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向網友發出了一篇對攝影了解程度的問卷,現在是揭曉答案的時間嘍。
1.C
為了使照片正確曝光,你應該根據數位相機的感光度選項或膠捲的感光度以及被攝物本身的明暗程度來設定光圈的打開量和快門的速度。光圈的大小決定著通過相機鏡頭進入相機的光量,快門速度決定著光線觸擊相機內部感光材料的時間長短。
2.A
f值 :表示鏡頭光圈的大小。鏡頭上具有限定的光圈範圍(f值),通常以f值的形式標註在鏡桶的光圈調節環上。每一擋f值與位於其前後的f值的關係(從進光量方面講)是一種倍數關係(注意:f數值越小,鏡頭打開量越大)。此外,由於很多相機的光圈值可以設定在兩個標準的f值之間,所以不同相機的光圈值的設定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也只是存在於增加1/2擋或1/3擋的範圍之內。下圖展示了標準f值與非標準f值的差異。
3.B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圖例中採用了f/2的光圈進行拍攝,產生了相對較小的景深,只有前景中處於對焦狀態,其餘兩個鬧鐘則處於跑焦狀態。如果在同一距離採用相同焦距的鏡頭,將光圈值調整為f/16(更小的光圈打開量)拍攝的由於景深變大的緣故,場景中的物體變得清晰了。所以說改變光圈是改變景深的最佳方法,因為這一改變並不會影響照片的其他方面。
鏡頭的焦距越短,其產生的景深就越大。圖例中採用180mm的鏡頭進行拍攝,只有前景中的人物被拍攝得較為清晰。在同一拍攝距離,同一光圈數值以及同一對焦點採用50mm的鏡頭進行拍攝,前景與背景中人物都被拍攝得較為清晰。需要注意的是,鏡頭焦距的不同會導致拍攝視角的改變(對比兩圖可以看出這一變化),同時也會改變場景中物體的大小,當然物體的清晰度也會發生改變。
距離被攝物越遠,產生的景深範圍就越大。例圖中用鏡頭在3英寸(約7.6cm)遠的距離對焦被攝物,場景中,只有前景與背景之間的一小段範圍的被攝物處於對焦狀態。採用相同的鏡頭和光圈值,但是距離被攝物10英寸(25.4cm)的位置進行拍攝,場景中更多的被攝物變得較為清晰了。事實上,退後拍攝與使用短焦鏡頭拍攝的原理是一樣的,拍攝的場景範圍越大,場景中就會有越多的被攝物被拍攝得較為清晰。
4.A
具有內置曝光表的相機通常只會顯示出一種能夠產生正確曝光的快門速度和光圈的組合。但是,其他快門速度和光圈的組合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
圍繞著這一圓環的快門速度和光圈值(對應),雖然設置不同但都能產生同等曝光量。在每次拍攝前你會有很多種曝光設置可供選擇。
本題中由於感光度增加一級,曝光量增加,因此要提高一級快門速度才能保持相同的進光量。
5.B
顯影的時間越長,負片就會變得更暗,對比度也越強烈。圖像的密度也不會均勻地增加。增加負片的顯影時間能夠使受到強烈曝光的負片(原場景中比較明亮的區域)發生極大的變化。受到中等曝光的區域(中間調)也會發生較為強烈的變化,受到少量曝光的區域(陰影區域)只發生細微的變化。對於任何負片來說,延長或縮短顯影時間對負片的對比度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亮部區域與暗部區域之間的密度差異。
顯影液會立即與水晶銀粒子的表面產生作用。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完全浸入感光乳劑之中並且在其表面之下顯影水晶銀粒子。曝光決定了能夠被顯影的水晶銀粒子的數量,但是你允許顯影液顯影的全部時間決定了其滲入感光乳劑的程度以及對已經曝光的水晶銀粒子的顯影程度。
此外,還有其他3種因素能夠影響顯影的程度,換句話說,就是控制圖像的對比度與密度。除了增加顯影液之外,顯影液的溫度,顯影液的濃度以及攪動的激烈程度也會對顯影產生明顯的影響。
