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入門掃盲貼 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快門和ISO

2020-12-06 中關村在線

目前大部分的用戶啟蒙攝影,都是通過一部手機,已經鮮有人是通過相機進行攝影的啟蒙。用手機的好處是「傻瓜式」,不需要太多的攝影技巧,屏幕上點擊「快門」就行。一旦喜歡上攝影,勢必會更換相機。相機操作複雜,最重要的幾個參數就會使人暈頭轉向,比如光圈、快門和ISO。

入門攝影掃盲貼 如何設置光圈、快門和ISO

光圈的大小對畫面有什麼影響?如何設置?

光圈,就是控制進光量的裝置,由鏡頭內部光圈葉片所形成的。光圈一般用F值來表示,例如F1.2、F4、F10等等。

鏡頭中的光圈葉片

與常規概念計數方式不同的是,光圈的大小與數值成反比,例如F1.2就是大光圈,F16就是小光圈。

光圈的大小會直接影響照片的效果。當快門和ISO恆定的時候,光圈越大,比如F1.2,相機的進光量就會越多,畫面越亮;光圈越小,比如F16,相機的進光量就會少,畫面越暗。

鏡頭上的F1.2就是表示這顆鏡頭最大光圈是F1.2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光圈影響畫面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畫面的虛化程度。

在使用大光圈的時候,比如F1.2-F4,畫面的虛化就會非常明顯,這種情況下需要大家精準的對焦,否則畫面中實的位置就會改變。大光圈主要應用於拍攝特寫、人像等,目的是讓其他前景、背景通過虛化被屏蔽掉,保證主體部分可以十分突出。而且大光圈可以拍攝糖水照片、大光斑照片(背景或前景中有點光源),讓畫面氣氛更加唯美討喜。

F2.8大光圈拍攝效果(虛化明顯,並且伴有光斑)

如果使用小光圈,比如F8-F22,畫面的虛化幾乎就沒有了,拍攝的效果就跟手機類似,當然相機的畫質會比手機好太多太多。小光圈主要用於拍攝風光照片,保證一切細節都可以清晰地記錄下來。小光圈拍攝夜景的時候,如遇點光源可以出現星芒,移動發光物體會留下軌跡,增加畫面的觀賞性。

F18小光圈拍攝效果(照片幾乎無虛化,伴有星芒和移動物體的軌跡)

想要自定義的能夠調節光圈數值,需要大家使用相機的AV檔(光圈優先檔)或者M檔(手動檔),一般來說相機頂部的波輪就可以直接調節光圈的數值(主要是單眼相機和部分微單相機);如果支持觸摸(不論單反還是微單、卡片),可以在屏幕中點擊光圈顯示區域,然後就可以通過滑動改變光圈數值了。

使用相機上的波輪即可隨時調節

更改光圈的大小

不支持觸控螢幕幕的微單、卡片相機,AV檔下使用機身上波輪可以直接調節,M檔下需要點擊切換按鍵更改到光圈數值上,才可以用波輪調節,比較繁瑣。

好在近兩年推出的相機幾乎都配有觸控螢幕幕,因此用戶可以通過觸屏更改設置,比較簡單。

快門速度的快慢對畫面的影響是什麼?如何設置?

快門就是記錄照片的途徑,我們按下快門按鍵,相機就會通過快門的閉合來記錄下景象。

目前我們常見的快門就是單眼相機所用的機械快門,微單、卡片相機所用的電子快門。

機械快門

快門的計量就是快慢,用秒為單位,一般相機預設的快門最高速是1/8000秒或者1/4000秒,根據機型不同所以有兩個極限數值。預設的最慢快門速度是30秒,如果使用B門拍攝可以隨意拍攝任意長的時間。

1/4000秒快門拍攝的日偏食

在光圈和ISO恆定的時候,快門速度越快,比如1/4000秒,相機的進光量就會很小,畫面會很黑暗;快門速度越慢,比如30秒,相機的進光量就會很多,畫面就會非常明亮。

