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使用數碼單反等相機調節曝光三要素快門、光圈、ISO值時,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會出現一些與標準值不同的參數。下面以快門參數為例列舉組值:

標準快門參數(A組):1/8000、1/4000、1/2000、1/1000、1/500、1/250、1/125、1/60、1/30、1/15、1/8……
B組快門參數:1/8000、1/6400、1/5000、1/4000……1/250、1/200、1/160、1/125……
C組快門參數:1/8000、1/6000、1/4000……1/250、1/180、1/125……

上面的參數中A組為標準的一級快門參數遞減,後一級快門的曝光量正好是前一級的一倍。
在B組參數中,兩個標準級差快門值之間多出兩個參數。例如標準值得1/250和1/125之間多出1/200和1/160,就是說如果1/250稍有曝光不足,而1/125稍有曝光過度,那麼你就可以使用1/200或者1/160拍攝。這中間是1/3進位的,就是說快門速度降低一檔曝光量增加1/3個級差,而不是一級,例如,從1/250增加到1/125這一級之間需要通過3個1/3級差。

在C組參數中,兩個標準級差快門值之間多出一個參數。例如標準值得1/250和1/125之間多出1/180,就是說如果用1/250曝光稍有不足,而用1/125曝光稍有過度,那麼你就可以使用中間的1/180拍攝。這中間是1/2進位的,就是說快門速度降低一檔曝光量增加1/2個級差,而不是一級,例如,從1/250降低到1/125這一級之間需要通過2個1/2的級差。

上面這個現象數位相機獨有的,數位相機為了更加精準地控制曝光,在標準參數之間插入新的參數值,不是以一個級差進行跳躍,而是以1/3或者1/2個級差進行跳躍,使得曝光控制更加精準,這就所謂是數位相機曝光參數設置中的步長。
曝光三要素的快門、光圈、ISO均可以設置步長為1/3或者1/2。不同品牌的相機的步長設置可能會有所區別,尼康單反設置曝光控制的步長值後,只有快門和光圈同步步長,ISO需要另外設置步長值。

如同快門一樣,如果設置步長為1/2,那麼兩個標準光圈之間就多出一個光圈值,例如f8和f11之間就會多出一個f9.5;如果設置步長為1/3,那麼兩個標準光圈之間就多出兩個光圈值,例如f8和f11之間就會多出f9和f10兩個光圈值;ISO的步長同樣有1/2步長和1/3步長。

怎樣設置步長值?不同品牌的相機肯定會有區別,下面以尼康單反為例予以說明。按下MENU菜單,出現如圖6設置菜單,將光標移動至自定義設定菜單(鉛筆圖樣),選中測光/曝光菜單,按OK鍵確認,出現圖7測光/曝光設置菜單,其中有ISO感光度步長值和曝光控制EV步長選項,對其進行設置就行。根據個人喜愛設置成1/3或者1/2均可。作者本人喜歡設置成1/3步長,感覺更有利於控制大光圈鏡頭的光圈值。

說到這裡,「為何相機的快門、光圈、ISO值與標準值不同?「步長」是啥概念?」,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明白了吧?如果本文對您了解相機參數設置有所幫助,那麼請您在評論區說出您的感受,並歡迎關注後閱讀其它攝影精彩攝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