攝影師:ROBERT CAPA《諾曼第登陸》,攝於1944年6月這幅ROBERT CAPA拍攝衝印的照片幾乎被差勁的暗房處理毀掉了。Capa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拍下了這幅照片。他的膠片在送往《生活》雜誌之前被匆匆拿到倫敦進行衝洗。在儘快衝洗出膠片的巨大壓力之下,攝影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把顯影后的膠片放到底片烘乾箱中烘乾,由於溫度過熱導致感光乳劑從片基上融化下來。只有幾張未融化的照片還可以使用。如上圖照片所示,片中沒有正確晾乾的部分出現了顆粒,不過這一效果反而增加了戰役中極度混亂的感覺。
6.B
加光是對照片中過亮的區域增加曝光。底片大部分區域曝光之後,擋住正確曝光的大部分區域使那些太亮的地方接受額外的曝光。一張大尺寸的並且中間有一個小孔的紙板是比較好的工具,也能產生出不錯的效果。此外,你也可以把雙手握住或伸開使光線只能照射到需要加光的區域。
攝影師:GERRYRUSSELL 《MONO 湖》。你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採用遮擋、加光以及正常的曝光對照片進行處理。使用上述3種方式,你就可以製作出一幅與真實場景相像的照片來突出需要強調或渲染的區域(如上圖中的天空一樣)。
如果你把以前的操作進行了記錄的話,在重新放大照片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此外,在一張影調很淺的照片之上進行直接記錄,能夠準確地記錄下照片每個區域所需要進行加光與遮擋的程度。
7.A
太陽升起之後,光線變得溫暖起來。由於太陽光必須穿透多層大氣層,所以在穿透之前天空的色彩偏冷,之後才會逐漸變暖,天空就會變得越來越亮,天空也會相對偏紅色與橘紅色,而藍色則被大氣層過濾了許多。而此時的陰影則會略顯藍色,因為金色的太陽照射不到陰影區域,所以此區域只能被藍色的天空照射到。
太陽在天空中升得越高,色彩之間的對比就越強烈。 到中午的時候(特別在夏天的時候),色彩的對比也是一天中最為強烈的時候。數位相機在白天進行拍攝時,白平衡最好設定為5200k,膠捲相機在白天進行拍攝時,白平衡最好設定為5500k。即便採用這兩種相機在同一時刻進行拍攝來記錄中午的色彩,在色溫上也會存在一些差異。
當太陽落山時,光線又再次變得溫暖起來。這一過程的變化比較緩慢,所以要注意觀察。否則,天空中的紅色逐漸變強會使你拍攝的照片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那種效果卻又不是你希望獲得的,但幸運的話,這種效果會非常漂亮。如果傍晚的天空非常明亮,並且在地平線上還可以看到太陽下山時的情形,被攝物則會披上一層金色的外衣,其陰影也會變長,被攝物的亮部呈現出強烈的紋理感。
攝影師:JOHN UPTON《牌坊與遊泳者》,2005年攝於日本琵琶湖(日本本州島中西部)中午的陽光非常明亮,此時你可能可以在被攝物上看到你所預期的色彩。
8.A
一張數碼圖像所包含的信息數量以及其技術質量是由像素的數量以及每一個像素所包含的色值決定的。像素越高,圖像所能呈現出的細節就越豐富。兩張尺寸相同的照片中,如果一張照片的像素比較高,那麼它所能呈現出的圖像細節則更豐富。相同地,每一個像素色調區分越細膩,像素與像素之間的色彩過渡就越平滑。 像素所包含的位數越多,每 一個像素可能具有的色彩與色調選擇就越廣泛。很多因素能夠影響圖像的質量,但是,一張圖像所包含的數據越多,其最終的效果就會越好。
9.B
把彩色照片轉變為黑白照片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灰度指令(選擇「圖像>模式>灰度」)。只要選中這一指令圖像就會馬上丟棄所有的色彩信息(一步完成),3個色彩通道會合併到一起,色彩會被完全去除,圖像文件會縮減到原先文件的1/3大小。
10.D
要注意光源(光線會對色彩造成影響)。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彩平衡。鎢絲燈發出的光線相對偏紅,而自然光線則會相對偏藍。
此外,在相同的光源下,站立在不同方位觀看輸出圖像也會對色彩的感應產生差異。如果你十分注重輸出物的色彩平衡,最好在展示燈的下面對輸出的圖像進行仔細的觀察。
儘管,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將展示光線控制得十分到位,但如果你知道確切的展示條件或其他有用的信息(例如:輸出物會在白天進行展示或你對展示條件並不十分清楚),你可以在5 000K的燈泡(這是平面藝術與列印業普通使用的照明度)所發出的光源下進行展示效果的評估。
