體,除需調整燈光位置和視角外,最好在燈前鏡頭上均裝設偏光鏡,以消除所有的反光。
步驟4消除環境中影響被攝體的色彩汙染。
採用彩色片翻拍彩色原件,應十分注意環境色彩對被攝體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偏光鏡無法消除的。專業攝影工作間的牆壁、天花板應是無反光的黑色或深灰色,目的在於防止其他顏色對被攝物體的色反射。這對於拍攝帶反光的物體是非常必要的在彩色環境中拍攝彩色物體,應注意控制好被攝物體的光區範圍,用旗板遮擋多餘光。光滑的地面會產生餘光照射,影響彩色物體的拍攝,此時應關閉房間中的常照燈。
步驟5用偏光鏡消除無法避免的反光。
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調整好燈光的角度,就可以避免被攝物體的反光。帶玻璃的被攝體或油畫等,不可避免會有一點反光。帶玻璃的被攝物體,會將照相機或攝影人員映照在玻璃上,可使用偏光鏡消除這種情況。油畫由於彩油的原因,它的質感帶有微粒反光,在燈前和鏡頭上均使用偏光鏡,微粒反光就可消除掉。
步驟6用其他方法消除反光。
帶框架的被攝物體,例如有的框架是閃亮的塑料材料、塗刷了透明漆的木質材料,或刷了金粉的石膏材料等,在燈光照射下,局部會有反光現象。簡易的消除反光的辦法是:用香皂或肥皂蘸一下水,輕輕塗抹在反光處,或將霧狀的碧麗珠噴在反光處,效果也非常好。
四、注意事項
注意拍攝環境中被攝物對大片彩色的反射。這種彩色反射,人的眼睛在疲勞狀態下不易覺察,應特別注意。對反光物體的拍攝,要特別仔細地調整燈光的位置、角度。使用偏光鏡時,應在照相機取景窗口處觀察並轉動偏光鏡,只有在一定的角度上才能消反光,注意曝光補償。不能在被攝物體的正面用閃光燈拍攝,閃光燈留下的光斑會毫不留情地佔據底片耀眼的位置,即使有偏光鏡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