30秒快門拍攝的長曝光夜景

如果你在夜間拍攝1/4000秒或者1/8000秒的畫面,幾乎就得到純黑的照片了。如果在白天拍攝幾秒甚至幾十秒的畫面,就可以得到純白的照片了。

如果是攝影初學者,大家其實無法準確的掌握在身處環境中應該使用的快門速度,所以一般這部分讓相機自己判斷即可,現在的相機已經非常準確了。也就是說可以使用相機的P檔(自動檔)、AV檔(光圈優先檔)使用。

更改快門的速度

如果一定要自己嘗試更改快門速度,可以使用TV檔(快門優先檔)或者M檔(手動擋),之後就可以通過相機的波輪進行調節。觸屏相機用戶可以使用觸控螢幕幕進行調節,方法和上面的光圈類似,簡單摸索一下就懂了。

手持拍攝成功的基礎:安全快門速度

說完了快門的部分,我們再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快門使用守則,就是安全快門,這是保證手持拍攝成功的第一要訣。

理論上,安全快門的速度和鏡頭焦段成倒數關係,比如使用鏡頭焦段是100mm,那麼它的安全快門速度就是1/100秒;鏡頭焦段是16mm,安全快門的速度就是1/16秒(實際上這個速度大部分用戶已經無法手持穩定拍攝了)。理論上,廣角鏡頭的安全快門速度比長焦鏡頭更低。實際使用中為了更穩妥,我們一般都會採用安全快門兩倍的快門速度來拍攝。目前的防抖鏡頭,基本上能夠降低三到四倍的安全快門速度,這一點非常實用。

這張200mm焦段照片的快門速度是1/800秒,遠高於安全快門

當然,即便是在安全快門之內,也需要大家使用正確的拍照姿勢,如果姿勢不對或者手抖的厲害,再安全的快門速度也不能夠保證拍到清晰的畫面。

ISO(感光度)的高低對畫面的影響是什麼?如何設置?

ISO就是感光度,這個參數的主要作用是操控相機的感光程度。比如高ISO可以讓相機在光線較弱的時候也能夠接收到更多的光亮,低ISO可以讓相機在光線強烈的環境中接收較少的光亮。

低ISO可以保證畫面乾淨、低噪點,比如ISO 100、ISO 200;高ISO會讓畫面噪點增加,具體增加多少要看ISO的數值有多高和相機控噪能力雙方面影響,比如ISO 3200、ISO 6400。

ISO 100的照片(畫面乾淨無噪點)

在我們需要拍攝高質量的照片時,通常會使用較低的ISO,比如天氣晴朗的戶外,使用三腳架拍攝長時間曝光夜景等等,都儘量使用最低的ISO。當我們在光線昏暗的情況下仍然需要手持拍攝,酌情使用高ISO提高快門速度,保證穩定拍攝,比如使用ISO 1600或者ISO 3200,甚至是ISO 6400。

ISO 2000的照片(畫面中明顯有噪點)

更改ISO數值,不論是單反、微單還是卡片,都會有相關的選項按鍵,點擊一下按鍵,然後滾動波輪就可以完成調節了。如果支持觸控螢幕幕,可以用觸摸操作完成ISO的更高。

調節ISO的數值

另外一點,通過筆者這一年多時間的嘗試,近幾年推出的相機,都擁有自動ISO選項(ISO AUTO或者ISO A),也就是相機自己根據環境光線判斷ISO數值進行更改,用戶無需自己調節,而且相機判斷非常準確,可以保證穩定的手持拍攝。用戶還可以在菜單中設置自動ISO的限制,比如限制在ISO 100-6400之間,就不會出現ISO過高的問題。

建議初學者考慮使用自動ISO

當然自動ISO有個弊端,如果拍攝環境比較昏暗,相機會自動使用高ISO,如果是中低端的設備,一般控噪能力都比較普通,所以高ISO會帶來噪點的煩惱。很多新手認為後期降噪可以消除這些噪點,降噪的確可以明顯的降低噪點,但是降噪之後的畫質下降也是肉眼可見的。