攝影師:ANNIE LEIBOVITZ《Meryl Streep》,1981年攝於紐約。ANNIE LEIBOVITZ的照片中所表現的名人形象通常與他們平時的公共形象有較大的差別。雖然,他們的被識別性很高,但是他們所做出的動作可能是出乎你預料的。儘管上圖(與其他的照片一樣)是LEIBOVITZ採用膠片拍攝的,但是她現在的展覽幾乎都會採用數碼掃描或直接採用數碼大圖進行輸出較大尺寸的照片並進行展示。
11.C
有些噴墨列印的墨水含有減慢水分蒸發的溶劑。而無附膜紙則能夠將水蒸氣吸收到紙張的表面之中。但是採用高光紙與亞光紙輸出的照片,由於其表面不會吸收水蒸氣,所以在進行儲藏或裝裱之前需要幾天的時間來進行水蒸氣的散發。此外,將一張能夠吸收水分的紙張壓在其上一天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攝影師:JOHN WILLIS《回收的現實10號》,攝於1999年。John Willis的拍攝對象就是在等待著回收的成捆的廢紙,這也是他與Tom Young在一起工作的4年中所拍攝的主題。此外,Willis說:「照片中位於廢紙上的人物好像在請求我們在短暫的瞬間看他一眼。」
12.A
描點修改有時會改變被攝物面貌。對於銀鹽照片來說,描點法通常用於修正照片衝印過程中產生的瑕疵,例如:有些時候不能避免的一些小劃痕或由塵埃引起的髒點等。此類的修改會改變被攝物的面貌,例如:除去被攝人臉上的小髒點。
對於數碼照片來說,對照片的任何修改都被稱為潤飾,通常會在照片的後期編輯時進行對照片的潤飾(而非在照片輸出之後進行修改)。
實踐是完善所有修圖技藝的根本。你在修改一些優秀的照片之前,最好先修改一些報廢的照片來積累修改經驗。在使用描點法修改照片時,努力做到採用最少的色點來不知不覺地完成對瑕疵的修正,因為描點太多會使照片的效果反而變差(在使用描點法修正照片時,最好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
與照片中需要修正區域相同或相似的色調的染料以描點的方式將染料添加到照片上。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專用於照片修正的染料,例如:Spotone(染料品牌名)。這些染料都能夠融入感光乳劑之中並且能夠呈現出與照片上其他的區域相同的亮度。此外,這類染料通常是成套出售的,一套至少含有3種顏色(中灰、暖色(棕黑)與冷色(藍黑))。
你或許還需要到藝術品商店(而非去相機專賣店購買描點專用筆)去購買一根或多根質量較好的畫筆(一些藝術家使用的0號或更小號的水彩畫筆)。首先用較軟的面料擦一擦畫筆,蘸取少量的水並在一個平盤上對顏料進行調和,然後再撕下一點相紙或在需要修改的照片邊緣進行使用測試。
13.D
在拍攝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例如:玻璃器皿、冰塊、薄的紡織品、葉子、花朵等)時,應該試著從被攝物的後面進行布光。這樣的布光會使光線看起來像是從物體的內部閃爍出來一樣,使物體具有深度並產生發光的感覺,這些效果是普通的正面布光無法實現的。此外,如果光線照射在背景之上(而並非直接照射在物體上),光線就會得到比較充分的散射並且會非常的柔和。
如果你希望背景更加暗一些,將光源放置到被攝物的下方就可以實現。在拍攝玻璃杯與玻璃瓶時,常會在支撐面上挖出一個圓孔,並且將玻璃杯或玻璃瓶放置在圓孔上,此舉可以讓光線只照射到被攝物上。此外,在拍攝玻璃製品時,通常會在其後面或下面進行布光,因為前方布光很容易引起光線的反射混亂。
攝影師:erich hartMann《水晶杯》。從後面給透明物體布光能夠產生有趣的視覺效果。排成一排的杯子被光線柔和地照射。光源由兩個聚光燈組成,它們的光線交織在一起,反射到一張無縫的白紙上。玻璃杯底部周圍的陰影與明亮的反射光形成對比,使照片表現出非常高雅的氣質。
14.A
反光是拍攝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了使翻拍對象保持平整,有時需要在其上面壓一塊玻璃,但是有時翻拍對象本身就有反光。即使在光源已經遠離相機或者光線與翻拍對象的角度已經很小的情況下,房間內的其他物品還可能發生反光。
