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已經分別對光圈、快門、焦段都做過講解,想複習的朋友文章底部有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複習一下。
今天我們來來講講如何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來拍出一張照片,這是新手課程,絕對簡單易懂。
首先拍照,就是曝光過程,怎樣才能得到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攝影一般需要調整白平衡,對焦模式,色彩範圍等等很多很多,但那些都不是重點,今天我們只講最影響拍照的4個參數——1光圈,2快門,3ISO,4焦段。一般來說攝影要調整的基本參數就這4個
光圈,快門,ISO這3個參數都可以影響照片亮或暗。這是今天的重點
1/光圈
攝影鏡頭的光圈以F為單位,光圈是體現在鏡頭上的,例如這個鏡頭光圈F2,這個鏡頭F4,設置光圈,其實就是設置鏡頭的光圈數值。
光圈越大,照片就越亮(註:光圈數字越小,光圈值越大),舉例:F1.2>F2.8,,F1.2的照片比F2.8的照片亮。F4>F8,F4的照片比F8的照片亮
光圈越大,背景越虛化,F2>F8,所以F2的照片比F8的照片背景虛化更好。
得出:光圈越大,照片越亮,背景越虛化
,
2/快門
快門是體現在相機上的。光進入相機傳感器,相機開始記錄光的信息,記錄完就停止接受光,這就是拍照的本質,記錄光的過程就叫曝光。快門時間等於曝光時間,快門是時間單位以S為單位,如果快門1S就是曝光1秒的意思,快門1/500S,就是照片曝光1/500秒的意思。
快門時間越長,照片越亮,快門時間越長,等於曝光越長,照片就越亮。例:快門1s的照片比快門1/10s的照片亮。
快門時間越長,照片越容易抖動模糊,假如快門1S,人的手是沒辦法1秒鐘完全不動的,所以曝光1秒的話,照片很容易抖動模糊,解決辦法是用三腳架,這樣相機就能保證完全不動。
3/ISO
iso是體現在相機上,中文叫法一般是「高感」或「感光度」,是指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簡單說就是
ISO數值越大,照片越亮
ISO數值越大,照片畫質越差
例如:iso100比iso400低,iso400的照片比iso100的照片亮,但iso400的照片畫質比iso100的要差
提高ISO能把照片提亮,但這種變亮對畫面有損壞的,會產生很多噪點,導致照片畫質變差。只有在不惜犧牲畫質都要拍得到照片的情況下才會用,例如狗仔隊在深夜偷拍,就很經常提高iso值,就是寧可畫面很差,都比拍不到要好。
不同的相機,都有各自主打的功能,即時同樣價格的單反,有的主打像素高(拍商業產品),有的主打對焦和連拍速度(運動攝影),有點可能就主打ISO。有些相機ISO1600可能畫質就很差,而有點可能ISO6400畫質也很好。這個要看相機性能。
光圈,快門,ISO,這是曝光3要素,都影響照片的光暗程度。
4/焦段
焦段也是體現在鏡頭上的,以mm(毫米)為單位。鏡頭有分定焦和變焦2種,定焦就是固定焦段,如佳能50mm F1.4,尼康105mm F1.4,變焦就是焦段可以變化的如佳能24-70mm F2.8
我們習慣性把小於24mm的焦段稱為廣角,如果15mm,18mm,24mm都可以成為廣角鏡頭。50mm的稱為標準鏡頭,因為50mm的視角跟人眼看到的差不多
焦段越短,畫面越廣,能拍到的畫面越多
焦段越長,畫面虛化越好
為什麼手機拍不出虛化的照片,就是因為手機大部分採用廣角鏡頭。拍人很難做到虛化效果,只能靠手機軟體後期,這種虛化是假的,效果不能跟相機真實的虛化相比。
講完曝光3大元素和攝影4大元素,下面就來綜合複習一下怎麼運用吧。
下面這張照片是在室內拍的,光線比較暗,照片參數是光圈F3.2,快門1/100s,ISO400 焦段是50MM的鏡頭,可以看到畫面很暗,假如想把照片變亮,我們知道調整光圈、快門、iso都可以把照片變亮
調整光圈
首先我們依次來改變各參數看看有什麼影響,原本的光圈是F3.2,我們現在調成F1.4,光圈變大,畫面就變亮,同時背景會更虛化(虛化對比在下面再作對比)