光圈、快門、ISO之間的複雜關係

光圈、快門、ISO三個參數都可以影響到相機的進光量,都可以控制畫面的明暗關係,但同時都有不同的效果出現在畫面中。

我們打個比方,比如A相機使用ISO 100、光圈F8、快門速度1/100秒拍攝,和B相機使用ISO 800、光圈F2.8、快門速度1/400秒得到的畫面明亮度可能幾乎一樣,但是A相機拍攝的照片幾乎無噪點和無虛化,B相機拍攝照片會有較明顯的噪點和虛化。這就說明三個參數相互作用時候,畫面的明暗度可能一樣,但是畫面呈現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光圈、快門和ISO三者相互影響,對畫面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對於初學者,儘量首先學習光圈的應用,ISO和快門速度儘量選擇相機自動識別,也就是可以先從AV檔(光圈優先檔)開始訓練。當已經足夠掌握光圈和畫面虛化的拍攝之後,可以開始練習判斷什麼環境需要使用什麼樣數值的ISO。當這兩個都掌握了之後,對相機的掌握也算有所小成了,可以慢慢練習使用M檔(手動檔)進行快門速度的判斷和使用。

拍照時,如何判斷光圈、快門和ISO的具體設置?

對於新手來說,在拍照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思考分為三個方面,一個是當時環境的光線如何,另一個就是我要拍攝什麼樣的題材,最後一個就是是否要手持拍攝。

使用三腳架,就可以儘量使用最低的ISO保障畫面質量

如果不是手持拍攝,比如放在三腳架上,不論光線強弱,都可以使用最低的ISO數值,比如ISO 100。如果拍攝特寫或者人像,可以使用大光圈,比如F1.2-F4,具體多大看你的鏡頭支持到多大光圈。如果拍攝大場景,可以使用F8-F22的小光圈。光線強烈時,用較快的快門速度,比如1/200秒、1/500秒、1/1000秒、;光線昏暗時,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比如1秒、15秒、30秒甚至更長。

手持拍攝以畫面不拍虛為核心基礎

如果是手持拍攝,情況就會更複雜一些。首先確定一下要拍攝的題材,這一點和上面一樣,大光圈拍攝特寫和人像,小光圈拍攝大場景風光。確定器材之後要觀察環境光線,光線強烈的場景使用低ISO數值,光線昏暗的室內或者夜間使用高ISO數值,但是要在相機控噪能力範圍內(比如一般卡片相機就不要超過ISO 1600、一般的微單和單反不要超過ISO 3200、專業單反不要超過ISO 6400或12800,否則畫面中全是噪點影響觀看)。快門速度保證在安全快門之上。

還有一種情況是夜間長時間曝光,雖然是攝影新手,但是也可以嘗試拍攝這種高端題材。拍攝這種題材的前提是需要一個穩定的三腳架。拍攝的時候分為一般的夜景長曝光和星空、銀河的拍攝兩種。

一般長曝光拍攝的示例參數:F16光圈、30秒快門、ISO 100

一般的長曝光,比如拍攝夜間的建築樣貌、車流等等,使用最低的ISO數值(比如ISO 100),較小的光圈數值(比如F8-F16),較慢的快門速度(比如1秒-30秒),就可以了。

星空銀河拍攝的示例參數:F2.8光圈、6秒快門、ISO 8000

如果是拍攝星空、銀河,除了三腳架之外,需要大家再使用一顆較大光圈的廣角鏡頭,如果沒有的話效果會大打折扣。相機的設置方面需要鏡頭手動對焦(對焦到無窮遠),較慢的快門速度(比如5-15秒,再慢會出現星軌),較大的光圈數值(比如F1.2-F4,看你的鏡頭支持到多大),適當高的ISO數值(比如ISO 800-6400,具體能開到多高看你相機的控噪能力,高ISO下長曝光拍攝會增加噪點的生成)。