在拍攝前要仔細檢查相機、三腳架以及自己的身體是否會把光線反射到翻拍對象上。如果出現反光的現象,在一張黑色的紙板或一塊布上剪出一個洞讓鏡頭從洞中拍攝。此外,還要給光源遮光避免光線反射到鏡頭裡。檢查光線以及相機產生的反光時,一定要通過鏡頭觀察,因為即使有時你站在相機旁邊,也可能看不到一些反光。
在鏡頭前加裝偏光鏡可以減少表面粗糙的翻拍對象所產生的反射光,有時甚至要同時在光源前加裝偏光屏,在鏡頭上加裝偏光鏡才能夠將翻拍對象拍攝得比較理想。
翻拍時選用何種類型的膠片取決於所要翻拍的對象。翻拍線條稿(如版畫)、黑白書稿或鋼筆畫等,由於這類圖像中只有黑白色調,並沒有灰色調,所以最適合採用高反差的色盲片來進行翻拍。不過這類膠片比較難以買到。連續色調的圖像(例如:黑白照片或鉛筆畫等)既有顏色豐富的灰色調,又有黑色與白色色調,所以適合採用顆粒較細的普通膠片進行翻拍。
上圖是16世紀的一幅由Albrecht Dürer (1471—1528)創作的木刻畫,此畫精確地表現出了圖像所需表現出的一切,在攝影還沒有被發明之前能做出這樣的繪畫真是令人驚嘆。Dürer從來都沒有見過真正的犀牛,而是根據某人的素描稿為基礎而創作出這幅作品的。然而,這幅作品一直被一些自然歷史書作為教材來使用,直到19世紀才停止使用。
15.A
大畫幅相機使用的大幅底片格式也是它的優點之一。大畫幅相機最常見的底片尺寸為4×5英寸、5×7英寸、8×10英寸,甚至更大的尺寸。雖然小型相機使用的底片通過放大也能獲得不錯的效果(35毫米膠片的尺寸為1×1.5英寸),但用大尺寸底片印製出的照片可以表現出最細微的紋理,此外,在清晰度以及細節表現上也是其他底片所無法比擬的。
攝影師:Michael crecco《Arnold Newman》的肖像,攝於1994年。人像攝影師Arnold Newman的面部呈上下顛倒狀印在大畫幅相機的毛玻璃上。這一顛倒的圖像是攝影師在畫幅相機對焦時的真實所見。
16.C
被攝物影調數值主要通過測量拍攝場景的暗部陰影到亮部區域的範圍來獲得。每一個數值都是其相鄰數值升高一擋或降低一擋明度的結果。此處只展示了11種不同的影調,但是在一個高對比度的場景中(例如:一個場景既有明亮的陽光,也有較暗的陰影區域),影調的種類會多於11種。在一個低對比度的場景中(例如:拍攝場景位於霧天或晴天的光照之中),影調的種類會少於11種。
負片密度影調值主要展現在已衝洗出的負片之中。膠片所能記錄的影調值要比此處11種影調值多一些。
照片影調值在最終的照片中是可見的。相紙限制了所能產生的影調對比度。黑白相紙能夠記錄下從純黑到純白之間的11種影調。
區域曝光法是由不同的曝光區等級所組成的。它是一種可以讓你通過預先計劃被攝物某一區域的明暗度從而使最終照片上被攝物某一區域呈現出這一明暗度的方式。
攝影師:John seXton《夜間的碎煤機》,1987年攝於威斯康辛,阿爾瑪。收縮顯影使這幅反差較大的照片更容易印製。夜晚的燈光照在碎煤機上使照片的反差非常強烈。照在碎煤機上的燈光是唯一的光源,照片上所呈現出的效果也是如此。由於曝光長達30分鐘,因此要進行倒易律失效補償,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大照片的反差。為了使明暗兩個部分都能保留細節,Sexton進行了充分的曝光並極大地降低了底片的顯影時間。
Sexton的暗房裡有個重要的物品,他建議自己的學生也準備一個垃圾桶。他說:「那是我很多照片要去的地方,我拍攝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給我一個人看的,作為攝影師,你需要不時地犯一些錯誤—技術錯誤與美學錯誤。當這兩個錯誤都不會再犯的時候,你也許就對這部分工作已經完全掌握了。通過不斷地冒險與犯錯,我的拍攝技巧漸漸地成熟,現在我可以拍攝出那些10年前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的照片。」
17.B
如何突出或壓制照片中的某一部分,從而讓觀者知道照片的著重點或非著重點?如果照片中的每個部分過於平均,觀者就會不知道該首先看照片中的哪一個部分。
