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棟講攝影。漸漸的時間久了,對待攝影就不僅僅只是愛好,更多的是想要去挖掘它,徵服它。所以我開始認真的學習攝影,不在只是隨便的記錄生活,而是真正的想要拍攝出能夠打動人心的照片。我從攝影的光圈、快門、平衡控制等基礎性的知識入手,慢慢尋找合適自己的拍攝技巧。我相信隨著對攝影知識的掌握,再加上我的熱愛之心,我一定能夠拍出牽動人心弦的照片!
不管你是才接觸到數碼攝影,還是想提高自己的數碼攝影水平,在拍攝前都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相機操作技巧和攝影原理,這也是一個優秀攝影師所必備的基礎。其實這類基礎很簡單,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自己學不會。在我給大家講解這些知識前,我們有必要先要了解一下可供人像拍攝的相機的不同種類。
卡片數位相機與數碼單眼相機
據了解,我發現各家相機廠商旗下都有很多不同系列和型號的數位相機產品可供選擇,其中分為兩個主要類別:卡片數位相機和數碼單眼相機。雖然有些廠家把帶電子取景器的數位相機歸為準專業相機,但實質上他們依舊屬於前者。二者之中大眾最熟悉且喜愛的當屬輕巧便攜的卡片機。這是因為數碼單反體積龐大,價格高,普通旅遊人群並不感冒,但發燒友或專業攝影師對其卻情有獨鍾。
慢慢地我發現,隨著技術的進步,兩者之間的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有些高端小數位相機開始提供過去只屬於數碼單眼相機的高級功能;而數碼單眼相機家族中也出現了輕便小巧、易於使用的型號,外觀與小數位相機看來並沒有太大區別。
有了相機後,我們就要去拍攝我們喜歡的景物了,那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一些最基礎的操作方法,當然這只是我數年來的一些淺薄的經驗,如果說的不好,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哈。
一、如何端相機
我認為拍照時最需要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把相機端穩。為什麼照片會模糊?是因為拍照時相機沒有端穩引發機身抖動致使照片模糊。這一點即使對於帶防抖功能的相機來說也不例外。為了防止照片模糊,有時我會藉助於取景器。我在使用取景器取景拍攝時,一般遵循下述技巧來保證拍攝時相機可以達到最大程度的穩定。
首先,右手握住相機手柄,食指放在快門按鈕上。左手託住相機機身,或相機鏡頭。其次,兩手手肘內收,倚靠軀幹提供穩定支持。最後,雙腳略微分開,一前一後,穩固下盤。但是我發現大多數人使用卡片數位相機拍照時都不會用到取景器,很少有人使用取景器取景拍攝。大都會使用帶有液晶顯示屏的相機,因為相機背後液晶屏上的顯示內容和相機鏡頭看到的內容完全一致,這對於拍攝效果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由於取景器和鏡頭之間的視差,在膠片相機年代,照片裡缺胳膊少腿並不是件什麼很奇怪的事情。漸漸地有些卡片數位相機還提供了可翻轉的液晶取景屏,讓拍攝方式更加的靈活起來。這樣的話,無論是將相機舉過頭頂還是垂至膝下,都可以看到液晶屏上顯示的畫面。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在拍攝時儘可能嘗試更多拍攝動作,而不必始終將相機規規矩矩地端在眼前。有的時候,從背後或者別的什麼意想不到的角度,也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哦。
想要嘗試更多的拍攝動作從而達到不一樣的拍攝角度,自然再沒有辦法蹲馬步、扎架子,但是依舊應該牢記保持相機的穩定。如果你的拍攝對象是小孩或者寵物——比較容易害羞,或者是不樂於合作,把相機移開,保證大家面對面的接觸可以得到更好的拍攝效果。我在後面還會繼續談到這些細節。
二、移攝法
移攝法想要成功的關鍵,我認為是要緊緊跟隨被攝者的動作,移動時也不要突然停下來。即使在你按下快門以後,也要跟隨被攝者繼續的運動一段距離。
通常情況下,在拍攝移動的被攝者時,我會採取移動相機拍攝的方法力求獲得最好的拍攝結果。或者在拍攝時,採用追焦法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追焦法的意思就是首先通過取景器或液晶屏追隨被攝者一同移動,然後尋找適當時機按下快門,並保持這一運動速度移動一段距離。在使用追焦法的時候,時機把握得越好,拍攝就越順利,得到的最終照片也就越好。另外為了保持拍攝過程中的順暢穩定,最好是扭動軀幹,而不是移動手臂。
想知道移攝法的拍攝原理是怎樣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如果在拍攝時始終保證被攝者處於取景器中心位置,那麼也就意味著被攝者相對相機靜止,在感光元件上位置不發生改變。使用這一拍攝技巧,可以保證在拍攝運動對象時,依舊可以得到清晰的影像。特別是物體運動軌跡與感光面平行時,移攝法的效果就更好,例如說從左到右的運動物體。大家了解了嗎?
注意:除了個別新款型號之外,大部分數碼單眼相機都不能使用液晶屏取景,不過單眼相機取景器中看到的內容和拍攝結果相差並不大。在拍攝完後,可以使用液晶屏查看拍攝結果。當然,如果被攝者本身是移動的,那又另當別論。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跟隨被攝者的移動,以相同速度移動相機。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一些拍攝的基礎操作方法,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繼續給大家講解其他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剛剛入門喜歡攝影的朋友。好了,今天小棟就為大家講解到這了,明天我再繼續講解。如果你喜歡,記得點個讚並且關注一下哦。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