這些應用都是簡單的介紹,有些更複雜的場景需要大家通過幾個參數之間的更改和慢慢嘗試來實際操作。學習的是理論方法,而不是固定的參數。

先把相機用熟練,再開始練習攝影

光圈、快門和ISO是目前相機拍照時最核心的三個參數,比其他的參數調節更重要(但並不是說其他參數可以隨意亂調,我們會在後續文章繼續為大家介紹)。對於攝影新人來說,拿到相機除了了解如何操作之外,就要先學習這三個參數更改後對畫面的影響。當這些基本的參數掌握之後,再開始學習構圖和其它攝影技巧。攝影既簡單也困難,但是一切的基礎就是要先熟練掌握和操控自己的器材。攝影不是靠運氣,是要靠實力的。

相關焦點

  • 旅途中如何快速掌握相機的使用方法,光圈、快門、ISO如何運用
    相機上的各種檔位P檔(自動模式)P檔位是相機自己設置曝光與色彩調整,它可以自動迅速設置曝光參數,節省的幾秒時間,讓你更有機會得到大片,更有機會捕捉到你想要的畫面。A檔(光圈優先模式)A檔就是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優先能夠自主調整光圈,在這個模式下,相機的測光系統會自動計算出需要的曝光值,然後根據你選擇的光圈大小決定快門與iso(感光度)的多少。因為光圈能夠控制景深,快門由相機決定數值,所以這個模式用來拍攝景物和人物比較多,而且光圈能夠控制景深。
  • 光圈、快門、ISO怎麼用,超詳細簡單易懂教你了解攝影基礎
    這是今天的重點1/光圈攝影鏡頭的光圈以F為單位,光圈是體現在鏡頭上的,例如這個鏡頭光圈F2,這個鏡頭F4,設置光圈,其實就是設置鏡頭的光圈數值。只有在不惜犧牲畫質都要拍得到照片的情況下才會用,例如狗仔隊在深夜偷拍,就很經常提高iso值,就是寧可畫面很差,都比拍不到要好。不同的相機,都有各自主打的功能,即時同樣價格的單反,有的主打像素高(拍商業產品),有的主打對焦和連拍速度(運動攝影),有點可能就主打ISO。有些相機ISO1600可能畫質就很差,而有點可能ISO6400畫質也很好。這個要看相機性能。
  • 攝影技術課:光圈,快門,ISO之「光圈」篇
    這一課,四月綿羊給攝影初學者普及下攝影入門的最核心的三要素,你理解了這三個的作用,你算是會使用單反了,這三個就相當於你小學時學的乘法口訣表一樣重要,對你以後的攝影有深遠的影響,掌握了,你以後攝影技術會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穩步提高,最後進入到大法師行列,如果這基礎的三點都沒有掌握,
  • 光圈、快門、感光度,弄懂攝影基本算入門了
    單反攝影入門基礎:什麼是光圈?單反攝影入門基礎:什麼是快門?》上面這三篇文章分享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的知識,大家一定要先弄懂這三個東西,接著才能學習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光圈、快門、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拍攝者需通過這三個要素來控制照片是亮還是暗。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光圈、快門、感光度ISO
    很多攝影初學者,在學習攝影入門知識時都會感覺到迷惑,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開始學習。學習攝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合理安排好學習計劃,學習思路自然就開闊了。學攝影,首先接觸到的就是相機。單眼相機的確很複雜,不過只要弄懂了單反的基礎知識就不難了。在這些基礎知識裡,我們先要弄明白快門、光圈、感光度ISO、景深是什麼,這幾大要素的結合才會形成我們最終拍攝出的照片,也就是最基礎的曝光原理。
  • 相機光圈快門和ISO感光度有什麼關係呢?