照片中的對比能夠吸引觀者的注意。人類的眼睛能夠迅速地發現物體的不同之處,例如照片中清晰與不清晰的部位、亮部與暗部或照片中的大物體與小物體。如果你希望突出照片中的某一部位,試著調整拍攝設置來實現。因為觀者首先會看到照片中最清晰的部位,所以你可以通過將需要強調的被攝物處於對焦狀態,而將一些次要的被攝物處於跑焦狀態。此外,照片中的明暗對比也可以用於突出被攝物,如果體積較小的被攝物與大背景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明暗對比,那麼它還是會非常吸引觀者的注意。
相機拍攝角度也能突出被攝物。如果一些次要的物體分散了觀者對主體被攝物的注意力時,你可以採用近距離拍攝的方式來突出被攝物,因為近距離拍攝會使被攝物變大,從而排除了其周邊因素的幹擾。有時俯拍或仰拍也可以排除一些對照片效果產生幹擾的因素。
合理應用拍攝場景周邊的環境來增加對被攝物的強調。有些被攝物是處於次要地位的,例如,圍牆、籬笆或某物的邊緣等,但它們能夠形成一種視覺排列,從而突出被攝物的效果。此外,位於兩條線(虛擬或真實的)交叉處的點或被攝物,容易引導觀者的視線,從而使觀者的注意力發生轉移。在拍攝時或許可以在前景中尋找些次要的被攝物來突出被攝物從而吸引觀者的注意。一個較暗的物體要比較亮的物體更加容易突出主體被攝物,因為較亮的區域通常會比較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有時也不一定是這樣的)。
攝影師:dennis stocK《光影中的James Dean》,攝於1955年。為了強調主體,你可以用一個前景把它框起來。這幅演員James Dean的肖像照片攝於他去世那年,照片採用了樓梯井形成的深色陰影,將被攝者框在一片鑽石形的亮光之中。Dean的形象充滿矛盾:既堅強,又敏感;既富於孩子氣,又有男人氣概;既溫文爾雅,又充滿野性。而這張照片通過明暗分割反映了這些氣質。被攝者的面部只能看見一半,頭部形象則通過正面拍攝和牆上投影得到雙重表現。
18.D
攝影使那些在家鄉的人們能夠及時地了解到戰爭的信息,在攝影發明之前,戰爭對人們來說是遙遠的,並且還具有一種刺激感,大多數人從滯後的新聞中,從返鄉老戰士或從畫家與詩人的作品中了解戰爭的情況。19世紀50年代的克裡米亞戰爭是被攝影首次廣泛記錄下戰爭場面的一場戰爭。不走運的輕騎兵、指揮不當、疾病、饑荒與暴露目標等因素使英軍遭受了遠多於敵方的損失。然而,一位官方攝影師Roger Fenton採用場景化以及理想化的圖像大致地描述了此次戰爭的場景。
源於美國內戰的攝影圖片首次披露了戰爭的真實場景(如下圖所示)。Mathew B.Brady 是一位成功的人物肖像攝影師,他萌發了一個派遣攝影師到戰場進行拍攝的想法。因為在戰爭中還沒有人拍攝過照片。那太危險了。溼版照相處理需要幾秒的曝光,還要在拍攝點給玻璃盤子抹上均勻的化學混合物,拍攝完畢之後,攝影師又要在馬車上的暗房進行衝洗,而馬車則很容易成為敵軍火槍手的攻擊目標。Brady很希望能夠將這些照片出售出去。但照片所展示出的內容卻又恰恰是人們希望忘卻的事情。所以Brady 僅僅拍攝少量的有關戰爭的照片。而有些照片則是與他分道揚鑣的夥計Alexander Gardner與Timothy H.O』Sullivan 設立自己的隊伍拍攝完成的。但是正是由於Brady的想法與他個人的投資才有了這些珍貴的對美國歷史的記錄。
攝影師:Timothy H. O'Sullivan《收穫死亡》,1863年7月攝於蓋底斯堡。關於戰爭最早的真實影像是由Brady、Gardner及O』Sullivan等攝影師在南北戰爭時期拍攝的(見上圖)。Oliver Wendell Holmes曾經到安蒂塔姆戰場上尋找自己受傷的兒子,後來,他看到了Brady在那裡拍攝的照片。「讓那些想了解戰爭為何物的人看看這些照片……看這些照片簡直就像親臨戰場,看看這支離破碎的屠戮景象,我們的感情隨之起伏。那些屍體是那樣生動地反映了戰爭,我們埋葬他們殘缺的遺骸,同時將傷痛深藏心底。」
本文節選於《美國攝影教程(第9版)》
《美國攝影教程(第9版)》
書 號 19200
作 者 [美]Barbara London Jim Stione John Upton 著
譯 者 張匡匡 朱雯
定 價 138.00 元
出 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全球公認的真正的攝影教學「聖經」
眾多高等院校攝影專業的首選教材
權威攝影教育家經典之作的最新版
完備的知識體系,前沿的攝影技巧,先進的編寫理念
全球銷量突破百萬冊