調整快門
然後我們只調整快門看看,快門速度原來是1/100S的,現在設置成1/15S,曝光時間增加,畫面就變亮,但手扶著相機保持1/15S完全不動是很難的。因此把快門設置為1/15S,畫面容易抖動導致模糊。
此時對比之前的光圈F1.4照片,你會發現F1.4的背景虛化比F3.2的虛化很多,光圈越大背景越虛化。
調整ISO
原本的ISO值是400,現在調到3200,畫面變亮,但這是有損的調整,畫面會出現很多噪點,畫質下降嚴重。
當我們把畫面放大看就能看到很明顯的對比
從以上圖片,我們能知道光圈、快門、ISO對照片造成什麼影響,如何才能拍出一張畫質好的照片,應該是快門速度儘量高,ISO值儘量低。
拍攝這組圖片的鏡頭,它的最大光圈就只有F1.4,當調到最大光圈時,照片還是不夠明亮,那怎麼辦,唯有再調整快門速度。對於快門數值要調多少才能保證照片不會抖動模糊,這裡就要引入之前「安全快門」的理論,一般來說安全快門數值就是鏡頭焦段的倒數分之一。例如這次的鏡頭是50mm的焦段。那麼它的安全快門數就是,50的倒數分之一,就是1/50S,我們的快門速度要儘量不低於1/50s,才能保證照片不模糊。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焦段越長,安全快門就高。如果是200mm的長焦鏡頭,快門速度就不能低於1/200s才能基本保證照片不模糊。這個安全快門數因人而異,靠練習可以把相機儘量保持不動,從而使得在低快門時也能拍攝出清晰不抖動的照片。
為保證照片清晰,我這裡把快門設置為1/60S。但是即使光圈設置為最大的F1.4,快門調到1/60s,照片還是不夠亮那怎麼辦?那就唯有調整ISO,即使犧牲畫質很多噪點,也比畫面抖動模糊好。我的相機是佳能的6D,高感表現不錯,即使iso1600畫質還能接受。有點相機稍微差點的可能ISO800就開始有很多噪點。
通過調整一些列參數,我們便得到一張曝光正常,畫面相對清晰,畫質也相對較好的照片。
平常拍照一到了晚上,畫面就很容易模糊,就是因為晚上光線較暗,手機的最大光圈已經不能滿足照片正常曝光,為了得到一張明亮的正常,手機便自動增加ISO,同時把快門時間調慢,從而增加曝光時間,使照片變得明亮點,但缺點就是慢快門容易使照片抖動模糊,而高ISO也使得照片畫質變差,所以到了晚上拍照,效果跟白天相比往往相差很遠。
為了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也能拍出明亮的照片,還有追求更好的虛化效果,人們往往都會追求大光圈的鏡頭,然而大光圈的鏡頭價格往往也比小光圈的貴,這也是導致「攝影窮三代」的其中一個原因。
調整焦段
之前說過,焦段會影響畫面透視關係,同時焦段越長,背景被壓縮越厲害,這裡的「壓縮背景」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長焦鏡頭的畫面,看上去被攝主體離背景很近一樣。
上圖可見到,16mm的廣角焦段和50mm焦段的打火機,大小都差不多,但背景卻差別很大,16mm的背景拍到更多的內容,而50mm的畫面只能拍到一小部分場景。而且50mm的背景感覺離火機很近,16mm的背景離火機就有點遠,這就是壓縮背景,焦段越長背景離主體越近,同時可以看到焦段越長,背景虛化越強
因此廣角鏡頭一般用來拍攝風景,建築等宏偉的大場景,而長焦一般用來拍人。配合大光圈的長焦拍人,效果更好,但同樣,鏡頭越貴。
不同的快門和光圈組合,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例如慢快門可以用來拍車流,大光圈拍虛化效果,而小光圈卻能拍出星芒效果。
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們,點個讚是我們更新的動力。
想了解之前的內容的,可以點擊下面文章
終於知道單反和卡片機的差別,別再為了裝X而買單反
什麼是光圈?路飛做示範解釋光圈對攝影的影響
通俗易懂告訴你什麼是快門,手機也能拍出高逼格的夜景照
《通俗攝影》四——什麼是焦段,聊一下焦段對攝影的影響
手機拍照比單反好看?聊一下專業相機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