    一、了解ISO感光度前面我們講了相機的各種拍攝模式及它們的使用區別,可以關注我,在我的作品裡找。其實相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在拍攝曝光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就是ISO感光度。感光度越高的膠片,對光線越敏感,曝光速度越快,可以獲得較高的快門值,同時畫質噪點也比較大;反之感光度越低的膠片,對光敏感程度相對較弱,曝光速度相對也慢,但是所拍的照片會更細膩,畫質也更好。數碼時代,由於感光器CMOS或CCD替代了膠片,所以感光器所使用的ISO值就是等同於不同的感光膠片。
  • 為何相機的快門、光圈、ISO值與標準值不同?「步長」是啥概念?
    我們在使用數碼單反等相機調節曝光三要素快門、光圈、ISO值時,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會出現一些與標準值不同的參數。曝光三要素的快門、光圈、ISO均可以設置步長為1/3或者1/2。不同品牌的相機的步長設置可能會有所區別,尼康單反設置曝光控制的步長值後,只有快門和光圈同步步長,ISO需要另外設置步長值。
  •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如何應用?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比如18-55mm f/3.5-5.6套機頭,它的最大光圈為f/3.5到f/5.6,隨著焦距增加,光圈會變小,在鏡頭上會直接寫出來1:3.5-5.6。在相機上如何調節光圈?    介紹了鏡頭上的光圈,那麼在相機上如何調節光圈呢?
  • 如何理解 ISO、快門、光圈、曝光這幾個概念?
    雖然我覺得儘量從實際問題說起,儘量不要說的很專業,但有幾個詞卻是談到攝影無法避開的詞,它們是:光圈,快門, 曝光,焦距, ISO,景深。同樣是1000萬像素的小數碼DC和數碼單反DSLR,如果都設置在最低感光度來拍攝(例如ISO100或80),假設鏡頭的素質相同,它們所拍的圖片解析度和圖片質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來拍攝,圖片質量的差別就明顯了,DSLR拍出來的圖像依然乾淨,和ISO100時所拍差別不大,而DC的圖片質量則下降明顯,噪點很大,顏色失真,細節丟失。
  • 攝影入門之名詞解釋之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ISO
    大家好,我是小迪,因為想學習攝影,故此將學習內容整理成一點共享的知識,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因為我也是初學者,如果我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前輩們詳細指正,若我有遺漏的地方,我也會盡我所能及時補充,希望能在這個平臺上與大家不斷交流,拍出滿意的作品。
  • 你知道攝影師嘴裡常說的光圈、快門、ISO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這節課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到這個拍照攝影的基礎知識當中,前面我們講到了關於器材的基本知識,其實主要目的是帶大家了解一下相機的整套的系統,還有給大家建立一個合理的正確的攝影的價值觀,這節課我們就講講這個相機應該怎麼用?
  • 攝影新手入門要了解哪些單反知識 攝影新手入門必看的單反基礎知識
    下面介紹一些 攝影新手入門必看的單反基礎知識 ,助您快速掌握使用單反攝影。  繪畫構圖是加法,簡單的攝影構圖是減法。而真正的攝影構圖是在不影響畫面立意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增加信息和元素。一切都需視傳達的目的而定(此如證件照或人物肖像類的特殊攝影除外)。③基本知識   1、正確的姿勢握持相機.能有效的避免相機地抖動。
  • 拍攝夜景,光圈快門ISO應該怎麼設置?你設置對了嗎?
    攝夜景的時候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設置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掌握了這些技巧就會變得非常簡單,很容易便能拍出大片了。下面我來詳細和您來講解一下「拍攝夜景,光圈快門ISO應該怎麼設置」這個問題。夜景的拍攝模式選擇對於夜景風光的拍攝,我通常是會使用光圈優先模式(佳能為AV檔,尼康索尼是A檔)來進行拍攝,因為這樣會比較方便——我們只需要考慮「光圈和感光度」兩個因素。
  • 我對快門和光圈的理解
    (ps:D5600已經找到了很詳細的使用手冊,有同款相機的小夥伴如果需要可以評論留言)通過看使用手冊讓本人能夠對機身上的按鍵有所了解,這就方便了以後在拍攝的時候對相機參數進行調整。在看完使用手冊後,又在國內比較火的某視頻彈幕網站上搜關於攝影的教程,通過看視頻的方式讓自己快速脫離小白的階段,能夠把相機玩轉起來。
  • 3分鐘學會單眼相機拍視頻的8個設置技巧,輕鬆入門單反視頻攝影
    ,除了會拍攝一些靜態照片之外,也有很多小夥伴開始嘗試用相機拍攝短視頻,這裡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有在使用單反拍攝視頻時,應該如何設置拍攝參數?  二、設置適合自己的視頻錄製格式和尺寸   需要提示的是,這一步設置對單反拍攝視頻顯得十分的重要,有很多沒有經驗的新手朋友經常是一拿起相機就開始拍攝,等錄完後發現拍攝出的視頻尺寸不對,然後你就可能沒有再次重新拍攝的機會了
  • 相機急救指南 快速搞定攝影入門常見問題
    ­  (原標題:相機急救指南 快速搞定攝影入門常見問題)­  第1頁:我的照片是模糊的怎麼辦?­  四五六月是小長假扎堆的日子,每逢假期筆者總能收到很多關於相機方面的「求助電話」,對於很多不熟悉相機的朋友,在外拍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如果單靠說明書很可能會手足無措。
  • 攝影的鐵三角設定:光圈,快門、感光度。簡單易懂的攝影基礎入門
    光圈、快門、感光度的關係也許很多買了相機的小夥伴也還不清楚,就拿我身邊的朋友舉例,有的朋友買了相機好幾年了,令我吃驚的是她竟然除了A檔(自動擋)就沒用其他檔位,更別提什麼光圈、快門、感光度的關係了。我猜,用了這麼些年的A檔,沒準這位朋友連光圈、快門、感光度是什麼還不太清楚。
  • 8月是攝影人的「星空月」,教你怎麼用手機/相機拍攝星空圖片!
    攝影技巧:8月份也被攝影人稱為「星空月」,非常適合拍攝星空、星軌。很多剛入門的攝影新手一聽可以拍星空,什麼都沒準備就扛著相機、三腳架去拍照了,最後帶著一身抱怨回來了。第二步:準備攝影器材,一般來說,我們會選擇一臺高感相機+一個大光圈廣角鏡頭。(像是16-35mm f/2.8、14-24mm f/2.8,14mm f/1.8、20mm f/1.4都可以)當然,入門相機也是可以拍的,只不多畫面效果會差一點。另外,三腳架、快門線、備用電池、照明燈具也要帶上。我看很多攝影教程裡面還提到「赤道儀」,其實這不是必須的。
  • 從零學攝影第一期 如何控制相機曝光
    只到最近痛下決心要對自己進行掃盲式學習,考慮到和我一樣的小白用戶,因此決定將每期學習的內容與大家共同分享,同時也歡迎各位老師如有更好的方法,多多參與討論,為筆者和小白同學們提供更多學習上的支持。    相信有不小白同學和筆者一樣,會遇到下面這種情況,拿著專業單反有時候拍出來的照片效果還不如別人手機拍的。話說這不應該啊!後來請教攝影方面的老師才知道,這是由於不懂得如何調節相機曝光導致。
  • 攝影入門之IOS,感光度快門速度光圈三者關係
    這是它唯一的缺點,比如下面這張圖片左邊的就是噪點明顯的,右邊就是正常的那麼在如今的數碼年代,一般相機都是可以調IOS參數的,除非以前的膠片機不能調,一般的數位相機都能調。所以平常我們拍攝的時候一般是把IOS值控制在IOS100到IOS400的區間,如果這時候拍攝的畫面還是過暗的話我們就要去調整光圈值或者快門速度了。按照正常的拍攝的手法的話一般在亮度方面是先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的,但是當我們想把 照片拍得更細膩,畫面更清楚的時候,光圈就不能調太大,因為會產生淺景深造成背景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